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与美元债基金

林毅没有v
06-26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格局就是懂得体制,了解江湖,上能达于庙堂,下能安于草芥!

这个资本市场宏观局面已经很清晰了,科技创新风险大,投资周期长(银行贷款难以匹配,而股权融资可满足)→国家需要资本市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九条”整顿当下市场,为后续提供良好投资环境,科创企业高风险高收益→实现良性循环,但同时市场需包容“创新企业”的创业失败率高(但无法容忍“财务造假”、“损害个人投资者利益”等行为)!

所以上周的科八条,就是给到科创企业(上市/未上市),一条融资、并购、整合,做大做强的绿色通道,给了融资权。

过去,融资权满地都是,不稀奇也不珍贵,被滥用还透支了市场的流动性;

今年,在新“国九条”的整个监管语境都在收缩IPO、收缩再融资,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的背景下,融资权就凸显出了稀缺价值。

所以到本周的ipo正式受理,就再合理不过了。

主要还是信心问题吧 大家对经济的信心 对A股赚钱的信心需要修复!靠什么,减少收缩性政策,形成积极活泼、宽松包容,和光同尘、平和容错的社会氛围,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积极基调!

整个泥沙俱下的行情里,找独立行情的个股,那不就是从屎里找巧克力吗?

给2个未必合适的策略

美元债基金

赌个5毛半年内可能降息,在高利率往低利率走的过程当中,美元债无疑是最具确定性的机会。

美元债基金主要投资的范围

第一大类是美国国债,这类都懂,不多解释。

第二大类是中资美元债。中资美元债就是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券,发行主体主要为金融、地产、城投,这类主体当初因为有强烈融资需求,但国内受限,所以跑去海外发了一堆高收益信用债,当初买这类债券,真的算是躺平赚钱。

但2020年后,地产债违约潮开启,加大了中资美元债的投资风险,现在再投这块就不能闭眼投了,得做一个充分挖掘。

第三大类是外资美元债。主要指除去以中国企业为发行主体的其他国家企业发行的美元债券,这块挖掘难度大,目前国内我暂没有发现有谁深度去做。

美元债的收益构成

人民币份额美元债投资收益=票息收入+资本利得+汇兑损益

美元份额美元债投资收益=票息收入+资本利得

汇率策略:对冲VS不对冲

从美元债收益构成应该能发现,汇兑损益也是值得在意的事情。如果汇率波动较为剧烈时,汇率波动会取代基础资产成为影响非美元份额收益率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时,不利于国内通过人民币购买的人民币份额(当人民币升值后,同样收益的美元资产换回人民币时比升值前变少了);反之当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时,则有利于人民币份额。

目前QDII基金中,有些美元债基金加入了汇率对冲策略,主要是通过外汇期货、远期合约等对冲工具全部或部分对冲掉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波动影响。

如果说讲太复杂了,直接说梭哈哪个,不过先说,如果不降息的话,这个有些人估计接受不了,所以配置产品,是千人千面!

国富美元债人民币、华夏海外收益、易方达中短期美元债A人民币等等

第二个策略

15+3

兴业在推的一个策略,给个方向启示

国内是个矛盾体,资产荒下,长久期债券收益率低到什么样了,看国债走势,还是趋之若鹜,躲在里面不肯出来,本质上还是缺乏好资产!但一方面,大a全球涨幅垫底,照样没人去。

国内A股的好资产定义,就是高债性高股息!

欧洲是什么,欧洲是高roe,盈利能力稳定的品种,偏消费股多一点,类似核心资产,美国是高景气,比如英伟达苹果这些,说的是赛道,所以风险偏好层层递进。

然后国内,我们也看到如果经济预期从年初的过度悲观在持续上修,经济预期的修复使得哑铃型的两端超额收益收敛,哑铃是一头高股息,一头高景气的海外映射。

如何后面有转变,那“腰部资产”表现极为亮眼。这类“腰部资产”的代表,实际上就是“15+3”。

“15+3”:一个简单、明确的择股标准 1)中证 800 成分股,市值不低于 300 亿;2)这几年的净利润增速不低于 15%;3)2023 年年报披露的分红股息率不低于 3%。

“15+3”是梦想与现实的结合体,更容易形成统一战线。如果将预期高增速比作“梦想”,将分红比作“现实”,那么“15+3”就成为了梦想与现实的结合体。

“15+3”能向上兼容高景气投资者、向下兼容高股息投资者,更容易形成资金的统一战线。

“15+3”下 15 和 3 可以共存,增长与分红并不割裂。不少投资者担忧增长与分红无法共存,当公司处于增长阶段时应该降低分红率。

但参考美股,分红/回购与增长并无必然联系。过去 10 年标普 500 分红+回购收益率约为 4.4%,即使增长较快的信息技术行业分红+回购收益率依旧高达 5.1%。如果公司具备稳定的成长能力,分红、回购并不会改变公司价值、公司依旧能够维持原有增速。

“15+3”不聚焦行业,各个行业都有“15+3”。“15+3”行业的集中度并不高,多数行业中能找到符合条件的个股。这意味着“15+3”淡化了行业属性,是一种风格审美的选择。

也就说,未来如果a股这头,风险偏好提升,会从高股息的债性资产红利资产往核心资产高roe的资产过度,15+3就是大家选股时候的选择标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