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原创| 乐风资本
8月份美股市场录得9支新股上市(不包括SPAC),募资约1.5亿美元;港股录得3支新股上市,募资约17.26亿港元。一个月间,企业境外上市意愿低潮。未来一段时间里,美、港等主要市场将持续迎来经济环境变化和上市规则改革等新变量,如何正确看待并把握市场变化成为挑战。
一、美股市场
据乐风资本统计,八月美股IPO共迎来9支新股上市,累计募资约1.5亿美元。其中包括了4家中概股分别为云学堂,沃氪医疗,域塔物流科技以及中驰车福。从上市规模来看,该月并无大型项目,上市规模普遍较小,基本都是三千万美元以下的小型IPO。
图片
除了传统IPO项目,八月美股还迎来了9家SPAC,与传统IPO数量持平。目前看来,刚于七月初生效的美股SPAC新规不仅强化了监管,推动美股SPAC上市环境的有序化,同时也作为企业登陆美股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预备上市队伍中,还有17家企业递交上市招股申请书,包括5家中国企业。这是2024年至今递交招股申请书最多的一个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网塑科技及意约数字2家中企未在招股书中透露招股规模及财务数据等关键信息。虽然不少企业为了尽早向市场传递积极信息推进上市进程,会选择递交空白招股书。但是也需要指出,尽管美股市场对于企业上市门槛较为宽松,然而并非毫无要求,今年以来已有3家中企因递交空白招股书,而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拒绝并退回上市申请。企业需要注意在专业机构帮助下处理好合规等问题。
二、港股市场
港股市场方面,八月份港股市场仅3支新股上市,累计募资17.26亿港元。
上市的三家企业包括众淼控股,黑芝麻智能,同源康医药-B。其中,黑芝麻智能是继晶泰科技以来第二家通过18C章上市的企业,同时也创下2024年至今港股IPO募资TOP8的记录,募资净额达9.51亿港元。尽管其首日表现不佳,遭遇破发,但是上市近一个月来总市值上升8.5亿港元,企业发展潜力受市场期待。
图片
从历年上市月份数据来看,八月可以说是港股上市的传统淡季。据乐风资本统计,2019-2023年的五年间港股八月份的平均上市数量仅2.4家,去年八月甚至出现了0家上市的情况。伴随上市淡季,企业申请上市的热情也不是很高。整个八月,除更新或重新递交招股申请书的企业以外,仅有5家企业首次递交招股申请书准备上市。
在度过八月的低谷之后,接下来的港股市场或许会热闹一阵子,作为A+H股登陆港股市场的美的集团便是市场关注热点之一。如今,美的集团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赴港完成双重上市,按照其当前市值估算,美的集团在港股的融资规模将达数百亿人民币,有望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最大规模的IPO项目。
三、备案与市场变化
根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截至8月31日,有166家企业成功通过备案(不含“全流通”),其中87家赴港上市,78家赴美上市,还有1家赴新交所上市;同时,截至8月29日,还有115家企业处于境外上市备案申请阶段(不含“全流通”)。随着更多企业成功推进备案,企业境外上市进程进一步加快。
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将在新的形势变化中迎来发展变量和机遇。如美国市场中,九月降息仍未有定论,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在降息预期中浮沉。8月29日,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出炉,同比上涨2.6%,为今年以来最低增速。作为超级核心通胀指数代表,核心PCE指数的增速放缓,是美国通胀局势有所缓和一大有力信号,给投资者带来了“软着陆”期望。若这周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能维持乐观态势,那么市场对于美股九月降息的信心也会更加强烈。
而港股方面,9月1日开始对18C特专章节的相关改革正式生效,并于未来三年内适用。港股有望在新的上市规则支持下,塑造新的市场吸引力。新的上市规则主要对特专科技公司的最低市值要求进行下调,如已商业化公司上市市值门槛由60亿港元减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由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这一规则的落地实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利于独角兽企业在港股的上市融资;同时香港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成为创新公司境外上市的集聚地。
声明:本文由乐风资本依据公开资料整理发布,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