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vision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944关注
15607粉丝
10主题
0勋章
avatarvision
10-06 08:15

阿里巴巴 vs. 京东:哪个值得买?

如果回望过去十几年,中国电商的故事几乎就是阿里和京东的故事。一个是靠平台模式轻装上阵,一个是靠自营模式重兵投入。它们都曾是“国民级”的存在,如今却面对着共同的困境:行业增速放缓,社交电商和短视频平台的强势崛起。问题是,在这个环境里,投资者该把钱押在哪一个身上? $京东(JD)$ $京东集团-SW(09618)$ $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W(09988)$ 行业天花板越来越低先看大环境。电商增速已经大不如前。十年前电商零售还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如今三年平均增速已经掉到1%出头,2024年甚至出现过负增长。电商渗透率也在回落,从2023年的32.8%降到2024年的31.8%。不是说中国人不买东西了,而是大家的钱袋子确实捂得更紧了:地产走弱、消费信心不足,让零售总量增长乏力。与此同时,拼多多、抖音、快手用“低价+社交”的打法快速拿走市场。阿里GMV份额从2017年的七成被腰斩到如今32%,京东也从24%掉到22%。增量市场变小,存量竞争加剧,这是两大巨头必须接受的现实。china ecommerce company revenues京东:便宜是真便宜从估值角度,京东现在看上去像是市场遗忘的角落。DCF测算给出的上行空间高达50%以上,而股价却几乎一年没怎么动。京东的逻辑是:国内聚焦,物流高效,业务结构稳定。它的电商收入占比超过80%,GMV增长还保持正数,相比阿里的负增长要好不少。再加上京东健康、京东物流这些子业务,算是稳扎稳打。当然,京东的问题也很
阿里巴巴 vs. 京东:哪个值得买?
avatarvision
10-06 08:00

芯片股狂飙,技术面在提醒:该小心了

今年半导体板块的走势无疑是最亮眼的。 $半导体指数ETF-HOLDRs(SMH)$ 年初至今上涨39%,几乎是标普500涨幅的三倍。过去一个月更是飙升近20%,短期涨幅之快令人侧目。但当涨势过猛,市场自然会开始问:还能继续吗?技术面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本周SMH的14日RSI冲上81,这在ETF历史上极为罕见。过去十年只有三次出现类似情况,结果都指向了随后的回调。2021年那次,一年后基金下跌超过30%;2024年6月的信号虽然没那么严重,但六个月后也跌去12%,一年后依旧未能收复。这并不是说市场一定会重复历史,但当动能过度,仓位过于集中,风险就会被放大。此时的关键在于,投资者不应再问“芯片还能不能涨”,而是要思考如何在高位行情中管理风险。从交易角度看,当前环境更适合以稳为主。对于已经有不错浮盈的投资者,逐步兑现部分利润,把仓位降下来,可以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回撤压力。同时,与其继续盲目追逐板块ETF,不如把目光转向个股分化,那些估值合理、基本面有持续支撑的龙头,往往比纯粹靠题材炒作的公司更具防御性。另一方面,对于长期仍然坚定看好半导体的人,与其在高位一次性冲进去,不如等市场调整过后再择机加仓,分批布局更能降低风险。倘若仓位已经偏重,还可以考虑用期权或其他衍生品做对冲,比如买入保护性看跌期权,或者通过卖出看涨来收取权利金,把潜在的波动收敛在一个可控范围内。总的来说,半导体的长期逻辑没有改变,但短期技术面过热已经透支了部分未来空间。市场的机会依然在,但节奏需要重新拿捏。能否在热潮中守住利润,比继续追高更重要。
芯片股狂飙,技术面在提醒:该小心了
avatarvision
10-01
avatarvision
09-26

2天翻倍,LAC还能上车吗?

过去两天,加拿大锂矿公司 $Lithium Americas Corp.(LAC)$ 成为了市场最热的话题。股价在短短两个交易日内翻倍,9月24日的涨幅甚至高达96%。引爆行情的并不是锂价的反转,而是一则政治层面的重磅消息:据媒体披露,美国政府正就获取Lithium Americas最高10%的股权进行谈判,作为对拜登时期批准的23亿美元能源部贷款重组方案的一部分。一位特朗普政府官员确认,政府寻求的股权比例“较小”,但未透露具体数字。对于一家市值不足1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样的消息足以在市场上掀起海啸。但在短期狂欢之后,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LAC还能不能买?为什么是LAC?锂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锂是电动车、电池储能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长期以来,美国高度依赖海外进口,尤其是中国、智利和澳大利亚。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供应链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美国必须寻找“本土锂”。为什么是LAC?,就必须看它的核心资产——位于内华达州的Thacker Pass锂矿。Thacker Pass是目前北美探明储量最大的锂矿,储量规模高达4450万吨LCE。建设规划上,公司打算在2027年底完成一期投产,每年生产约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这一产量足以支撑80万辆电动车电池的需求。远期扩建完成后,年产量有望提升至8万吨以上,远远超过目前美国最大在产矿山雅宝Silver Peak仅5000吨的水平。正因为如此,Thacker Pass不仅是一项商业项目,还是美国少数经过完整审批、并进入建设阶段的锂矿,美国新能源产业链能否真正实现独立的关键,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商业意义。通用汽车早已看中了这一点,投入了6.25亿美元,换取38%的股权和长达20年的优先采购权。如果美国政府进一步入股,LAC就不再是一家普通公司,而会被直接纳入
2天翻倍,LAC还能上车吗?
avatarvision
09-25

铜矿“黑天鹅”,FCX暴跌17%,危机还是机会?

要说昨天最大的新闻,非 $麦克莫兰铜金(FCX)$ 莫属了,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的格拉斯伯格矿(Grasberg)因为泥石流停产,自由港麦克莫兰股价一度暴跌近17%,创下五年来最大跌幅。要知道,这个矿占全球铜产量约3%,这么大的缺口突然消失,市场反应自然极端,伦敦铜价立马拉到每吨10,300美元,逼近历史高点。这其实揭开了铜的一个老问题:需求在稳步增长,但供给总是出岔子。过去两年,刚果、智利、巴拿马的矿区接连出事,现在又轮到印尼。铜矿的开采不像互联网公司扩服务器,投产周期长、资本开支大,没法说补就补。结果就是,稍微一个意外,市场价格就失控式上扬。铜的“双重逻辑”:能源转型 + AI浪潮从需求端看,铜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新能源车平均耗铜量是燃油车的四倍,风电、光伏的单位装机也比传统能源多消耗2至5倍铜。未来十年,光是绿色能源领域就会拉出一个庞大的铜需求增量。另一头是AI。你可能没注意,数据中心其实是“吃铜大户”。电力分配、冷却、网络设施,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铜。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仅数据中心对铜的需求就能占到全球1%到2%。放到全球基数里,这已经是相当恐怖的量。BloombergNEF的数据更直白:未来十年数据中心将消耗430万吨铜,差不多相当于智利一年的总产量。换句话说,无论是新能源还是AI,铜都是核心原料,没得替代。供需缺口:从短期扰动到长期结构性紧张短期看,格拉斯伯格矿停产就是典型的“黑天鹅”。高盛测算,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全球可能因此少掉50万吨铜供应。别忘了,这还是在其他矿不出事的情况下。长期看,问题更大。2027年开始,精炼铜将出现显著短缺,并且在未来五年持续恶化,到2032年缺口可能拉到220万吨。国际能源署的判断更悲观:哪怕按照高产量情景,到2035年,全球铜市场还是有2
铜矿“黑天鹅”,FCX暴跌17%,危机还是机会?
avatarvision
09-24
真是羡慕
avatarvision
09-24

金价狂飙、股价分化:黄金投资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

黄金的故事,这半年进入了新高潮,现货金价已经一路突破3700美元,周二更是刷新到了3790美元的新纪录。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黄金能这么猛?其实背后的逻辑不复杂。第一,美联储降息,黄金吃红利。9月份,鲍威尔终于宣布降息25个基点。其实从年初开始,市场就已经在憧憬降息了,金价也一路炒预期。为什么降息对黄金好?很简单:利息降了,债券的收益率变低了,你拿着国债还不如买黄金。再加上降息可能会推高通胀,而黄金一直是对冲通胀的好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双保险逻辑”:无息的黄金,突然比有息的债券更有吸引力。第二,避险永远是黄金的底色。今年上半年,黄金的主要推动力是避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波接一波,美联储又不断被施压,这让很多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下降。投资者自然会选择黄金——一种不背国债、不受单一政府信用约束的资产。说到底,黄金的价值就在于:当你对其他资产心里没底的时候,它就像避风港。这些宏观因素叠加起来,造就了这波“史上最强”黄金行情。华尔街大佬们也纷纷下场站台。桥水的瑞·达利欧说,投资组合里至少要配15%的黄金;冈拉克更是直言黄金是他的“最佳投资想法”。普通人也在跟风,除了中国大妈之外,美国大妈们同样加入了战斗,美国的Costco超市里,金条成了最畅销商品。你看,从华尔街到老百姓,黄金都成了共识。黄金股走势分化不过,要注意的是,金价大涨,黄金股的表现却不一样。年初至今, $灵宝黄金(03330)$ 涨了510%, $中国黄金国际(02099)$涨了228%, $山东黄金(01787)$ 涨了204%,这些矿企股价基本上是“翻倍再翻倍”。但下游的珠
金价狂飙、股价分化:黄金投资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
avatarvision
09-19
图不错
avatarvision
09-19
口嫌体正直,想着选像巴菲特一样,但实际风格却像是木头姐,但收益率却没有木头姐高
avatarvision
09-18

英伟达 50 亿美元入股!英特尔王者归来?

已生成图片盘前,英伟达和英特尔宣布了一笔足以改变产业格局的交易: $英伟达(NVDA)$ 将入股 $英特尔(INTC)$ 50 亿美元,同时双方将在 PC 与数据中心领域共同开发芯片。这不仅让英伟达股价盘前上涨 3%,更让英特尔股价一度飙升 25%,刷新一年多来的新高。很多人看到英特尔股价跳空高开,第一反应是“利好兑现,是否该平仓?”但我觉得这一次情况完全不同根据公告,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 x86 CPU,用于数据中心,并推出与 RTX GPU 深度绑定的 SoC(系统级芯片)进军 PC 市场。英伟达的 NVLink 技术将与英特尔的 x86 架构深度融合,形成“CPU + GPU”的生态一体化。这意味着什么?过去英伟达和 AMD、ARM 的关系更紧,如今却选择和英特尔深度绑定。更关键的是,英伟达还直接掏钱,以 23.28 美元的价格买入英特尔股票,这既是实打实的投资,也是信号:英伟达认同英特尔在未来 AI 生态中的角色再看战略意义此前,美国政府已持有英特尔约 8.9 亿美元的股份,相当于近 10% 的股权,以确保本土半导体产业安全。这让英特尔即使在执行力反复摇摆的背景下,也具备“国家队安全网”。这次英伟达入股则进一步强化了“双重背书”:政府的战略安全 + 产业龙头的商业信心。对于英特尔而言,这相当于同时获得了政策与市场的护城河。英特尔过去几年最被人质疑的就是执行力,18A、14A 工艺能不能按时兑现。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英伟达的订单导流,英特尔的 Foundry 不再是空谈,而是有了大客户的实单。某种意义上,英特尔的复兴故事第一次变得可信。估值怎么理解?在交易前,英特尔市值约 1070 亿美元,对应前瞻市销率仅 2
英伟达 50 亿美元入股!英特尔王者归来?
avatarvision
09-18
$英特尔(INTC)$  英伟达要收购英特尔股份?
avatarvision
09-18
刺激
avatarvision
09-18
差不多了
avatarvision
09-17
盲猜苹果
avatarvision
09-17
这个庄很良心 只割有钱人
avatarvision
09-17

iPhone预售火爆,苹果股价年底能否大反攻?

苹果是今年“七姐妹”中唯一负收益的科技巨头,年初至今股价下跌了4.9%。而同期微软涨超20%,谷歌和Meta都涨了30%以上,就连表现最弱的特斯拉也录得正收益。在AI浪潮席卷科技股的背景下,苹果显得异常沉默。 $苹果(AAPL)$ 但如果你把时间拉长一点看,会发现市场上关于“苹果不行了”的声音,每隔两年就会响起一次,而每一次苹果的反击,往往都不靠讲新故事,而是靠实打实的产品和惊人的用户粘性。今年的iPhone 17,就是这样一个信号。iPhone 17预定赢麻了iPhone 17发布初期,网上的声音还是老一套:创新不足、挤牙膏、国产更香。但现实是,苹果官网的发货周期迅速拉长,标准版iPhone 17的预定量直接是去年的九倍。这不是巧合,是苹果在“加量不加价”策略下的全面胜利。起售价降到5499元,进入了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6000元以下补贴区间,同时把前几代用户诟病的短板全都补上了:高刷屏、4800万像素、256GB起步、前置镜头全面升级。换句话说,原本那些“建议加钱上Pro”的理由,这一代统统站不住脚了。与此同时,iPhone 17 Pro Max作为旗舰产品也表现不俗,首发即告售罄。虽然单价突破2万元的超高端型号可能引发讨论,但对苹果来说,更大的胜利来自于标准版的爆发。过去几年,苹果的高端机型承担了增长压力,而今年,标准版成为了销量发动机。这背后是苹果在产品规划、价格锚定、国补策略上的综合权衡。对于国产手机而言,今年的iPhone 17几乎是降维打击。去年iPhone 16的短板尚在,国产旗舰尚可比拼某些配置。今年苹果填补了所有缺口,而国产旗舰即便采用更强的骁**片,在体验、生态、品牌价值上的差距仍未拉近。更现实的问题是,高通芯片即将涨价,留给国产品牌的利润空间更小了。如果选择提价,将削弱原本
iPhone预售火爆,苹果股价年底能否大反攻?
avatarvision
09-16
上午上车 下午直接腰斩
avatarvision
09-15
500
avatarvision
09-15
选苹果吧
avatarvision
09-15
这个标题绝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