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贵后的线上流量已无力进一步革命线下

呼哈黑
2021-03-14

从线上起家的三只松鼠积极布局线下的时候,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线上的流量可能正在变贵,且贵到进一步扩张的成本已经超过了线下的房租。早期淘宝之所以起家,就是靠着低运营成本建立起优势,带来相同的商品更低的价格这种购物体验。但如今从京东增持永辉超市,从苏宁收购家乐福,从阿里入股三江购物并把控高鑫零售,以及各巨头歇斯底里的补贴社区团购,无一不透露着互联网巨头的焦虑。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关于流量的内卷已经严重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甚至很多商品为了获取顾客的流量成本已经超过了商品的制造成本,这大概可以很好的佐证我的猜想,即线上的流量正在变贵。

前几天看到这么一件事,说是线上销售一支售价50元的口红,有30元是花在流量上的(代言、推广、促销活动、刷单等),仅有10元是花在制造上的,最后10元还得应对售后、物流、营运等等一系列成本,这就造就了一个奇观,有时候5倍于造价的商品也可能不赚钱,甚至经营的差些还得亏钱。

我们不妨换一个场景,还是这支线上售价50元的口红,你进店后惊讶的发现,线下的零售价是40元。老板娘甚至骄傲的告诉你,我卖的比某东还便宜,你打开某东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老板娘又说:试用一下吧,不合适也不会少块肉。这该死的试用、试玩、试吃、试穿简直是商家的杀手锏对消费者消费欲的猛烈进攻,多少本已克制住购买欲望的消费者倒在了这一环节上。然后只能被迫与老板娘激烈厮杀,最后以获得一个赠品的代价被老板娘征服。

然而这些体验是线上无法提供的,他们除了提供冰冷的参数、被精加工到面目全非的商品图片、以及近乎只会机器式回答的客服以外,还有令人作呕的促销规则。我们甚至对6寸的屏幕、250克的重量、9毫米的厚度毫无概念。在往深了说,我的显示器只能显示60HZ,你如何让我知道144HZ到底能有多么流畅。如果没有体验过144HZ的流畅,又如何激发我的消费欲望那?好吧体验跟不上就算了,毕竟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被养的很懒了,现在你连曾经的优势价格也已弃之不顾,消费者也只能选择好聚好散。

如今的平台收割韭菜,连敷衍(价格优势)都懒得敷衍了,这还没形成垄断那,如果被垄断那后果不堪设想。屠龙勇士终成恶龙的故事仿佛再次上演,曾经靠着效率、靠着成本对线下发起的革命,革到最后也只能是各自厮杀(从增量流量的获取到存量流量的博弈)。我们曾经普遍觉得干倒线下的是高房租、高人力成本,其实现在看来上海的仓库一样要支付上海的高房价,北京的快递员一样要支付北京高房价所带来的生活成本,平台也如曾经线下的商家一样需要利润支撑,甚至不断放大自己的贪婪。

$拼多多(PDD)$$京东(JD)$$阿里巴巴(BABA)$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