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桥事件频发背后:太原经济增速垫底,到了最困难的时刻

产业经济观察
05-29

没有人能想到,太原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会以这样的方式,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五月份,山西太原已经有十几起跳桥惨剧。有网友称5月份至今,只有8天没有发生跳桥事件。这已经有点像2010年的富士康十三连跳了。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自杀比活着更需要勇气。当跳桥自杀不再是个例,全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找出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此类事件继续发生。虽然重庆、南宁跳桥事件也频发,但太原如此惨烈,必然也有其内在原因。

跳桥的原因不外乎感情问题和经济问题,个别事件可能是感情问题,而能出现十几起连续跳桥就只有经济问题了。从个人维度上,无非是就业难、失业、负债过高,经济困难导致的。从城市维度上,就是经济增长失速、失业率高、居民杠杆率高。

太原经济到了最困难的时刻

确实作为山西省会,太原现在的经济已经到了最困难的时刻了。2023年,太原经济总量5573.7亿元,在全国百强城市掉到第53位。今年一季度,太原名义增速为负,GDP总量在百强城市排位第56。

去年太原的经济增量虽然倒数,但还有增量。而今年一季度,太原的GDP直接缩量69.36亿元,实际增速1%垫底百强城市。太原的经济增量与增速,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均位居倒数第一。

山西的情况也同样糟糕。一季度山西GDP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4.77亿元,减少量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增长1.2%,名义增长-7.29%。

历史上的太原在北方是少有的大城市。从城建规模看,明清时期的太原城超过西安城,是“北方第二城”。由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在民国时期,太原逐步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成为以冶金、机电、煤炭、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大工业项目有11个落户太原。改革开放以来,太原的经济走势随煤炭行业周期沉浮。

新世纪之初,煤炭价格随国内经济增长上涨,太原经济增长也还不错。2012年后,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太原也随之陷入困境。近十年,太原经济增速多数年份低于全国均值,经济总量也常年垫底中部区域。

从产业结构上看,坐拥煤炭资源优势,太原工业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等能源重工业为主,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在55%以上。太原规上工业总产值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贡献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四大行业约贡献1/2。

太原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其实主要靠太原富士康贡献。太原富士康年产值上千亿,贡献着太原约70%、山西约60%的出口额。和更加出名的郑州富士康一样,太原富士康也因为富士康的产业链逐步外迁,出口受到影响。

2022年山西手机出口2630.1万台、货值734.3亿元,分别减少16.8%、下降5.4%;2023年山西手机出口2046.2万台、货值612.9亿元,分别下降22.2%和16.5%。山西手机出口几乎全部来自太原富士康。手机出口量下滑这么多,自然意味着太原富士康在职员工数量的大幅减少。

太原经济缺乏活力,省会首位度不高

由于长期依赖重化工业,太原经济严重依赖国有经济,民营经济GDP占比不足四成,一季度,太原国企增加值增长0.5%,民企增加值下降16%。

而2023年山西民营经济百强企业榜单中,太原只有14家入榜,甚至少于晋中、长治、吕梁,且太原企业排位最高是第七位。省会城市民企在本省地位如此之低,估计也很难找出第二家了。

这两天有一篇文章,统计了全国主要城市公积金缴存人数体制内占比。太原公积金实缴职工人数124.62万人,体制内缴存人数有83万人,仅次于榆林、哈尔滨、烟台,体制内缴存人数占比高达66.59%。一座城市中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缴存公积金人数占全部缴存人数的比重,可以定义为体制强度指数,这其实就是城市的活力指数。

同内陆很多省份的强省会战略不同,太原在山西省内虽然经济总量最高,但首位度只有21.7%。而四川成都、湖北武汉和陕西西安,首位度分别是36.70%、35.86%和35.54%,经济总量都超过了全省的1/3。太原经济增速在山西省内也处于倒数位置。没有起到集聚和拉动山西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

柴静九边之问,为什么山西人都不想回山西?

跳桥事件发生在太原,反映的却是整个山西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对山西印象主要停留在两位知名大V的描述里。柴静和九边都是山西人,柴静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回老家山西》,九边也在文章《山河四省还有前途没?》里说山西人都想离开山西。

九边说他高中所在的一种山西重点高中,“我们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将来就可以顺利离开山西,再也不要回来。这个观念并不只是老师给灌输进去的,而是家长们从小教的。大家可以感受下到底有多无奈,才会让孩子赶紧走,永远别回来。后来我终于考了出来,确实不回去了,再跟北京这边的老乡一沟通,发现整个山西好像普遍这么想。” “现在很多高中的说法还是,先定他一个小目标,润出山西也算润。”

九边说在山西,从小接触到的上班族,除了医生老师公务员,就是开拉煤车的。在山西有个顺口溜,就是每个地方的真正大佬,都是干房地产、挖沙子、开夜总会的,并且得是上边有人。山西的奇特现象,从煤老板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整体是个大M型社会,就是巨富比较多,中间层比较少,穷人比较多。大家去了那边感觉很分裂,一方面觉得那些城市完全没有任何产业,人均收入撑死三四千,但是豪车却非常多。

山西最大的问题是缺大河,山地又太多。这种情况下发展工业制造业基本不可能,既然没有产业,也就没有产业升级的可能性。山西的整个产业,都是围绕公务员、矿、还有房地产展开。本来可以搞搞旅游业,不过受限于交通极差,发展潜力一直不足。山西依旧是个农业社会,社会文化也是低增长文化。山西本地的经济如同严重沙化地区,财富如水一般落地也留不住,通过一个个管道,很快到了沿海东部发达地区。

柴静不回山西老家的理由更简单,不像九边从经济文化角度站位那么高。柴静的长文里都在谈环境、污染、山西的煤矿和矿难。柴静说她上大学,坐火车到湖南,看到窗外,“一个小湖,里头都是荷花——这东西在世上居然真有?就打定主意不再回山西。” 

柴静说她春节从临汾车站打车回家,冬天大早上,能见度不到五米。满街的人戴着白口罩,鼻孔的地方两个黑点。司机直着脖子伸到窗外边看边开,开了一会儿打电话叫了个人来,“你来开,我今天没戴眼镜。” 

柴静采访山西省长于幼军时,于幼军承认山西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采访一个月之后,因为临汾黑砖窑事件,于幼军引咎辞职。孟学农任代理省长。一年之后,临汾塔儿山铁矿溃坝,二百七十七人遇难,孟学农引咎辞职。

柴静是山西临汾人,她说临汾人自嘲:“山西省长谁来干,临汾人民说了算。” 因为矿难频发,临汾八年内换了五任班子,每一次矿难,从上到下都有大量领导干部被查处判刑。

从两位大V的切身体会中,可以感受到山西和太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那就是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没法吸引和留住人才。

跳桥频发,应该如何化解?

对于发生的连续跳桥事件,太原有关部门的回应是,属于个人行为。这当然是个人行为,但这样的回应方式,确实有点冷漠和不近人情。

2023年太原才刚刚获得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荣誉称号,这座城市的幸福感显然没有及时传递到跳桥的人身上。太原有关方面已经在汾河各处大桥上安装防护栏、设置监控摄像头、增加巡逻人员,不过这样的方式治标不治本,还远远不够。

对于跳桥的原因,有位网友的回答是这样的。“目前太原市面上已经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了。普遍情况是月薪3000-4000,单休,不缴纳五险,要从早干到晚,才能堪堪拿到4000左右。

4000只能勉强保证一个社会人维持最起码的温饱和体面,稍有点大病大灾就过不去了。即使一家人都平安健康,这个收入也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房贷、车贷和日常开支。身边已经出现了大片的失业,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啃老或做兼职。”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和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很多日本人债务缠身,同时还面临裁员、找不到工作的困境。那段时间,不少日本人不堪重负选择自杀。压力之下,整个日本社会进入低欲望状态。

泡沫破灭后的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到3%,生育率降到1%,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二战被炸成一片废墟,日本人都有勇气和韧性创造经济奇迹,一场泡沫破灭却让他们丧失了希望和朝气。

当年我们嘲笑日本人自杀。现在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针对就业难、裁员失业压力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熨平经济周期、帮助企业和员工度过难关。

对于个人负债率过高,要把已经出台的个人破产法落到实处,大力宣传让其更有操作性,要让高负债的个人能够选择“有底线尊严和保障的”破产,而不是只能走极端无法自救。同时加强社会救助和心理辅导,极端情况下,有地方能提供住宿,提供免费食物,有心理医生提供公益咨询和心理辅导。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它的勇气。每一次的公共事件和危机,其实也都给了我们机会去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缺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