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亏本倾销性质恶劣?解码雷军眼中“最出色季报”

雷达财经08-25 21:40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面对小米汽车交出的首份答卷,雷军于8月21日晚在微博写下了前面这段文字。

顶着车圈新顶流的称号,经历了流量狂欢的小米汽车终于在日前揭开了其发布以来首个完整交付季度的神秘面纱。据小米汽车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共交付27307辆小米SU7系列新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借此揽下64亿元的收入。

而作为衡量车企经营效率的关键指标,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的毛利率在本季度达到了15.4%的水准。

不过,首秀便如此惊艳的小米汽车,仍旧没能逃过新能源车企初期难以盈利的命运。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经调整净亏损为18亿元。若按照27307辆的交付量计算,小米第二季度每卖一辆车平均亏损超6万元。

前述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后,网传极越汽车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在朋友圈炮轰小米和雷军亏钱卖车,直斥其做法放在以前叫作倾销,“是最恶劣的商人本质。”

对于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的情况,雷军则表示,“等我们到了一定的规模,我相信很容易打平的,所以大家不用替我们焦虑”。

雷军敢义无反顾地投身造车事业,其信心或源自小米稳固的基本盘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截至第二季度末,小米的现金储备高达1410亿元,与官宣造车消息时相比增加了300多亿元。

对于这份财报,雷军称“这是小米历史上最出色的季报!”

不过,小米本季度的智能手机ASP(平均销售价格)同比、环比均出现了轻微的下滑。对此,小米给出的解释是中国大陆的竞争加剧、ASP较低的新兴市场的销售量增加、以及促销的影响。

小米汽车单季狂收60多亿,毛利率已超部分“造车老将”

自3月小米SU7发布会以来,小米汽车犹如一股强劲的旋风在车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流量热潮。随着小米集团最新财报的公布,小米汽车的具体运营状况也清晰地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共斩获889亿元的收入,相较上年674亿元的收入实现32%的增长,彰显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小米集团将业务分部更新为手机×AIoT及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两个主要的业务分部。

其中,手机×AIoT分部包括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相关业务,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则主要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相关业务。

而具体至与小米汽车关联的板块,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第二季度为小米贡献64亿元的收入。而将该板块的营收进一步拆分,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的直接收入高达62亿元,其余2亿元则来自其他相关业务。

对于一家刚刚入局造车的企业而言,初次交付便在首个季度砍下60多亿元的收入已属难能可贵。不过,与小米集团单季度所取得的总营收相比,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板块对集团总营收的贡献尚不足一成,占比为7.2%。

而支撑起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这60多亿元收入的功臣,便是小米汽车上市后表现尚可的交付量。今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小米SU7系列新车27307辆,平均每月交付新车超9102辆。

早在今年4月,花旗曾发布一份报告称,今年小米将交付5.5万台-7万台汽车,平均每辆SU7将亏损6800元。彼时,小米集团相关人士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这一信息可能偏差较大。花旗汽车分析员这份报告出自4月2日,对小米SU7的销售火爆情况可能预估不足。

如今来看,花旗对小米汽车的相关预测的确存在偏差。小米在本季度最新出炉的财报中提到,6月,小米汽车工厂开启双班生产,并于7月进行了产线调优维护,小米不仅将全年交付新车10万辆的目标提前到了今年11月,甚至还将冲刺全年交付12万辆的新目标。

据小米披露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其智能电动汽车的ASP为每辆228644元。同期,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的毛利率为15.4%,而这样的毛利率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已不输于部分行业老将。

比如,今年第一季度,蔚来的毛利率和汽车毛利率分别为4.9%、9.2%。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和汽车毛利率分别为14%、6.4%。不过,与已经实现盈利的理想汽车相比,小米汽车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和汽车毛利率分别为20.6%、19.3%。

对于外界颇为关注的小米汽车的毛利率问题,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我们在发布季报的同时,也同步发布了我们汽车的毛利率,大概在15.4%左右,这个毛利率还是让很多投资人,分析师和媒体朋友,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毛利率水平。参考很多同行的毛利率水平,他们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维持着一个非常低3的毛利率水平。”

卢伟冰还强调,对于公司的第一款车来讲,团队认为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而这个毛利率背后,体现了小米几个比较重要的能力,第一就是小米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第二是智能制造,在自建工厂之后,公司对工厂潜力的挖掘还是不错的。第三是供应链对小米的信心,虽然是第一辆车,但是供应商合作伙伴对小米的未来非常看好,提前给了非常多的成本释放。以上几个方面,推动小米汽车实现了非常好的毛利率水平。

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雷军:“不用替我们焦虑”

对于造车事业的投入,雷军是认真且全情以赴的。早在刚刚官宣造车消息之际,雷军就扬言这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他愿意“压上自己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与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对于小米汽车的表现,雷军也是寄予厚望的。雷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透露小米汽车的“野心”,即小米汽车争取在15年至20年的时间内进入全球前五的目标。

承载着外界的期待和希望以及背水一战的决心,雷军的心情在小米汽车从筹备到发布的过程中无疑是十分忐忑的。幸运的是,随着小米汽车的正式发布与市场的热烈反响,雷军及其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在小米汽车正式与用户见面后的几个月里,雷军悬着的心又放下了大半。

然而,即便开局十分惊艳,小米汽车也需要面对新能源车企初期普遍面临的盈利难题。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经调整净亏损为18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小米集团整体的盈利表现。

相比对交付量预估的保守,花旗此前对小米汽车平均每辆SU7将亏损6800元的预测也显得有些保守。若按照18亿元的经调整净亏损以及27307辆的季度交付量粗略计算,小米汽车本季度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将亏损6.59万元。

基于前述情况,8月22日,“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单。截至发稿,该话题在微博已吸引超过8500万的阅读。就在“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话题引发热议之际,一张网传极越汽车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在朋友圈炮轰小米和雷军亏钱卖车的截图在网络上扩散开来。

网传截图中的文字称,“雷军这样的企业家,有点公德心和羞耻心好不好?每台车亏6万,亏那么多你还卖那么多干嘛?有些企业亏是因为不折价就卖不掉了,小米和雷军这叫啥?放在以前这就叫作倾销,这是最恶劣的商人本质。”

对此,红星资本局向徐继业本人求证,对方则回应称,“朋友圈主要是针对朋友,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仅限在朋友圈中,具体就不证实或者证伪了。”

天眼查资料显示,极越汽车所属公司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由吉利和百度共同持股。

事实上,对于需要靠规模效应才能实现盈利的造车赛道而言,小米汽车初期亏损的情况其实也是外界意料之中的。在看到“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的话题时,身为小米汽车灵魂人物的雷军在微博回应道,“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而在8月22日举行的“雷军的副驾”珠三角巡航直播活动上,雷军再次回应“小米SU7卖一辆亏6万多”的话题。雷军表示,“我觉得这个算得既对也不对,因为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刚刚开始,我觉得我们的财务表现还是不错的,的的确确在第二季度,我们在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上亏了18个亿,换句话说投入了18个亿,但等我们到了一定的规模,我相信很容易打平的,所以大家不用替我们焦虑。”

而就小米汽车业务的亏损问题,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议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业务亏损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小米汽车目前的规模还比较小,汽车是典型的需要规模经济的行业。其二是小米汽车第一辆车的投入非常大,成本的消化还需要一些时间。

卢伟冰还表示,小米SU7是纯电轿车,在所有的车型里面,纯电轿车的成本是最高的,因为电池非常贵。相信随着未来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产能的不断挖潜、交付能力的提升,小米汽车的亏损会进一步收窄。

有分析指出,小米汽车业务前期的亏损其实是行业普遍现象,也是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新能源车企初期难以盈利,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尚未形成足够的生产规模。在新能源车企的初创阶段,由于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生产线建设尚不完善以及供应链整合能力有限等因素,企业往往难以迅速达到最优生产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企往往还面临着较高的成本压力,比如,工厂建设、设备购置、技术研发等。此外,新能源车企在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这些投入在短期内难以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新能源车企在初期阶段的盈利能力普遍较弱。不过,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与技术的持续创新,小米汽车有望在未来实现扭亏为盈。

基本盘稳固,现金充沛,智能手机ASP微降

雷军之所以能以坚定的步伐踏入造车领域,其深厚的信心源自于小米稳固的基本盘所赋予的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充沛的现金也是小米核心业务以及新业务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早在今年3月小米手机Civi 4 Pro的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也表示,三年前宣布造车后,小米的现金储备增加了大约300亿,“今天小米的综合实力比三年前更加强大。”

雷达财经注意到,截至第二季度末,小米的现金储备高达1410亿元。相比宣布造车消息时的1080亿元,小米的现金储备如今增加了330亿元。相较上个季度的1273亿元,小米的现金储备在本季度环比也增加了137亿元。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不仅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其盈利能力也得到显著的提升。本季度,小米的经调整净利润达62亿元,同比实现20.1%的增长。若扣除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18亿元的经调整净亏损,小米汽车本季度的经调整净利润更是将达到约80亿元。

看着这份最新出炉的财务答卷,雷军难掩激动之情,其在微博感慨道,“这是小米历史上最出色的季报!感谢大家支持!”

备受外界关注的汽车新业务之外,小米的传统业务在本季度也取得了还算不错的表现。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AIoT分部的收入为825亿元,同比增长22.5%,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92.8%。

第二季度,小米在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220万台,同比增长28.1%,超过同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9%的同比增幅(根据Canalys数据)。得益于出货量的强劲增长势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在本季度同比增长27.1%至465亿元。

根据Canalys数据,二季度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排名中位列前三,市占率为14.6%,是前五名中出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牌,而这也是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十六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至于小米费尽心思为之付诸努力的高端化战略,也在本季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第三方数据,第二季度,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达到22.1%,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根据第三方数据,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3000–4000元价位段、4000–5000元价位段、5000–6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占率均实现同比提升,同比分别提升5.4个、3.5个、2.3个百分点,达到16.8%、20.1%、8.9%。

不过,小米智能手机的ASP仍出现了轻微的下滑,由去年第二季度的每部1112.2元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每部1103.5元,同比减少0.8%。对于智能手机ASP的下滑,小米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的竞争加剧以及ASP较低的新兴市场的销售量增加。

相比第一季度的每部1144.7元,小米本季度的智能手机ASP的降幅则达到3.6%,这则是因为小米在中国大陆的618电商购物节期间增强了促销力度,以及小米于ASP较低的新兴市场的出货量增加所致。

至于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板块,第二季度斩获268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0.3%,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的智能大家电、境外市场的平板及全球市场的可穿戴产品收入增加。本季度,该板块的毛利率同比也提升2.2个百分点达到19.7%。

具体来看,小米平板、可穿戴产品的收入,在本季度同比分别实现67.6%、31%的增长。但相比前面提到的这些产品,小米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收入同比仅增加1.1%。截至第二季度末,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达到8.22亿,同比增长25.6%。

不过,小米的大家电业务收入涨势迅猛,于本季度实现38.7%的同比增长。其中,本季度小米空调产品的出货量超33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40%;冰箱产品的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25%;洗衣机的产品出货量超4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30%。

除了前述提到的这些,本季度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83亿元,同样也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毛利率高达78.3%,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其中,广告业务贡献60亿元的收入,游戏业务贡献10亿元的收入。

或是受到这份最新披露财报的影响,小米的股价在8月22日迎来大涨。截至当天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报收19.1港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9.02%。不过,8月23日小米集团股价微跌1.47%。

在8月22日的直播中,雷军也谈到了自己对公司股价表现的看法。雷军认为,认认真真地把车造好,把产品造好,把业绩造好,这是一个上市公司的本分。但雷军也无奈地表示,“有时候股票跌了就天天在我留言区就骂,我也压力很大。我努力保证我努力工作,让大家都挣点钱。但是这个股票是涨是跌,我真的左右不了,如果认真造车,肯定长期是好的”。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