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限购、燃气涨价、高铁涨价,是时候看懂这盘大棋了!

景辰财经
05-09

图片

1. 多地解除房产限购

今天杭州市和西安市先后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你知道目前全国还保留住房限购政策的省份或城市还有几个吗?

6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海南省和天津市。

前面两年对房地产这牛夫人喊打喊杀的回声还没消退,现在又要重新呼唤小甜甜了,真的有点「当初撸完嫌人丑,现在求种像条狗」的反差萌。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上峰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从来不是为了「降房价」,现在放开限购等刺激政策也绝不会是单纯为了「增房价」,上峰政策一直是在「稳房价」,上峰是希望用时间换空间,谋求房地产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

土地财政一直都是我们目前财政的支柱,说是国之柱石也毫不过分,因为通过土地财政解决了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同时,当央行开始印钱放水的时候,楼市又是很好的蓄水池。

土地出让金,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中国地方财政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规模基建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没有巨额土地出让金的财务支撑,「基建狂魔」的称号是一刻也支撑不住的,因为除了占据70%地方财政收入的土地出让金,没有任何公共税收体系能负担得起过去二十年中国的这种基建强度。

房地产对中国的重要性,那是毫无疑问的。

作为消费产业,其产业链条极长,带动上游各种重化工业和下游的各种轻工业、机电工业,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业。

作为资产属性,房地产市场,事实上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房产和土地是中国流通债权体系最重要的抵押品,是中国信用扩张和货币内生性增长的最重要载体,房产也是居民家庭财富最大的一部分,直接关乎居民的消费信心、投资信心。

目前来看,还没有任何其他一种市场能够替代房地产市场的地位,股市,是备选方案,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不管下多大的决心、投多少政策、扔多少银子,始终就是不见起色,但凡稍微拉涨,就开始极度癫狂,再降温一下呢,就直接死给你看,既能够几个月狂长5000点,也能几个月狂泻几千点,完全没个稳定性。

和股市比起来,房地产简直就是个优等生,需要的时候就捧,捧就涨;不需要的时候就踩,踩就跌。

听话,好控制!

有人说房地产就是投机,说对了,也说错了。

对的原因,房地产具有政策不确定性,可能面临不确定的涨跌风险;错的原因,是但凡具有金融化、具有投资属性的投资物,天然的就有投机性。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项其他的收入可以取代土地出让金的土地财政,我敢笃定,未来房地产依然会是「稳如老狗」,就像是人遛狗一样,房价就是狗,有时候走在人的前面,「涨了」,有时候走在人的后面,「跌了」,但是只要人还是在不断向前进的,那么房价就会跟随社会总财富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有人担心利好出尽是利空,未来还怎么稳房价呢?

简单,至少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

一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在北上广深通过调控市场供需的方式来调控房价还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上海的房企早就开始提前准备了,这就是在预判了政策的预判。

二是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家队直接下场,把过剩的房源直接收储,就像收储玉米粮食一样,收回来干啥?既可以像处理陈化粮一样,把老旧的楼房给炸掉,用新的替换,还可以直接划归为公租房,或者人才公寓,这点不用担心。

不用怀疑这些政策是讲鬼故事,深圳不是已经在试点「公租房」了吗?

所以,对于房价的稳定性,完全可以放宽心,这是周期性波动,不足为虑,历史上已经走过了至少2轮这种大周期了,只要还有通货膨胀,就永远不用担心房价会跌到卖不出去的地步,同样的,房价也从来没有跌到过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房的地步,不是吗?

2. 燃气悄摸试探涨价

上个月,知名编剧李亚玲发文称,自己在海南2个月,成都家中产生了500多立方用气量,隔壁邻居在美国待了三个月回来,发现要交2000多的气费,还有邻居发现比去年同月涨了50%。

与此同时,重庆多户居民也都在反馈自家燃气反常多付几千元。

燃气公司对此的回应,就是找了一堆理由,总而言之就是责任不在自己的身上,重庆方面为了安抚民心,直接安排了调查组,驻重庆燃气集团、凯源燃气等相关燃气企业开展调查工作。

其实,这事儿需要调查吗?

闭着眼也能知道,基本不用调查!

只要老百姓感觉「涨价」了,不用怀疑,那一定是「涨价」了。

水电油气等民生基础消费,在全球范围内,也都一直是一根最敏感的神经,各国的老百姓对这些价格的敏感程度都是最高的,这些可以说是绝对的「高压线」和「导火索」。

重庆市燃气调查组查明,部分市民反映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责成其全额退款。

虽然到最后推出了当地燃气集团的一把手出来「祭天」,但是自始至终也没有承认这是一次「官方涨价」,也没有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是把原因限定在「抄表失误」这个技术层面。

不管这次是资本通过技术手段在「作妖」,还是有部门在通过某些地区做「涨价压力测试」,我们都得明确,水电油气这些价格只是没涨而已,这不意味着不能涨,只是看上峰的决心罢了。

土地财政的第一道防线是土地价格,而土地价格的上限是房价,政策既不能让房价上天,也不能让房价泄洪,所以,房价的稳定会成为制约土地财政发展的第一道脖卡。

如果房价进入瓶颈期,那么第二道防线,就会是租金,房价到瓶颈后,涨不了房价,但是可以涨租金啊,大家也可以明确感受到,近些年来,租金是变着法儿的涨,而且政府已经在试点「公租房」政策了,刚开始可能很亲民,但是你怎么能保证后期占据市场后,不会涨价?

当年滴滴、美团出来打市场的时候,不都是1分钱,现在呢?

但是租金也不能无上限上涨,也会有瓶颈期,那么第三道防线,就是水电油气的价格,不一定直接涨价格,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涨度数啊……

当然,除了这些民生价格之外,还有一些可以涨的,比如公共服务价格。

3. 高铁涨价在即

五一期间,12306连续发布了4份调价公告,调价嘛,当然是调涨。

为进一步提升高铁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决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市场状况,区分季节、日期、时段、席别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翻译一下,就是:咳,咳,涨价!

为啥涨价?

因为过去我们搞的大基建,享受的所有便宜的便捷,都是建立在已经运行了70余年的土地财政的支撑之上的,不管是水电油气、公共交通、教育医疗等等,都是土地财政在支撑。

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存量市场,也就意味着大干快干的房地产野蛮生长时代已经过去了,玩不转了,上峰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在基建领域疯狂反哺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那,以前靠着土地财政在反哺的公共服务,将会慢慢通过市场化体系来调整,就是涨价。

不管是燃气涨价也好,还是高铁涨价也好,背后都是土地财政枯竭的直接表现。

不过,这轮高铁涨价也很有意思,

颇有点「先富带动后富」的意思,这次涨价的大原则是「涨南不涨北」「涨东不涨西」,比如京广线,涨的就是武广段,南线;杭深线,涨的是东侧的杭甬段,东线;沪昆线,涨的是沪杭段和杭长段,东线……

你看,像不像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

所以,我敢断定,未来房地产的开放方向就是打破限墅令,从刚需转向改善之后,现在即将迎来从改善向享受的转向,浙江打破限墅令就是一个大信号,咱们拭目以待,未来一大批容积率低于1.0的别墅用地会被放出来,因为老百姓已经榨不出油水了,榨油还得杀肥猪。

高铁,只会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允许一部分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开启涨价的浪潮。

这不仅是土地财政枯竭后的无奈,也是一种危机倒逼的改革。

4. 再苦一苦……

我多次在文章里强调,现在发生的所有的事,在历史上都多次发生,老粉都知道,我非常推崇《大明王朝1566》,也有很多粉丝反映看不懂,根本看不懂,甚至会长夫人都没能熬过第一集的冗长和无趣,多次弃剧。

为什么大多数人看不懂这部剧?

因为这部剧本来就不是为了让普通大众看懂的。

我们带如下角色,如果我们是剧中人,那么可能真活不过第二集毁堤淹田,能躲过水灾也会被搞死。

根本就没搞懂昨天还好好在种田,今天怎么就来了一帮官兵马踏青苗,明天怎么又洪水淹田了,根本看不懂。

大家看剧总有一种错觉,总是认为自己是皇上皇后,再不济也得是一个王公大臣,其实呢,啥也不是。

首先,你看,嘉靖肯定你代入不了吧,严嵩、徐阶也够不上吧?索性紫禁城里的都不看了,咱们看胡宗宪,那可是军区一把手,够不上吧?那再降低一下,郑泌昌如何,别看他俩蠢呼呼的,那也是省部级,铁定是够不上的吧?再往下,马宁远呢,那是杭州市委书记,祖坟冒青烟估计都不行,怎么着不得烧着了才能有这福报?

然后再看,沈一石行不行?前五集里最小的小角色了,你还真不行,放今天,那是江浙地区首付,你想一下,马云,你不行吧?

我们唯一能代入的,就只是淳安县百姓,今天好好种田,明天来了群官爷马踏青苗,晚上,你还在为白天敢怒不敢言而恼怒的睡不着的时候,第二天起来发现,洪水把你地全冲没了……

死不瞑目,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部剧,就是为咱们开了天眼,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告诉咱们,上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眼里的天灾,是如何一步步从人祸演化而来的。

我知道,编剧是在编,是在臆造一个剧情,但是这个剧情已经是在极尽可能的告诉我们上边在发生什么了。

我们为什么要尽可能看懂这部剧?

就是为了死个明白,明白为啥上边突然开始搞旧城改造了,为啥又突然重点打击房地产行业了,为啥突然又要放开限购政策鼓励房地产发展了。

剧里都写明了。

朝廷亏空了,皇帝发愁了,内阁出招了,改稻为桑了……

最近夏东海渣男的事上了热搜,我想起《家有儿女》里一句台词:你爷爷一失误,我爷爷就要饭。

古话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其实,能掉落到老百姓头上的,一般都是雷霆,几乎没有雨露,但凡有一点,那也是因为上面的盆满了钵满了……

改稻为桑,本来是一个中性的政策,但是到了地方上,再推行,就成了毁堤淹田、强行土改了。

这时紫金城内出现了三股势力:严嵩党、裕王党、太监党,各方都在为自己势力谋划,党同伐异嘛,没有人真心关心改稻为桑这个国策是否能够落实到位,这不重要,在落实国策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党同伐异,这才是各方真正关心的。

当所有人都在搞内耗,那国策自然是推行不下去的。

严嵩在当明面上的坏人,裕王在趁机壮大势力,而太监党也在忙着谋私利,中间端水的就是嘉靖,他既不能搞裕王,那是自己儿子啊;也不能搞严嵩,还指望着他帮自己搞钱呢;还不能搞太监,太监就代表着自己,是耳目和手腕,不能自废耳目手脚,所以嘉靖全剧一直在端水,左边偏了挪右边,右边偏了挪左边。

看懂了电视剧,就看懂了历史。

嘉靖从来就没有算过经济账,他算的是政治账,不在乎过程,只看结果。

你把钱搞来了,那是我领导有方;你搞不来,就是你没领会圣意;百姓听话了,那是圣恩感化;百姓不听话,那一定是有奸臣作梗。

剧里也反映了很多有意思的事,皇帝想要钱,不能向国库要,只能向百姓要,而且,还不能自己要,只能通过各派势力去要,谁能要来就和谁平分。

皇帝,成了是天下最大的贪官。

朝廷、皇帝、社稷,本来是三个概念,有时甚至是对立的,但他们又能保持默契的配合,让帝国机器能正常运行。

缺钱时有人会不择手段的搞钱,零件坏时有人会拆东墙补西墙来维修,让机器先运转着,因为机器坏了大家都要死。

大家在一起抱团,目的只有一个,搞钱。

在第一集里,嘉靖最担心的事不是国库亏空了,也不是严党是否贪污了,而是骂自己的周云逸是否有后台,因为只有周云逸是阻碍自己搞钱的人。

所以皇帝不会单纯的讨厌贪官,他只会讨厌阻碍自己搞钱的官;皇帝也不会单纯的喜欢清官,他只会喜欢能帮自己把钱从贪官豪强嘴里抢回来的清官。

但往往是清官不会捞钱,贪官又容易把零件搞坏,所以皇帝也很为难。纵观中国历史,能从百姓手里捞钱,又能给自己贪钱,还能给国家交钱,最终能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人,不超过十个,张居正绝对算一个。

严嵩贪了二十几年嘉靖都不搞他,到了晚年不好搞钱了,嘉靖才整他;但严嵩死后77年,明朝也亡了,这无非是小零件和大机器先坏后坏的道理。

记住,你不在太和殿工作,你家也不住乾清宫,我们只是淳安县的农民。屁股要正,别看几集清宫戏,就以为自己是皇帝,幻想能和甄嬛、如懿、魏璎珞谈恋爱了。

皇帝是坏人,但却能维持运行。

清官是好人,但却在破坏运行。

所以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

当整个机器有罪时,没有必要去讨论局部零件的善恶好坏。

我们忠奸分的再清楚,到头来还是化为一句,黄河长江朕要兼用,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不管机器运行与否,百姓都是最先倒霉的。

张养浩在诗里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鲁迅说《二十五史》满页都是吃人。

现在明白官兵为啥要踩你家秧苗了吗?

踩你家秧苗这件事,肯定不是嘉靖让干的,因为皇帝永远正确。但这件事的祸源却是他,一个皇帝,整天深居宫中,修仙问道,不知民间疾苦。作为权谋家,他是优秀的,驾驭群臣,稳抓大权,将百官治的服服帖帖。

但作为政治家,他就是个弱智,能批准“改稻为桑”这件国策,就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没啥区别。

可能有人会说,没有一件政策能满足所有人,总有人要牺牲。

既然总有人要牺牲,那为啥每次牺牲的都是底层农民,就不能牺牲一点豪强权贵的利益吗?每个当权者都知道要去爱民,但真正愿意去做的人很少。

你去翻阅二十五史,凡是留下好名胜的官员,他们的传记中大多都会有一句“抑豪强”,比如诸葛亮、狄仁杰、包拯、海瑞。

古代老百姓要求不高,哪怕你为老百姓一点点事,我们都会世代传颂你。这些好官身为地主阶层的代表,却能分自己阶层的利益给老百姓,在那个时代中无疑是伟大的,但他们也改变不了整体现状。即便是那些备受压迫农民,通过农民起义获得权力后,他们也没想着要改变现状,而是成为新的地主阶层,比如李自成、洪秀全。

真正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员。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部剧不是历史,除了几个历史人物名字是真的,其他全部都是虚构的;但这又是最好的历史,因为历史本来就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一种思维,一种智慧。

如果有一部剧,他能培养你的思维,启发你的智慧,然后让你自己去探寻一个没有标注答案的答案,那么这就是最好的历史剧了。

所以,为什么放开限购、燃气涨价、高铁涨价,有答案了吗?

哎,只能再苦一苦XXX了……

BTC尚未达到顶峰!COIN、MARA能否逢低买入?
CCData发布报告称,比特币尚未达到当前升值周期的顶峰,因为减半事件后的价格扩张期仍未过去。【现在你会逢低买入MARA或者COIN嘛?你觉得币股7月能否迎来一波大反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