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提升复星国际正面评级,传递出什么信号?

项公观察
2023-05-31

李白度过人生的至暗时刻,从白帝城东下江陵之时,写下了千古名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看到标普发布报告,将复星国际评级展望由“负面”提升至“稳定”的时候,我觉得用这句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权威评级机构的背书,意味着全球主流机构的共识已是“复星稳了”! 

仔细推敲,复星获得标普正面的评级行动,其实涵盖了两层意思。 

其一,复星的资产负债结构得到优化,负债端稳定度明显改善; 

其二,中国一季度GDP增长4.5%,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回暖,叠加复星的“瘦身健体”战略践行得好,公司的基本面反转已是十拿九稳。 

去年,复星曾一度陷入评级下调的负面舆论等阴霾之中,市场情绪也受到不少影响。其实,有能力看透市场迷雾的人,并不会乱了阵脚,因为复星的战略脉络和市场地位始终是很清晰的。 

回顾来看,去年以来,复星加大了非战略性、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力度,2022年集团层面资产退出签约口径超人民币 400 亿元,回笼现金近人民币 300 亿元。叠加境内外银行为其提供大额、稳定信贷支持,在债券市场跌宕之际,复星成功兑付了以往的三个季度所有集中到期债务。 

诚然,去年的宏观环境对任何公司都不轻易。从2022年9月至今,三大评级机构总共采取了约670次的评级行动,有正面评级行动的民企仅10家。可以说,复星的这种魄力和能力,在中国民企之中却是殊为罕见,是靠实际行动赢得了认可。 

郭广昌在3月29日的《致股东信》中提到,公司通过“瘦身健体”专注于家庭消费产业;财务层面,持续缩减债务规模,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债务结构。 

从后续动作来看,这一思路依然在持续。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复星成功压降有息负债240亿人民币,集团层面总有息负债降至930亿人民币;同时债务结构中,银行贷款提升,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大幅下降,负债端稳定度明显改善。 

此中,我觉得一件事尤为值得敲黑板:今年1月,复星的境内主体拿到了一笔120亿人民币的银团贷款。彼时,工农中建交5大国有行作为联合牵头行,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浦发银行作为参贷行,共同组成银团,向复星国际境内运营主体复星高科提供人民币贷款。这反映出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复星资金面和业务战略的信心;中央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暖风,也在此得到了体现。 

进入二季度,可以打消市场疑虑的是,复星优化债务结构的势头丝毫没有减弱。 

可供佐证的消息是,复星国际境外多币种银团贷款5月初正式推出市场,截至目前已获得超过4.5亿美元等值贷款。本次境外银团贷款由中国银行、东亚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恒生银行、汇丰银行、法国外贸银行、渣打银行7家银行作为主牵头薄记行联合发起邀请。从银团筹组至今,已有超过10家银行参与,后续有约3个月时间供有意参与的银行通过“绿鞋机制”加入。 

从上述2笔贷款看,国内外的顶流大行悉数现身,阵容相当的豪华。在此背景下,标普提升复星国际的评级,亦是水到渠成之事。总之,复星身上的不确定性,已经极低了。 

往后看,可以预期的是,复星将继续落地更多的资产处置项目,压降杠杆率,提高在手现金的水平。而按照评级规则,复星的评级有望在今明年获得进一步提升。 

经历“完美风暴”后的复星,聚焦的家庭消费主业终将拨云见日,一季度业绩超出预期,底部反转的趋势已成。后续进一步提升市场和银行的认可度,也有望水到渠成。 $复星国际(00656)$

创作者训练营
创作者训练营:如何成为专业创作者。学习为期四周的创作者攻略,点击话题按照格式发帖,就有机会获得小虎盲盒。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