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如风789
2021-02-24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巨潮WAVE:
小米造车:一杯必须喝掉的毒酒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363110517,"tweetId":"363110517","gmtCreate":1614100408539,"gmtModify":1614100408539,"author":{"id":3528391433430279,"idStr":"3528391433430279","authorId":3528391433430279,"authorIdStr":"3528391433430279","name":"来去如风789","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da7c95610d086ed56bfa67b03ec135","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3,"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p></body></html>","text":"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63110517","repostId":360833826,"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360833826,"tweetId":"360833826","gmtCreate":1613881322665,"gmtModify":1613886591921,"author":{"id":3571022576952581,"idStr":"3571022576952581","authorId":3571022576952581,"authorIdStr":"3571022576952581","name":"巨潮WAV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65cc8e4b114f611250a6570aca33e75","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216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47c74556ba8e0b02aacd6896734349d","width":"688","height":"42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d3bca7cbcc5386c8925a1c5713357d3","width":"688","height":"38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fbb5c52e4c2698a02737682c0de035d","width":"688","height":"48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c04f6ea5a1376c560badc33fba253e0","width":"688","height":"18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88336e5600188bec9015ac47ac1c9b","width":"688","height":"489"}],"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d3bca7cbcc5386c8925a1c5713357d3","width":"800","height":"450"}],"title":"小米造车:一杯必须喝掉的毒酒","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d3bca7cbcc5386c8925a1c5713357d3\" tg-width=\"688\" tg-height=\"387\"></p><p>文 | 杨旭然</p><p>编辑 | 王方玉</p><p>出品 | Tide-Biz</p><p>7723亿港元,约合6430亿人民币。</p><p>这是在2月19日周五,传出造车传闻之后股价大涨之后,小米 (<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1810\">$小米集团-W(01810)$</a> )的市值。</p><p>看似不小的数字6430亿,如果作为一个计量单位“米”的话,我们可以算出其他知名巨头公司价值几个米:</p><p>一度陷入两年低谷的百度(<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BIDU\">$百度(BIDU)$</a> ),年报报喜之后市值达到1159美元,约合1.16个米;</p><p>刚刚在港股上市不久的快手 (<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1024\">$快手-W(01024)$</a> )受到资本热捧,市值超过1.61亿港币,约合2.5个米;</p><p>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 (NYSE:BABA),经过反垄断阴云之后股价有所反弹,达到7132亿美元,7.16个米;</p><p>港股的王者腾讯(SEHK:00700),市值高达7.11万亿港元,规模相当于11.06个米。</p><p>和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相比,小米接近50倍的市盈率、超过6000亿的市值已经不低。放在A股市场,可以排在前15的位置,与美的、海天味业相似。</p><p>但如果和这前述这些新经济巨头相比的话,就可以发现<strong>小米基本上是其中最不受资本市场待见的一家。</strong></p><p>被称为劳模的雷军,从2011年开始经营小米公司至今已经10年,相比美团晚了一年,但与拼多多、快手、字节跳动等新经济公司相比,创业时间都要更长。</p><p><strong>这与雷军本人的江湖地位、“创业辈份”相对照,这个位置多少显得有些尴尬。</strong>造车之后,这样的局面是否会被改变呢?一根最高+11.81%的大阳线,表达着资本的乐观与期待。</p><p>但事实的情况,恐怕并非如此简单。</p><h2><strong>一条曾被乐视走死的路</strong></h2><blockquote>\n 小米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造车计划,因为有乐视的“前车之鉴”。\n</blockquote><p>进入到2021年,公募基金北水南下,在大规模抢购互联网巨头股票的过程中,小米的股票并未受到欢迎,同期涨幅在热门标的中(再次)垫底。</p><p><strong>其股价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从35.9元的价格退回26元,跌幅累计接近25%。</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c04f6ea5a1376c560badc33fba253e0\" tg-width=\"688\" tg-height=\"188\"><span>小米股价表现(2018年7月至今)</span></p><p>经过上市之后股价漫长的下跌、盘整、回升,小米终于在2020年实现了雷军“翻倍”的诺言,但2021年的开年,小米刚刚走上其他巨头走过的牛途,股东却又对其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次站在小米对面的,从华为、荣耀变成了美国政府。</p><p>2月19日下午三点半,关于小米造车的确切消息传出,其股价迅速大幅直线拉升,这是自2020年12月23日至今,小米收获的单日最大涨幅。</p><p><strong>“确认造车”的消息,在一个看起来非常恰当的时机出现了。</strong></p><p>当小米饱受美国政策困扰、饱受芯片短缺可能带来影响困扰的时候,造车,给了投资者再一次憧憬小米未来发展的理由与愿景。</p><p>只是,当拼多多进军买菜业务、京东进行下沉市场的布局、腾讯进行各种战略投资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平顺的过程:企业少有遮遮掩掩,布局推进更加顺畅,投资者也更加买账——普遍将其视为利好,进一步买高它们的股价。</p><p>而对于小米来说,造车消息拉升了市值的同时,自己还要出面暧昧地否定,这实际上凸显出了小米的尴尬与不安:<strong>其业务的升级、转型相比其他新经济巨头更加困难,不仅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资本开支),也要面对更大的舆论压力。</strong></p><p>毕竟这是一条曾被乐视走死过的路。</p><h2><strong>现金流困局</strong></h2><blockquote>\n 规模庞大的资本开支,是所有试图造车企业所必须面对的,小米也不例外。\n</blockquote><p>2014年,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企业未来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贴牌制造商”,甚至直接“点名乐视”,表示原以为乐视代工生产汽车。</p><p>当时的乐视是中国最早造车的互联网公司(特斯拉更早,于2012年就发布了第一款四门纯电动豪华轿跑车Model S),也是最早做新能源车代工生产规划的公司,最终却深陷泥潭。</p><p>很多人从贾跃亭造车、破产的风波,知道了互联网公司造车的风险。实际上对于小米来说,持续性地跟踪、研究造车的可能性,并最终付诸行动,最终也要承担与乐视一样的风险。</p><p>只不过由于新能源汽车大环境的改善,这个风险要比2015年小了很多。</p><p>当年击倒乐视的是严峻的现金流问题,这一风险小米同样要去面对。</p><p>翻开小米2019年的现金流量表,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份不错的经营现金流数据:公司在这一年通过经营获得了238亿元的现金流。</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688336e5600188bec9015ac47ac1c9b\" tg-width=\"688\" tg-height=\"489\"></p><p>但往下看会发现其扩张支出,也就是投资现金流的花费更高,达到了315亿元,这让其2019年的自由现金流成为了负数——这还是小米上市以来经营情况最好的一年。</p><p>小米没有明确列举这300多亿元的方向。<strong>背后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小米全力拓展的IOT业务,需要消耗大量的内部投入与外部投资。</strong></p><p>而当年更加投入造车的乐视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打开乐视的现金流量表就能发现,其2015年经营现金流+8.76亿元,但从投资方面流出了29.85亿;2016年经营现金流-10.68亿元,从投资方面流出的更多,达到96.75亿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fbb5c52e4c2698a02737682c0de035d\" tg-width=\"688\" tg-height=\"489\"></p><p>在自由现金流完全为负的这两年间,乐视当年是依靠大规模的融资,也就是筹资现金流来填补这个窟窿的。</p><p>小米手机自身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电商与IOT业务都能够创造比乐视强大很多的经营现金流,因此也支撑着小米年年更进一步的发展。</p><p><strong>可是一旦进入到资本密集、比IOT更加高投入的造车领域,小米的自由现金流压力可想而知。</strong></p><h2><strong>抢占全场景</strong></h2><blockquote>\n 全场景覆盖是每个消费电子企业都必须抢占的。虽然艰难,但小米必须造车。\n</blockquote><p>而对于小米的另外一个竞争对手苹果来说,造车已经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秘密。</p><p>苹果造车是否会伤害其自由现金流的表现?肯定会,但与小米不同的是,苹果的经营现金流量、资本储备实在是太庞大了。</p><p>庞大到什么程度?同样是2019年,其经营现金流量是693亿美元,投资现金流流入了458.96亿元,并且还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庞大现金储备。</p><p>以这样富可敌国的资本力量,苹果完全负担得起造车所需的投入。但对于小米来说,刚刚获得238.10亿元的经营现金流之后,想要负担其动辄以百亿计算的造车投入,难度要大得多得多。</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47c74556ba8e0b02aacd6896734349d\" tg-width=\"688\" tg-height=\"424\"></p><p>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小米造车的局面这么苦,就不要造了好不好?</p><p><strong>答案极有可能是不行。</strong></p><p>通过观察电子产品的使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电子类产品,都是嵌入到某些特定生活场景中,并解决相应问题的产物。不论是早期的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还是以后消费电子化的智能汽车。</p><p>例如,个人电脑目前与办公场景高度适配,智能手机与移动办公、移动休闲适配,客厅、智能音箱与客厅生活高度绑定。</p><p>人一整天的行动轨迹,从卧室到客厅到路上再到公司,经历了多个场景的变化。消费电子巨头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占据这些所有的场景并提供服务。</p><p><strong>然而一旦产品在场景变化中被替换掉,就意味着企业“被下线”,失去了一部分创造价值(利润)的在线时长,</strong>并且给了其他对手以生存的空间。这种局面,是任何巨头级消费电子企业所不能,也不应该容忍的。</p><p>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有一天特斯拉去造手机也毫不意外。</p><p>从汽车到手机的跨越相对简单,但是从手机到汽车的跨越,对于小米来说是一个更艰难的任务。</p><h2><strong>总结</strong></h2><p>小米在此前是所有新经济巨头中市值最小的一家,相比竞争对手苹果2.18万亿美元的市值更是相差悬殊,雷军也会因此而寻求自我突破,造车是一个最重要的选项。</p><p>但是造车(不论是以何种形式)都需要进行超大规模的资本投入,这对于现金流情况并不是太好的小米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p><p>然而,即便是一次众所周知的艰巨考验,小米也必须迎难而上,因为<strong>只有通过造车,小米才能将用户的全生活场景打通,竖立起更高的消费电子产业进入壁垒。</strong></p><p>到那时,消费电子行业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用户生活的全场景争夺战中,小米获得成功的条件是:先干了这杯毒酒解渴,然后活下来。</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d3bca7cbcc5386c8925a1c5713357d3\" tg-width=\"688\" tg-height=\"387\"></p><p>文 | 杨旭然</p><p>编辑 | 王方玉</p><p>出品 | Tide-Biz</p><p>7723亿港元,约合6430亿人民币。</p><p>这是在2月19日周五,传出造车传闻之后股价大涨之后,小米 (<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1810\">$小米集团-W(01810)$</a> )的市值。</p><p>看似不小的数字6430亿,如果作为一个计量单位“米”的话,我们可以算出其他知名巨头公司价值几个米:</p><p>一度陷入两年低谷的百度(<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BIDU\">$百度(BIDU)$</a> ),年报报喜之后市值达到1159美元,约合1.16个米;</p><p>刚刚在港股上市不久的快手 (<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1024\">$快手-W(01024)$</a> )受到资本热捧,市值超过1.61亿港币,约合2.5个米;</p><p>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 (NYSE:BABA),经过反垄断阴云之后股价有所反弹,达到7132亿美元,7.16个米;</p><p>港股的王者腾讯(SEHK:00700),市值高达7.11万亿港元,规模相当于11.06个米。</p><p>和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相比,小米接近50倍的市盈率、超过6000亿的市值已经不低。放在A股市场,可以排在前15的位置,与美的、海天味业相似。</p><p>但如果和这前述这些新经济巨头相比的话,就可以发现<strong>小米基本上是其中最不受资本市场待见的一家。</strong></p><p>被称为劳模的雷军,从2011年开始经营小米公司至今已经10年,相比美团晚了一年,但与拼多多、快手、字节跳动等新经济公司相比,创业时间都要更长。</p><p><strong>这与雷军本人的江湖地位、“创业辈份”相对照,这个位置多少显得有些尴尬。</strong>造车之后,这样的局面是否会被改变呢?一根最高+11.81%的大阳线,表达着资本的乐观与期待。</p><p>但事实的情况,恐怕并非如此简单。</p><h2><strong>一条曾被乐视走死的路</strong></h2><blockquote>\n 小米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造车计划,因为有乐视的“前车之鉴”。\n</blockquote><p>进入到2021年,公募基金北水南下,在大规模抢购互联网巨头股票的过程中,小米的股票并未受到欢迎,同期涨幅在热门标的中(再次)垫底。</p><p><strong>其股价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从35.9元的价格退回26元,跌幅累计接近25%。</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c04f6ea5a1376c560badc33fba253e0\" tg-width=\"688\" tg-height=\"188\"><span>小米股价表现(2018年7月至今)</span></p><p>经过上市之后股价漫长的下跌、盘整、回升,小米终于在2020年实现了雷军“翻倍”的诺言,但2021年的开年,小米刚刚走上其他巨头走过的牛途,股东却又对其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次站在小米对面的,从华为、荣耀变成了美国政府。</p><p>2月19日下午三点半,关于小米造车的确切消息传出,其股价迅速大幅直线拉升,这是自2020年12月23日至今,小米收获的单日最大涨幅。</p><p><strong>“确认造车”的消息,在一个看起来非常恰当的时机出现了。</strong></p><p>当小米饱受美国政策困扰、饱受芯片短缺可能带来影响困扰的时候,造车,给了投资者再一次憧憬小米未来发展的理由与愿景。</p><p>只是,当拼多多进军买菜业务、京东进行下沉市场的布局、腾讯进行各种战略投资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平顺的过程:企业少有遮遮掩掩,布局推进更加顺畅,投资者也更加买账——普遍将其视为利好,进一步买高它们的股价。</p><p>而对于小米来说,造车消息拉升了市值的同时,自己还要出面暧昧地否定,这实际上凸显出了小米的尴尬与不安:<strong>其业务的升级、转型相比其他新经济巨头更加困难,不仅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资本开支),也要面对更大的舆论压力。</strong></p><p>毕竟这是一条曾被乐视走死过的路。</p><h2><strong>现金流困局</strong></h2><blockquote>\n 规模庞大的资本开支,是所有试图造车企业所必须面对的,小米也不例外。\n</blockquote><p>2014年,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企业未来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贴牌制造商”,甚至直接“点名乐视”,表示原以为乐视代工生产汽车。</p><p>当时的乐视是中国最早造车的互联网公司(特斯拉更早,于2012年就发布了第一款四门纯电动豪华轿跑车Model S),也是最早做新能源车代工生产规划的公司,最终却深陷泥潭。</p><p>很多人从贾跃亭造车、破产的风波,知道了互联网公司造车的风险。实际上对于小米来说,持续性地跟踪、研究造车的可能性,并最终付诸行动,最终也要承担与乐视一样的风险。</p><p>只不过由于新能源汽车大环境的改善,这个风险要比2015年小了很多。</p><p>当年击倒乐视的是严峻的现金流问题,这一风险小米同样要去面对。</p><p>翻开小米2019年的现金流量表,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份不错的经营现金流数据:公司在这一年通过经营获得了238亿元的现金流。</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688336e5600188bec9015ac47ac1c9b\" tg-width=\"688\" tg-height=\"489\"></p><p>但往下看会发现其扩张支出,也就是投资现金流的花费更高,达到了315亿元,这让其2019年的自由现金流成为了负数——这还是小米上市以来经营情况最好的一年。</p><p>小米没有明确列举这300多亿元的方向。<strong>背后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小米全力拓展的IOT业务,需要消耗大量的内部投入与外部投资。</strong></p><p>而当年更加投入造车的乐视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打开乐视的现金流量表就能发现,其2015年经营现金流+8.76亿元,但从投资方面流出了29.85亿;2016年经营现金流-10.68亿元,从投资方面流出的更多,达到96.75亿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fbb5c52e4c2698a02737682c0de035d\" tg-width=\"688\" tg-height=\"489\"></p><p>在自由现金流完全为负的这两年间,乐视当年是依靠大规模的融资,也就是筹资现金流来填补这个窟窿的。</p><p>小米手机自身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电商与IOT业务都能够创造比乐视强大很多的经营现金流,因此也支撑着小米年年更进一步的发展。</p><p><strong>可是一旦进入到资本密集、比IOT更加高投入的造车领域,小米的自由现金流压力可想而知。</strong></p><h2><strong>抢占全场景</strong></h2><blockquote>\n 全场景覆盖是每个消费电子企业都必须抢占的。虽然艰难,但小米必须造车。\n</blockquote><p>而对于小米的另外一个竞争对手苹果来说,造车已经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秘密。</p><p>苹果造车是否会伤害其自由现金流的表现?肯定会,但与小米不同的是,苹果的经营现金流量、资本储备实在是太庞大了。</p><p>庞大到什么程度?同样是2019年,其经营现金流量是693亿美元,投资现金流流入了458.96亿元,并且还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庞大现金储备。</p><p>以这样富可敌国的资本力量,苹果完全负担得起造车所需的投入。但对于小米来说,刚刚获得238.10亿元的经营现金流之后,想要负担其动辄以百亿计算的造车投入,难度要大得多得多。</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47c74556ba8e0b02aacd6896734349d\" tg-width=\"688\" tg-height=\"424\"></p><p>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小米造车的局面这么苦,就不要造了好不好?</p><p><strong>答案极有可能是不行。</strong></p><p>通过观察电子产品的使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电子类产品,都是嵌入到某些特定生活场景中,并解决相应问题的产物。不论是早期的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还是以后消费电子化的智能汽车。</p><p>例如,个人电脑目前与办公场景高度适配,智能手机与移动办公、移动休闲适配,客厅、智能音箱与客厅生活高度绑定。</p><p>人一整天的行动轨迹,从卧室到客厅到路上再到公司,经历了多个场景的变化。消费电子巨头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占据这些所有的场景并提供服务。</p><p><strong>然而一旦产品在场景变化中被替换掉,就意味着企业“被下线”,失去了一部分创造价值(利润)的在线时长,</strong>并且给了其他对手以生存的空间。这种局面,是任何巨头级消费电子企业所不能,也不应该容忍的。</p><p>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有一天特斯拉去造手机也毫不意外。</p><p>从汽车到手机的跨越相对简单,但是从手机到汽车的跨越,对于小米来说是一个更艰难的任务。</p><h2><strong>总结</strong></h2><p>小米在此前是所有新经济巨头中市值最小的一家,相比竞争对手苹果2.18万亿美元的市值更是相差悬殊,雷军也会因此而寻求自我突破,造车是一个最重要的选项。</p><p>但是造车(不论是以何种形式)都需要进行超大规模的资本投入,这对于现金流情况并不是太好的小米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p><p>然而,即便是一次众所周知的艰巨考验,小米也必须迎难而上,因为<strong>只有通过造车,小米才能将用户的全生活场景打通,竖立起更高的消费电子产业进入壁垒。</strong></p><p>到那时,消费电子行业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用户生活的全场景争夺战中,小米获得成功的条件是:先干了这杯毒酒解渴,然后活下来。</p></body></html>","text":"文 | 杨旭然 编辑 | 王方玉 出品 | Tide-Biz 7723亿港元,约合6430亿人民币。 这是在2月19日周五,传出造车传闻之后股价大涨之后,小米 ($小米集团-W(01810)$ )的市值。 看似不小的数字6430亿,如果作为一个计量单位“米”的话,我们可以算出其他知名巨头公司价值几个米: 一度陷入两年低谷的百度($百度(BIDU)$ ),年报报喜之后市值达到1159美元,约合1.16个米; 刚刚在港股上市不久的快手 ($快手-W(01024)$ )受到资本热捧,市值超过1.61亿港币,约合2.5个米; 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 (NYSE:BABA),经过反垄断阴云之后股价有所反弹,达到7132亿美元,7.16个米; 港股的王者腾讯(SEHK:00700),市值高达7.11万亿港元,规模相当于11.06个米。 和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相比,小米接近50倍的市盈率、超过6000亿的市值已经不低。放在A股市场,可以排在前15的位置,与美的、海天味业相似。 但如果和这前述这些新经济巨头相比的话,就可以发现小米基本上是其中最不受资本市场待见的一家。 被称为劳模的雷军,从2011年开始经营小米公司至今已经10年,相比美团晚了一年,但与拼多多、快手、字节跳动等新经济公司相比,创业时间都要更长。 这与雷军本人的江湖地位、“创业辈份”相对照,这个位置多少显得有些尴尬。造车之后,这样的局面是否会被改变呢?一根最高+11.81%的大阳线,表达着资本的乐观与期待。 但事实的情况,恐怕并非如此简单。 一条曾被乐视走死的路 小米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造车计划,因为有乐视的“前车之鉴”。 进入到2021年,公募基金北水南下,在大规模抢购互联网巨头股票的过程中,小米的股票并未受到欢迎,同期涨幅在热门标的中(再次)垫底。 其股价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从35.9元的价格退回26元,跌幅累计接近25%。 小米股价表现(2018年7月至今) 经过上市之后股价漫长的下跌、盘整、回升,小米终于在2020年实现了雷军“翻倍”的诺言,但2021年的开年,小米刚刚走上其他巨头走过的牛途,股东却又对其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次站在小米对面的,从华为、荣耀变成了美国政府。 2月19日下午三点半,关于小米造车的确切消息传出,其股价迅速大幅直线拉升,这是自2020年12月23日至今,小米收获的单日最大涨幅。 “确认造车”的消息,在一个看起来非常恰当的时机出现了。 当小米饱受美国政策困扰、饱受芯片短缺可能带来影响困扰的时候,造车,给了投资者再一次憧憬小米未来发展的理由与愿景。 只是,当拼多多进军买菜业务、京东进行下沉市场的布局、腾讯进行各种战略投资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平顺的过程:企业少有遮遮掩掩,布局推进更加顺畅,投资者也更加买账——普遍将其视为利好,进一步买高它们的股价。 而对于小米来说,造车消息拉升了市值的同时,自己还要出面暧昧地否定,这实际上凸显出了小米的尴尬与不安:其业务的升级、转型相比其他新经济巨头更加困难,不仅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资本开支),也要面对更大的舆论压力。 毕竟这是一条曾被乐视走死过的路。 现金流困局 规模庞大的资本开支,是所有试图造车企业所必须面对的,小米也不例外。 2014年,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企业未来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贴牌制造商”,甚至直接“点名乐视”,表示原以为乐视代工生产汽车。 当时的乐视是中国最早造车的互联网公司(特斯拉更早,于2012年就发布了第一款四门纯电动豪华轿跑车Model S),也是最早做新能源车代工生产规划的公司,最终却深陷泥潭。 很多人从贾跃亭造车、破产的风波,知道了互联网公司造车的风险。实际上对于小米来说,持续性地跟踪、研究造车的可能性,并最终付诸行动,最终也要承担与乐视一样的风险。 只不过由于新能源汽车大环境的改善,这个风险要比2015年小了很多。 当年击倒乐视的是严峻的现金流问题,这一风险小米同样要去面对。 翻开小米2019年的现金流量表,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份不错的经营现金流数据:公司在这一年通过经营获得了238亿元的现金流。 但往下看会发现其扩张支出,也就是投资现金流的花费更高,达到了315亿元,这让其2019年的自由现金流成为了负数——这还是小米上市以来经营情况最好的一年。 小米没有明确列举这300多亿元的方向。背后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小米全力拓展的IOT业务,需要消耗大量的内部投入与外部投资。 而当年更加投入造车的乐视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打开乐视的现金流量表就能发现,其2015年经营现金流+8.76亿元,但从投资方面流出了29.85亿;2016年经营现金流-10.68亿元,从投资方面流出的更多,达到96.75亿元。 在自由现金流完全为负的这两年间,乐视当年是依靠大规模的融资,也就是筹资现金流来填补这个窟窿的。 小米手机自身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电商与IOT业务都能够创造比乐视强大很多的经营现金流,因此也支撑着小米年年更进一步的发展。 可是一旦进入到资本密集、比IOT更加高投入的造车领域,小米的自由现金流压力可想而知。 抢占全场景 全场景覆盖是每个消费电子企业都必须抢占的。虽然艰难,但小米必须造车。 而对于小米的另外一个竞争对手苹果来说,造车已经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秘密。 苹果造车是否会伤害其自由现金流的表现?肯定会,但与小米不同的是,苹果的经营现金流量、资本储备实在是太庞大了。 庞大到什么程度?同样是2019年,其经营现金流量是693亿美元,投资现金流流入了458.96亿元,并且还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庞大现金储备。 以这样富可敌国的资本力量,苹果完全负担得起造车所需的投入。但对于小米来说,刚刚获得238.10亿元的经营现金流之后,想要负担其动辄以百亿计算的造车投入,难度要大得多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小米造车的局面这么苦,就不要造了好不好? 答案极有可能是不行。 通过观察电子产品的使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电子类产品,都是嵌入到某些特定生活场景中,并解决相应问题的产物。不论是早期的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还是以后消费电子化的智能汽车。 例如,个人电脑目前与办公场景高度适配,智能手机与移动办公、移动休闲适配,客厅、智能音箱与客厅生活高度绑定。 人一整天的行动轨迹,从卧室到客厅到路上再到公司,经历了多个场景的变化。消费电子巨头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占据这些所有的场景并提供服务。 然而一旦产品在场景变化中被替换掉,就意味着企业“被下线”,失去了一部分创造价值(利润)的在线时长,并且给了其他对手以生存的空间。这种局面,是任何巨头级消费电子企业所不能,也不应该容忍的。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有一天特斯拉去造手机也毫不意外。 从汽车到手机的跨越相对简单,但是从手机到汽车的跨越,对于小米来说是一个更艰难的任务。 总结 小米在此前是所有新经济巨头中市值最小的一家,相比竞争对手苹果2.18万亿美元的市值更是相差悬殊,雷军也会因此而寻求自我突破,造车是一个最重要的选项。 但是造车(不论是以何种形式)都需要进行超大规模的资本投入,这对于现金流情况并不是太好的小米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然而,即便是一次众所周知的艰巨考验,小米也必须迎难而上,因为只有通过造车,小米才能将用户的全生活场景打通,竖立起更高的消费电子产业进入壁垒。 到那时,消费电子行业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用户生活的全场景争夺战中,小米获得成功的条件是:先干了这杯毒酒解渴,然后活下来。","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360833826","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BIDU","01810","01024"],"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5516,"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74,"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7,"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363110517"}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