京东工业增聘华泰国际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

media
独角兽早知道
04-14

4月11日,港交所文件显示,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委任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据此,截至公告日期,京东工业已委任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UBS、华泰国际为整体协调人。

综合 | 公司公告 招股书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公司通过名为“太璞”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太璞”建立在公司端到端的供应链数智化基础设施之上,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

据招股书,经过多年发展,京东工业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公司排名第一,规模为第二名的近三倍。

根据同一资料显示,随着公司向更广阔的工业供应链市场扩展,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公司亦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

公司规模的持续增长充分证明了公司业务模式的高效性。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交易额由约人民币223亿元增至人民币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公司于2024年在中国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覆盖。于2024年,公司服务约10,600个重点企业客户。于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SKU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提供最广泛的工业品供应。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提供约5710万个SKU,涵盖77个产品类别。于2024年,公司的商品供应源自于由约121700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的广泛的且覆盖全国的工业品供应网络。

财务方面,于往绩记录期间,京东工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商品销售收入,其余来自提供交易平台、广告以及技术及其他服务。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京东工业的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141亿元、173亿元、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

值得注意的是,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3亿元、净利润人民币480万元及净利润人民币7.6亿元。

公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人民币7.6亿元、人民币8.9亿元和人民币11亿元,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5%。往绩记录期间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的增长代表了公司业务盈利能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于2024年录得世界最大的第二产业产值,且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此外,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中国引领全球工业供应链市场,在2024年拥有人民币11.4万亿元的全球最大市场规模。

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在供需两端高度分散,分销层级冗余,商品参数非标,且企业对采购过程的把控有限,导致整个工业供应链成本高、效率低、采购透明度低。因此,工业供应链参与者亟待数字化转型,以实现降本增效。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的数字化渗透率在2024年仅为6.2%,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8.2%。数字化渗透率的提高预计将推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2024年的人民币0.7万亿元增至2029年的人民币1.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8%。

本次京东工业香港IPO募资金额预计在未来48至60个月用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工业供应链能力;在未来48至60个月用于跨地域的业务扩张;用于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需要。

IPO情报局
美港股新股第一手情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