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受人关注。在出口连续三个月下滑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已经成了中国出口的顶梁柱。
6月汽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0%。依靠新能源汽车的突破,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赶超日本、德国,跃居世界第一。弯道超车,已经不是戏言,而是真实的景象。
但在汽车行业的空前繁荣背后,对于车企来说,却是冰火两重天。新能源汽车厂商狂飙,而传统燃油车厂商却不得不面对销量下滑,甚至停产的境地。
一、汽车出口世界第一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超200万辆、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超300万辆,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其中2023年6月,汽车企业出口38.2万辆,同比增长53.2%;2023年1至6月,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中国汽车出口的狂飙,显然和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有关。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惊人。这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红利,中国车企集体抢占了风口。
6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1.7倍;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上半年整车企业中比亚迪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长城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97.3%。
特斯拉也对中国汽车出口贡献巨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年上半年共实现出口97,182辆汽车,**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数的48%,是去年同期出口量41,770辆的2倍以上。
二、不降价联盟落空
不过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新能源车企也都有销量焦虑。都想高速增长,都担心在市场竞争中掉队。而且新能源车企增收不增利的问题也很严重,除了比亚迪实现规模盈利,理想刚刚扭亏为盈,其他新能源车企到现在还处于巨额亏损中。
即便对于比亚迪这样的绝对龙头来说,上半年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增长206.35%,单车利润却也和特斯拉相差甚远。特斯拉的单车平均利润高达75524元,是比亚迪的8.5倍。这种情况下,中国新能源车企很都担心特斯拉大幅降价,来抢夺市场销量。
在这种情况下,7月初中国汽车行业还闹出了一场不降价联盟的闹剧。
7月6日,在上海嘉定召开的中国汽车论坛上,中汽协组织一汽、北汽、东风、上汽、长安、广汽、中国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等16家车企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这份承诺书中提到,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不得夸大虚假宣传。
去年以来,不只是新能源汽车,连传统燃油车也都陷入了一轮一轮的降价潮之中。汽车降价形成公众的普遍预期,不但会让购车者产生观望、等待心理,也让车企的营收和净利润受到很大影响。上面签署承诺书的16家车企**国汽车市场销量的90%。如果这份承诺书真得能落实,也许真能安抚一众国内车企的焦虑。
但可惜没有如果,商战中这种所谓的不降价联盟从来没有成功过。承诺书并没有法律上的合法性,车企都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事的。
不降价联盟成立第二天,上汽大众就宣布ID.3推出限时价格,即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12.59万元即可入手,限量7000台。而之前ID.3官方起售价为16.29万元,降价幅度高达3.7万元。
承诺书也深陷垄断质疑,消费者并不认可。这两年国内反垄断处罚越来越严厉,这使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得不在7月8日发布声明,将“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从《承诺书》中删除。中汽协表示,协会认识到承诺书中涉及价格的表述,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
随后即便是承诺书的签署一方,特斯拉也戏剧性地在7月9日事实上降价。特斯拉公布了最新引荐购车奖励规则,对Model 3/Y 、S/X等车型推出3500元到7000元不等的奖励。此前7月1日,特斯拉刚宣布购买Model S/X可以享受3.5万-4.5万元优惠。
不降价联盟的落空,预示着下半年汽车行业降价潮将会延续。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表,不说那些现在如坐针毡,担心被加速淘汰的燃油车企,就连新能源车企,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也距离他们自己设定的目标相差甚远,比亚迪才41.9%,蔚来只有22.3%,小鹏更是低到20.7%。销量目标跟这些车企的生产线和销售网络建设直接相关,达成率这么低,意味着这些车企下半年必须有大动作,不然都会有生存危机。
三、广汽三菱停产,合资车企的黄昏
除了那些销量上不去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传统燃油车巨头们也都面临着生存危机。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目标,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售占比将达20%,而2022年渗透率就已经达到了27.62%。既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是汽车行业的未来,燃油车就会被加速取代。
即便上汽集团这样新能源汽车销量还可圈可点的车企,今年前6月总销量也只有204.91万辆,同比下滑了30.24%。上汽大众上半年销量57.74万,同比大跌37.18%。上汽通用上半年销量55.62万辆,同比下滑了33.31%。
第一批倒下的肯定是合资车企。传统的外资车企巨头本身都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下没有什么作为,现在更不可能帮这些合资车企转型新能源了。而国内汽车巨头进军新能源汽车,也都是另起一摊,单独在做。
年初东风雪铁龙的大降价就已经预示了今年合资车企的窘境。近日广汽三菱已经成了第一家倒下的合资车企。
7月13日,一份《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网络流传。内容显示,广汽三菱6月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近几个月,公司经营层及股东方都做了最大的努力,百般不舍,又万分无奈,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优化。显然,广汽三菱已经进入裁员、破产的程序中。
2019年之前,广汽三菱的年销量都超过10万辆。2020年销量跌到7.5万辆,2021年销量6.6万辆,到了2022年,广汽三菱销量只剩下3.36万辆。
2023年一季度,广汽三菱仅生产新车3368辆,同比减少69.85%;销售新车3969辆,同比减少 57.95%。这点销量,已经无法在市场上生存了。
广汽三菱的境况也能反映合资车企的现状。未来大部分燃油车合资车企可能都只能逐渐裁员、转型、关停破产。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精彩评论
广汽三菱现在已经宣布凉了,太难干下去了。
特斯拉的降价对国内车企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商业上的承诺书就是白纸,恶性竞争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