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在生物医药领域,有1家公司采取DPO形式上市,1家公司SPAC合并上市,5家公司宣布借壳上市。
一、DPO上市(Direct Listing)
11月是生物医药公司上市的传统淡季,仅有1家企业以DPO的方式上市(DPO相关内容详见直接上市(DPO)新政出台,能否颠覆IPO市场?)。
1、Telix(NASDAQ:TLX)
11月14日,Telix Pharmaceuticals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6美元,公司老股转成ADS后直接上市流通,未有融资。
今年6月,Telix曾宣布赴美IPO的计划,预计将于6月14日登陆纳斯达克,募资金额约为2.02亿美元。但在6月14日当天,Telix宣布撤回IPO,管理层对此解释为上市并非基于筹集资金的需要,而按照当时市场条件下的融资对现有股东的利益不利。
总部位于澳洲墨尔本的Telix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开发的公司,2017年11月,Telix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Telix的市值还不到4000万美元,而截至今年12月13日,公司的市值达到55亿美元,7年时间,涨幅超130倍。
Telix的技术使用靶向辐射成像和治疗相结合,更好地为癌症和罕见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目前,公司拥有两款上市药物和十余款在研药物。
上市药物方面,Telix的前列腺癌显像剂产品Illuccix(68Ga-PSMA-11注射液)已经在美国获批上市。Illuccix是一款基于放射性核素-小分子偶联技术的靶向PSMA的诊断型放射性药物,适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及复发性前列腺癌的诊断。
此外,Illuccix的适应症标签也在不断扩展。2023年3月,Illuccix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获FDA批准,用于选择适合诺华新药Pluvito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受益于Illuccix的销售放量,公司二季度的收入达1.24亿美元,同比增长55%。
公司的另一款诊断性核药产品TLX66-CDx也已经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用于外周骨髓感染的诊断,TLX66-CDx在美国的权益已经授权给Curium公司。
在研管线方面,公司围绕泌尿肿瘤(前列腺癌和肾脏癌症)、神经系统肿瘤(如胶质瘤)、肌肉和骨骼系统肿瘤(肉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布局了十余款在研药物。
其中,值得关注的管线有:
-
TLX591:一款靶向PSMA的治疗性放射性药物,可与TLX591-CDx形成去势转移前列腺癌的放射诊疗一体化组合。该产品目前处于临床三期研究阶段,已经呈现初步积极数据,其中位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为8.8个月;
-
TLX250-CDx:一款靶向碳酸酐酶 IX(CA9)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CA9是一种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其他许多癌种中过度表达的靶点。2023年12月,该产品已完成向美国FDA递交生物制品上市许可申请(BLA),用于诊断肾透明细胞癌;
-
TLX101:一种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的RDC,它可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靶向GBM中过度表达的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1(LAT-1),从而精准辐射癌细胞。目前正在开展临床二期试验;
-
TLX101-CDx:一款用于胶质母细胞瘤PET显像的诊断性核药,拟作为TLX101的补充诊断试剂,形成诊疗一体化产品。该产品目前正在计划向FDA递交上市申请。
除了自主研发之外,Telix还通过收购其他药企,扩充在研管线,据不完全统计,上市以来,Telix已收购了8家公司,其中仅在2024年就收购了三家药企。而收购的领域除了核药之外,还包括了相关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
-
2023年4月,Telix收购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的附属公司Dedicaid。后者的核心资产是一个临床决策支持软件(CDSS)人工智能平台,能够从可用的数据集中快速生成特定适应症的CDSS应用程序,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其他成像模式;
-
2023年6月,Telix以2000万美元收购Lightpoint Medical及其SENSEI微型机器人伽马探针业务。该产品不但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微型机器人伽马探针,还是目前唯一经过验证可用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伽马探头。
与过往的收购路线不同,Telix也开始分拆公司。今年10月,Telix宣布分拆设立Rhine Pharma。Rhine Pharma是由Telix和海德堡大学医院合作成立,旨在开发靶向PSMA的可用99m Tc 标记用于 SPECT成像的小分子,或用188 Re标记用于放射性配体治疗。
作为核药领域的龙头,Telix在对外合作方面的表现十分积极,上市至今,Telix已有15笔合作,其中与中国的远大医药于2020年11月签署了高达2.5亿美元的合作。
根据协议,远大医药将获得Telix开发的多款用于肿瘤治疗的创新型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TLX591-CDx、TLX250-CDx、TLX599-CDx)在中国的独家授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远大医药将在协议约定的相关条件满足后,以2500万美元认购Telix约7.6%的股份。
二、SPAC上市
11月,生物医药领域有1家公司完成与SPAC公司的合并。
1、Abpro Holdings(NASDAQ:ABP)
11月14日,生物技术公司Abpro Corporation完成与SPAC公司ACAB宣布合并。
Abpro是一家研究抗体疗法的企业,拥有独特的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DiversImmune™和MultiMab™,以及新一代四价双抗研发技术 (TetraBi™ antibodies):
-
DiversImmune平台:结合了纳米免疫学、下一代测序、先进工程和生物信息学,以针对传统困难靶点创建单克隆抗体疗法,已成功用于生成针对300个传统困难靶点的单克隆抗体疗法。
-
MultiMab平台:使用双靶向抗体或抗体的两个“臂”抓住肿瘤细胞,使抗体能够同时结合肿瘤特异性抗原和细胞毒性T细胞以杀死肿瘤细胞。通过包含两个肿瘤抗原结合位点,这些分子相较于仅具有单个结合位点的分子连接性增强。
此外,公司正在构建基于四价双特异性 (TetraBi) 形式的T细胞接合器管线,其中代表药物ABP-100采用TetraBi形式,与其他双抗形式和基于T细胞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势:与肿瘤细胞的二价结合增强效力、与 CD3单价结合增强安全性、Fc区能够更好地给药、Fc控制免疫效应功能、较低的免疫原性以及简化了制造方法。
目前,公司拥有治疗癌症、眼科、自身免疫、传染病和其他领域疾病的一系列管线。
在对外合作方面,Abpro非常活跃:
-
2016年4月,Abpro宣布与亿胜生物达成合作关系。Abpro将发挥Abpro的DiversImmune™平台的优势,与亿胜生物合作开发免疫肿瘤科和眼科领域的多个单克隆抗体,Abpro从亿胜生物获得35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
-
2019年2月,Abpro宣布与南京正大天晴达成一项肿瘤免疫学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利用Abpro公司专有的抗体发现平台开发双抗疗法,累计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40亿美元;
-
2020年10月,Abpro宣布与迈威生物达成合作在海外开发新冠中和抗体9MW3311,迈威生物保留9MW3311 产品在中国等地区商业化权利。ABPRO将向迈威生物支付最高1.22亿美元的里程碑款,以及合作品种在合作区域内获批上市后的个位数销售分成;
-
2022年9月,Abpro与韩国生物制药公司Celltrion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将获得Abpro的癌症分子ABP 102,是一种针对HER2+癌症患者的双抗疗法。Abpro将从Celltrion获得高达17.5亿美元的付款,包括股权投资、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全球利润分成。
三、反向并购上市(Reverse Merger)
11月,有5家生物医药公司宣布了反向并购上市。
1、Pulmatrix (NASDAQ:PULM)
11月13日,Cullgen宣布与Pulmatrix达成合并协议,根据协议,合并前Pulmatrix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3.6%的股份,Cullgen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96.4%的股份。在合并消息宣布的当天,Pulmatrix今日股价大涨74%,随后的一周涨幅达220%。
Cullgen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的药企。公司利用其专有技术平台uSMITE™(小分子诱导泛素依赖性靶点清除),以新型E3配体为特征,构建下一代靶向蛋白质降解物和降解物抗体偶联物(“DAC”)。
Cullgen的优势在于发现了多种新型E3的配体,其中许多配体可以招募以前并未被发现的E3连接酶,相关表达不容易被肿瘤细胞下调,有潜力解决耐药性问题。
目前,Cullgen有两款即将启动临床一期试验的管线:
-
CG001419:一款选择性的口服泛TRK降解剂,目前正在两项单独的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一项用于实体瘤,另一项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
-
CG009301:一种用于治疗血癌的GSPT1降解剂,适应症包括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入临床一期。
对外合作方面,2023年,Cullgen与安斯泰来达成合作,安斯泰来向Cullgen支付了3500万美元的预付款,潜在里程碑金额达到了19亿美元。
Cullgen由熊跃、金坚、罗楹三人联合发起成立,其中熊跃曾任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的教授,是PROTAC领域的权威人士;金坚曾是美国西奈山医学院化学生物学及药物开发中心主任。
另一创始人罗楹则是拥有三十年biotech行业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曾在2001年创立创新药研发企业睿星基因,后与日本GNI公司合并成为GNI集团,并在东京实现上市,罗楹任GNI集团社长兼CEO。此后,罗楹又推动GNI对本土药企北京康蒂尼药业的并购。
然而,康蒂尼之后三次尝试在香港进行IPO均以失败告终,最终于2023年10月与美股上市公司CATALYST BIOSCIENCES合并,更名为Gyre Therapeutics(NASDAQ:GYRE)。
融资方面,Cullgen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
-
2019年,Cullgen完成了由红杉中国与弘晖基金投资的1600万美元A轮融资;
-
2021年2月,Cullgen宣布成功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除原有投资人外,3E Bioventures、Heights capital Management、Octagon 、MSA capital和South China venture capital等机构加入;
-
2023年5月,Cullgen完成了由阿斯利康中金领投,日本GNI集团,信熹资本,锡创投和沃杰资本等机构支持的3500万美元C轮融资。
$康方生物(09926)$ $百济神州(06160)$ $礼来(LLY)$ $诺和诺德(NVO)$ $Telix Pharmaceuticals Ltd. (Uplisting)(TLX)$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