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传播“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伪概念,居心何在?

谭浩俊
07-15

用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的“当某段历史违背了经济规律,而个体又难以扭转局面,整体趋势看似注定失败的垃圾时刻”,来编造出一个很垃圾的概念——“历史的垃圾时间”,来误导国民,尤其是根本不懂经济学、不了解经济理论、不知道如何分析经济问题的网友,并通过这些无知者再以视频、网文等方式频频在网络上散布错误言论,误导舆论、混乱认知,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原本十分正常的矛盾和问题,滥用“历史的垃圾时间”来表述,从而把自己扮演成一名忧国忧民、却又无可奈何的“个体”角色,居心之险恶,手段之毒辣,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的。不然,也不会有“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个哲学概念。编造“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概念者,正是抓住了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的特点,用很容易被无脑网民接受的“忧国忧民姿态”,达到散布伪概念、垃圾概念的目的。而那些无脑的网民,则像捡到了“宝贝”一样,根本不管概念的真伪、对错,就装出一副很懂经济理论、很了解经济问题的样子,开始把“垃圾”当“珍宝”,肆意乱用、随意发挥。

可以肯定,“历史的垃圾时间”这个垃圾概念编造者,一定是居民不良的,甚至可以认为是与境外反华势力、唱空唱衰中国经济者勾结在一起的。不然,不会混淆局部与全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不会把特殊矛盾当作普遍矛盾,不会因为某个问题的发生,就看作是中国经济的整体问题。

我们并不否认,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在逐步暴露。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整体向好、质量整体提高、结构整体改善、韧性整体增强的基本格局,为什么垃圾概念编造者没有看到这些积极、进步、向上、向好的一面,而要死死抓住问题和矛盾不放,并把问题扩大化、矛盾尖锐化,把正常现象看成不正常现象呢?如果真的忧国忧民,就应当在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刻,多多提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编造垃圾概念扰乱公众思维、影响公众认知、干扰经济问题和经济矛盾的解决。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得益于改革、得益于开放、得益于思想解放、得益于统一认识,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自然会得以暴露,一些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也会在发展中逐步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用更加坚定的改革思维和开放意识来解决,而不是面对矛盾和问题,以消极和被动的态度,编造一些垃圾概念来误导、诱导舆论,错位公众的认知。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说明中央已经早就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将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为什么垃圾概念编造者看不到这一切,非要把矛盾和问题扩大化,并将局部问题全局化、个体矛盾整体化呢?为什么看不到中国经济韧性仍然很强、应对复杂局面的动力依然很足,而只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特殊的矛盾和问题,并要将这些矛盾和问题扩大化呢?

消费也好,就业也罢,房地产也行,确实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一些风险,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不能把这些矛盾和问题,以及局部、个体风险,夸大到全局和整体,并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注定失败”的“垃圾时间”,这样的行为是极其恶劣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必须拨乱反正,不能让“历史的垃圾时间”这样的垃圾概念继续出现在网络上、舆论中,不能再让这样的垃圾概念误导舆论、误导公众。官方也应当发出更多声音,严厉批评“历史的垃圾时间”这种伪概念、垃圾概念,正本清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清朗网络空间,端正理论态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