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药物发现是真需求还是伪命题?

港股IPO咖啡館
06-06

因为合规原因,晶泰科技(2228)本次IPO账号菌将不会提供股评。关于本次发售的有关事项可以参阅招股书: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4/0604/2024060400066_c.pdf

这里账号菌仅就AI辅助药物发现这个行业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传统药物发现的不足以及为什么需要AI辅助药物发现在很多科普文章中已经有详细解释,账号菌不再赘述。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传统药物发现费时费力费钱,发现的分子还不一定靠谱,制药行业迫切需要一些新方法来提高药物发现效率和准确度,因此很多人相信AI可以帮助完成这个工作。

早在AI辅助药物发现这个概念炒热之前,科研工作者已经大量使用生物信息学或者计算生物学工具来帮助进行药物开发。不管是简单的SVM还是最先进最复杂的AI,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模拟分子与分子(包括小分子、核酸、蛋白质等)在体内的相互作用,进而预测分子成药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AI辅助药物发现并不神秘,就是一个高效的药物发现过程。

所以对于AI辅助药物发现企业来说,可以走两条路:(1)专门提供药物发现服务,这个模式下参与者会更像一家CRO公司,我们暂称之为平台型参与者;(2)研发自己的管线,这个模式下参与者会更像一家药企,我们暂称之为管线型参与者。

对于平台型参与者来说,优势是自己不几乎承担研发风险,每向客户交付一个分子就有一个分子的钱(当然也可以以共同研发的形式合作);但是缺点是早期分子的交付价格往往都不会很高(当然如果有后续里程碑付款的话理论上总额可以很高)。这样的企业需要重点研判其研发能力和未来可能的项目量。

对于管线型参与者来说,优势是药品的所有权益都将是自己的,当然所有的风险也都是自己的。这样的企业通常就是按创新药企来估值。

当然,相比于传统比CRO公司,市场往往会给平台型的AI辅助药物发现公司一个高得多的估值。这是因为传统CRO公司可以承接的订单量是有限的,更多的订单就代表CRO公司需要更多的人手去做实验、去跟临床;而平台型的AI辅助药物发现公司理论上可以用一个训练好的AI源源不断地发现新分子,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所以一般来说,对于这个类型的企业来说,暂时的亏损不是问题。投资逻辑的核心在于这家公司是不是可以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包括AI模型的算法和交付产品的track record),再将自己的技术转化为商业订单。

$QUANTUMPH-P(晶泰科技)(02228)$

利益相关:

本人为证监会持牌人士,于本文刊登之时本人及本人客户可能持有所述公司的股票、认股证、期权或第三者所发行与所述公司有关的衍生金融工具等。

Disclaimer: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甚至变成毫无价值。

本文所包含的意见、预测及其他资料均为本人从相信为准确的来源搜集。但本人对任何因信赖或参考有关内容所导致的损失,概不负责。

本文并不存有招揽任何证券买卖的企图。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