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看见更鲜活的运动员

人间像素
2023-10-17

“冠军面前,从来没有横空出世的幸运,卫冕亚洲冠军,我们做到了!”

——亚运会女篮冠军队员@韩旭_

“作为运动员,这4枚金牌是我献给祖国的生日礼物。5年了,我没让你们失望! ”

——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男子双打金牌、混合双打金牌、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王楚钦__

“再密集的赛程也不觉得辛苦,因为有如家人一般的队友、教练、团队在身边共同奋斗,有如知己一般的你们在为我加油。”

——亚运会乒乓球女双金牌、女子团体金牌@陈梦-乒乓球

“29 岁的年龄,只是个数字,说我不行的人,你们看这个成绩还行吗!”

——亚运会 4x100 米混合泳接力金牌@汪顺Steve

刚刚落幕的杭州亚运会是 2023 年国内最大的体育赛事,再次聚焦世界目光,承载起行业复苏与进取的未来愿景。

中国代表团以 201 块金牌、111 块银牌、71 块铜牌的成绩圆满收官,还创下了亚运会金牌数量的新纪录。一位位将微博作为社交主阵地的运动员,则让观众们看见了运动员们赛场拼搏之外的另一面。

许多运动员将微博作为独家或首要发声平台,在微博回应大事件、分享比赛感受。比如抢跑后通过微博独家发声的@吴艳妮Jennie、爆冷出局后在微博率先发声的@V王昶 V,在微博独家总结比赛的@陈梦-乒乓球 ,还有发表三金感言的@张博恒 、五金感言的@覃海洋_ 等等。

一批性格鲜活、敢于表达的优秀运动员更是在微博上为大众所熟知。他们在微博实时分享比赛心情、记录亚运村日常、剪辑视频记录比赛,还写下了一篇篇“亚运小作文”,无论是冠军时刻的自豪感言,还是再次出发的遗憾与坚持。他们在微博上收获队友鼓励、好友祝福、跨界联动,还有亿万网友的理解与支持。

我们记录下其中几位运动员在亚运会期间的“微博切片”——在这个大众对运动员身份之外的包容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我们既看见他们的成绩,也欣赏更真实的他们。

李梦:做最粉嫩的指甲,打最猛的球

如果要写中国女篮,就不能不写她们从低谷到顶峰的坚韧,而提到女篮的核心球员李梦,就不能错过她的微博。

这是一位球迷们在微博上看着她成长起来的年轻运动员。她不仅在重大赛事实时分享比赛感受,也将生活里的日常发在微博上,球迷们也在微博上给她加油打气。就如一位球迷在女篮亚洲杯夺冠时给她的评论:“不在巅峰时慕名而来 ,不在低谷时离你而去。”这种持续的陪伴,也是运动员活跃在社交平台的动力之一。

“我要回家啦!”

9 月 23 日的一条微博,宣布女篮球员李梦开启了亚运会模式。

从那开始,李梦就在微博上更是开始了打卡模式,每一场胜利,她都及时发布总结微博,为天南海北的球迷送上赛场第一视角的种种细节。

第一场对阵蒙古女篮,中国女篮就打下了开门红,李梦在微博上写道:“回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与队友并肩作战不仅是赛场上激烈的对抗,还有温馨俏皮的花絮,队友为李梦摘下眼睫上的浴巾毛毛, #张茹揪李梦睫毛# 也随之上了热搜。

小组赛三连胜之后,李梦特地从赛事视频里截下了看台上为她加油的球迷们,发微博说:“谢谢你们的加油,我都看到了!”接下来的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中国女篮的每一步,李梦都在微博上与球迷们积极互动。

决赛的那一天,是一场惊险万分的比赛,

终场前25秒,李梦上篮得手,17秒,日本球员林笑希投中第五个三分球,将比分追平。中国队进入最后一攻,王思雨在三分线外启动,甩开防守球员上篮得手,在比赛时长仅剩9秒时,中国队以 74-72 战胜日本队,成功卫冕亚运会女篮冠军。

那一天,李梦将一头金发绑成两条小辫子,化了妆,还美了甲,在出场的 36 分钟里拿下了 17 分。电视转播的高清镜头下,她大颗大颗滴下的汗珠和辫子上的粉红头绳都很醒目。

精心装扮并没有影响她发挥,赛后参与微博连麦直播时,她大方展示了为这场比赛做的美甲,图案是今年拿下亚洲杯冠军后,粉丝为她绘制的动漫形象。

在那场直播里,李梦透露,从几年前开始学着给自己做美甲,她的美甲技术一点点提升的同时,也成为自己的最佳解压途径。和美甲技术一并提升的,自然是李梦的球技,她一直“做最粉嫩的指甲,打最猛的球”。李梦在微博上,粉丝们看着她分享着自己的成长历程,见证着她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去到 WNBA 的赛场,也从李梦发布的日常自拍里,了解她作为运动员身份之外,更鲜活的一面。

#李梦带妆比赛#上了热搜,这是广大球迷对她实力的认可,更是微博作为运动员社交主阵地的绝佳证明。

在亚运会闭幕当晚,#李梦想看周杰伦演唱会#这个话题又冲上了热搜,李梦和队友韩旭与解说员韩乔生连麦直播,在谈到演唱会的时候,韩旭和李梦一下子激动起来,纷纷表示自己想要一张演唱会门票。直播结束没多久,这个话题在几个小时内阅读就过了两千万,一种“我与冠军有共同爱好”的氛围,迅速拉近了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的距离。

林雨薇:我没有退缩,我已经足够勇敢!

“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刻,是入场的那一刻,看到人山人海的氛围,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下来。”回忆起夺冠的那天,第一次参加亚运会的林雨薇显得有些不一样。

在女子 100 米跨栏比赛中,林雨薇预赛就跑出12秒79的成绩,排名第一,这已经刷新了她的个人记录,与队友吴艳妮双双晋级。到了决赛,林雨薇再次爆发,跑出 12 秒 74,再次在本届亚运上刷新个人最佳记录并夺得金牌,也凭借这一成绩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入场资格。

夺冠后,林雨薇被问到这场比赛意味着什么,她首先提到的不是成绩和奥运资格,而是几度哽咽着说道:“这意味着和师傅一起许下的愿望实现了。”

这位“师傅”。曾多次出现在林雨薇的微博里,他叫刘朝旭,是林雨薇和女子百米冠军葛曼琪共同的教练,2022 年底,刘朝旭因病去世,在亚运会拿金牌,是两位运动员与师傅的约定,如今终于完成。

林雨薇在微博上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夺冠感言。

“我想大声说师傅我没有退缩,我已经足够勇敢、足够坚强、足够成熟去面对一切。”年轻的运动员这样写道:“我会一直跑下去,带着大家的支持和期望。”

微博网友们不仅见证了她的夺冠时刻,也感动于这一段师徒情谊。微博,令网友们看见一位冠军是如何诞生。如今,林雨薇给自己的微博带上了新话题#不停奔跑的雨薇#,粉丝们将在微博见证着她,一直跑向更远的地方。

作为中国女子田径新力量,林雨薇在亚运会期间喜提 23 个热搜——#林雨薇说没有吴艳妮她就跑不快##林雨薇说完成了和师父的约定##没想到林雨薇不单单会跨栏#——一个个热搜话题生动展现了林雨薇的亚运之旅。

在微博上,林雨薇在赛前赛后都收到了各项目运动员的祝福祝贺,她与女子七项全能冠军@郑妮娜力ATH 的互赞令人印象深刻。

许多运动员如她们一样,都在微博独家或率先发声,将这届亚运会最深刻的感触,留在微博,微博的用户则用一句句祝福,给运动员们创造了友好的氛围。一位网友这样回复郑妮娜力微博下“期待巴黎冲金”的评论——“不要给她那么大压力,差距太大了奥运会能拿奖牌都创造历史了。”

马龙: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本届亚运会,乒乓球的顶流地位不可动摇,乒乓球选手们在微博上是最受关注的重点,夺得 4 枚金牌的王楚钦在热搜榜、互动榜和最热博文皆占据首位,热度急速飙升,这似乎预示着,一个属于乒乓球新一代小将的时代正式到来。

不过,老将也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9 月26日,在赢得杭州亚运会男团冠军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老将马龙说:“之前每次亚运会结束之后都还会有下一次,这次应该是我最后一届亚运会了,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下次了吧。”此时,距离马龙首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亚运会并取得男团金牌,已经过去了17年。

当晚,马龙在他的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谢谢团队队友和现场的所有球迷,谢谢大家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亚运记忆。中国队继续加油!。”

短短几句,凝练着多少坚持、多少荣誉、多少付出,还有伤痛、落寞、挣扎……一切尽在不言中,唯有热爱是所有的问题的答案。

马龙这一条温情告别亚运的微博,获得了 27.2 万赞、2.6 万评论和 2.2 万次转发,位列亚运会期间运动员最热互动博文 TOP5.

球迷期待已在伦敦、里约、东京连续夺冠的马龙能够踏上巴黎赛场,高赞评论第一,就是那一句美好的祝福:“龙队巴黎见。”

杭州亚运会开赛前,这位双圈“大满贯”得主曾因为“亚运会简历好长”的话题上过热搜。今天,老将的长简历上又增加了一枚亚运会团体金牌,但同时也到了跟亚运会说再见的时候。

但他的运动生涯还在继续,他的微博主页上是一个又一个自动生成的勋章,马不停蹄的继续比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员,根本不会停下脚步,就如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陈梦-乒乓球 在微博里写到的:“再密集的赛程也不觉得辛苦,因为有如家人一般的队友、教练、团队在身边共同奋斗,有如知己一般的你们在为我加油。”

这份属于运动员的坚持令人动容,更令人动容的,或许还有球迷与老将之间的理解、支持与祝福。比如一位“龙队”多年球迷在微博上写下的:“17岁的我告诉了 25 岁的我能做马龙的球迷是你漫长岁月里最幸福的事。我也是可以很骄傲的告诉身边的球迷,我可是从马龙的时代来的人呀。”

这也正是微博作为运动员社交阵地不可替代的地方,没有其他哪一个平台,可以像微博这样在时光里沉淀情感与记录。

长期以来,微博就是各项体育赛事期间,大众观赛和讨论的主阵地。今年 3 月,杭州亚组委与微博达成社交媒体层面的战略合作。

亚运会期间,杭州亚运会以 2680 亿阅读量、5.72 亿互动量、1875 个热搜,当之无愧成为微博热点风向标。1.6 亿微博用户点亮了昵称后的国旗图标,为中国健儿加油,795 万人参与线上火炬传递,点亮亚运薪火。运动员加油榜则收获 1.3 亿次助威。

亚运会期间,许多运动员将微博作为独家回应的渠道,第一时间令观众了解热点事件的细节;有的运动员以高频互动,在微博上展示了更真实的自己,也吸引到更多人由此关注赛事、关注亚运项目,也有运动员在微博实现与队友、好友、粉丝的社交,跨圈互动令普通人更有体育赛事的参与感……微博在体育社交讨论方面的价值不可替代,也将在更多体育赛事上发挥它的作用。

网友们不仅在微博上见证着一个个奖牌时刻,也在一个个热搜话题里了解更立体、更鲜活的运动员们。

超 600 位运动员持续活跃分享动态,运动员亚运期间发博 1131 条,动员亚运期间粉丝增长 1251 万。

中国女篮夺冠后,集体在微博上发文传递夺冠的兴奋与喜悦,中国乒乓球队则集体发声总结了亚运之旅,中国羽毛球队队员则用真诚的长微博与球迷分享比赛的感受,比如女子羽毛球单打银牌得主陈雨菲发布的长文《今天开始就是陈雨菲 2.0了》,就如同给球迷写了一封掏心窝子的信。

这种线上“鸿雁往来”,是来自文字、且专属于微博的独特魅力,不可取代。

人生纵有风雨,擦干汗水和泪水仍要勇敢前行。不是只有赢得金牌才能获得尊敬,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坚持是最好的底色。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