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实在工作繁忙,行情不好也没啥心情,所以这篇就记个流水账,见谅。
一、投资成绩
半年过去了,今年我的投资收益堪忧。
6月上半月有短暂的一波反弹,然而并没什么卵用,下半月又回去了。
整个Q2在我这边是继续探底的过程。其实大盘也差不多。我跟大盘主要拉开差距还是在Q1期间。
个人累计收益率-9.8%,沪深300也转跌,-0.8%,我跟大盘的差距仍保持在9pp。上证综指+3.7%,深证成指+0.1%。可见上半年跌的主要是大盘股。
恒生指数-4.4%,国企指数-4.2%,但是上半年港币对人民币升值了+4.8%左右。所以港股市场也是分化的,拖累我的并不是港股整体,而是我所持仓的个股。
但是,如果拉长周期看,似乎依然是2022年底那波大幅反弹之后的调整而已。也许需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所以我相信今年到年末的收益率,必然跟半年会有较大差异。
目前为止嘛,2007年以来我的累计投资收益率+613.1%,年化约+12.6%;沪深300是+88.3%,年化约+3.9%。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尽管沪深300这几年不如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但是十几年下来,还是沪深300赢。
那未来谁又说得清楚呢。
二、持仓情况
重仓股Top5合计占56.7%,跟上月差不太多;Top10合计占98.9%,基本上已经全仓集中到Top10了。
权益类资产占99.1%,基本满仓。
A股持仓18.6%,港股及相关基金持仓80.4%。6月稍微挪了点港股回A股。
分行业板块看,跟上个月比:地产及物业占36.9%↘,保险21.4%↗,银行19.6%↗。其实就是6月地产小幅反弹时,我减持再平衡了下。
跟上个季度比:地产及物业占36.9%↗,保险21.4%↗,银行19.6%↗。整个Q2的操作,就是随着股价下跌,重新集中回“三傻”板块去了。下半年可以验证对错。
Q2主要增持:平安银行、雅生活服务、宝龙地产、新华保险H、腾讯控股。
Q2主要减持:招商银行A、丽珠医药H、中国铁建H、雅居乐集团、分众传媒。
6月主要增持:环球医疗、天能动力、兴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平安银行。
6月主要减持:雅居乐集团、宝龙地产、雅生活服务、腾讯控股。
这个组合的集中度并不是我所满意的。但是跌着跌着,就加仓成这个样子了。所以以后操作策略还是得再琢磨下。
三、一点思考
1、一季度末我说,经济复苏不会一蹴而就,但是相信基本面肯定还是会回暖。二季度反正至少是没应验,我可以再等下半年看看,仍然有信心。
2、我的主要持仓是高杠杆的板块,有很强的金融属性,众所周知金融跟经济大势是密切相关的。二季度数据并不好,所以二季度它们走势低迷也可以理解。但是这种低迷体现的是市场对三季度乃至四季度也信心不足,但我个人认为这里头可能会有预期差。
3、前阵子听喜马拉雅上马红漫的评论,说“政策底”已经见底,但是“市场底”还在探底。不似很多墙头草的股评家,我认为马红漫的观点还是很有见地的。我也认同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向“市场底”的这么一个过程。
4、事实上,保险行业一季报已经验证了基本面改善,二季度大概率会继续验证。保险很可能会是“三傻”中第一个走出复苏行情的板块。
5、银行短时间内基本面难有大的变化,但也不会变差,很可能是缓慢回暖的。但银行股的估值已经是日积月累的低估,低到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拿股息率来估值都觉得它很低估。所以假如二级市场走出行情,银行股的估值应该也是颇有机会回升。估值不升?那就配置吃股息吧。
6、地产不确定性很高。我倾向于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是难熬的时光说不定一整就是好几年。但我还是坚持认为,只要优质上市房企能活下来,不需要它们日子过得很好,估值修复也会有一波不错的行情。更何况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被拖累得无以复加的低估值,可能将迎来暴涨的机会。没错我说的就是我的第一大持仓股——雅生活服务。尽管我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大信心,但是还是充满期待。
7、顺便说下,今天刚好微信群里有朋友在聊“烟蒂股”,于是我就简单算了下雅生活的情况:
净运营资产=总资产(227.02亿人民币)-总负债(85.77亿人民币)-无形资产(14.24亿人民币)-商誉(33.15亿人民币)-固定资产(6.03亿人民币)=87.83亿亿人民币
当前市值=71.57亿港币≈人民币66亿
再加上近五年的ROE最低都有14.76%,最高可达23.85%。
这是肉眼可见的严重低估!
前阵子我还在担心它的增长空间不足……这哪还需要增长(其实还能增长),稳住就行了。
8、我眼瞅着也快40岁了,前几天我想了下,打算给自己未来设个纪律:
股票仓位上限=(140-年龄)
然后还有另外一些纪律,比如:
- 持仓个股数>=5
- 持仓个股数<=20
- 单一个股持仓≤20%
- 单一板块持仓≤35%
- 单一板块个股数≤2
以后有想到了再更新补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