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从这个维度来看期待的大的调整好像很难到来!

长胜期权交易室
11-06

朋友们早晨,港股复盘改为早上发文了哈,因为晚上消息汇总复盘,在开市前两小时给大家更新,方便大家阅读和交易。

昨日(11月05日)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午后涨幅扩大,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2.14%,报21006.97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57%,国企指数涨2.56%。港股通方面,昨日港股通(南向)净流入94.26亿港元。

盘面上,科网板块股普涨, $快手-W (01024.HK)$ 涨10.68%, $商汤-W (00020.HK)$ 涨7.19%, $哔哩哔哩-W (09626.HK)$ 涨4.58%, $小米集团-W (01810.HK)$ 涨3.30%, $美团-W (03690.HK)$ 涨3.25%, $阿里巴巴-W (09988.HK)$ 涨2.45%, $腾讯控股 (00700.HK)$ 涨2.10%, $京东集团-SW (09618.HK)$ 涨1.60%, $商汤-W (00020.HK)$ 涨超7%;

港股复盘+从这个维度来看期待的大的调整好像很难到来!

苹果概念股全天涨幅居前, $舜宇光学科技 (02382.HK)$ 涨超14%, $高伟电子 (01415.HK)$ 涨超13%, $丘钛科技 (01478.HK)$ 涨超8%, $瑞声科技 (02018.HK)$ $比亚迪电子 (00285.HK)$ 涨超6%, $伟仕佳杰 (00856.HK)$ 涨超2%, $富智康集团 (02038.HK)$ 涨1.10%, $东江集团控股 (02283.HK)$ 涨1.09%。

消息面上,据报道,苹果公司探索进军智能眼镜市场,其内部正研究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上周进行代号为Atlas的倡议,涉及收集苹果员工对于智能眼镜的反馈意见。相关研究由苹果产品系统质量(APSQ)团队牵头。苹果继Meta Platforms之后,也进入这一越来越流行的市场。

港股复盘+从这个维度来看期待的大的调整好像很难到来!

中资券商股大幅走强, $华泰证券 (06886.HK)$ $招商证券 (06099.HK)$ 涨约10%, $中信建投证券 (06066.HK)$ $光大证券 (06178.HK)$ $中国银河 (06881.HK)$ $国联证券 (01456.HK)$ $中金公司 (03908.HK)$ 涨超8%, $申万宏源 (06806.HK)$ 涨超7%, $国泰君安国际 (01788.HK)$ 涨5.77%, $海通证券 (06837.HK)$ 涨4.28%。

消息面上,近日14家券商获批成为首批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试点机构。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内地和港澳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理财产品选择,也为券商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近日多家券商公布前三季度业绩。根据开源证券的数据,40家上市券商2024年前3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1014亿,同比降幅收窄至-6%,好于预期。

港股复盘+从这个维度来看期待的大的调整好像很难到来!

半导体概念股集体上涨,龙头 $中芯国际 (00981.HK)$ 涨超6%, $康特隆 (01912.HK)$ $晶门半导体 (02878.HK)$ 涨超7%, $华虹半导体 (01347.HK)$ $宏光半导体 (06908.HK)$ 涨超6%, $上海复旦 (01385.HK)$ 涨超5%, $中电华大科技 (00085.HK)$ 涨超4%, $脑洞科技 (02203.HK)$ 涨1.59%, $芯智控股 (02166.HK)$ 涨1.14%。

消息面上,券商机构报道,2024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3776.91亿元,同比增长22.84%;归母净利润为257.31亿元,同比增长42.58%。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371.48亿元,同比增长20.88%,环比增长6.09%;归母净利润为97.38亿元,同比增长46.7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华虹半导体、 中芯国际将于本周四公布最新业绩。

港股复盘+从这个维度来看期待的大的调整好像很难到来!

$恒生指数 (800000.HK)$ 今天港股成交量重新回到了节后巅峰,这成交量就是牛市的基石,前二年新能源的牛市,每天也没这成交量,所以当时只是局部的,当下后面都会雨露均沾~

周一A股那边市场又开始炒作机器人了,源头居然是 $赛力斯 (601127.SH)$ 放出来两个招聘,盘后有辟谣,但大家都说赛力斯有。市场确实热度还是高,随便拿一个概念都能炒股,饥渴的资金依然疯狂寻找着出处。

今天市场走势依然不弱,特别是尾盘一些大盘股也在证券股的带动下走强,包括一些消费股也在走强。市场目前的热度没用褪去的意思,缩量的背景下走势还是很强,大家有信心抛压不多,确实是非常超预期的。

背景应该还是场外的资金实在太多了,资金也实在太饥渴了,太想赚钱和寻找赚钱效应了3-4%的理财有太多人不想拿了。从这个维度来看期待的大的调整好像很难到来。

---------------------

上周小米的发布会看完,感触很深,因为也一直忙,上周也有简单聊了一下概括,这几天跟去了现场的研究员,我们讨论了下,今天我想从行业乃至大周期角度,给大家聊一下我们制造业的大变革。

小米这家公司起初是以廉价,性价比为主的公司,手机售价全到了4000+,竟然还推出了80万的汽车。

虽然发布会上还感觉到不自信,比如顶尖产品的定价,处处和苹果的比较。

但这家企业确实已经从当初中国廉价商品代表,开始迭代成为了一家具有品牌力,产品力的优质制造业终端企业。

当我们来看全球的顶尖企业,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

所有的全球顶尖企业,本质上都是集制造/科技,消费为一体的终端企业。

特斯拉是科技制造和汽车消费的结合,谷歌微软meta是软件科技与消费的结合,苹果是科技硬件与消费的结合。

这里唯一的例外是英伟达。但英伟达还没有历经时间的锤炼,这两年伟大,未来是否能持续伟大未可知,当GPU技术创新迭代到达瓶颈后,新的竞争者崛起,英伟达是否能通过自身构筑的护城河维持持续的高毛利,都是我们未可知的事。

至少从目前来看,伟大企业的特征都是既要靠近终端,又要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的。

靠近消费者,靠近终端的科技企业,可以不光凭借创新能力构筑护城河,还能通过品牌心智的构建,构筑类似于消费品的品牌壁垒。

这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苹果,他通过科技创新构筑了自身的品牌力,不光在硬件赚钱,还在软件赚钱,赚取了高毛利,高毛利进一步反哺公司的研发,进一步完善技术,布局下一代技术。

而在他们的上游,是护城河不够深的制造业和供应链,这里竞争激烈残酷,这些靠近终端的企业向上游可以压价要利润,向下游对消费者也有议价能力,就此形成高毛利。

从这个维度,我们可以再来理解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升的是什么?

核心就是两点。

升的是中国企业从制造的中游,上游,越来越接近下游,越来越靠近终端消费者,在产业链地位越来越高,毛利率越来越高。

很多中国企业都是做代工起家的,现在开始做品牌,做产品,本质上就是这样的过程。

升的还有中国企业在行业的定位,从低端到高端,最贵的手机是海外品牌,最贵的车是海外品牌,最贵的衣服包包鞋子都是海外品牌...

当中国制造能力全球领先之时,创新能力逐步赶上之时,我们终端的品牌力也需要得到提升,这样的变化同样会实现毛利率的提升。

三四年前,2020年左右,那时候的中国制造全球崛起还是概念,到今天,2024年,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了现实。

当下我们可能需要提出一个中国制造品牌化终端化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中国制造新时代可能会到来。

举个例子。在汽车行业里,特斯拉8000亿美元,丰田3000亿美元,法拉利1000亿美元,奔驰800亿美元,宝马700亿美元,福特本田通用保时捷也都有500亿美元+。

但在中国,除了比亚迪1000亿美元,其他企业都在300亿美元以下。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制造能力已经来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但中国汽车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市值依然低的吓人。

我们还在进行低价疯狂的内卷,没有全面打开高端市场,没有去吃到最甜美的果实。

这件事一定会变的。

中大型SUV已经出现了中国企业的影子,上周小米SU7 ultra发布后,10分钟订单3680台,这已经是保时捷tycan一年的销量了。虽然只是小定,但这毕竟只是10分钟的数据,明年豪华电车的销量第一可能真的要易主了。

中国已经有企业开始踮起脚来摘取那颗最甜美的果实了,而当甜美的果实全部被中国企业纳入囊中后,中国制造业就真的完成1.0到2.0的转变了,中国制造新时代就真的来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它会经历了毛利率的提升,利润率的提升,估值的提升,股价的双击。

上周的文章当中,我也有和大家分享了我的观点,再炒一轮宁德隆基,只不过是时代的记忆。

而未来我们需要寻找新时代的宁德隆基。

新时代的宁德隆基正是这些能往下游延伸,能靠近消费者,能实现品牌升级的终端企业。

上面说的新能源整车可能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中国汽车品牌其实已经实现一定的品牌力升级,但由于极度的内卷,这种品牌力的提升还不稳固也没有完全反馈到报表上。

经历了三四年的鏖战,汽车品牌的品牌之战已经进入后半场了,不同的企业都逐步开始在不同的价格区间找到自己的定位。

部分企业也开始发起了对高端,超高端的挑战。

我相信中国丰田,中国保时捷都有可能在未来诞生,而这种跃迁,对于企业来说是质变。

除了新能源汽车以外,还有不少领域其实都在呈现出这样的变化。

举一些例子:我最近发现宠物粮食这个赛道国产企业开始占据一席之地,这个赛道和当年的婴幼儿奶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实际的使用者没法反馈(宠物和婴儿都不能说话),消费者全靠信任买单,这种行业品牌力是远重于真实的产品力的,在这样的行业突破本质上意味着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认知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最近家居领域,国内企业虽然做的很多,但大多都处于行业的中低端领域。这两年很奇葩的是部分中国企业出口到美国的家具成为了中高端家具的代名词,如果这样的品牌反向输入回国,我觉得也能构筑很强的品牌力。

服务业这样的例子也很多:现在国产品牌的五星级酒店,无论是服务还是硬件,国产品牌都已经不逊色于国际大品牌,甚至很多人性化的设施是远远优于国际品牌的。

过去三年,国内是一个消费降级的大环境,很多曾经想要向上突破的国产品牌面临环境的变化,被迫重新转入了内卷。

但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最甜美的果实都是中高端,高端更高毛利的果实。

中国企业无论在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等领域都已经积累出了很强的竞争力。

过去三年的内卷降级环境掩盖了这些积极的变化。

我相信一旦环境出现变化,不少优秀企业积蓄已久的动能会快速释放,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

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后续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些内容,欢迎粉丝看完给我点关注和文章点赞哈~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