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探索“业务+股权“全面合作的新范式

少年维特
08-26

周末,赛力斯抛出俩炸弹:

一个是业绩爆表的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50.44亿,同比增加489.58%;归母净利润 16.25 亿,毛利率达到25.04%。

第二个是炸裂消息,115亿拿下深圳引望(华为车BU) 10%股权。看完引望的资产评估资料,有点华为车BU递表IPO的感觉。

赛力斯集团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暨赛力斯汽车投资引望签约仪式

官方消息说,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投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占股10%,与华为及其他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支持该公司未来发展。

个人感觉赛力斯这句“与其他战略伙伴“过于谦逊了,因为整个引望构建这个“平台+生态“战略里面,最能打的新能源车,只有赛力斯。

从0-1,智选车模式的胜利

在华为最早成立车BU前其实是有三种模式,包括零部件模式、HI模式(解决方案模式)、智选车三种模式。零部件模式下华为优势不大,外界感知较强的普遍是HI模式和智选车两种。此前余承东的规划,华为车BU业务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前提是智选车和HI模式下累计销量达到100万辆。HI模式主要是靠长安阿维塔,智选车是靠四界。

从目前情况来看,能扛起销量大旗的只有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其中问界M9目前大定已经超过13万,50 万以上车型销量蝉联第一。截止2024年7月,新问界M7销量也逼近12万辆,中大型SUV绝对No.1。这还没算要新发的M8,以及目前尚未发力的中型M5。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话说,“问界是华为与车企跨界合作并获得商业成功的一个典范“。

反观长安系阿维塔,2023阿维塔的全年实际销量仅为2.35万辆,仅完成目标的23.5%。进入2024年,1-7月份的累计销量为31199辆,目标达成率不足32%。

从市场反应来看,华为车BU的赛马机制下,智选车模式下的赛力斯取得了最终胜利。

从1-N,“业务+股权“全面合作

引望也就是华为车BU,实际上在今年之前都是常年巨额亏损状态,叠加美国制裁,华为车BU属于雪上加霜,否则也不可能去年底把车BU剥离寻求独立股权上的融资。去年底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的《投资合作备忘录》,当时传出消息是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是计划持有股权比例不超过40%,预期是给拉满了。

而到今年8月20日,长安通过阿维塔115投资引望也才算落地,仅为10%股权。

而赛力斯从7月28日公告到8月25日拿下引望10%股权,不到1个月的时间,而此前外界的猜测都是5%。

经过不到一年的发展,引望经历了从巨额亏损到盈利的转变,其对股权出让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毕竟能给到引望承诺的,也只有赛力斯。

再看下引望的前五大客户情况,2022 年度、2023 年度与2024年1~6月,华为车BU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9.14%、89.52%和90.55%,而且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一直维持在50%以上,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63.38%。(不用多说就是问界)

而前五大客户中的其他客户,占比都降到了10%以下,说明赛力斯跟引望的绑定只会更加紧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投资引望签约仪式上,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还给余承东来个call back,“赛力斯将坚定支持引望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开放平台,力争三年计划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量级目标,带动引望百万台套供应,实现共赢。”

遥遥领先到持续领先

深圳引望母公司华为在ICT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自不必说,赋能到智能汽车领域,已具有完善的生产经营模式、完备的管理体制、灵活的业务流程、成熟的团队及较高的成长潜力。

从目前对标Tesla和Mobileye公司来看,按照2024年33.51亿的净利润预估,引望仅为34.39倍,远低于前者的78.91、113.11倍。

而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华为技术及深圳引望通过转让与许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产权装载。华为技术及其关联方拟向目标公司转让6,838项专利和1,603项商标,包括境内外已获授权及申请中的专利和商标。此外,华为技术及其关联方将授予目标公司使用许可,涉及1,600项商标及相关技术资产。

签约仪式上,余承东也说了:“引望聚合了华为智能车业务的众多核心技术,华为将全方位支持引望持续领先,服务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未来华为和引望将持续支持问界品牌向上,推出更多新品。”

对于目前的赛力斯来说,肩负的不仅仅是在国内打败BBA,还要代表中国新能源势力打造全球的高端豪华车品牌这个任务。

从赛力斯最近一系列的动作来看,从赛力斯与央视“品牌强国“合作,到赛力斯持股引望,在当前背景下,给出了一个新能源车企造车的新范式。

$赛力斯(601127)$ $中国平安(601318)$ $苹果(AAPL)$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