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孟买向北走250公里,有一座叫做苏拉特的小城,你肯定没有听过这个地方,但你平时在珠宝首饰店看到的钻石中,有将近90%都来自这里。
钻石本质上就是金刚石,从挖出来到戴在你手上,还需要经过切割、打磨等一系列步骤;而这个苏拉特就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加工中心之一,每天下午都有成百上千口袋里揣着钻石的人在这里做买卖,除了半露天的钻石交易市场,有人就在街边摆地摊卖钻石,还有的甚至就站在路边卖。
如果有人在这边一边嚼着咖喱,一边跟你说,他每天都做着几百万美元的生意,他可能还真的不是在吹牛逼,但是今年3月底,这座全球钻石之都却几乎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3月24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全国封城,以避免新冠疫情扩散。大量钻石工厂关门歇业,20多万钻石民工坐车回老家,原来每天都有几百万生意过手的苏拉特也迅速陷入了萧条。而苏拉特只是印度的缩影。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的数据,受疫情影响,印度第二季度GDP同比暴跌23.9%,就连美国也在下滑9.1%。
其实早在疫情爆发前,印度经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2020年1月,印度GDP增速已经从最高时将近10%,跌到了3.1%,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几乎全部熄火,内需不断下降,外贸也长期赤字,所以这一切与其说是飞来横祸,不是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印度经济会变成今天这样?
为什么印度经济会变成今天这样?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反过来问,印度经济它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上一期我们谈了印度政治上的印度教民族主义问题,这一期我们来谈印度经济,我们刚才提到印度经济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其实一般来说后发国家要实现逆袭,首先都是从工业开始做起,逐渐积累原始资本一点一点产业爬坡,最后再逐渐向服务业转型,欧洲、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和我们国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印度一开始也是这样,刚独立的时候,印度学苏联也搞5年计划,把工业化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所以制造业在初期发展得确实很快。但是到80年代后,画风突然一变,服务业开始提速,遥遥领先于同一时期的工业和农业增长,农业占比下降留下的坑,几乎全部被服务业给填上了。
但另外一方面,制造业从80年代起几乎就是一直在原地踏步。目前印度农业占GDP的比例大概是15.4%,工业是23%,而服务业高达61.5%。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经济结构简直是一个典型的发达国家配置,但问题在于发达国家都是先实现了工业化,再逐渐地去工业化,而印度却是还没怎么开始工业化,就已经结束了工业化。
印度经济的很多问题都来自这种所谓跨工业化的诡异操作,很多人自然会问它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80~90年代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此消彼长的关键节点,之前高度管制下的印度经济,它的年增长率只有3.5%左右,所以为了加快发展,印度从八九十年代起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这个之后,有意思的就来了。
大部分国家搞改革都是制造业先起来,但印度起来的却偏偏是服务业。至于原因,我说个故事大家就都明白了,比如说我是个印度人,我叫拉杰奥,市场化改革来了,我想去建个厂卖拖鞋,但盖工厂首先得拿地,对吧?但印度70%的土地都是私人所有的,而且绝大部分的持有者,还不是农民,是大地主。
所以说如果我看中一块地,要么被地主狠狠宰一刀,要么谈个几年都谈不下来。
2006年,塔塔集团想在西孟加拉邦拿一块地给他旗下的汽车公司造个汽车厂,结果被当地的地主联合农民一起告了10年,到最后又把地给还了过去。
这个塔塔集团是全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从早晨的闹钟,到出门坐的汽车,到路过的大桥,到上班的企业,到用的手机,再到下班去买东西的超市,还有晚上在家泡的茶,背后其实都有塔塔的身影。连这种巨无霸都搞不定一块地,那我们这种印度中小企业主肯定更没办法,对吧?
2013年的时候,印度政府还颁布了一个非常丧心病狂的土地收购法,虽然这个法的名字里面带有收购两个字,但它不如叫土地永不收购法,为什么呢?因为它新增了一个收购评估环节,这个环节如果你走正常流程需要走5年,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不允许收购的繁文缛节,基本上要拿一块地简直不可能。
就算你人品爆发,克服了漫山遍野的钉子户的第一关,但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建厂要通电,但印度电力长期供不应求,停电是家常便饭。2016年印度都还有将近1亿人没有电用,而中国在2010年就实现了电力的全覆盖。
2012年的时候,印度还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停电,有超过6亿2000万人受到影响,占世界人口的9%。这种事去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都毫无违和感。而且就算你有了地,建了厂,通了电,但真要招人的时候吧,问题又来了。
我经常听到一些观点说印度年轻人多,所以人口红利比较大,但我个人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红利之间其实还隔着100条恒河,为什么?首先,就算年轻人很多,但如果没有合适他们待的岗位,那这些红利就不是红利。大家看一看阿拉伯之春后的中东就都明白了。
其次,就算有合适的岗位,但如果人都被绑在家乡出不来,比如印度某些农村地区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那你有年轻人也没有用,是吧?最后就算有岗位,这些人也出得来,但如果劳动法太变态,之前的一切也都白搭。对,印度的劳动法就很变态。
1947年,印度劳资纠纷法颁布,这部法律的细节特别冗杂,按照这个法律,加尔各答一个有2000个工人的口香糖厂,被活活分出了119个操作岗位,只要一个负责在前端加料的工人没来上班,同一条流水线,剩下的十几个人就可以依法摸鱼;就算另一条流水线上有闲置的员工,也不能把他喊来顶上,因为他的岗位职责里没有写这一条。
但这个法律最坑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任何一个雇了超过100个员工的公司,就算员工再怎么摸鱼,你要开掉他,还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这往往意味着无休无止的拉扯甚至行贿。就算好不容易把人给开了,对方仍然可以在三年内发起不公平解雇的申诉。
1970年,印度又颁布了一个合同工法案,规定只要是超过10个人以上的企业,在雇用正式员工之前,首先都得经过政府的批准,相当于只要你的公司员工超过100个,那你不管是雇人还是开人,都得政府先点头,这等于是鼓励印度人把企业尽量往小了做,招人也尽量招临时工,别招正式工。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具有印度特色的现象。就是除了农民之外,印度80%的就业人口都在所谓的灰色经济中,逃税,不受监管,但也没有社保。所以一旦遇到外部冲击就非常脆弱。
比如这次的疫情中,印度就有1.4亿人失业,大部分之前都在灰色经济部门中工作,当然印度制造业搞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刚才说了比较重要的三点,第一点就是土地制度,由于印度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它如果要盖厂就比较困难,而制造业不盖厂,那搞啥制造业呢对吧?
第二点就是印度的基建比较落后,像电力和公路都是要搞制造业必须的基础设施,而印度在这方面非常欠缺。
第三就是印度的劳动法非常的丧心病狂,所以让劳资关系变得非常的僵化,这对于一个新兴的国家搞制造而言也不是一件利好。所谓市场化改革就是哪里有钱赚,哪里钱好赚,人就会自动涌向哪里。搞个制造业都要过三座大山,那正常人当然知难而退了,所以这在不经意间就成就了印度服务业的辉煌。其中制药、电影与IT就是最典型的三个。
前几年大家因为《我不是药神》知道了印度仿制药产业,其实更早之前还有一部美国电影叫做《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是在说印度的仿制药,只不过《药神》讲的是白血病药,而《达拉斯》说的是艾滋病药。
这也折射了印度仿制药产业的特点,品类全,价格低。无国界医生组织在2015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印度的仿制药让艾滋病治疗的花费从原先的1万美元下降到了大概200美元,不过印度制药业的发迹史却显得很流氓。
1970年的时候,印度政府颁布了专利法,让印度企业可以正大光明地仿制跨国药企的专利药品。在整个80年代,印度都是世界上药品价格最低的国家。
1995年加入世贸后,这种流氓做法虽然玩不下去了,但印度药企却趁着WTO给的10年过渡期,在全球疯狂扩张,如今已经基本脱离了复制粘贴的阶段,而开始有了大量自己的专利,尤其是在我们国家都难以胜任的制剂环节。
从数据上看,印度制药在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三,在价值上排名第十,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而且每年增速都在10%以上。
《我不是药神》中的格列卫,不光中国人代购,在日本、韩国也是代购热门,“世界药房”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次就是电影,从2005年开始,印度电影在制片数量上就已经达到全球第一,这些电影也不都是粗制滥造,比如《三傻》《摔跤吧,爸爸》《调音师》大家都很熟悉,在IMDB电影评分网站上,最好的100个印度电影中的平均分甚至还略高过中国电影。当然印度也有一些爱国神剧了,比如在一个叫做《印度2030》的电影里面,1卢比可以兑换80美元,而服务员和清洁工反而都是欧美白人。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IT。
印度IT外包是它服务业外包中最典型的一项。我非常尊敬的牛津大学人类学系的项飙教授,就在他的博士论文《全球猎身》里详细谈过这个问题。
从上世纪开始,印度许多地方就出现了很多叫做“技能店”的私立IT技术培训学校,这种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是跟着美国走,有点像我们的考研培训班,它的目的也非常简单粗暴,就是为了以后通过技术移民到美国去,早日实现在印度农村有地,在印度城市有房,在美国有高薪工作的印度梦。
这本书里面有非常多好玩的细节,比如培训费怎么筹,这些人去了美国后怎么被安排工作等等。
但有个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就是一旦一个印度农村的男青年在国外靠IT混出点名堂,他结婚时女方给的嫁妆都要多很多。
所以由于IT的新郎特别吃香,印度的一些农村还出现了所谓的叫嫁妆期货市场,就是有钱的老爸,到处去找有前途的男孩,一旦认准目标,就让对方以承诺日后娶他自己的女儿为条件,把未来的嫁妆提前给这个男孩,赞助他学习和出国找工作。
而且,为了防止这种期女婿之后耍赖,双方还约定好在给钱赞助的同一天就给两个人举办婚礼,相当于用乡规民俗来拴住这个期女婿。这个过程本身抽象的说,其实就是一个资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再从地方社会转移到全球体系的过程,大家感兴趣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通过这种全球猎身,印度IT确实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影响力。
在硅谷,印度的程序员还有一个特殊的诨号,叫IT Mafia。就是说印度的码农,就像意大利黑手党一样,特别善于组织和抱团,谷歌、微软、Adobe、思科、甲骨文、Facebook的高管里遍布印度人;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Uber、亚马逊、微软等IT巨头也扎堆在这里设立总部。
孙正义更是拿钱投票,过去三年他给这个城市的科技企业一共砸了80亿美元,不过,虽然印度的电影、制药和IT贡献了超过10%的GDP,但是由于产业链长度和专业门槛的限制,这三个产业其实能吸纳到的就业人口非常少,三个产业加起来不到1000万,但印度适龄劳动人口有将近9个亿。
毕竟常规操作都是说农民进城变成工人,很少听说农民进城直接变成程序员,所以这就造成印度经济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越高,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也越高。比如美国GDP中超过68%是服务业,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大概是79%左右。
而印度的服务业占GDP的比虽然高达61.5%,但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只有32%左右,而另外42%的人还在种地。所以从就业来看,印度的服务业仍然是个弱小的部门,农业反而是支配部门。
因此印度这个国家整体来看就非常奇怪,从服务业占GDP来看,它显得很现代,但从农业占就业人数来看,它又显得很原始,印度经济也长期被这种扭曲带来的问题所困扰,一个就是失业率很高,另外一个就是贫富差距非常大。
2014 年莫迪上台之后,也意识到了印度经济的种种问题,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他能成功吗?
上期节目我们谈到,莫迪在古吉拉特邦当一把手期间,通过招商引资、修基建、搞制造,把当地变成了印度的小广东,所以他在上台后特别想在全国推广古吉拉特模式。
他刚上任的时候,就向全世界喊话,Make in India,喊完就开始向土地和劳动法开刀,之前说印度劳动法规定100人以上的企业,要裁员就得经过政府的批准,莫迪承诺放宽到300人,之前说雇佣10个人以上的企业就要遵守法律流程,穆迪说放宽到30个人。
但他话还没说完,工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双方一路拉扯,在今年1月8号还有2.5亿人参与全国性的大罢工,劳动法改革改了5年都没推下去。
莫迪本人不仅被工人说成是舔资本家,还被商界批评说是改革缺乏基本诚意,两头不是人。搞土地改革时也是一样,莫迪想废除之前丧心病狂的2013年土地收购法,同时向失去土地的农民保证,每一个家庭至少保障一个就业。但印度农村一户家庭可能有十几口人,只有一个人就业,连咖喱其实都没得吃,在铺天盖地的反对声下,这事儿也没推下去。
还有被莫迪视为改革重点的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原本是想让印度的税制全国一盘棋,降低货物流通的手续和成本,但搞到最后又分成了CGST(中央商品服务税)、SGST(邦商品服务税)、IGST(跨邦商品服务税)还有UGST(部分印度特殊地区的税)四种税,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印度制造业的产业附加值增速也只是在莫迪上台一年后短暂地提升,之后又迅速下落。
眼看靠经济手段搞不定经济问题,莫迪于是开始玩起了政治,2017年的时候,特朗普政府提出了印太战略,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一起搞所谓的四方安全对话,但一看地图就知道特朗普到底想要干什么。
其实莫迪一开始对这个印太战略也只是只出工不出力,毕竟他也不想被美国人当枪使,但最近几年随着中美关系恶化以及脱钩的声音浮现,印度觉得自己可能遇到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想趁此把欧美放在中国的供应链迁到印度。
今年4月,印度主动联系上千家在华美企,放出优惠政策,希望他们把供应链迁到印度。一个月后,中印边境就出了问题。8月,苹果开始要求富士康在印度建厂,又过了一个月,班公湖就再起波澜。所以,印度最近隔三差五地搞事情,除了有上期说到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原因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希望借此纳投名状,把欧美制造业供应链拉到印度。
但就像之前分析的那样,制造业不是喊几句口号,在边境搞点事情就能搞起来的。只要印度不去除土地、基建、和劳动法这三座大山,它的制造业之梦恐怕也只是一个幻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