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彩超然
2021-06-12
农民的股票
@格隆汇:
通胀的隐忧,中产的死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1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186801650,"tweetId":"186801650","gmtCreate":1623481935470,"gmtModify":1623481935470,"author":{"id":3563593896282158,"idStr":"3563593896282158","authorId":3563593896282158,"authorIdStr":"3563593896282158","name":"风彩超然","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31,"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n农民的股票</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n农民的股票</body></html>","text":"农民的股票","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86801650","repostId":183440558,"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183440558,"tweetId":"183440558","gmtCreate":1623343934474,"gmtModify":1630568811670,"author":{"id":39105730803552,"idStr":"39105730803552","authorId":39105730803552,"authorIdStr":"39105730803552","name":"格隆汇","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74dfe20eceb38c9645128bb6e60684","vip":2,"userType":2,"introduction":"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却又吸引力的A股投资线索、投资机会和投资心得。","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5679,"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eae09b924985be1f09f6c2f3fa8c79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93f15c5c5ba8525f6184f8c6ca63c1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b2bc4eefcf219fc9047f4eba236b77c"},{"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88817f52678ce21e6c31a6ad0077d1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a674f7b3aa818345be78bdd33a2868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df7e820403d4b7fb65f592e14da540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eba71b1d16751a2317c80d203ba18cb"},{"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41c7c22526e1ce2ed4aee5b8ef9906"}],"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eae09b924985be1f09f6c2f3fa8c79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93f15c5c5ba8525f6184f8c6ca63c1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b2bc4eefcf219fc9047f4eba236b77c"}],"title":"通胀的隐忧,中产的死扛","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提到现在的打工人,似乎主题除了内卷就是躺平。</p><p>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有人都在死扛,扛得住的继续卷,扛不住的只能躺平。</p><p>在扛什么呢?通胀。</p><h2><strong>1</strong></h2><h2><strong>通胀的隐忧</strong></h2><p><br></p><p>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的宏观数据。</p><p>2021年5月,CPI同比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0.9%。</p><p>PPI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5%,环比上涨1.9%。</p><p>从数据上看,CPI温和上涨,PPI创新高,年初以来形成的CPI和PPI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距离通胀仍有一定的距离。</p><p>然而,事实是如果cpi体现了通胀,我们还可以松一口气。现在的数据显然问题更大。</p><p>最理想的数据,其实CPI应该在1.5%-2%的温和通胀中,这样起码传导机制是通畅的。然而目前数据来看,CPI的温和走势并不代表着中国不通胀,反而是正处在结构性通胀之中。</p><p>理论上,PPI作为上游,与CPI的走势应该是趋同或是较强相关的,周期也会比较明显。<strong>然而从历年数据来看,中国CPI与PPI的几轮小周期中,有些年份走势一致,有些年份则是明显的背离。</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df7e820403d4b7fb65f592e14da5409\"></p><p>其实,每一次背离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p><p>以2010年以来出现的两次明显背离为例。</p><p>2012-2015年,PPI持续出现负增长,而CPI却较为平稳。原因是PPI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总需求明显回落,但产能过剩的存在使工业产品供过于求,使得PPI出现持续的负增长。但CPI主要受经济转型期服务品需求上升的带动,涨幅虽有回落,但幅度并不大,核心CPI还出现了阶段性上涨。</p><p>2016年以来,CPI波动平稳,PPI却出现迅猛上涨。原因是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工业品供给明显收缩,需求大于供给,由此,ppi的供需与经济的发展开始对工业品价格有了明显的影响。</p><p>那么,今年的CPI和PPI的剪刀差为何在持续扩大呢?</p><p>一方面,PPI迅猛暴涨,主要原因比较清晰,其一,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全球对工业品的消费都持续上升,而疫情下的供给不足,供小于求,价格飙涨;其二,今年以来,除中国以外,所有的国家都在加大放水力度,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持续走高,而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自然控制不了全球原材料上涨的大趋势。</p><p>另一方面,CPI数据增长缓慢。目前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需求不足,工资又涨不上去,居民消费力自然也不足。</p><p>其实,2000年到2007年间,中国经济腾飞,增速很快,在2007年更是达到14%以上。但2008年以后的12年时间内,增速逐渐下台阶,在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也仅仅只有6.1%。</p><p>而目前经济复苏进程也不及预期,从中国社零数据也可以看出来,4月消费同比增长17.7%,而预期是增长25%,上月消费就已经开始不及市场预期了。</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eba71b1d16751a2317c80d203ba18cb\"></p><p><strong>可见,目前的结构性通胀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胀。</strong>上游的原材料暴涨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也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利润减少;利润减少又使得企业控制支出,工资自然也没办法提高;工资不提高,居民消费力不足,企业就没有涨价的支撑,无法向下游传导。</p><p>简单说就是,上游涨,PPI涨;下游还没传导过来,CPI温和;那么中游的企业,只能死扛。</p><p>企业是谁在扛呢?打工人。</p><h2><strong>2</strong></h2><h2><strong>内卷时代</strong></h2><p><br></p><p>通胀时代之下,资本大佬们靠着权益性资产赚的钵盆满盈;经济发展下,绝对贫困人口也已经被消灭;这么一看,最惨和最卷的,自然是处在中间的中产阶级。</p><p>自疫情以来,工资没涨但是物价却有抬头趋势,人们日常生活的成本更是大幅飙升。</p><p>比如,吃羊肉串,虽然羊肉没有涨价,但铁签、冰箱、机器都在涨价,成本这么高,就算羊肉白送也还是吃不起;</p><p>同样一碗兰州拉面,就算物价没涨,你点一份外卖,中间却多了包装费、人工费、外卖费……钱就这样花出去了,但是成本高了其他消费就少了。</p><p><strong>说白了,以前赚的钱都不算了,都被动的花在了基本生活上,只有不停的工作,继续赚才行。再卷也要继续干,把对方卷赢了,就胜利了。</strong></p><p>那么,现在卷的有多严重呢?</p><p>看看最近的新闻:</p><p>衡水中学学霸自称“乡下土猪”,要拱“城里白菜”;</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88817f52678ce21e6c31a6ad0077d18\"></p><p>复旦书记被海外硕博老师杀死,原因是职称竞争中丢失工作的担忧;</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eae09b924985be1f09f6c2f3fa8c794\"></p><p>从中年人的“互联网大厂996”甚至延伸到了“全民鸡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93f15c5c5ba8525f6184f8c6ca63c13\"></p><p>明明打工人的群体,是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和消费群体,是最精英的未来。</p><p>而现在,为了有限的资源,只能入卷。卷的动不了,也躺不下的时候,就只能死扛。</p><p>那么能不能不倦?也可以。要不就是都花掉,不再存钱,显然不可能;要么就是提前把赚到的钱变成资产,如股市、楼市,理财等长期存活,并与通胀挂钩。</p><p>但是这也有个问题,就是赔钱的风险。不过这也问题不大,配置资产的目的就是买保险,让自己被收割的部分最少。</p><p>也就是大家都赔,你赔的最少就是赚了。</p><h2><strong>3</strong></h2><h2><strong>未来的隐忧</strong></h2><p><br></p><p>现在的中产被卷得这么惨,未来会缓解吗?</p><p>其实从人口结构上看,未来的隐忧更大。</p><p>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出生率近年来持续走低。<strong>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1200万人,创1962年以来新低。</strong>同主要发达经济体相似发展阶段相比较,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更低,这也是拖累我国人口增速的主要原因。</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b2bc4eefcf219fc9047f4eba236b77c\"></p><p>此外,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0-14岁幼龄人口占比从2010年时的16.6%提高到接近18%,65岁以上年龄人口占比从2010年时的不足9%显著回升至13.5%,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而15-64岁年龄人口占比较2010年时下降近6个百分点。</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a674f7b3aa818345be78bdd33a28689\"></p><p>而“中间降,两头升”的老龄化、少子化等结构性问题,<strong>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也就是说还是中间这波人。</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41c7c22526e1ce2ed4aee5b8ef9906\"></p><p>而人口主导需求,从根本上来说,人口要素的变化和我国中长期需求态势息息相关。而在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所有行业都面临着需求下滑的困境,不管是地产这样的固定资产还是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p><p>此外,从结构上来看,商品也将让位于服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消费偏好不尽相同。以美国的情况为例,老龄人口在医疗服务上的支出较多,而劳动年龄人口更偏好耐用品消费,因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商品消费需求将逐渐让位于服务消费。</p><p>目前的人口问题也已然不利于商品消费需求的整体扩张,而在经济增速趋于下行的背景之下,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竞争压力仍将上升,服务消费行业虽然需求较大,但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质量和有待提升。</p><p>总体来看,<strong>我国人口问题就是未富先少,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赶不上部分新兴经济体。</strong>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尚不到40%,而像俄罗斯和泰国,居民消费率水平也要超过50%,美国更是接近70%。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之下,居民消费水平更是被大大打击。</p><p>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孩政策的出台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p><p>不过为了解决未来的人口问题,现在的三孩也确实再次加重了中间这波儿人的负担,现在如此内卷的状态下,继续生娃,生活成本也将更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压力也更大。</p><p>所以说到底,这对中产阶级来说就是一个死循环,除了死扛,基本没其他办法。</p><h2><strong>4</strong></h2><h2><strong>结语</strong></h2><p><br></p><p>其实,不管是通胀,还是人口问题,都是当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p><p>而从经济大周期上看,全球经济扩张周期已然到顶,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都是呈现下行趋势。</p><p>因此虽然今年比去年糟糕,但毫无疑问,今年会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至于现在的人口问题、通胀问题,我们就先扛着。毕竟能改变人类发展的,只有战争、疾病和自然灾难了。</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提到现在的打工人,似乎主题除了内卷就是躺平。</p><p>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有人都在死扛,扛得住的继续卷,扛不住的只能躺平。</p><p>在扛什么呢?通胀。</p><h2><strong>1</strong></h2><h2><strong>通胀的隐忧</strong></h2><p><br></p><p>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的宏观数据。</p><p>2021年5月,CPI同比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0.9%。</p><p>PPI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5%,环比上涨1.9%。</p><p>从数据上看,CPI温和上涨,PPI创新高,年初以来形成的CPI和PPI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距离通胀仍有一定的距离。</p><p>然而,事实是如果cpi体现了通胀,我们还可以松一口气。现在的数据显然问题更大。</p><p>最理想的数据,其实CPI应该在1.5%-2%的温和通胀中,这样起码传导机制是通畅的。然而目前数据来看,CPI的温和走势并不代表着中国不通胀,反而是正处在结构性通胀之中。</p><p>理论上,PPI作为上游,与CPI的走势应该是趋同或是较强相关的,周期也会比较明显。<strong>然而从历年数据来看,中国CPI与PPI的几轮小周期中,有些年份走势一致,有些年份则是明显的背离。</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df7e820403d4b7fb65f592e14da5409\"></p><p>其实,每一次背离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p><p>以2010年以来出现的两次明显背离为例。</p><p>2012-2015年,PPI持续出现负增长,而CPI却较为平稳。原因是PPI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总需求明显回落,但产能过剩的存在使工业产品供过于求,使得PPI出现持续的负增长。但CPI主要受经济转型期服务品需求上升的带动,涨幅虽有回落,但幅度并不大,核心CPI还出现了阶段性上涨。</p><p>2016年以来,CPI波动平稳,PPI却出现迅猛上涨。原因是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工业品供给明显收缩,需求大于供给,由此,ppi的供需与经济的发展开始对工业品价格有了明显的影响。</p><p>那么,今年的CPI和PPI的剪刀差为何在持续扩大呢?</p><p>一方面,PPI迅猛暴涨,主要原因比较清晰,其一,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全球对工业品的消费都持续上升,而疫情下的供给不足,供小于求,价格飙涨;其二,今年以来,除中国以外,所有的国家都在加大放水力度,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持续走高,而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自然控制不了全球原材料上涨的大趋势。</p><p>另一方面,CPI数据增长缓慢。目前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需求不足,工资又涨不上去,居民消费力自然也不足。</p><p>其实,2000年到2007年间,中国经济腾飞,增速很快,在2007年更是达到14%以上。但2008年以后的12年时间内,增速逐渐下台阶,在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也仅仅只有6.1%。</p><p>而目前经济复苏进程也不及预期,从中国社零数据也可以看出来,4月消费同比增长17.7%,而预期是增长25%,上月消费就已经开始不及市场预期了。</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eba71b1d16751a2317c80d203ba18cb\"></p><p><strong>可见,目前的结构性通胀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胀。</strong>上游的原材料暴涨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也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利润减少;利润减少又使得企业控制支出,工资自然也没办法提高;工资不提高,居民消费力不足,企业就没有涨价的支撑,无法向下游传导。</p><p>简单说就是,上游涨,PPI涨;下游还没传导过来,CPI温和;那么中游的企业,只能死扛。</p><p>企业是谁在扛呢?打工人。</p><h2><strong>2</strong></h2><h2><strong>内卷时代</strong></h2><p><br></p><p>通胀时代之下,资本大佬们靠着权益性资产赚的钵盆满盈;经济发展下,绝对贫困人口也已经被消灭;这么一看,最惨和最卷的,自然是处在中间的中产阶级。</p><p>自疫情以来,工资没涨但是物价却有抬头趋势,人们日常生活的成本更是大幅飙升。</p><p>比如,吃羊肉串,虽然羊肉没有涨价,但铁签、冰箱、机器都在涨价,成本这么高,就算羊肉白送也还是吃不起;</p><p>同样一碗兰州拉面,就算物价没涨,你点一份外卖,中间却多了包装费、人工费、外卖费……钱就这样花出去了,但是成本高了其他消费就少了。</p><p><strong>说白了,以前赚的钱都不算了,都被动的花在了基本生活上,只有不停的工作,继续赚才行。再卷也要继续干,把对方卷赢了,就胜利了。</strong></p><p>那么,现在卷的有多严重呢?</p><p>看看最近的新闻:</p><p>衡水中学学霸自称“乡下土猪”,要拱“城里白菜”;</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88817f52678ce21e6c31a6ad0077d18\"></p><p>复旦书记被海外硕博老师杀死,原因是职称竞争中丢失工作的担忧;</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eae09b924985be1f09f6c2f3fa8c794\"></p><p>从中年人的“互联网大厂996”甚至延伸到了“全民鸡娃”……</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93f15c5c5ba8525f6184f8c6ca63c13\"></p><p>明明打工人的群体,是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和消费群体,是最精英的未来。</p><p>而现在,为了有限的资源,只能入卷。卷的动不了,也躺不下的时候,就只能死扛。</p><p>那么能不能不倦?也可以。要不就是都花掉,不再存钱,显然不可能;要么就是提前把赚到的钱变成资产,如股市、楼市,理财等长期存活,并与通胀挂钩。</p><p>但是这也有个问题,就是赔钱的风险。不过这也问题不大,配置资产的目的就是买保险,让自己被收割的部分最少。</p><p>也就是大家都赔,你赔的最少就是赚了。</p><h2><strong>3</strong></h2><h2><strong>未来的隐忧</strong></h2><p><br></p><p>现在的中产被卷得这么惨,未来会缓解吗?</p><p>其实从人口结构上看,未来的隐忧更大。</p><p>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出生率近年来持续走低。<strong>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1200万人,创1962年以来新低。</strong>同主要发达经济体相似发展阶段相比较,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更低,这也是拖累我国人口增速的主要原因。</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b2bc4eefcf219fc9047f4eba236b77c\"></p><p>此外,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0-14岁幼龄人口占比从2010年时的16.6%提高到接近18%,65岁以上年龄人口占比从2010年时的不足9%显著回升至13.5%,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而15-64岁年龄人口占比较2010年时下降近6个百分点。</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a674f7b3aa818345be78bdd33a28689\"></p><p>而“中间降,两头升”的老龄化、少子化等结构性问题,<strong>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也就是说还是中间这波人。</strong></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441c7c22526e1ce2ed4aee5b8ef9906\"></p><p>而人口主导需求,从根本上来说,人口要素的变化和我国中长期需求态势息息相关。而在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所有行业都面临着需求下滑的困境,不管是地产这样的固定资产还是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p><p>此外,从结构上来看,商品也将让位于服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消费偏好不尽相同。以美国的情况为例,老龄人口在医疗服务上的支出较多,而劳动年龄人口更偏好耐用品消费,因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商品消费需求将逐渐让位于服务消费。</p><p>目前的人口问题也已然不利于商品消费需求的整体扩张,而在经济增速趋于下行的背景之下,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竞争压力仍将上升,服务消费行业虽然需求较大,但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质量和有待提升。</p><p>总体来看,<strong>我国人口问题就是未富先少,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赶不上部分新兴经济体。</strong>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尚不到40%,而像俄罗斯和泰国,居民消费率水平也要超过50%,美国更是接近70%。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之下,居民消费水平更是被大大打击。</p><p>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孩政策的出台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p><p>不过为了解决未来的人口问题,现在的三孩也确实再次加重了中间这波儿人的负担,现在如此内卷的状态下,继续生娃,生活成本也将更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压力也更大。</p><p>所以说到底,这对中产阶级来说就是一个死循环,除了死扛,基本没其他办法。</p><h2><strong>4</strong></h2><h2><strong>结语</strong></h2><p><br></p><p>其实,不管是通胀,还是人口问题,都是当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p><p>而从经济大周期上看,全球经济扩张周期已然到顶,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都是呈现下行趋势。</p><p>因此虽然今年比去年糟糕,但毫无疑问,今年会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至于现在的人口问题、通胀问题,我们就先扛着。毕竟能改变人类发展的,只有战争、疾病和自然灾难了。</p></body></html>","text":"提到现在的打工人,似乎主题除了内卷就是躺平。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有人都在死扛,扛得住的继续卷,扛不住的只能躺平。 在扛什么呢?通胀。 1 通胀的隐忧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的宏观数据。 2021年5月,CPI同比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1%;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0.9%。 PPI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5%,环比上涨1.9%。 从数据上看,CPI温和上涨,PPI创新高,年初以来形成的CPI和PPI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距离通胀仍有一定的距离。 然而,事实是如果cpi体现了通胀,我们还可以松一口气。现在的数据显然问题更大。 最理想的数据,其实CPI应该在1.5%-2%的温和通胀中,这样起码传导机制是通畅的。然而目前数据来看,CPI的温和走势并不代表着中国不通胀,反而是正处在结构性通胀之中。 理论上,PPI作为上游,与CPI的走势应该是趋同或是较强相关的,周期也会比较明显。然而从历年数据来看,中国CPI与PPI的几轮小周期中,有些年份走势一致,有些年份则是明显的背离。 其实,每一次背离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以2010年以来出现的两次明显背离为例。 2012-2015年,PPI持续出现负增长,而CPI却较为平稳。原因是PPI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总需求明显回落,但产能过剩的存在使工业产品供过于求,使得PPI出现持续的负增长。但CPI主要受经济转型期服务品需求上升的带动,涨幅虽有回落,但幅度并不大,核心CPI还出现了阶段性上涨。 2016年以来,CPI波动平稳,PPI却出现迅猛上涨。原因是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工业品供给明显收缩,需求大于供给,由此,ppi的供需与经济的发展开始对工业品价格有了明显的影响。 那么,今年的CPI和PPI的剪刀差为何在持续扩大呢? 一方面,PPI迅猛暴涨,主要原因比较清晰,其一,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全球对工业品的消费都持续上升,而疫情下的供给不足,供小于求,价格飙涨;其二,今年以来,除中国以外,所有的国家都在加大放水力度,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持续走高,而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自然控制不了全球原材料上涨的大趋势。 另一方面,CPI数据增长缓慢。目前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需求不足,工资又涨不上去,居民消费力自然也不足。 其实,2000年到2007年间,中国经济腾飞,增速很快,在2007年更是达到14%以上。但2008年以后的12年时间内,增速逐渐下台阶,在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也仅仅只有6.1%。 而目前经济复苏进程也不及预期,从中国社零数据也可以看出来,4月消费同比增长17.7%,而预期是增长25%,上月消费就已经开始不及市场预期了。 可见,目前的结构性通胀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胀。上游的原材料暴涨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也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利润减少;利润减少又使得企业控制支出,工资自然也没办法提高;工资不提高,居民消费力不足,企业就没有涨价的支撑,无法向下游传导。 简单说就是,上游涨,PPI涨;下游还没传导过来,CPI温和;那么中游的企业,只能死扛。 企业是谁在扛呢?打工人。 2 内卷时代 通胀时代之下,资本大佬们靠着权益性资产赚的钵盆满盈;经济发展下,绝对贫困人口也已经被消灭;这么一看,最惨和最卷的,自然是处在中间的中产阶级。 自疫情以来,工资没涨但是物价却有抬头趋势,人们日常生活的成本更是大幅飙升。 比如,吃羊肉串,虽然羊肉没有涨价,但铁签、冰箱、机器都在涨价,成本这么高,就算羊肉白送也还是吃不起; 同样一碗兰州拉面,就算物价没涨,你点一份外卖,中间却多了包装费、人工费、外卖费……钱就这样花出去了,但是成本高了其他消费就少了。 说白了,以前赚的钱都不算了,都被动的花在了基本生活上,只有不停的工作,继续赚才行。再卷也要继续干,把对方卷赢了,就胜利了。 那么,现在卷的有多严重呢? 看看最近的新闻: 衡水中学学霸自称“乡下土猪”,要拱“城里白菜”; 复旦书记被海外硕博老师杀死,原因是职称竞争中丢失工作的担忧; 从中年人的“互联网大厂996”甚至延伸到了“全民鸡娃”…… 明明打工人的群体,是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和消费群体,是最精英的未来。 而现在,为了有限的资源,只能入卷。卷的动不了,也躺不下的时候,就只能死扛。 那么能不能不倦?也可以。要不就是都花掉,不再存钱,显然不可能;要么就是提前把赚到的钱变成资产,如股市、楼市,理财等长期存活,并与通胀挂钩。 但是这也有个问题,就是赔钱的风险。不过这也问题不大,配置资产的目的就是买保险,让自己被收割的部分最少。 也就是大家都赔,你赔的最少就是赚了。 3 未来的隐忧 现在的中产被卷得这么惨,未来会缓解吗? 其实从人口结构上看,未来的隐忧更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出生率近年来持续走低。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1200万人,创1962年以来新低。同主要发达经济体相似发展阶段相比较,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更低,这也是拖累我国人口增速的主要原因。 此外,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0-14岁幼龄人口占比从2010年时的16.6%提高到接近18%,65岁以上年龄人口占比从2010年时的不足9%显著回升至13.5%,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而15-64岁年龄人口占比较2010年时下降近6个百分点。 而“中间降,两头升”的老龄化、少子化等结构性问题,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也就是说还是中间这波人。 而人口主导需求,从根本上来说,人口要素的变化和我国中长期需求态势息息相关。而在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所有行业都面临着需求下滑的困境,不管是地产这样的固定资产还是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 此外,从结构上来看,商品也将让位于服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消费偏好不尽相同。以美国的情况为例,老龄人口在医疗服务上的支出较多,而劳动年龄人口更偏好耐用品消费,因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商品消费需求将逐渐让位于服务消费。 目前的人口问题也已然不利于商品消费需求的整体扩张,而在经济增速趋于下行的背景之下,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竞争压力仍将上升,服务消费行业虽然需求较大,但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质量和有待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人口问题就是未富先少,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经济体,甚至赶不上部分新兴经济体。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尚不到40%,而像俄罗斯和泰国,居民消费率水平也要超过50%,美国更是接近70%。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之下,居民消费水平更是被大大打击。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孩政策的出台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为了解决未来的人口问题,现在的三孩也确实再次加重了中间这波儿人的负担,现在如此内卷的状态下,继续生娃,生活成本也将更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压力也更大。 所以说到底,这对中产阶级来说就是一个死循环,除了死扛,基本没其他办法。 4 结语 其实,不管是通胀,还是人口问题,都是当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而从经济大周期上看,全球经济扩张周期已然到顶,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都是呈现下行趋势。 因此虽然今年比去年糟糕,但毫无疑问,今年会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至于现在的人口问题、通胀问题,我们就先扛着。毕竟能改变人类发展的,只有战争、疾病和自然灾难了。","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183440558","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1,"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false,"causeOfNotShareable":"审核中,请稍后重试","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5403,"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01,"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0,"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18680165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