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卖飞了!

user
浩歌行
02-11

这2天阿里涨的飞起,有朋友发消息说前2天98左右卖了一半阿里,现在阿里涨到了105,有种特别后悔的感觉:“赚了50%,却像亏了100%。”这位朋友能够扛过一年多的被套,却不能承受7天的暴涨。经历过上次阿里股价的“过山车”,这次他选择先落袋为安一部分。却没想,2天后就后悔了。

这种“卖飞焦虑”在股市中屡见不鲜。数据显示,美股投资者平均持股周期仅6个月,而巴菲特90%的财富来自持有超5年的股票。卖飞不仅是技术失误,更是一场人性弱点的集中爆发。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为何会“卖飞”,以及如何克服。

首先,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看,这种“卖飞心理”有以下3方面的原因。

1、我们人类天生厌恶损失

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发现,亏损1万元的痛苦需要赚取2万元才能平衡。当股价上涨10%时,投资者脑中会响起警报:“再跌回去就是亏损!”这种心理导致过早止盈。例如,腾讯2004年上市至今涨幅超500倍,但80%的投资者在首轮翻倍时离场。

2、投资者都有锚定效应

大部分人都习惯用买入价作为心理锚点。当股价突破某整数关口(如100元),大脑会触发“安全信号”,却忽视行业景气度、PE变化等企业基本面的本质因素。

3、受到市场噪音的影响

投资者常会陷入“故事陷阱”——当你手持的股票涨了30%后,市场开始编造“资金跑路“ “主力出货” “估值过高”等叙事。例如,2020年宁德时代在400元时,市场流传“电池技术路线将变”的谣言,导致大量卖飞。

其次,站在人性的角度来分析,神经科学显示,卖出获利的瞬间,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堪比赌博赢钱。这种快感让人沉迷短线交易。而我们常高估自己对短期波动的掌控力。实际上,根据芝加哥大学的研究,高频操作的正确率仅49.8%,扣除手续费后很大概率是亏损。另外也有研究表明,查看账户频率越高,收益率越低。

再次,科学研究证明,群体行为会抑制我们大脑前额叶皮层进行理性思考,从众心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行为。现实中有数据显示:当雪球论坛出现“止盈比亚迪”热帖时,三日内有23万散户跟风卖出,完美错过后续主升浪。

那么,我们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克服。我觉得可以从2方面着手。

1、建立自己的卖出决策清单。卖出前必须回答三个问题:①基本面变化了吗?②仓位比例过高了吗?③市场情绪亢奋过头了吗?思考并回答完,我们在考虑是否卖出。同时,可以设定“浮动止盈线”,例如,设定当股价突破成本价50%后,允许回撤20%再卖出。

2、定期进行“卖飞压力测试”,例如,假设持仓股突然暴跌30%,检视投资逻辑是否会动摇。另外,当我们在要卖出时,强制建立“观察仓”机制,即保留一定比例的仓位(如5%)作为感知市场的“触角”。

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发明了“停车场理论”:当你想卖出时,想象股票即刻退市,所有资金转存银行定期。如果感到痛苦,说明该继续持有。

最后,市场永远在奖励那些能驾驭人性的人。当你下次想点击卖出键时,不妨想想索罗斯的这句箴言:“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正确时赚了多少,错误时亏了多少。” 卖飞不是终点,而是认知迭代的起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