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公司独立追梦的阵痛还在持续

每日财报
2023-11-15

九号公司业绩增长萎缩,机器人标签并不好贴。

文/每日财报 南黎

年轻与热血、潮酷与不凡以及层出不穷的科技感是近年来九号公司试图给市场立下的标签,特别是在收割追求新意的年轻人的钱包方面,这样的立意总是屡试不爽。

最近,九号公司(689009.SH)发布了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26亿元,同比减少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减少3.75%;扣非后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减少12.45%。

作为两轮电车行业的黑马,这个成绩差强人意。

探寻这背后的原因,在《每日财报》看来和小米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造机器人的执念或许都逃不开干系。

小米逐步“退场”,业绩增速落后于行业

九号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了下滑,相比于爱玛科技和新日股份成绩亦逊色不少,这主要是因为来自小米集团的收入越来越少。九号公司第三季度来自小米分销的收入大幅下降,第三季度来自小米分销收入0.4亿元,同比下降86.49%。

成立十年间,九号公司从电动平衡车到电动滑板车,再逐渐扩展至电动两轮车、服务机器人等,营收规模曾超百亿,成为一匹不可忽视的行业黑马。

黑马的身后,自然少不了慧眼识珠的伯乐。2020年10月,九号公司登陆科创板。当时的招股书显示,九号公司通过小米销售平衡车和滑板车(包括小米定制版产品),小米集团是九号公司最大的客户。

2017年,九号公司与小米集团发生的关联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73.76%,可以说是当时是小米撑起了九号公司。

不过后续几年,九号公司从小米渠道获得的收入比例逐年下降,2018年至2022年分别降为57.31%、52.33%、45.91%、32.29%、12.64%。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6.73%,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更是降低到了1.28%。

(制图:每日财报)

与此同时,资本的减持也给市场和投资者释放了一些消极信号。在大股东方面,九号从去年开始就多次遭到红杉资本、小米、顺为资本的减持。截止到2023年9月30日,红杉资本持股6.25%,小米持股6.02%,顺为持股4.99%。过去的半年里,红杉持股下降3.27%,顺为持股下降0.19%。

随着雷军对九号公司的投资撤离,九号公司降低对小米渠道依赖的决心也会加强。从这次季报也可以看出,九号公司业绩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去小米化必然要经历阵痛期。

能否承受两轮头部的重压?

在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之外,九号公司由进军了电动两轮车。分属于三个不同的交通场景的品类,支撑起了今天的九号公司。

两轮电动车在国内的市场规模更庞大,增速非常明显。在新国标和“碳中和”概念加持下,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两轮电动车年复合增长率将提升至7.2%,市场规模将达到1089.9亿元。

由此,短交通赛道也坐上了“风口”,不仅外部玩家眼热插手布局,赛道内企业也纷纷拓展既有市场。九号公司,近年也开始在两轮电动车方向重点发力,试图抢占更多的份额。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智能电动两轮车实现营收16.52亿元,国内销量61万台。但就赛道对手而言,前有雅迪爱玛、后有小牛电动,九号公司的“智能”故事恐怕难讲出新花样。

在销量上,2022年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销量82.62万辆,而雅迪电动两轮车销量合计1401万辆;爱玛则为1077.27万辆,九号公司与它们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事实上,在前两年的相对存量市场中,两轮电动车就已经陷入内卷境地,比如雅迪、爱玛和新日等传统厂商近年来纷纷在高端化、智能化方面加码。

去年年报显示,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和电踏车业务毛利率仅16.16%,大幅低于其主营电动平衡车类业务29.44%的毛利率,更远低于机器人业务的49.07%,成为拉低整体毛利率的重要因素。

可以看出,如今的九号公司正面临“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电动两轮车作为新“顶梁柱”似乎还难担重任。

如今,虽然九号公司已经羽翼丰满,但从其所面对的境地以及业绩指标来看,肯定没有过去有小米相助下那样增长迅猛,未来,如何突破“慢车道”值得拭目以待。

机器人的执念未曾消退

除了与小米集团关系微妙以外,九号公司还对机器人颇有执念。

如果说,入局平衡车与两轮车是九号公司面对市场风口的投机行为,那么制作机器人就是CEO王野身为北航机器人研究学子最后的理想净土。

其实早在2019年科创板IPO时,九号公司的名字还是“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但由于公司平衡车、滑板车营收比重过高,公司名称“九号机器人”辨识度不够。

对于公司名字与业务关联度问题。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议要求,公司进一步采取措施,消除公司名称对投资者的误导,确保公司名称及简称能够准确反映业务实质。最终“九号机器人”还是更名为“九号公司”,保留的英文名“Ninebot”或是其最后的倔强。

名字虽然换了,但是梦想还在延续。在历年年报中,九号公司一直保留着“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等字眼,在研发投入中也不乏与机器人相关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九号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仅是“智能配送机器人”领域,常年不见起色后,九号公司开始寻找新的机器人增长点。

九号近期又抱紧了英伟达的大腿,5月29日的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演讲中发布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Isaac AMR的移动底盘,就来自于九号公司。

10月19日,由九号公司旗下机器人品牌九号机器人和英伟达共同开发,可供行业开发者及相关客户进行定制采购的自主机器人平台Nova Carter AMR正式在九号机器人官网和英伟达官网上线。其中英伟达负责芯片、算法、传感器,而九号则负责底盘以及机器人的软硬件集成。

而近期,九号公司与英伟达的“牵手”,或也是试图扭转颓势的尝试,只是从结果来看,这似乎也不是九号公司的解药。

即便在机器人领域挣扎多年,依旧收效甚微。2022年九号公司“机器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营收占比只是从2019年的0.09%增至2022年的1.19%。就目前来看,对提振业绩作用并不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