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和卿
来源丨米筐资本(ID:mikuangziben)
1
年初,全世界都认为咱们疫情提前放开后经济会快速复苏。当时,中外各大评级机构和经济学家给出了很高的经济预期,高的给出6.8%,最低的也超过5.4%。
然而,三月两会定调只给出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可以说这是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许多人认为咱们从疫情风控中走出来经济会报复性增长成为今年全球经济的火车头,而高层却给出了一个看似很容易实现的目标(去年基数低)呢?
笔者认为,政策考虑到今年要搞跨周期调节(严控地方债、房地产去杠杆)才定了这个目标。
因为控制债务增长一直是这几年跨周期调节的核心,而控制债务增长本身也意味着投资和消费活动被抑制。
正是如此,今年咱们针对跨周期调节的松紧程度,自然也影响了经济起伏。
一季度财政发力明显,经济实现了不错的增长,算是波浪式发展的波峰。但是,二季度由于政策开始收紧地方债务,花钱的动作明显减弱,经济也快速放缓,算是波浪式发展的波谷。
现在到了第三季度,这次开会专门提及专项债要赶紧发赶紧把拿到的资金投资出去,同时减税降费继续弄,把民企的投资意愿也搞上去。
这都需要财政花钱。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的财政支出力度和节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年经济的波峰和波谷,而财政支出力度和节奏又受制于搞跨周期调节的节奏。
所以笔者认为,“波浪式、曲折式”不单单是因为“企业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多+外部局势复杂”,更主要是因为财政支出的力度和节奏本身就是一松一紧。
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困难,需要财政发力,可是防地方债务风险又无法让财政背负更多的债务,发太多力。
这是一组悖论,而解决悖论与经济波浪式的关键还是要看财政!
2
这次之所以让我认为会议属于鸽派论调,主要是财政没有额外发力的细节,同时在加强逆周期调节的时候还要注意政策储备。
要知道,当前经济遭遇复苏阻力,加强逆周期调节说白了就是加大短期的刺激手段,而注意政策储备则是强调刺激要悠着点儿。
这是既要又要的问题。子弹要打出,但不能打太多、甚至打光。
笔者很理解高层为明年存在的不确定性留足子弹而眼下经济放缓又必须打出一部分子弹的矛盾,但是个人并不看好。
原因有二:
1、实际经济增长回归潜在增长水平非常必要;
2、分批打子弹会造成信心上起起伏伏,总的成本或许更高。
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潜在经济增速,实际经济增长与潜在经济增长的差值叫产出缺口。缺口为负,说明经济潜力没有被充分利用;缺口为正,说明经济潜力挖掘过度,存在泡沫。而经济要想长远增长,就要确保产出缺口不能太大。一旦太大时间过长,想回归就变得非常困难。
日本1990年之后,除了2001—2003年把经济潜力挖掘了出来,其他时间,不管央行印了多少钱,产出缺口都为负。
疫情这三年,已经让我们的实际经济增长偏离了潜在经济增长,如果还这么保守,人的信心也会跟着下降。届时想扭转,真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成本。
另外,政策分批打子弹在实践中也已经证明短时间很难稳住信心。
比如,6月13号,央行把政策利率下调,可市场根本不买账,贷款还是放不出去,隔三差五就收到银行电话问借不借钱。小幅降息过后投资继续不振,银行间利率还在继续下跌。
于是,政策也开始转向鼓励外资投资。
这几个月不知道到底开了多少次外资座谈会,上周五就鼓励像黑石集团一样的全球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我们呢。
这次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大概率与激活投资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如此零零散散的刺激到底好不好,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实践告诉我,当遇到巨大阻力的时候,很有必要集中优势兵力,毕其功于一役。
此刻,我们太需要一场经济胜利(就业增加、收入增加)。
3
关于房地产,依然在防风险一栏。
可是,这次不是房住不炒,而是提出了以往没有提到过的观点: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当前的房地产显然是买方市场,买家说了算。从供求的关系看是(相对)供大于求。
以前的房地产显然是卖方市场,卖家说了算。政策提倡炒房住不炒、限购限贷等措施像极了期货价格一暴涨就限保证金限手数。
或许,高层也已经意识到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像以前,供给小于需求,房价蹭蹭涨需要限制交易。城镇化速度放缓、短期经济遭受冲击(收入下降)、人口减少等已经改变了当前房地产的供求结构,不需要限制交易靠市场自身就能达到房住不炒的目的吧。
若如此,限购、限贷等会渐渐成为历史,接下来就看各地实际执行是不是如此了。
眼前,房地产的问题不在政策特意给找到项目(城中村改造),而在需求端、在资金的供给端。
需求端就是居民买房的动作,这要靠未来经济增长收入增长,而资金端就是高层真心支持房地产继续扩张的态度(目前还是去杠杆,同时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维稳)。
现如今这两个条件没有一个成立。
这算是官宣房地产已经进入供大于求的新阶段吧!
写在最后:
要明白化债主要对象是房地产和地方(包括国央企),所以及时了解它们的动态才能更好的把握经济热度,把握投资节奏。
对此,专门给大家准备了两份关于化债的资料《债务 · 债务密集度 · 去杠杆》、《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3)》。第一份是2018年国内学者研究去杠杆策略给高层汇报的化债方案,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化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二份是某研究机构每年汇总地方政府债券的情况,可以帮助大家知道最新的地方债情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