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长牛还是消费股

银杏君
01-08

科技股是未来,但科技股的基因还是在美国更多一些。 在A股,长牛股还是消费股。 毕竟科技创新取决于底层因素,比如基础科学,环境等。

而中国市场很大,市场统一,依旧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市场。 消费股,在中美都是长牛股,主因是,消费企业是有护城河的。 护城河既是品牌,也是渠道,相辅相成。

所以消费品有一个定律,那就是有没有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渠道网络。 我举几个例子; 1、渠道的广度与深度。 比如农夫山泉,营销固然是案例级大师。 但营销的背后,是渠道的苦功夫。 通过4000多家经销商覆盖全国237万个终端零售网点,这样一来,既能卖2块钱的矿泉水,也能卖几块钱的饮料。 比如公牛,市值曾经可以叫板小米,仰仗的也是2000多家经销商和70多万家销售网点;每一个新产品几乎都是纯利润。 换言之,公牛就好比有70多万家深深嵌入商业社会的销售网点帮助公牛赚钱。

比如伊利,蒙牛,因为是全国性企业,渠道是全国性的,所以就可以打败区域性乳制品品牌。 酸奶的战争,安慕希与纯甄后来居上,打败光明的莫斯利,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光明乳业想要打伊利蒙牛,需要将伊利蒙牛曾经干过的事情重干一遍,也就是渠道的搭建,这样新产品才能迅速铺货。 才能打的动祖传价格战。 2、渠道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深度分销体系,扁平化管理。 就是在一个省份设置多个分销商,企业深度参与销售体系建设。 茅台,伊利,张裕就是这种体系,管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但对于渠道的把控能力强。 另一种是大经销商体系,层级化模式,在一个省设置2-3个大经销商,由经销商向下分销。

五粮液,蒙牛,长城,就是这种体系。 管理成本低,但容易被大经销商绑架,对于渠道的掌控力较弱。 从侧面也说明,为什么茅台,伊利,张裕,比五粮液,蒙牛,长城更优质。 因为对于渠道的把控越是强劲,尽管多花了管理费用,但对于销售的帮助更大。 3、渠道可以分摊销售成本。 说一说乳制品行业的案例吧。 鲜奶和酸奶都是奶,但鲜奶口味都差不多,就像白电空调,没啥技术迭代,也做不出差异化。 酸奶口味差异大,生命周期短,需要打造爆款迅速建立产品矩阵。

当年酸奶战争爆发,伊利可以在上海世博会花20亿冠名赞助。 要知道,上海,那是光明乳业的大本营。 但为什么光明乳业就不能花20亿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冠名赞助商呢? 原因很简单,光明的销售网点数量还不足以覆盖20亿的广告成本。 这事打个比方,张三花了20亿,在央视打广告,产品是新鲜豆浆。 品牌效果提高了,**上来了; 但是,张三的新鲜豆浆只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大窑村东胡同口8号有销售,那大家想买也买不到。 这就是渠道广度无法分摊销售成本。

所以结论是,A股的优质头部消费企业,是有护城河的。 业绩增长的上限是,凭借品牌与渠道,打造更多的大单品矩阵,获取更高的业绩增速,有戴维斯双击的概率。 业绩下限是,业绩缓慢增长,但业务现金奶牛,牛熊周期中注意把握估值的变化,也可以吃掉估值的弹性利润,有戴维斯单击的利润。

所以,在A股,消费依旧是长牛股;涨的并不是很快,但由于业绩稳健,周期性弱,涨的会持续。

$伊利股份(600887)$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