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主要从我的持股过程来分析,在主观或者人性方面,暴露出那些问题。
这次从基本面分析,从基本面的角度,我持股过程中是否应该卖出,还有从长期视角来看我是否应该卖出。
现在回想18年那时买,还是有点稀里糊涂,没有看懂小米,所以没有拿住。
不过对于小米这种高科技企业,很难看清楚未来5年,未来10年,小米会变成什么样。
这也是巴菲特不投高科技公司的原因之一。
先看财务指标,上市三年是否维持了高增长?
估值的问题
当时刚掌握了现金流折现,但对于小米这种,还在增长期,利润不稳定的企业,现金流折现其实是有问题的。
小米最近六年做对了那些事?
布局线下,小米高端化,小米汽车。
投资小米,投的是什么?
我觉得当前阶段最重要的是投资的是雷军这个人。
同样是搞生态,搞多元化,贾跃亭没搞成,马云没搞成,许家印没搞成,很多500强,都没搞成,但雷军搞成了。同样是进军新能源汽车,苹果十年造车最终放弃了,华为都不敢直接造车,贾跃亭为了造车把乐视现金流搞断了,到现在过去七八年了,量产仍遥遥无期,更别提恒大造车。
小米业绩与估值/股价对比
2018年上市IPO
IPO发行价最终是17港币,估值为550亿美元,当时汇率为7.83,换算为港币估值为4306亿港币,当时股本为253亿股。
这个估值高不高呢,当时对估值众说纷纭,烟雾弹是2000亿美元,后来说是1000亿美元,也高估不少。发现价最终定在17到22港币,对应美元估值为550亿美元到700亿美元。小米选择了下限,即550亿美元,17港币的定价发行。
这个定价高不高呢?如果你能预测到未来8年,小米能在线下化,国际化,高端化,小米汽车能够成功,你持有8年,这个估值或许不高。
但如果从财务指标来估值,2017年的实际利润为54亿元,即7.7亿美元,那么对应550亿美元的估值,就是70倍的市盈率。
当时小米的主营业务是硬件,利润率还低。对标苹果的话,苹果只有17倍。
当时2018年已经过半,如果你能预测出2018年的业绩,那么可能会好些。
2018年财报显示,净利润为134亿元,即19亿美元,对应550亿美元的估值,就是28倍。
上市后小米股价一路下滑,一直到2019年年底,创下了8.28港币的历史低价。
站在2019年的视角,2018年的财务报表已经出来,8.28港币的股价,对应市值为2086亿港币,按7.83的汇率计算,即266亿美元。2018年的净利润为19亿美元,对应估值为14倍。此时的估值,再去对标苹果,已经是比苹果还便宜了。
所以发行价买入小米,从估值的角度,高估了,不应该买。
但时间到2019年,随着业绩的增长,股价的下跌,估值低估了,如果此时成本在10港币左右,那么应该持有,在8.28港币时,更应该加仓。
这是理性投资者应该做的,是价值投资者经过估值后,独立思考后应该做的。
此时应该屏蔽很多杂音,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就酱吧。
精彩评论
抛在人生鼎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