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知行股价狂飙140%:英伟达加持中国Robotaxi的资本盛宴与隐忧

虎啸商业评论
02-15

2025年2月14日,美股盘前,由前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韩旭创立的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WeRide),股价突然飙升140%,盘中两度触发熔断,最终收涨83.46%,市值冲至86亿美元。这场狂欢的导火索,是英伟达在13F文件中披露持有其173.86万股(市值约2465万美元)。但看似光鲜的资本盛宴背后,是Robotaxi行业的技术博弈、财务隐忧与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

英伟达的“算力背书”:从早期投资到生态绑定

八年前的种子,今日的资本杠杆 2017年9月,英伟达参与文远知行Pre-A轮6000万美元融资,彼时后者仅是一家广州的初创公司。八年后,这笔早期投资通过持仓披露,撬动了超百亿市值增长。这并非偶然——文远知行招股书显示,其自动驾驶系统深度依赖英伟达硬件,包括DRIVE Xavier芯片和Blackwell架构的域控制器HPC3.0。

技术协同的深层逻辑 英伟达正从芯片供应商转型为自动驾驶生态构建者。其DRIVE Thor平台与文远知行合作开发的Robobus已在新加坡试运营,而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中,英伟达GPU承担了相当大比例的实时数据处理。这种“硬件+场景”的绑定,让英伟达的持仓成为技术可行性的市场信号。

减持Arm与加注自动驾驶的战略转向 同期,英伟达减持Arm44%股份,并清仓Serve Robotics等公司,但却不断押注自动驾驶赛道。这种调整暗合其CEO黄仁勋对现实世界AI运用的判断:“完全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将是当前水平的1000倍。”

文远知行的“双面财报”:技术光环下的财务沼泽

营收下滑与亏损扩大 2024 年上半年,文远知行的营收是 1.5 亿元,跟去年同期相比少了 17.8%;净亏损达到 8.82 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 7.82%;调整后净亏损 3.16 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 36.6%。虽说手里拿着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这四个地方的自动驾驶牌照,在沙特、新加坡、法国等全球 7 个国家的 30 个城市搞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还有商业运营,不过从产品的销量来看,从 2021 年到 2023 年,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巴士的销量分别是 38 辆、90 辆、19 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销量分别是 5 辆、11 辆和 3 辆。

L2辅助驾驶的“救命稻草” 为了能让现金流压力小一些,文远知行靠着博世进入了传统车企的供应链,给吉利、长城之类的提供 ADAS 系统。可这也造成文远知行对大客户的依赖很严重。按照招股书,2022 年和 2023 年,文远知行从前面五个大客户那里得到的收入,分别在各自年度总营收里占 72%和 77.5%。

技术路线与地缘博弈

纯视觉派 vs 多传感器融合派,现在很难断言谁更有优势 文远知行选择与英伟达结盟,坚持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方案,与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形成对立。

技术封锁的阴影挥之不去 美国商务部近期拟限制中国公司获取先进自动驾驶芯片,文远知行虽通过纳斯达克上市部分规避部分风险,但如果要在国内运营Robotaxi,其供应链仍依赖英伟达A100芯片将成为大问题——这些芯片正面临更严格的出口审查。

资本市场的“自动驾驶泡沫” 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出现,正降低自动驾驶算法门槛。海通证券指出,这将引发行业洗牌,后发车企可能绕过文远知行等方案商,自研低成本解决方案,而比亚迪最近的动作正在验证这种判断。

未来展望:商业化落地与资本耐心的赛跑

Robotaxi的“临界点”赌局 文远知行计划2025年将Robotaxi在运营城市加速扩张,很多人将2024年看作Robotaxi在中国的觉醒元年,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成功上市之后,与百度的萝卜快跑形成三足鼎立,而国际市场上这一领域也仅剩特斯拉、Waymo两强争霸,所以国内的“三国杀”必然会有被淘汰者。

英伟达的“阳谋” 通过持仓提振股价,英伟达或为后续技术合作争取更有利条款。其Blackwell芯片将于2025年量产,文远知行可能是首批搭载客户,双方联合研发的中央计算平台有望极大地降低功耗。

资本市场的残酷筛选 当前自动驾驶行业估值逻辑已从“技术领先”转向“商业化能力”。文远知行若不能在未来两年内将亏损收窄至营收的50%以下,恐面临资本撤离风险。

狂欢背后的产业冷思考

文远知行的股价暴涨,是英伟达算力霸权与资本躁动的共谋,却掩盖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深层困境。当资本市场为“持仓披露”欢呼时,更应警惕——在L4级自动驾驶的“死亡谷”跨越之前,任何估值狂欢都可能是一戳即破的泡沫。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英伟达的芯片可以买到,但真正的自动驾驶,需要的是时间、金钱与耐心的三重炼狱。”文远知行的真正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比亚迪销量首超特斯拉!你会上车比亚迪吗?
比亚迪拟每10股派39.74元,Q4净利润同比大增73.1%创新高,去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美元,史上首次超过特斯拉。美银证券发表报告,将比亚迪H股目标价由405港元升至48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大家看好比亚迪后市发展吗?比亚迪VS特斯拉,你看好哪家表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