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合联
药明合联官方号
老虎认证: 药明合联官方账号 www.wuxixdc.com
IP属地:上海
1关注
1405粉丝
药明合联官方账号 www.wuxixdc.com

【趋势前瞻-靶点】CDH17 ADC 研发聚焦,消化道肿瘤的潜力治疗新方向

2025年上半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相继召开,其中CDH17作为一种在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特异性表达的靶点,具有显著的开发潜力。在AACR 2025大会披露的250余款ADC药物中,CDH17 ADC研发项目增长明显。而在ASCO大会上的184项ADC报告中,除了HER2、TROP2、Nectin-4等传统靶点外,CDH17、B7-H4等靶点在大会上的报告同样亮眼。 本文对AACR大会、ASCO大会上披露的CDH17 ADC管线产品及目前已进入临床阶段的CDH17 ADC管线进行汇总分析,从靶点特性、药物研发进展、差异化等方向入手,探讨其成为下一代肿瘤治疗突破口的可能性及潜在商业价值。 1.多款CDH17 ADC产品亮相2025 AACR ,处于研发第一梯队的产品已进入临床I期 2025 年AACR大会上共披露250多种ADC药物。其中,Beacon ADC数据库显示,新增110余种ADC药物,与2024年的34种相比,增幅达223%。本届大会共披露163个靶点,下图展示了新药研发中分子数目排名前十五的靶点分布,其中TROP-2、HER-2和CDH17位列前三。 2025 AACR 抗体偶联药物靶点分布 来源:Beacon数据库 2025年AACR大会上,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展示了针对CDH17靶点的ADC研发布局,其中中国公司的身影凸显,包括乐普生物的MRG007、礼新医药的LM-350以及拓创生物的TAVO307等。 从研发进度来看,目前处于研发临床I期有6个,包括TORL Bio 的TORL-3-600、普众发现的AMT-676、宜联生物的YL217、翰森制药的HS-20110、康诺亚的CM518D1、乐普生物MRG007。此外,先声药业SIM0609已提交IND申请并获得临床批件。除上述分子外,其他披露的大部分CD
【趋势前瞻-靶点】CDH17 ADC 研发聚焦,消化道肿瘤的潜力治疗新方向

【原创】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ADC继续推动产业发展,革新技术演绎全球新格局

2025年上半年,在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下,医药交易市场呈现活跃态势:根据《Oppenheimer Biopharma M&A and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Insights: 1H'25》报告,H1 2025全球生物医药并购及资产收购交易数量达41个,战略合作交易数量达107个。中国医药产业在这一轮全球重构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ADC、双特异性抗体等前沿技术领域,已展现出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创新引领者"的态势。 本文基于对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数据的深度分析,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阐述当前医药产业的发展格局、结构性变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文章重点聚焦全球ADC相关研究,发掘其在推动产业价值重估中的关键作用,并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在这一轮全球医药创新生态系统中地位的显著提升及相关技术创新对整个医药产业格局的演绎。 一、全球医药交易市场的强势复苏与中国资产的崛起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火热, 根据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并购及资产收购交易数量为41个,分季度来看, Q2 2025并购收购数量相较于Q1 2025呈增长态势。若趋势延续,2025年全年并购收购活动有望超过2024年水平。除并购外,战略合作也在上半年频发。2025年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战略合作交易数量达107个,行业持续回暖。 图1:全球生物医药季度并购及资产收购交易数量 图2:全球生物医药季度战略合作交易数量 中国医药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根据中研普华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2025年中国医药企业在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中的占比预计将达到18.7%,较2024年的14.7%提升明显。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在ADC、双特异性抗体、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的重点投入。 临床试验数据也能印证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2024年临
【原创】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ADC继续推动产业发展,革新技术演绎全球新格局

【邀请函】药明合联2025年中期业绩交流电话会 | Bilingual

尊敬的投资者和分析师,Dear Investors & Analysts,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8月19日召开的药明合联2025年中期业绩及业务进展发布会。WuXi XDC cordially invites you to join our 2025 Interim Results and Corporate Update Call.中文和英文的线上电话会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访问以下网址参与(需提前注册):Please scan the QR codes or through direct link to register and participate the calls: · 中文业绩电话会 CN Earnings Call日期Date/时间Time:2025年8月19日, 上午8:30-9:30 (北京时间)19 August 2025, 8:30-9:30 AM HKT网址:https://biologicswx.zoom.us/webinar/register/WN_IAmHb2Q5RgiRI3g3admCSQ· 英文业绩电话会 EN Earnings Call日期Date/时间Time:2025年8月19日, 下午8:30-9:30 (北京时间)/ 上午8:30-9:30(美国东部时间)19 August 2025, 8:30-9:30 PM HKT/8:30-9:30 AM EST网址:https://biologicswx.zoom.us/webinar/register/WN_0QKSxv61Qq6gd5BkwDZaqw我们期待第一时间为您解读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及业务进展。关于药明合联(股票代码:2268.HK)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2268.HK)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
【邀请函】药明合联2025年中期业绩交流电话会 | Bilingual

药明合联新加坡基地达成机械完工里程碑,加速生物偶联药全球化布局

中国上海和新加坡, 2025年6月30日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2268.HK)今日欣然宣布,其位于新加坡大士生物医药园的生产基地正式完成机械完工,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将全面进入设备及设施调试和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底,新加坡基地将正式投入运营,并将在2026年初开始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全面投产后,基地将具备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全流程生产能力。 作为药明合联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部署,新加坡基地建设秉承公司无锡基地的“完美执行”理念和“药明速度”,皆在为客户打造敏捷、灵活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按照现阶段产能规划,公司预计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目前已顺利入职超百人。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博士:“作为药明合联国际化战略布局的‘桥头堡’,新加坡基地的快速落成完工,是药明合联‘全球双厂生产’战略的重要支点,该基地将与无锡基地、常州基地、上海基地形成全球协同网络,为客户提供生物偶联药端到端的一站式CRDMO解决方案。该里程碑的加速实现,离不开合作供应商们对该项目的鼎力支持,彰显了公司对全球生物偶联药市场需求的洞察与快速响应能力,展现了全体项目团队的高效执行力和‘药明速度’在海外的强有力延伸。未来,我们将持续夯实技术领先、质量卓越、服务敏捷的一站式生产模式和全球化供应网络,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全力推动偶联药物多元化的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顶尖的整合了抗体中间体、偶联原液及制剂的一站式生物偶联药生产中心,新加坡基地严格遵循国际认证标准,采用先进的模块化厂房设计,集成世界一流的抗体中间体、偶联原液生产线、偶联制剂生产线、工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质量控制、智能仓储以及公用工程等
药明合联新加坡基地达成机械完工里程碑,加速生物偶联药全球化布局

【原创】从 ASCO 2025看ADC持续衍生:研发进展、联合治疗与持续创新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5年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召开,作为全球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交流盛会之一,每年都会展示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治疗技术。本届年会共入选184项抗体偶联药(ADC)相关报告,意味着ADC研发领域仍旧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再次彰显ADC研发领域在全球研发格局中的重要性。其中中国相关公司贡献89项,占比约一半。 从ASCO大会中,我们观察到当前ADC领域呈现三大核心趋势: (1)ADC药物继续向一线治疗推进:尝试治疗前移与适应症扩展,覆盖实体瘤谱系并向难治癌种拓展; (2)ADC+I/O的联合方案日益多元:更多疗效数据优于单药逐渐被验证; (3)技术创新仍旧活跃:偶联技术和载荷连接子技术持续革新,新靶点探索势头强劲。 本文基于ASCO最新数据,着重梳理ADC及相关生物偶联物的进展与关键临床数据,旨在为行业提供前沿趋势参考。 ADC+I/O联合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ADC+I/O联合应用方法,已经从最初的简单叠加逐步转向多元化和深度演化的方向发展。探索性研究包括:ADC+I/O, ADC+ADC+I/O, 双抗ADC+I/O, ADC+双抗I/O 等等,这意味ADC+I/O的组会疗法演化方向,不仅在具备多样化 “可玩” 性的ADC端,同样I/O也在进化探索过程中。同时,构建下一代差异化I/O药物已成为行业焦点,PD-(L)1/VEGF正是其中一个潜力选项之一。目前,国际合作和BD交易正在加速这一趋势的研发进程和市场拓展。 今年5月底到6月初,连续两个引爆市场的PD-1/VEGF交易(辉瑞引进三生生物PD-1/VEGF,交易总额超60亿美金;BMS引进BioNtech/普米斯 PD-1/VEGF, 交易总额超100亿美金),不仅体现了该领域的市场潜力,也展示了MNC在ADC联合应用策略上积极探索的决心。通过联合ADC药物,PD-1/V
【原创】从 ASCO 2025看ADC持续衍生:研发进展、联合治疗与持续创新

【大会聚焦】突破与前瞻:2025 ESMO乳腺癌大会ADC新药进展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乳腺癌(ESMO-BC)大会于5月14日至17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这是全球乳腺癌研究和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临床医生和生物制药创新团队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多种前沿技术。随着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的不断发展,抗体偶联药(ADC)继续成为本次会议上的重要焦点。在以HER2靶点为代表的ADC创新疗法中,B7-H4 ADC的突破性研究和其他双抗ADC等,正在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为乳腺癌的治疗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约230万例,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30%。根据癌细胞的特征及其受体表达,乳腺癌可分为以下主要亚型: 1. 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阴性:占乳腺癌患者人群的60-70%。目前的标准治疗主要依赖内分泌治疗和CDK4/6抑制剂,常用药物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氟维司群以及帕博西尼、阿贝西尼等。 2. HER2阳性:占患者人群的15-20%,对HER2靶向药物高度敏感,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Kadcyla (T-DM1 ADC) 以及Enhertu (T-Dxd ADC)等。 3. 三阴性乳腺癌(TNBC):占患者人群的10-15%,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的表达,通常对化疗敏感,但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目前的标准治疗主要使用紫杉醇、蒽环类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PD-L1或PD-1单克隆抗体,如阿替利珠单抗、帕姆单抗等)。 这些标准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耐药或复发的挑战。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依然迫在眉睫。 针对乳腺癌的ADC药物研发进展 2025年ESMO-BC大会集中发布了多款ADC新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
【大会聚焦】突破与前瞻:2025 ESMO乳腺癌大会ADC新药进展

【原创】ADC中美双报:科学协同和案例分析

抗体偶联药物(ADC)兼具大分子抗体与小分子毒素双重属性的复杂疗法,不仅对研发技术提出极高要求,更在监管层面面临中美双轨并行的挑战。随着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及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体系的快速接轨,中美双报已从企业的“战略选择”演变为“生存必需”,部分中国头部生物科技企业加速布局。通过中美双报,企业能够同时在中美两国开展临床试验,加速药物研发进度,同时尽量保证中美上市后的产品在质量上一致,进一步提升药物的国际竞争力。这一过程中,科学逻辑与监管智慧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全球创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企业的中美双报主要还是以 IND 申请为主,新药上市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NDA)相对较少。近年来,国内医药企业纷纷奋起直追,积极投身于ADC药物的中美双报浪潮之中,涌现出诸多闪耀之星。 近期,药明合联副总裁陈瑛女士发表主题演讲《中美双报的生物药法规对比及案例分享》,概述了中美两国在ADC领域的法规和药学研究注意事项,并运用案例分析对中美双报成功实践的科学逻辑进行剖析。本文尝试总结演讲内容,以飨《合联科讯》的读者。 市场潜力与监管协同的双轮驱动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先进的医疗设施以及严格的药品监管体系。而在中国医药市场的政策层面,2025年《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ADC领域注入政策红利。 在此背景下,中美监管的协同性显著增强。中国NMPA逐步实现ICH标准的本土化落地,例如在ADC分段生产领域,从早期试点到2025年政策明确“率先推进”,与FDA的成熟实践形成呼应。中美双报已成为企业最大化市场价值的关键路径。 来源:药明合联演讲素材 法规差异下的科学应对策略:灵活性和可靠性兼备 尽管中美监管趋同性增强,但在具体执行层面仍存在差异,需通过科学的策略设计加
【原创】ADC中美双报:科学协同和案例分析

卓越前行:药明合联再次名列Extel (原《机构投资者》) 2025评选多项翘楚

中国上海, 2025年5月20日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2268.HK)今日宣布,公司在国际权威金融评选机构Extel(原《机构投资者》)“2025年度亚洲地区公司最佳管理团队(不含日本)”榜单中的六大投票类别均位居前列,包括:“最佳首席执行官”、“最佳首席财务官”、“最佳董事会”、“最佳投资者关系企业” 、“最佳投资者关系专业人员”、 “最佳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本次为药明合联第二年参与Extel的榜单评选并摘得更多奖项。尤为亮眼的是,公司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在“中小市值”、“所有市值”及“大中华区”三大评选分部中均获得“全满贯式”奖项。 作为全球最具权威的金融评选机构之一,Extel每年综合买方分析师和卖方分析师的公正投票以及相关研究结果发布排名榜单和获奖名单。该榜单自首次发布以来,一直具有积极的市场影响力。今年,Extel收集了来自1,167家金融机构的5,437名投资专业人士参与投票。评估维度包含与上市公司高层的直接沟通、公司战略执行、投资者关系的有效交流、及时信息披露、公司和董事会治理以及ESG表现等多个维度。 药明合联首席财务官,席晓捷先生:“作为生物偶联药物CRDMO领军者,公司连续两年在Extel评选中荣膺多项殊荣,尤其今年的‘大满贯’多维度的获奖,印证了国际资本市场对药明合联的公司定位与战略部署、企业治理与社会回馈、以及对股东价值创造的综合肯定。本次获奖既是认可,亦是责任,公司将继续保持对偶联药物发展的行业洞察和精细化全球运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与股东回报的良性循环。” 药明合联于2023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募资超40亿港元(含“绿鞋机制”),荣获当年《IFR 亚洲》评选的“最佳IPO”。后于2024年3月,公司被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截至发稿日,药
卓越前行:药明合联再次名列Extel (原《机构投资者》) 2025评选多项翘楚

药明合联发表ADC偶联技术综述论文,为下一代ADC/XDC研发提供技术指引

中国上海 2025年5月12日 近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企业(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股票代码:2268.HK),在华人抗体协会旗下期刊、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ntibody Therapeutics上发表了题为“A Review of Conjugation Technologies for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当前在全球ADC领域偶联技术的进展,深入剖析了每一种技术的科学原理、在ADC产品中应用的潜力及在工艺开发和生产上的优势和挑战,展现了药明合联作为生物偶联药物CRDMO龙头公司对行业前沿技术的深刻理解以及痛点的敏锐洞察,为全球下一代ADC的研发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指引。该论文在2025年4月17日上线后,截至5月12日阅读量近4,000次,并迅速成为该期刊的“Most Read”论文,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 (浏览器打开https://doi.org/10.1093/abt/tbaf010,查看论文原文) 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将抗体与细胞毒素精准偶联,实现靶向肿瘤治疗并降低对健康组织的损伤。然而,由于分子结构的复杂性,ADC的设计涉及多个影响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包括抗体选择、连接子设计、有效载荷筛选、药物偶联位点以及药物-抗体比(Drug to antibody ratio, DAR)等。药物与抗体的偶联方式也是关键的一环,偶联方式的选择对ADC组成、稳定性、疗效与药代动力学特性都会产生影响,是ADC研发过程中主要的挑战之一。该论文将偶联技术分为三大类——随机偶联、位点特异性但非选择性偶联、完全位点特异性和选择性偶联,并深度剖析其特点、优缺点及临床应用情况。 (A) ADC偶联技术的图示说明 (重点展示了关键反应机制和偶联位点) (B) 半胱氨酸偶联,WuXiDAR4™,桥
药明合联发表ADC偶联技术综述论文,为下一代ADC/XDC研发提供技术指引

【前沿视点】以优质CMC为核心动能,赋能中国ADC创新研发

在ADC等生物偶联药赛道全球化创新与授权交易浪潮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正加速这一进程。近期,在2025未来XDC新药大会上,药明合联CEO李锦才博士围绕“ADC对外授权交易中CMC的核心作用”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公司如何以提供优质的CMC(化学、制造与控制)服务能力为支点,推动中国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创新成果的国际化,并以卓越的CRDMO平台赋能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在演讲中,李博士指出,CMC能力是ADC项目对外授权的核心壁垒。根据2024年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数据显示,在48起对外授权交易中,ADC分子对外授权交易数量有10起,占比21%。从交易金额来看,ADC分子以21.5亿美元的交易金额首付款总额位居各种出海分子类型的前列,占比26%。 来源:药明合联在2025未来XDC新药大会上的演讲材料 在全球ADC研发管线中,源于中国的分子约占30%,其中新的双抗ADC、双载荷ADC更成为中国ADC创新的焦点,引领未来发展潮流。 为什么CMC在对外授权交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CMC能力确保了药物安全、质量可靠且符合监管要求,因此构筑了ADC项目对外授权的核心壁垒。 李博士剖析了ADC CMC的核心挑战,强调药明合联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CRDMO全链条服务来逐一破解:如偶联工艺的复杂性,处方和分析开发的挑战,从小分子到大分子的质量研究和设定,对于高毒高活物质的处理能力,以及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情形等。 以上问题得到解决后将会增强ADC药物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并进一步帮助药物出海交易中占得先机;反之,任何一个遗留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出海受阻,更严重的可能会影响药物获批的速度。药明合联在“全球双厂生产”战略指引下,中国基地和新加坡基地将全方位配合,提供商业化产能,缩短生产周期,巩固全球供应链布局。 药明合联为客户出海创造价值 药明生物与药明合联赋能的所有项目中,有28
【前沿视点】以优质CMC为核心动能,赋能中国ADC创新研发

【原创】从靶点突破到免疫联合,AACR 2025见证ADC多维进化

在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 2025)上,抗体偶联药物(ADC)再次成为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焦点。本届会议系统展示了ADC在有效载荷机制创新、双载荷策略、靶点拓展、免疫联合应用等方面的重大进展。技术创新也不断涌现,新组合双靶点ADC、双毒素(Dual Payload)ADC、TCE-ADC(双特异T细胞引导ADC)以及非内吞型ADC等多种新形态,正在共同重塑ADC创新版图。 中国ADC亮相AACR 2025:新靶点探索与创新形式加速突破  在AACR 2025上,中国创新药企与国际大型制药公司在ADC领域均展现出高度活跃态势,共同推动了生物偶联药物赛道的全面升级。其中,接近100款来自中国的ADC药物集中亮相,占本次大会展示的ADC药物总数约1/3。 图1:亮相2025 AACR的中国ADC管线(部分) 来源:公开信息,新药观察 从整体来看,中国ADC企业在AACR 2025的布局呈现出三大特点: 特点一:新靶点和新药物形态多元化趋势明显。除HER2、TROP2、CLDN18.2、Nectin-4等ADC“经典”靶点外,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新兴靶点,包括CDH17、DLL3、uPARAP、TIGB4、CEACAM5、GPC3等创新靶点。 以CDH17为例,CDH17作为一种在胃肠道肿瘤中高表达的跨膜蛋白,因其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有限,或成为ADC疗法的理想靶点。在2025 AACR大会上,十余家企业展示了其靶向CDH17的ADC项目,其中,11家国内企业包括迈威生物、先声药业、宜联生物、礼新医药、橙帆医药等均以摘要形式报道了CDH17 ADC的最新进展,展现了该领域的活跃研发态势。该靶点仍处于早期阶段,后期一旦经过验证,将增加中国CDH17 ADC管线未来的“出海”潜力。 在大热门CDH17 ADC管线中,宜联生物靶向CDH17的新型ADC药物YL2
【原创】从靶点突破到免疫联合,AACR 2025见证ADC多维进化

2025 Q1 ADC赛道:理性繁荣下的技术深耕与生态构建

近期,ADC行业的大事件莫过于创新药企映恩生物于港交所的挂牌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聚焦点。这不仅是映恩生物自身的胜利,更成为ADC行业发展的助推器事件。 回顾2025年Q1, ADC领域交易的热浪持续,差异化管线不断涌现,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同步被重新定义。本文将深度剖析第一季度交易与合作的趋势,从技术门槛、合作模式等多元化视角,还原2025 Q1 ADC赛道的真实底色。 ADC交易持续火热,仍是生物医药投资“必争之地” ADC 领域凭借其 “精准递送” 的独特技术优势不断释放红利,尽管该领域研发复杂度居高不下,但其在 2025 年一季度已成功吸引全球 TOP20 药企纷纷加码布局,交易总额突破 165 亿美元大关,交易频次更是稳稳占据最热门出海领域的宝座。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医药出海共计33笔,其中,ADC约占了三分之一,出海成果斐然,共有10起重磅交易。这反映出目前市场与投资者对ADC药物领域的看好。其中,6款ADC 牵手国际交易方,分别来自信达生物、映恩生物、乐普生物、启德医药和石药集团等企业,彰显了国内药企在 ADC 领域的强劲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图1:2025第一季度全球ADC交易汇总 来源:公开信息,作者整理 从交易资产情况看,随着跨国药企在ADC管线的早期布局逐渐完成,海外买家确实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ROR1、DLL3这类未来潜力靶点,从中我们观察到三大核心趋势,将成为未来赛道发展的指引。 三大核心趋势:MNC加码不断、创新靶点突破与双载荷ADC趋势 回顾2025 Q1交易情况及年初2025年摩根大通医疗年会盛况,同时结合将于4月25日正式开幕的AACR火热势头, 我们不难看出: 核心趋势一:中国药企的崛起与跨国药企战略性加码,加强ADC研发生态 中国药企在 ADC 领域的研发实力不断增强,通过对外授权和国际合作,显著提升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
2025 Q1 ADC赛道:理性繁荣下的技术深耕与生态构建

药明合联与苏州佰睿壹达成战略技术合作,共同赋能下一代ADC创新研发

中国上海 2025年4月24日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企业(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股票代码:2268.HK),  今日宣布与专注于化学定点偶联技术创新的苏州佰睿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睿壹”)达成战略技术合作,共同加速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的开发进程,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公司(以下简称“佰睿壹”)达成战略技术合作,共同加速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的开发进程,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药明合联首席技术官朱梅英博士(左) 佰睿壹首席执行官吴丽丽博士(右) 根据合作协议,佰睿壹将提供自主研发的MCLICK化学定点偶联技术(涵盖DAR1、DAR2和DAR6), 与药明合联达成全球独家CRDMO合作,药明合联将这些偶联技术融入其先进的ADC 技术平台,借助其全球领先、 一站式ADC CRDMO服务平台,进一步释放MCLICK技术的行业应用潜力,赋能双方客户。 此次合作将赋能更多生物制药企业,加速推进新型生物偶联药物开发,包括双抗ADC、双载荷ADC、AOC等,有望在药效、安全性及简化生产工艺方面展现化学定点偶联的优势。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博士:”面的共同愿景。我们将佰睿壹创新的定点偶联技术与药明合联其他先进的偶联技术和载荷连接子技术以及一体化CRDMO平台深度融合,满足全球客户多样化的研发需求,为客户开发优质且具有差异化的下一代ADC新药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选择,加速创新偶联药物的研发,惠及全球患者。“ 佰睿壹首席执行官,吴丽丽博士:”药明合联是全球顶尖的ADC CRDMO公司,我们很高兴与药明合联开展此次战略合作,药明合联的专业平台和全球网络将助力MCLICK技术释放其价值。我们的专有技术平台可实现精确、稳定的定点偶联,灵活调控DAR值,助力提升产品一致性与药代特性。期待通过此次合作,使更多全球合作伙伴受益于先进偶联技术,加速创新ADC
药明合联与苏州佰睿壹达成战略技术合作,共同赋能下一代ADC创新研发

药明合联获ISO 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

中国上海, 2025年4月10日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股票代码:2268.HK),宣布公司已成功通过ISO 22301:201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BCMS)认证。该项权威认证不仅是对药明合联在构建稳健运营体系及强化信息安全防护方面卓越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搭建稳固的运营基础,增强风险管控水平,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服务的有力证明。 ISO 22301管理体系是全球公认的BCMS标准。旨在帮助组织通过系统化的框架和方法论,全面识别关键业务活动和资源、评估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依然能够维持关键活动的运营和稳定交付。药明合联通过引入该标准并优化自身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不仅显著增强了运营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还进一步确保了服务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 博士:“此次获得ISO 22301认证,表明药明合联在确保业务连续性、增强组织韧性和保护关键业务流程方面达到国际公认的高标准。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领域CRDMO企业,我们通过搭建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与信息安全防护网络,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周期保障。展望未来,药明合联将依托认证体系建立的标准化流程,继续深化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持续精进响应效率与服务品质,加速推动更多创新疗法的研发突破与临床转化。” 关于药明合联(股票代码:2268.HK) 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2268.HK)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专注于提供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生物偶联药端到端服务,涵盖抗体或其他偶联药中间体、连接子/化学有效载荷、偶联原液及制剂等研发和GMP生产领域。更多信息,请查询:
药明合联获ISO 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

【原创】BioChina 2025峰会观察:药明合联解码ADC复杂的技术挑战与独特生产实践

在肿瘤治疗领域,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正以“精准导弹”之姿重塑行业格局,在上月中旬举行的BioChina 2025峰会上,全球领先的ADC CRDMO药明合联三位行业专家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深入探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工艺创新、生产实践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关键挑战及解决方案,分享了宝贵的行业见解和实践经验。本文尝试总结三位专家演讲主要内容,涵盖从ADC分子设计、偶联技术、生产质控,到法规遵循的全方位洞见。  ADC商业化厂房建设:从法规到实践 大会首日,罗建军副总裁发表了主题为《建设并管理可供FDA核查的ADC商业生产厂》的精彩演讲,探讨了法规遵循、厂房设计、生产管理、FDA检查要求等诸多关键议题,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信息量巨大且具启发性的分享盛宴。  观点1:法规框架在ADC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 ADC药物独特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同时满足生物制品(21 CFR Part 600)和化学药物(ICH Q7)的严苛法规要求,尤其是对于高活性成分(HPAPI),职业暴露限值(OEL)的精准管理更是成为了监管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产生了新指南,并和旧指南一道构成一系列核心指南和标准,包括FDA发布的《ADC药物开发与生产》指南、欧盟GMP附录1(无菌药品生产)标准、ICH Q5(生物制品质量)以及Q9(风险管理)等,这些指南为ADC的生产全程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规范与指引,确保每一步骤都稳扎稳打,符合最高质量与安全标准。 观点2:厂房设计是确保ADC生产合规达标的首要环节 原液(DS)、制剂(DP)生产区域按照无菌注射剂和高活性小分子的生产标准精细规划,中间体区域巧妙融合了两者的特殊需求,实现了功能与安全的完美平衡。总体来看,ADC生产四大组成的厂房设计原则: · 抗体中间体:聚焦生物安全与高纯度控制,采用密闭系统与动态监测技术,严格管控
【原创】BioChina 2025峰会观察:药明合联解码ADC复杂的技术挑战与独特生产实践

药明合联与慕宝盛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创新型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研发

中国上海 2025年4月3日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股票代码:2268.HK),今日宣布与慕宝盛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宝盛科”)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加速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发现和开发,聚焦布局创新型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ISAC)。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博士(左) 慕宝盛科董事长华尔东先生(右) 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设计策略与ADC类似,区别在于它将ADC中的药物载荷部分替换为免疫激动剂,以增强免疫反应。这些免疫激动剂的核心功能在于提升免疫系统的响应力,进而有效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和清除能力。 此次合作是双方在生物偶联药领域的强强联合。根据合作协议,药明合联将为慕宝盛科的免疫激动剂抗体偶联药物产品管线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CRDMO服务,涵盖药物发现、工艺开发以及符合GMP标准的生产制造。依托药明合联领先的生物偶联平台和行业专长,双方将加速下一代ISAC疗法的开发进程。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 博士:”我们很高兴与慕宝盛科达成合作,携手推动下一代免疫刺激抗体偶联药物的发展。凭借药明合联尖端的生物偶联技术平台、卓越的科研实力以及全面综合的CRDMO服务,我们将为慕宝盛科的免疫刺激抗体偶联药物管线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服务,助力其加速迈向市场,惠及全球患者。” 慕宝盛科董事长,华尔东 先生:”慕宝盛科一直以突破肿瘤耐药性为战略切入点,聚焦抗体偶联药物(ADC)技术平台的深度开发,重点布局免疫刺激抗体偶联药物这一全球前沿赛道。通过此次合作,我们将充分利用药明合联在生物偶联药领域先进的技术平台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加速我们向‘全球肿瘤免疫治疗新标杆’的战略目标迈进,实现创新成果的全球化布局。“ 关于药明合联(股票代码:2268.HK) 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2268.HK,以
药明合联与慕宝盛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创新型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研发

【原创】行业趋势 | ADC三大突破性技术路径,助力治疗窗口最大化【第15届WADC London大会洞察】

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演进的当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正以显著加速的态势革新,突破传统治疗边界。2025年3月举办的World ADC London大会,不仅展现了行业发展的加速趋势,更揭示了未来十年的增长潜力。本届会议以“最大化ADC治疗窗口”为核心主题,吸引了超过700位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专家、药企高管以及学术领袖参与,共同探讨ADC领域在这一关键话题上的创新与挑战。本文聚焦本次World ADC London大会上展示的多种扩展ADC治疗窗口的创新策略,系统梳理了治疗窗口优化的关键技术路径,并尝试解析2025年全球ADC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进展: 最大化ADC药物的治疗窗口 ADC药物的治疗窗口,即有效剂量与毒性剂量之间的范围,通常由多因素共同决定:药物设计、临床试验、开发策略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ADC的治疗窗口。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ADC药物。 在本次大会上,众多头部药企和创新药企聚焦于通过优化策略来拓展ADC的治疗窗口,提升临床获益并降低药物毒性,呈现出三大演进方向。 方向一 优化ADC偶联策略以提高稳定性与疗效创新偶联技术表现突出 来自罗氏、第一三共、沈阳药科大学以及CDMO企业Catalent、药明合联的专家均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了创新型的偶联技术。 罗氏公司的Kerstin Hofer博士分享了创新Brainshuttle™技术应对血脑屏障(BBB)的挑战。 Brainshuttle™技术通过精准的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设计,采用酶反应和点击化学相结合,优化工艺步骤,确保高效偶联与纯化,从而突破血脑屏障的限制,实现AOC药物向脑部的精准递送,为CNS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目前,小鼠模型验证了Brainshuttle™技术优势(递送、分布、长效性),从而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除了药企代表的分享,也注意到
【原创】行业趋势 | ADC三大突破性技术路径,助力治疗窗口最大化【第15届WADC London大会洞察】

药明合联2024年再创辉煌:业务强劲增长,财务业绩亮眼

中国上海 2025年3月24日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 Cayman Inc.,股票代码:2268.HK,以下简称"药明合联"或"集团")欣然公布其2024年度业绩(以下简称"报告期")。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8% ,至 40.52 亿元人民币 毛利同比增长 121.6%,至 12.40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达 30.6%,较2023年提升 4.3 个百分点 净利润同比激增 277.2%,至 10.70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达 26.4%,较2023年提升 13.0 个百分点 全球客户总数扩大至 499 家,2024年新增 154 家客户 综合CMC(iCMC)项目总数达 194 个,新增 53 个iCMC项目 未完成订单总额增至 9.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1.3% 无锡基地新投产生产线 (BCM2 L2),进一步扩大产能 新加坡商业化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预计于2025年底启动运营 连续两年荣膺"最佳CDMO冠军"奖项(2023及2024年度) 持续投资前沿技术,巩固集团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2024年仍是药明合联实现非凡增长与卓越成就的一年, 尽管我们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挑战。亮眼的业绩不仅印证了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更体现了客户、投资者及合作伙伴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全球业务拓展、自主技术平台升级以及巩固ADC及生物偶联药物领域CRDMO领导者地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不
药明合联2024年再创辉煌:业务强劲增长,财务业绩亮眼

载誉前行!药明合联荣膺2025「亚太生物医药卓越奖」多项殊荣

中国上海, 2025年3月13日 全球领先的专注于提供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端到端CRDMO服务的药明合联(WuXi XDC,股票代码:2268.HK),今日宣布公司在「2025亚太生物制药卓越奖」(Asia-Pacific Biopharma Excellence Awards 2025)中荣获四项大奖。 「亚太生物制药卓越奖」旨在评选出每年在生物医药行业表现卓越的企业。这一系列奖项荣誉,充分肯定了药明合联在ADC偶联药物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公司从早期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综合性CRDMO能力,以及药明合联始终以高品质服务持续赋能全球客户的承诺。 · 行业领先的ADC偶联药物综合开发能力(Best ADC CDMO in China & Best ADC CDMO in Asia):药明合联实施“全球双厂生产”战略,提供端到端的CMC开发、规模化放大和GMP生产服务,在加速ADC药物上市的同时,确保高品质成功率和合规执行。 · 卓越的ADC早期发现与开发服务(Best ADC CRO in Asia):凭借自主研发的偶联技术及有效载荷-连接子平台,搭载全球领先技术平台协作共赢,药明合联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的ADC药物发现、优化及IND申报服务,助力ADC等生物偶联药快速推进临床。 · 创新的ADC平台技术(Best ADC Platform Technology):通过新一代有效载荷-连接子技术创新、定点偶联等多技术突破,以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有效融合,药明合联不断推动ADC领域技术革新。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 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获得这些奖项,这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在ADC领域持续追求卓越与创新精神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始终致力于提供世界一流服务、助力客户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新颖疗法的有力印证。这一荣誉属于每一位药明合联员工,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与
载誉前行!药明合联荣膺2025「亚太生物医药卓越奖」多项殊荣

药明合联与AbTis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新一代ADC药物研发

中国上海和韩国首尔 2025年3月11日 全球领先的专注于提供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端到端CRDMO服务的药明合联(WuXi XDC,股票代码:2268.HK),今日宣布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AbTis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MOU)。本次合作将深度融合AbTis专有的定点偶联技术平台AbClick®与药明合联一体化研发服务和一站式研发与生产平台,旨在为客户打造集先进定点偶联技术与强大专业ADC研发能力于一体的创新解决方案,加速新型ADC药物的开发进程,赋能全球客户,并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药明合联首席技术官朱梅英博士(左) AbTis首席执行官Tae Dong Han博士(右) 根据协议,药明合联将纳入AbTis的先进定点偶联技术平台AbClick®。该技术平台通过亲和肽辅助,实现精准高效的抗体-药物偶联。药明合联将依托其广泛的全球客户网络,全力推动AbTis技术的广泛应用,助力双方在生物偶联药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共赢。此次合作充分彰显了两家公司在推动技术创新与赋能生物制药行业的共同愿景。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与强化服务能力,为客户缩短开发周期、优化研发流程,并加速创新型ADC药物的研发推进。 药明合联首席执行官,李锦才博士表示:“与AbTis的合作进一步彰显了我们致力于整合创新技术、扩展和提升ADC一站式综合平台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承诺。此次合作将AbTis的先进ADC技术与药明合联的专业开发及生产能力深度融合,将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广泛先进的生物偶联技术选择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加速新一代 ADC 和生物偶联药物的研发进程。” AbTis首席执行官,Tae Dong Han 博士表示:“与药明合联的合作是我们拓展定点偶联技术应用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通过结合药明合联的全球网络和CRDMO综合平台,以及AbTis创新的偶联技术、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强强联手协同创新,扩大我们创新
药明合联与AbTis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新一代ADC药物研发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