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贵,是中国老百姓对吃的执念。食物,在中国人的情感、文化、交流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一碗一筷都寄托着深深的含义。
无论是近期的林青霞在香港招待莫言的饺子登上了热搜、马斯克到访中国的宴会菜单刷了屏,还是此前火爆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又或者是最近人们津津乐道的淄博烧烤,中国人享受吃,能吃也会吃。
618来了,在吃这件事情上,京东也不落伍,发布“最值得吃”榜单,而且要做到物廉价美。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京东618启动大会上介绍,“今年的京东618会是全行业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618期间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将达到3月时的10倍以上。
618早已是大促销的代名词。以前可能还是电商在618促销,如今是全行业都参与618购物狂欢。促销,顾名思义,就是打折优惠降价。
但是这几年,让消费者做奥数题、各种优惠券的算法、眼花缭乱的的玩法已经让人头大也诟病不少,既然是促销能不能就简单明了直接打折降价?
今年京东618,“低价”被放到了比往年更加重要的位置。辛利军在启动会上反反复复多次提到“低价”。不过,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便宜的东西可能质量就会有参差不齐。但是,京东这一次要将低价进行到底,又要保证质量。在食品生鲜领域,京东是如何能做到好吃不贵呢?
19块9全网最低价海参
5号早晨,阿强五点就起床出门了,他准备驱车前往平岛海域。当天在那里有一场声势浩大的海参捕捞活动,是今年大连海参春捕季最大一捕。
李克诗,辽宁省海洋水产养殖协会常务副会长,他与海产品打交道已经二三十年了,为了这一次捕捞,他已经忙前忙后准备了一个多月。李克诗说,大连海参养殖期为3年,但是2018年夏季,辽宁各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闷热天气,因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大量海参死亡,不少养殖户绝收,产量大幅下滑,海参产业从业者信心遭重创。而随后不久,又是疫情三年,因此,今年的春捕尤其重要。
前一天在大连安顿好捕捞的筹备工作后,李克诗就匆匆赶往北京,要参加合作方京东举办的一场行业供货商和媒体见面会。
疫情三年,在海边生活的阿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盛事了。5号早上,一艘艘渔船陆续驶出大连瓦房店、平岛等海域,300多位潜水员井然有序地下海捕捞海参。
同一时间,李克诗出现在京东总部,他一边看着视频连线大连出海的盛况,一边向会场的商家和媒体推介大连海参,“今年海参个头大、品质高,产量创近5年新高。”
当京东超市生鲜业务部贝类组负责人胡海说到,“今年京东618百亿补贴,平台里边大连地标认证的海参,主推的一款一斤500G十根补贴后199元,折算下来最低做到19.9一根,其他平台约300元。”现场有点沸腾起来了。有人对此拍手叫好,有人在交头接耳“怎么做到这么低价”?
人们有疑问也是正常的。众所周知,海参,尤其大连海参,一直都是比较高档的食材,在礼品市场也十分名贵,价格自然也属于高档位,市面上几千上万的不在少数。而京东是如何能让产业链整体把价格做下来的呢?
镜头要拉回到2022年冬天。
去年11月底的北京,户外已经寒风萧瑟。在亦庄京东总部的一个会议室里,一场会议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主要发言人之一,这几年,外面很少见到刘强东本人,他也早已经不再像十年前那样通过微博发言,但是内部的会议他几乎都是按时按点参加。
不管是开内部会议还是对话演讲或者是面对媒体的采访,刘强东说话都是中气十足,语速很快,快起来有时候还夹杂着宿迁口音,以前有媒体采访的时候会提出请他说慢点。“刘总在会上多次提到了‘低价’。”一位京东内部人士透露,在这次三个多小时的内部高管会议上,刘强东重申了“低价”的重要性。
后来,“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这句话就流传出来了,近半年来,频频出现在各家媒体的稿件中。而后,在今年3月份,京东“百亿补贴”就上线了。
不止于此,现在如果从微信“发现”里的“购物”频道进入京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9.9包邮”、“京东秒杀”、“1元购”、“补贴爆品”、“新人专享,”今年618还鼓励消费者“比价找茬儿”,承诺“买贵双倍赔”,一场刀口向内的自我变革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地展开了。
一号位工程
画面再回到5号的最低价海参发布现场。
此时,“低价”的一号位工程已经开展了三个月了,今年的“百亿补贴”包括200多款超级爆款和近万款行业爆款,其中日用品、食品生鲜也在行列内。当现场媒体问到海参如何做到“618全网最低价”的时候,胡海已经走通了这个系统工程的流程。
“降价一定不是为了压榨供应商。618一个是做低价,一个是传播心智的机会,一个是打趋势品。”他说,“京东有一个十节甘蔗理论,这十节甘蔗把整个产业链条分成十个部分,从源头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定价,再到下游的销售、营销、仓储、物流、客服等十个环节。京东将零售、数据、物流等介入到这些环节当中,把每个环节的成本降下来,成本降低了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售价也降低了。”
“传播心智的机会”——胡海说到点子上了——大促本质,就是低价。消费者对于某件事物的认知有先入为主的记忆,也有一个惯性思维。
京东slogan“多快好省”——京东花了20年让人们记住了京东上什么都可以买得到,sku的“多”+“好”;从2007年自建物流开始,京东花了16年让人们记住了京东物流的“快”+“好”;如今,在公交车站、地铁等户外广告上,京东把“省”字加粗加大,就是要培育市场认知——京东的“低价心智”。
在2014年 1 月的京东年会上,刘强东做了名为《Yours,Richard 从 " 牛 " 到 " 伟大 "》的主题演讲,Richard 是刘强东的英文名,时至今日,刘强东的京东邮箱中仍用着Richard的名号。在这个演讲中,刘强东说,京东第一个十年真正引以为傲的是业务布局," 在市场上,我们还看不到谁在未来或短期内有这个能力和资本超越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在第一个 10 年做了很多傻活、笨活、累活、难活、重活,受到无数人的耻笑,别人都看不到,别人都不愿意做。当他们有一天明白过来的时候再想做,已根本达不到我们的高度。"
对于未来十年如何去赢,刘强东当时说,客户要的永远是非常简单的三个要素:产品、价格和服务。"不管我们多么创新,我们依然不可以离开我们的这个体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是怎么赢、怎么存活的。"
到如今,刘强东依然对“低价”有着近乎信仰般的执着,他在2022年底对高管强调道,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没有人不会对便宜货感到心动。
买东西看价格,这是人之常情、人性本能。在6年前人们已经普遍认为京东和阿里巴巴已经二分天下的时候,低价就是助力拼多多成为“程咬金”的杀手锏,从“五环外”到“下沉市场”,不仅用户数三年翻番,GMV也是大幅飙升。
但是对于拼多多,三不五时就会被诟病货品的质量、物流的缓慢,而这些,正是京东的长处——尤其是对于“娇贵”的食品生鲜方面来说,维持京东长期低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供应链效率。
帮助农民从田间地头把产品快递运送到全国各地,这不光是考验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更考验企业的责任心。产地直供不是简单的“产地直邮”,不是下乡收货,然后装箱运输这么简单。
产地直供,尤其是规模化产地直供,需要平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全方位赋能。“27天,海参库存周转平均只有27天,就是货从进来那一刻开始27天之后全部卖完再进新的货,”胡海对于京东这一套智慧供应链体系信心十足,这依赖于京东零售用户数据、消费数据和物流能力的结合形成的闭环,“生鲜食品特别依赖供应链,对冷链有要求,是不是全程做到冷链,包括配送时效,211、小时达”,只有确保整个链条持续性地稳定可靠,价格才能下来。
过去十年中,京东自营商品SKU库存周转天数不断优化,从最高39天左右持续压缩至约30天,相当于每年增加2次库存周转,整个产业链的周转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京东与国内家电企业携手合作,将库存周转效率相较十年前提升了100%左右。深入到供应链环节之后,还能产生通过C2M反向定制供应链的能力。
在近期的“最值得吃”榜单沟通会上,新西兰A2牛奶、亚麻公社、塞上一头牛等等商家都分享了与京东共建推出新品或者首发的过程,其中,A2牛奶跟京东通过大数据和市场洞察后,联合推出Plus36只专供装,在去年双11达到了7倍增长的好成绩。这20年的发展历程里,京东链接着上下游数百万的商家,从源头直采的选品方法论到全称冷链配送上门,可以帮助企业建立采购、供应链的协同体系,并通过把京东在供应链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赋能给企业。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东集团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达到132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9%。2022年京东全年研发开支则达到169亿元,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1000亿元。
京东现任CEO许冉指出,在百亿补贴的影响下,京东日销占比有所提升,大体上符合预期效果。正是基于京东长期以来在供应链方面上的积累和投入,才能够换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优势以支撑百亿补贴。
财报显示,京东2022年履约费用率降至6.0%,2021年全年为6.2%。在2016年这个数字为8.1%。也就是说,过去6年,京东履约费用率降低了超过2个百分点。有机构测算,以2022年的收入为基准,京东未来履约费用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便意味着超百亿元成本的节省。
去听得见炮火声的地方
在中国商界,华为是一家让人敬仰的公司。华为系列故事《枪林弹雨中成长》让人印象深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一句“把指挥所建立在听得见炮声的地方”被商界奉为名言。
这些年,对于各家toC企业尤其是电商来说,下沉市场,就是听得见“炮火声”的地方。从下沉市场起家的拼多多,第一批规模化用户很多是中国农民,接棒黄峥担任拼多多董事长兼CEO的陈磊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有14亿人口,5亿多农民,20亿亩耕地,粮食产量6亿多吨。不少人刚接触拼多多的时候,大都是从购买农产品开始,9.9包邮的大蒜、9.9包邮的生姜等等。
其实,在2020年、2021 年京东活跃购买用户每年新增 1 亿左右的过程中,下沉市场其实是重要的用户增量阵地。
2020 年财报发布后,京东表示,通过京喜、京东极速版以及服务下沉市场的 1.5 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等,京东实现了对下沉市场用户的深度触达,过去一年超 80% 新增用户来自下沉市场。到 2021 年,京东新增用户中 70% 来自于下沉市场。“接地气”也给京东带来过价值。
确实,中国地大物博,14亿人口中一二线城市毕竟只占少数,更多的是四五六线小城市。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00多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238个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在2014 年 5 月 22 日美国上市当天的 IPO 酒会上,刘强东曾激动地说:“我花了 20 年,从宿迁到了北京”。他深知下沉市场的情况,也知道价格因素在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决策力,这将影响到4-5亿的增量市场用户。低价促销也是京东当年打败当当和苏宁的有利武器。
翻看刘强东的微博,还可以看到2012年向苏宁宣战的豪言壮语“如果苏宁敢卖1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元。买大家电的人,不关注京东必吃亏。”当然,时至今日,按照京东现在的万亿体量,“百亿补贴”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单纯价格战。环境也变了,企业的领导人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在微博上赤膊上阵。
这一场新的变革中,从组织架构上就会有更多的“少将”派往前线,前往田间地头,前往江河湖海,前往山川草原,深入群众当中,能真真正正听到消费者的心声,听到商家的诉求,听到各家电商在一线短兵相接的“炮火声”。
京东“低价”策略已初见成效。2023年Q1,京东集团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达到2430亿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88.3%,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京东618开门红28小时,超30个家电家居品牌成交额破亿,汽车充电装备品类成交额同比去年增20倍,来自黑龙江五常产业带的大米成交量同比增长11倍。主打新鲜和高品质的食品增速领先,A2牛奶增长6倍,精酿啤酒增长5倍,鲜食玉米增长210%,榴莲增长66%,预制菜肉制品增长189%。
改变正一点点发生。新商家“0元试运营”,自营和POP的流量平权,采销分离,降低商家入驻门槛等扶持政策正在实施,入选 “百亿补贴” 频道的POP 商家扣点会自动降到 0.6%(以往不同类目扣点为 3%-8%)。而通过“价保”服务,消费者购物签收后最高可30天内申请价格保护返还差价。
京东2008年在行业首创“价保”服务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消费者省下了近80亿元。一系列措施也体现了京东放下身段交朋友的诚意。
李嘉诚曾经说过,绝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刘强东也曾说过,“如果有机会赚一块钱,我们只拿走其中的七毛,三毛留给合作伙伴。七毛中三毛五留给员工福利和年终奖,剩下的三毛五留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懂得让利,才有朋友,是生意细水长流的生存之道。
“低价策略”,至少对当下的京东而言,是一场大练兵式的战术选择,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有人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只装睡的狮子,但是一旦这只狮子觉醒了,它就很难再装睡了。
精彩评论
看来我要在京东618大促销时好好研究一下投资机会了
京东这次的低价保质量策略有点意思,可以关注一下
期待京东618带来的好消息,让我有更多投资机会
虽然促销多,但是要注意基本面,不要盲目跟风
食品生鲜行业发展前景可期,不妨考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