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快充领域,车企们铆上了劲。
从去年上海车展以来,800V高压平台逐渐成为了车企们布局新产品的标准配置,“用15分钟补足200+公里续航”的口号,也成为车企们的统一宣传话术。
就目前来看,已有比亚迪、鸿蒙智行、吉利、长城、奇瑞、“蔚小理”以及小米汽车等众车企,都已发布或上市搭载800V高压架构的产品,以至于让整个行业进入到了“800V快充时代”。
只不过,车企们并不想止步于800V高压快充。
近日,蔚来发布了全新品牌“乐道”,以及该品牌旗下的首款产品——乐道L60,虽然是蔚来的子品牌,但在产品的配置和性能上依然可打,比如具备0.229的全球SUV最低风阻系数、12.1kWh的CLTC百公里电耗和最大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电驱系统方面,按照乐道官方介绍,乐道L60是基于全域900V高压平台所打造。需要注意的是,早在去年底,在蔚来发布的ET9车型上,900V高压平台就已被搭载,可以实现925V的最高充电电压,充电5分钟补能255公里的目标。
除了蔚来之外,智己汽车更早盯上了900V高压快充这一技术。上月初,智己汽车发布了旗下新款车型智己L6,在其官方的宣传中这款车具备两个亮点——基于准900V高压平台打造和搭载了超快充固态电池。
凭借官方口中的准900V高压平台,智己L6可实现4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10分钟补能400公里的目标。
从全面布局800V高压平台,到开始竞逐900V高压平台,蔚来、智己们会如此痴迷于迭代高压快充技术,或许在谋“一箭双雕”之计。
智能汽车行业,自2010年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逐渐普及、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目前广大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焦虑程度已比前些年减少很多,但对于充电更加快捷依然有着较大的需求。
从整个智能汽车产业来看,车企们对于续航里程指标的比拼,也不再局限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方面,而是更加聚焦于研发车辆高压快充技术以及高压补能体系,毕竟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续航里程,同时还能展现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实力。
在推动行业向前发展和突出自身技术优势的双重考虑下,驱使着蔚来、智己等众多车企们向高压补能体系领域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
那么,800V、乃至900V的高压快充是真技术,还是只是车企的营销噱头?高压快充技术真的已走向成熟了吗?
01、众车企竞逐“高压快充时代”
“用5分钟充电,能让电车跑多远?”
去年底,蔚来在推出新车型ET9的同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可增加255公里的续航里程。为了让ET9做到这一目标,蔚来让其搭载了自研的全域900V高压架构。
按照蔚来官方信息显示,这一900V高压平台实现了对电芯到电池包的全栈自研,其中就包括名为“46105”的大电池以及电池包,单颗电芯能量密度高达292Wh/kg,最高充电倍率为5C,这些能力属于业内前列。
需要注意的是,蔚来的900V高压平台除了能满足充电补能需求之外,还能支持换电补能的方式,以至于在当时发布会现场,蔚来CEO李斌曾开玩笑表示:“蔚来的高压快充很快,但也赶不上蔚来换电的补能效率。”
未曾想到,李斌的这句玩笑,从蔚来ET9延续到了蔚来子品牌“乐道”身上。
在本月的乐道品牌发布会上,该品牌旗下的首款产品乐道L60也正式对外预亮相,为了实现其官方口中的“比特斯拉Model Y更棒”的目标,乐道L60以能耗低为主要的亮点。
根据官方的信息,乐道L60是基于全域900V高压平台所打造,能保证快充的同时也能共享蔚来的换电补能体系。
另外,基于900V高压平台,这款车具备仅12.1kWh的百公里电耗,成为其官方重点介绍的优势,毕竟这一能耗已经比特斯拉Model Y还低了,就此成为了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口中的“行业内能耗最低的中型SUV”。
事实证明,蔚来并不是首先吃900V高压快充这一“螃蟹”的唯一车企。
上月初,智己汽车正式发布了旗下的全新产品智己L6,按照官方的介绍,这款车首发搭载了名为“光年”的固态电池,作为搭配,智己L6也是基于准900V高压平台所打造。
在这些配置的组合下,智己L6可以实现突破10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同时峰值充电功率可达400kW,充电12分钟,续航里程就能增加400公里。
虽然在智己L6发布后,很快就有业内人士及媒体怀疑这款车搭载的电池,并非其官方口中的“固态电池”,而是依然是半固态电池,但智己依然成为了率先喊出使用900V高压平台的车企之一。
蔚来、智己会开始争相布局900V高压快充技术的背后,也是因为目前800V高压平台已成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标配。
最先对于800V高压平台布局的车企,并不是“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而是传统豪华品牌保时捷。该品牌在2019年就发布了宣称为全球首款搭载800V平台的电动车Taycan。
该车型通过在车辆架构中内置了电荷泵,可以将低压直流桩的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从而实现800V的充电功率。但由于当时这款车并不是搭载了全域的800V平台,还需搭载一个转换器来为车上的空调压缩机来供电。
或许是看到了保时捷在800V平台上的尝试取得了成效,以至于从2021年开始,众多车企就开始争相研发各自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
2021年初,现代汽车上市旗下具备800V平台的现代Ioniq5后,进入2022年,搭载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量产车交付;同年8月,搭载800V高压平台的超快充车型小鹏G9上市。
这之后,小鹏G6、智己LS6、合创V09、阿维塔12、问界M8和理想MEGA等一系列基于800V高压平台的产品相继亮相,由此2022年也被行业内视为是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发展“元年”。
正因800V、乃至目前的900V高压平台的出现,智能汽车行业也就此进入“高压快充时代”。与此同时,“车企们为何会突然在这两年纷纷布局高压快充技术”这一问题,也成为业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02、车企们为何纷纷看上“高压快充”?
2024年了,续航焦虑依然困扰着很多新能源车主。
以今年春节那段时间为例,湖北、安徽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很多电动汽车由于被堵在高速,再加上寒冷天气导致车内电池电量衰减过快,无法及时补能,以至于很多被困在高速上的车主不敢开启车内暖空调取暖,或者车辆直接缺电“趴窝”。
基于这一现象,可见在冬季时期,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问题,本质上已变成补能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就被行业视为是解决消费者补能焦虑的一种解法。
从物理公式P=U×I来看,要想提高充电的功率,有两种途径,一方面是提升电流I,另外就是提高电压U,由此行业内也衍生出了两条技术路线。
其中,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些车企选择了提升电流的方案。目前,特斯拉已经研发至第三代超级快充,峰值工作电流超过600A,可让超充功率达到250kW,从而实现15分钟增加250公里的续航;另外,比亚迪的双枪充电,也是增大电流的方式。
但提升电流这一路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接口和电缆会发热,产生安全隐患,并且不能长时间保持在高功率区间充电。
按照华为智能电动领域总裁王超对媒体的介绍,当采用低压大电流模式时,最大功率充电仅出现在10%-20%SOC(电池荷电状态)时段,而在其他区间充电功率下降迅速。
相较之下,提升电压的路线则不存在这些问题,由此也成为了众多车企追逐的技术路线。
以800V高压平台为例,这一技术路线主要分为400V动力电池串并联、新增400V-800V(DC/DC)和全域800V架构三种方案。
其中,400V动力电池串并联简言之就是让两块400V电池通过智能串并联,实现串联充电800V,但对外放电依然是并联400V。
400V-800V(DC/DC),则是车辆搭载800V电池,但其他元器件则依然适配400V电压,这就意味着为了保证整体的安全,在进行800V充电时,需要在其他元器件上增加一个DC/DC转换器,将800V电压降至400V电压。
相比之下,全域800V架构是基于电机电控架构全面升级为800V标准,无需DC/DC调压,可保证高压快充时的能量转换效率。
在同等的时间内,搭载800V平台的车型相比于搭载400V平台的车型,就可以用更高的功率来充电,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充进更多电、以便达到快速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
除了可以帮助消费者缓解补能焦虑之外,车企们选择研发高压平台,也有着它们各自的“小心思”。
从去年广州车展开始,智能汽车行业的决战就已提前打响,车企们的竞争也从此前单纯的比拼产品力,扩展到对于自身综合实力的博弈,这其中技术实力成为关键环节之一。
要完善和增加自身的技术实力,除了研发动力底盘架构、智驾和智舱能力之外,布局高压快充技术同样能实现这一目标。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高压快充技术属于车企核心竞争力之一,车企通过加速布局高压快充产品,可以在市场上抢占一定的技术优势。
在缓解补能焦虑和提升行业优势之外,研发高压快充技术也能帮助车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理想汽车CEO李想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在他看来在使用SiC配合高压平台,再加上车辆具备比较好的风阻系数,以及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后,整体的效率会显著提升。
“基于这些,相比主流的400V平台,在相同尺寸、驱动形式下,大概一辆车可以降低3-4万元的零部件成本。到时可以看到,800V高压平台电动车,大概可以做到跟增程车相同的价格。”李想曾这样公开表示。
正因以上这些原因,让众多车企们纷纷追逐高压快充技术,才有了上文提到的800V、900V高压平台产品就此相继出现的画面。只不过,在这场看似热闹的高压快充技术追逐赛背后,也有着骨感的现实。
03、高压快充技术,是件“半成品”
不可否认,高压快充技术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要实现这一技术的落地,首先需要解决好车辆本身平台向高压平台升级的问题。一般而言,智能汽车的电气系统分为高压和低压两部分,前者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和电路线束等。
要实现高压平台化,理论上就需要把涉及高压的部件全部升级为对应的高压标准,但在具体的落地上,也有车企选择升级部分部件,比如只升级电池,而像电机或者电控,还维持在400V的标准上,这也就是上文所述的“400-800V(DC/DC)”方案。
而像上述提到的蔚来ET9、乐道L60,以及小鹏G9等诸多产品,在其官方的介绍中,均基于全域高压平台来打造。但在充电落地方面,其实很多车型都无法真正达到800V的充电工作电压。
比如智己LS6和路特斯ELETRE两款车,虽然两个产品都宣传自身是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但如果从电池包的额定电压来看,分别为750V和708V。而像比亚迪汉等产品,被其官方宣传为800V平台车型,但额定电压甚至只有570V。
由于行业内目前对于800V平台没有真正的认定标准,以至于现阶段习惯把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等电气化部件,额定工作电压在550-930V的区间的产品,都能称为“800V平台产品”。
“很多车企为了宣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把自己的产品宣传为‘真800V平台’,更有一些车企打出了'900V平台’的招牌。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车企说的800V只是比400V高了,并没有真正达到800V的标准,而像900V平台的概念更是如此。”智能汽车补能领域资深专家王凯这样对飞说智行表示。
正因有了上述这些因素,才让行业内外对目前众多高压平台产品产生了“真假高压快充”的质疑。
除了基于高压平台打造的车辆产品之外,要想实现真正的高压快充,高压充电桩等补能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无法缺少的。
在王凯看来,消费者要想实现车企官方宣传的高压快充速度和效率,通常都需要使用官方的超充桩来补能。正因如此,可以看到车企每当在发布高压平台车型的同时,都会推出相应的超充桩产品。
假如消费者购买车企的超充桩,作为家用的充电桩,理论上确实可以实现高压快充的目的,但现实情况则是很难实现。按照飞说智行的调查,现在北上广深杭的大多数小区,由于变压器负荷限制,以及消防安全等问题,都是被明令禁止安装家用超充桩。
家充桩无法安装,如果改用第三方的充电桩,想要实现高压快充也比较困难。
按照亿欧智库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95%的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是在150kW以下,换言之这些桩的额定电压会在220V-375V的区间内,无法达到800V的充电电压。
“虽然第三方充电桩很多都无法达到800V的额定电压,但并不意味着高压车型就无法实现高压充电,因为现在的高压车型中都带有DC/DC转换器,可以把低压桩的电压升高到800V,只不过这个过程会让充电效率大幅降低。”王凯这样解释道。
另外,对于第三方充电运营商来说,安装超充桩也是一件需要衡量价值的生意。“充电站不是慈善机构,不会因为充电技术迭代就去追风口,而是会考虑这项新技术能不能赚钱,比如一台550V的直流充电桩,通常需要1-2年才能回本,之后才开始盈利。”一位充电运营商这样对媒体表示。
面对这些行业问题,像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等大多数车企,都已布局了自己的超充站和超充桩,以便来满足车主们的高压快充需求。
不过,车企们想要做成这件事,也存在着挑战。
首先是成本不可控。据澎湃新闻报道,800V超充桩的单枪成本较高,约是普通充电桩的2-3倍左右。同时,为了调节短时大功率充电对于电网整体带来的压力,车企们一般都会在超充站旁边建设储能设备,避免出现短时冲击电网的情况。
这些建设超充站的成本,对于“蔚小理”等众多还未真正持续盈利的车企来说,压力是肉眼可见的。
即便消费者在车企部署的超充站来充电,很多时候也无法满足高压快充的需求。“因为很多超充站里基本会部署十多条超充枪,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有多辆高压平台车在充电,那么就很难保证每部车都能满效率和满功率充电,充电效率依然会打折。”王凯这样表示。
汽车工程师何柳也认为,在未来应该不会有更高电压的平台出现,比如说1000V的高压平台,因为在他看来电压太高就会产生边际递减效应,无法再有效提升充电的效率。
虽然目前800V高压快充已成为智能汽车行业的技术标配,900V高压快充也已有蔚来、智己等车企开始追逐,但基于以上的分析,在飞说智行看来目前的高压快充技术,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产业成熟,更像是一件“半成品”。
从长远来看,发展高压平台技术,已成为行业的共识趋势。只不过,在推动这项技术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希望车企们能真正站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迭代自身产品,而不是只是为了制造噱头和维护面子。
毕竟,现在消费者们也不想再做“韭菜”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凯为化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