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R希玛医疗
CMER希玛医疗官方号
老虎认证: 希玛医疗是世界眼科百强林顺潮医生创办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集团
IP属地:广东
1关注
5182粉丝
希玛医疗是世界眼科百强林顺潮医生创办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集团
香港及广东省领先的眼科服务提供商之一

希玛眼科集团全国联动庆“中国医师节”:致敬光明守护者!

8月19日 中国医师节 Chinese Doctor's Day -向医护人员致敬- 当每一双守护光明的巧手与每一句抚慰心灵的问诊交织成星光,2025年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的长路便铺展至希玛眼科全国院区门前。这一天,希玛人以温情为礼,以专业为歌,向奋战一线的光明守护者们致以最深的敬意! Doctor's Day 01 深圳希玛 Doctor's Day #向医护人员致敬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的当天下午,深圳希玛眼科近30名医生齐聚一堂,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现场特别为每位医生派发刻有个人姓名的专属定制礼品,感谢医生们以仁心仁术推动医院发展付出的努力与贡献。 02 北京希玛 Doctor's Day #向医护人员致敬 在守护光明的征程上,每一双精准操作的手,每一句耐心细致的问诊,都是医者仁心的生动注脚。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如约而至,北京希玛眼科以一场温馨的茶话会,向奋战在一线的眼科医生们致以崇高敬意,用甜蜜与欢笑共庆属于医者的荣耀时刻。 03 昆明希玛 Doctor's Day #向医护人员致敬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当天,昆明眼科医院内暖意融融。为向辛勤付出的医师们表达崇高敬意与节日祝福,昆明眼科医院精心准备了特别礼物——专属定制精美抱枕,并送到每一位医生手中。 04 深圳新安希玛 Doctor's Day #向医护人员致敬 深圳新安希玛眼科医院特别策划了"明眸初心·荣耀医路"主题庆祝活动。全院医师及各科室经营主任齐聚一堂,通过学术交流,以及趣味竞赛等寓教于乐的环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医者的特殊节日。 05 珠海希玛 Doctor's Day #向医护人员致敬 珠海希玛眼科医院以一场温暖的茶话会,向奋战在一线的眼科医师们献上崇高敬意。在点亮视界的征途中,每一次灵巧施术的双手,每一句细致入微的问候,都是医者仁心的真实写照。感谢他们以光为引,与爱同行,让更多人看见世界的
希玛眼科集团全国联动庆“中国医师节”:致敬光明守护者!

那些背视力表的人,真能蒙混过关吗?

来源:珠海希玛眼科
那些背视力表的人,真能蒙混过关吗?

布西珠单抗在深圳市开出首批处方,为DME患者带来治疗新曙光

2025年8月11日,倍优适®(布西珠单抗注射液)深圳市首批处方在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正式开出,标志着这款新一代超小分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我国眼底病患者带来了大幅积液消退、更长治疗间隔的治疗新选择。 倍优适®是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眼科的单链抗体(scFV)药物,凭借其创新的超小分子结构以及全层穿透、更干积液、超长间隔的优势特性,将为DME患者带来视力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双重获益。 传统治疗方案难解治疗困境 DME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首要原因,其对患者视力的严重影响不容小觑。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是传统的DME治疗手段,但超40%患者抗VEGF治疗后,积液控制仍不达标。同时,现有治疗方案治疗间隔较短,频繁注射使得患者治疗脱落率高、依从性较差,临床上亟需更强疗效、更长注射间隔的药物来改善DME治疗现状。 布西珠单抗带来积液消退、更长间隔新选择 布西珠单抗作为新一代抗VEGF药物,拥有超小分子单链抗体结构,快速渗透、抵达病灶深层[10-11]。基于此,布西珠单抗在积液控制方面展现了卓越能力: 对于DME初治患者,布西珠单抗的全球Ⅲ期研究——KESTREL和KITE研究显示:受试者在接受布西珠单抗首针注射后,视网膜厚度(CST)即可显著降低,52周时,首年无IRF(视网膜内积液)的患者比例达46%,第100周时,布西珠单抗组既无IRF又无SRF(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比例接近60%。 对于DME经治患者,布西珠单抗表现依旧卓越:纳入了52例持续性DME中国患者的BSET研究显示,注射1针布西珠单抗即可大幅降低CST;在第28周时,患者的BCVA提升了12.2个字母,BCVA提升≥5个字母、≥10个字母的研究眼比例分别为89.7%和58.6%。 治疗间隔上,布西珠单抗是目前唯一实现6周loading间隔的抗VEGF药
布西珠单抗在深圳市开出首批处方,为DME患者带来治疗新曙光

从白内障双维革新到老花矫正新范式:希玛专家闪耀广东眼科学术年会

2025年8月15日至17日,以 “承眼科薪火,启视界新篇” 为主题的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学术年会在广州南沙盛大召开。本次年会集结全省眼科领域顶尖学者、临床骨干及青年菁英,通过高规格学术论坛、创新手术案例竞赛、新学组成立仪式等多元平台,全方位呈现广东眼科前沿成果,共绘区域眼健康事业发展蓝图。 希玛医疗集团作为港式眼科服务标杆,由集团高级顾问、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林顺潮教授与珠海希玛眼科医院杨忠彬院长代表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此外,杨忠彬院长还荣膺2025年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年会“妙手仁心奖”! 林顺潮教授: 双维革新引领白内障手术新纪元 本次年会核心议程——“粤鉴真知・睿启新元”主旨演讲环节,聚焦眼科前沿发展与智慧启迪。眼科专家们围绕数字视线、智能诊断等前沿技术与眼底疾病预测、人工晶状体手术等核心课题的深度探讨,为眼科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林顺潮教授以《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光可调人工晶状体与Zepto-Link囊膜切开术》为题,分享两项突破性技术,引发关注。其中,可调节人工晶体技术实现术后精准视力调控,通过紫外线调整晶体弧度,可灵活矫正远视、近视及散光度数,临床数据向好。另一项创新成果则聚焦超声乳化技术的升级应用。该技术可与现有医疗设备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眼科手术的精度与成功率。 林教授特别提到,香港作为国际医疗技术交流平台,在推动内地与国际前沿技术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活跃的金融与医药上市环境,正为大湾区乃至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医疗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杨忠彬院长: 双手IA技术重塑老花矫正范式 随后,在第五届“刀光粤影——粤医粤睛彩”眼科手术视频大赛前段专场中,杨忠彬院长以《双手IA在透明晶体置换矫正老花手术中的应用》为题,展示技术革新。 杨忠彬院长在分享中深度讲解了双手IA技术在透明晶体置换矫正老花手术中的创新应用。珠海希玛眼科医院开展了大量老花矫正手术,从个性化方
从白内障双维革新到老花矫正新范式:希玛专家闪耀广东眼科学术年会

深圳希玛眼科全飞秒SMILE pro升级发布会暨深港技术交流论坛圆满落幕

近日,由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主办、德国蔡司公司支持的“深圳希玛眼科全飞秒SMILE pro新技术升级发布会暨深港全飞秒SMILE pro技术交流论坛”在深圳市福田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深港两地眼科专家、德国蔡司技术专家及数十名近视患者,共同见证屈光手术技术的革新突破,并探讨新微创手术SMILE pro的临床数据与研究进展。   SMILE pro技术发布:开启“10秒精准摘镜”新纪元 全飞秒SMILE pro是目前最前沿的微创屈光手术,使用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单眼激光扫描 10 秒以内,手术高效精准又舒适。继香港希玛眼科2023年引进SMILE pro后,2025年6月,深圳希玛眼科也于全国率先、深圳首批引进了蔡司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并随即开机正式开展手术。香港希玛医疗集团高级顾问林顺潮教授在开场视频致辞中表示:全飞秒SMILE pro的引进开展,极大丰富并增强了希玛眼科的“希玛全视觉定制矫治体系”,为近视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矫视方案。 此次升级发布全飞秒SMILE pro技术,是深圳希玛眼科在屈光手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希玛眼科香港与内地版块协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深圳乃至全国近视矫正技术正式迈入“10秒智能摘镜”新时代。诚如深圳希玛眼科副院长及屈光科主任肖月影在致辞中所言:“本次发布会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宣告,更是深港医疗融合的新起点……深港两地必将以协同之力,照亮屈光手术更远的未来。”蔡司南区患教经理管纯在活动致辞中高度评论了希玛眼科在临床运用领域的创新与前沿探索,并分享了SMILE pro手术的全球应用前景。 在激动人心的启动仪式环节,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詹行楷、肖月影副院长、屈光科主任医师张晓博连同管纯经理、蔡司南区临床应用经理刘磊、蔡司屈光售后经理沈维则,共同点亮象征技术升级的大屏幕,宣告新微创全飞秒SMILE pro
深圳希玛眼科全飞秒SMILE pro升级发布会暨深港技术交流论坛圆满落幕

希玛亮相APMS-HKVRS国际峰会,​共探眼底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发展

近日,由亚太近视学会(APMS)与香港玻璃体视网膜学会(HKVRS)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亚太近视学会暨第二届香港玻璃体视网膜学会学术会议于香港数码港圆满落幕。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中国香港、大湾区及亚太各地约300至400位眼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专业人士,共同探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与近视领域的最新进展。希玛眼科张敬法教授以及尼思特医生受邀出席会议并做了主题演讲。 本次大会延续了首届会议的成功,致力于成为玻璃体视网膜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内容丰富而前沿,涵盖了从创新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到近视管理最新研究动态的广泛主题。精彩纷呈的主旨演讲和专题研讨会,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度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该领域的知识进步与国际合作。此次聚会的核心价值之一,正是加强了区域内,尤其是香港与大湾区眼科专家网络的紧密联系,为未来的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备受关注的学术议程中,张敬法教授带来的主题分享《The Mechanisms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on DR & D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ME)的机制与转化研究)成为焦点之一。张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发生的复杂病理机制,并重点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将这些基础研究发现向临床应用转化的探索与突破。其详实的数据、严谨的分析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转化方向,引发了参会专家们的浓厚兴趣与深度研讨,为糖尿病眼病未来的科研与诊疗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尼思特医生则带来了《Outcomes of Pars-Plana Vitrectomy in Haemorrhagic Retinal-Macular Detachments》(出血性视网膜黄斑脱离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主题分享,详细讲解了这一手术方法在治疗出血性视网膜黄斑脱离中的应用与疗效,并深入探讨了出血性视网膜黄斑脱离的病理机
希玛亮相APMS-HKVRS国际峰会,​共探眼底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发展

暑期玩水必看:孩子戴了OK镜,还能痛快游泳、玩水上项目吗?

炎炎夏日,气温飙升,游泳池、水上乐园、漂流河道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堂。 但对于正在配戴OK镜控制近视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心里总悬着一块石头:戴了OK镜还能痛快玩水吗?玩水时要避开哪些 "雷区"? 今天希小玛就来一次性讲清这些问题,让娃既能清凉一夏,又能守护眼睛健康~ 01 戴OK镜的孩子 到底能不能游泳?分情况!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戴OK镜会影响游泳,其实只要角膜状态稳定,白天摘镜后眼部健康,是可以正常玩水的。 因为正常配戴OK镜时,角膜处于完好状态,和普通孩子的眼睛没有本质区别。 但以下几种情况要格外注意: ✘ 特殊人群初期不建议游泳: 高度近视、高e值(角膜周边与中央曲率比率)、角膜曲率较高的孩子,在配戴OK镜初期(通常1个月内),角膜上皮处于重塑阶段,容易出现点染或脱落,这段时间最好避免游泳。 √ 稳定后需医生确认: 配戴OK镜1个月后,角膜上皮状态逐渐稳定,点染、脱落风险大幅降低。此时需先让医生检查确认角膜上皮完整,再开启游泳计划。  !!绝对禁忌: 禁止戴着OK镜游泳!水中的污染物、细菌会直接接触镜片和眼表,不仅可能引发感染,镜片还可能摩擦眼部组织导致炎症,甚至造成镜片丢失。 02 戴OK镜孩子游泳前: 做好这3步,筑牢眼睛防护墙 第一步:先给眼睛做 "健康体检" 游泳前务必检查孩子的眼睛:是否有红肿、疼痛、发痒、分泌物增多等不适? 如有异常,须暂停游泳,等眼睛完全恢复后再下水。眼睛状态良好,才能开启玩水模式~ 第二步:选对游泳场所,避开 "隐形杀手" 孩子的眼表脆弱,池水中的化学消毒剂、微生物都可能引发炎症。 选择正规游泳池时,要重点关注水质: √ 优先选水质清澈、消毒规范的正规场所,避开人流密集的高峰期。 ✘ 绝对禁止在自然河水、未消毒的池塘或 "野泳" 区域游泳!这些水中可能存在棘阿米巴原虫—— 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一旦进入眼睛会快速繁殖,严重损伤角
暑期玩水必看:孩子戴了OK镜,还能痛快游泳、玩水上项目吗?

6小时“盲式”手术!希玛眼科成功救治严重眼底出血患者

“我觉得这个医生真的挺了不起的!”近日,在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顾问医师尼思特的全力救治下,一位严重眼底出血患者成功保住眼球,视力也有所恢复,后续有望通过植入人工晶体进一步提升视力。 眼内“炸弹”引爆,引发视力骤降 不久前,正在做手术的深圳希玛眼科眼底科主任尼思特收到一则紧急病例转述:“发病已半个月,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眼球瘪软,眼压超低,出血量大到无法进行眼底检查……” 病例的主人公就是宋阿姨(化姓)。一个月前,宋阿姨的左眼开始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并且视力下降速度较快。大概半个月时间,宋阿姨遮住右眼时,发现左眼已经完全看不见了,于是连忙就医。恰好宋阿姨的一位老乡不久前在深圳希玛眼科,由尼思特成功完成了视网膜脱离手术,觉得宋阿姨的情况和他相似,便推荐了尼思特。 看诊当天正值尼思特的手术日,但情况紧急,在了解病例情况后,尼思特果断利用手术间隙为宋阿姨进行看诊。检查发现,宋阿姨的左眼仅在一个方向还有微弱光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尼思特初步判断,宋阿姨是由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导致的眼底大出血。PCV患者眼睛的脉络膜会生长出异常脆弱的新生血管,并伴有结节状病灶,这些异常组织就像隐藏在眼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进而引发大量的视网膜下出血。 尼思特为宋阿姨看诊 6小时超长手术,成功保住眼球 尼思特表示,当务之急是,通过手术清除眼内积血,使视网膜、脉络膜复位,尽可能恢复眼球正常功能。由于宋阿姨发病时间较长,视网膜功能遭受了不可逆的损伤,长期低眼压,眼球也有萎缩风险。因此,此次治疗主要以保住眼球为首要目标,宋阿姨对病情和治疗方案表示理解与配合。 在通过脑部核磁检查等一系列检查,排除了肿瘤、眼外出血等病因,宋阿姨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PCV大出血手术,不仅手术时间长,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对医生的经验、耐心以及整体手术把控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手术过程中,宋阿姨眼底的积
6小时“盲式”手术!希玛眼科成功救治严重眼底出血患者

张敬法教授对话Holekamp Nancy教授:以OCT为核心,推动视网膜疾病管理的革新

在2025年眼底病论坛期间,一场聚焦“视网膜疾病管理变革”的中外对话引发广泛关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犇亚国际眼科研究所、希玛眼科张敬法教授,与美国视网膜领域专家Holekamp Nancy教授,就OCT技术、个体化治疗理念、Home OCT实践经验以及全球慢性眼病管理挑战展开深入交流。两位专家观点交锋,互鉴经验,碰撞出许多对未来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 全球共同的难题: 视网膜慢病的“治疗+监测”双重负担 “在中国,AMD等视网膜疾病患者数量庞大,但多数人面临就医难、随访难的问题。”张敬法教授一开场就直指现实困境。在中国基层地区,患者交通不便,难以频繁到医院就诊;在大城市医院,由于资源紧张,即使顺利挂上号,也常因门诊节奏快、医生压力大,缺乏充分的沟通和评估时间,影响了治疗依从性和长期效果。 对此,Holekamp教授表示感同身受。“其实我们美国也一样,随着人口老龄化,干性和湿性AMD患者呈指数级增长。门诊早已超负荷运行。更重要的是,这类慢性眼病并非短期治疗可解决的,一旦确诊,患者往往需要持续一生的治疗和监测。”她进一步指出:“治疗负担、监测负担,两者叠加,才是患者最沉重的现实。” 她强调,当前的新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注射间隔,但并没有真正减轻随访频率:“我们或许把治疗间隔从每月拉长到8周,但监测还必须继续。如果不能同时降低两种负担,对患者和医生都是双重挑战。” 家庭 OCT: 家庭中的“扫描中心”, 走向远程个体化管理 为解决这一痛点,Holekamp教授表示家庭OCT引发热议。她介绍,家庭 OCT是一种患者自用设备,可在家中对中心黄斑区进行自助扫描,图像实时上传云端,由AI算法分析图像并识别液体变化,随后由医生进行最终判断和干预。 “它并不是替代医生,而是成为医生的‘前哨’。图像AI分析后,一旦液体积聚超过10纳升,就自动触发预警。”她强调:“关键在于,这
张敬法教授对话Holekamp Nancy教授:以OCT为核心,推动视网膜疾病管理的革新

暑期近视防控全攻略:科学守护孩子视力健康

随着暑假的到来,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在假期中尤为突出。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达53.6%,而暑期往往是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的阶段——临床观察表明,青少年暑期近视进展速度约为学期内的2.3倍,眼轴长度平均增加0.15mm(相当于近视度数增长约50度)。 这种现象背后,是假期中用眼习惯改变、户外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紊乱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 暑期近视高发的三大核心原因 1 不好的用眼习惯 假期中孩子脱离学校的作息约束,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显著增加。 数据显示,约67%的青少年暑期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4小时,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单次不超过30分钟”标准。同时,卧床阅读、乘车看书等随意姿势,进一步增加了眼部调节负担。 2 户外活动不足 研究证实,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可使近视发生率降低50%,但暑期高温、家长工作繁忙等因素,常导致孩子日均户外时间不足1小时。自然光中的短波蓝光(480-500nm)能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过度生长,这一机制是室内照明无法替代的。 3 生活环境与节律紊乱 空调环境下空气湿度降低,易引发干眼症状,影响眼部调节功能;作息颠倒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异常,而褪黑素缺乏与眼轴生长调控失衡相关。 此外,暑期高糖、高脂饮食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间接促进近视发展。 如何在暑假两个月内有效保护孩子视力呢?也可从上述三方面原因入手,为孩子建立切实可行的护眼计划。 分场景科学防控策略 1 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 20-20-20护眼法则: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望向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可配合眨眼训练(用力闭眼-睁眼循环10次)缓解睫状肌紧张。 电子设备使用规范:遵循“20-30-1”原则——观看20分钟屏幕时间后,30秒远眺+1分钟眼球转动(上下左右各3圈);优先选择大屏幕设备(电视>平板>手机),保持50-70cm
暑期近视防控全攻略:科学守护孩子视力健康

双倍温暖,双倍守护!两对双胞胎在希玛眼科的改“斜”归正之路!

在生命的奇妙旅程中,双胞胎之间那份独特的羁绊总是让人倍感温暖与神奇。今天,我们要分享两对双胞胎在广州希玛眼科医院的故事。 双胞胎兄弟七年外斜视终矫正 术后双眸重新焕发光彩 18岁的阿梁和阿宸,是一对阳光帅气的双胞胎兄弟。7年来,他们同时被共同性外斜视困扰。对于处于青春年华的少年来说,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自信面对生活的重要“武器”。 马上要上大学,为了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兄弟俩和家人慕名来到广州希玛眼科医院,我院专业的斜视医疗团队迅速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兄弟俩分别用手机自拍记录下这满意时刻,欢喜出院,他们的双眸重新焕发出明亮光彩,笑容也更加自信灿烂。 无独有偶! 双胞胎姐妹内斜视在希玛重获清晰视力 而在同一天,还有另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姐妹——5岁的朵朵和可可。童真的她们本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时光,却同时被内斜视问题找上门。细心的家长及时发现异常,带着姐妹俩来到广州希玛。 经广州希玛斜视团队全面细致的检查评估后,为可可安排了内斜视手术,精准的手术操作让朵朵的眼睛恢复正常位置。而考虑到朵朵内斜视程度较轻,医生为她制定了戴镜观察的方案,通过科学的配镜,密切关注眼部状况变化,帮助可可的眼睛恢复健康。 从18岁的双胞胎兄弟到5岁的双胞胎姐妹,不同的年龄,相同的信任之选——广州希玛眼科医院。 在这里,每一双眼睛都被视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专业的医疗团队运用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为不同病情、不同年龄的患者量“眼”定制专属诊疗方案。无论是复杂的手术治疗,还是保守的观察矫正,都凝聚着希玛人对患者的用心与负责。 斜视之痛:不止是“美观问题” “斜视绝非简单的外观缺陷!”广州希玛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病科主任孙丽强调,当孩子出现眼球偏斜、歪头视物、畏光流泪等症状时,意味着双眼协同功能已遭到破坏。  若不及时干预:  1 立体视觉丧失: 无法判
双倍温暖,双倍守护!两对双胞胎在希玛眼科的改“斜”归正之路!

官宣 | 新安希玛眼科再添双核引擎,石峰院长、李春燕副院长加盟,共推高质量发展!

医疗的核心是医生,优秀的医生能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作为亚太眼科界主要领军人之一,林顺潮教授其“名医”效应不断发酵,吸引众多来自海外、香港、内地的中高端眼科人才加盟希玛眼科。 为进一步满足了患者多元化、高水平的医疗需求,聚焦眼健康,深圳新安希玛眼科医院迎来眼科重磅专家—石峰院长、李春燕副院长的加盟! 石峰院长 为不断精进医术,石峰医生多次前往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等地进修学习。2008年至2009年,石峰医生赴日本新潟癌中心病院及新潟大学眼科研修,主修青光眼早期诊断及治疗,并于新潟县立癌症中心病院医志发表创新论文Comparative study of glaucomatous findings in fundus photography and Humphrey perimetry》(《青光眼眼底所见 同HUMPHREY视野比较》),该文章在2009年新潟眼科集谈会作大会报告,同时在日本眼科杂志发表Review of  fudus examinations of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 from a survey of systemic management physicians。 回国后,石峰医生多次主持并参与省级科研项目,三维 OCT 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获省人社厅归国人员择优资助,并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深圳新安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医疗院长 ●眼科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2011年度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 ●曾赴日本新潟癌中心病院及新潟大学眼科研修 李春燕副院长 从事眼科临床近30年,在各类常规和疑难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很深的
官宣 | 新安希玛眼科再添双核引擎,石峰院长、李春燕副院长加盟,共推高质量发展!

希玛学术 | 张敬法教授团队:Nintedanib在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中对新生血管和视网膜下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犇亚国际眼科研究所、希玛眼科张朝阳博士、张敬法教授等发表了题为“Nintedanib inhibits neovascularization and subretinal fibrosis in a laser-induced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mouse mode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Nintedanib作为潜在的治疗药物,可用于治疗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相关的视网膜下纤维化。Nintedanib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小鼠模型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模型中表现出了显著疗效。 通过体外与体内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Nintedanib能够通过抑制SMAD2/3、P38、ERK1/2和AKT信号通路,显著减缓视网膜下纤维化及EMT的进程。这些发现为Nintedanib在治疗nAMD及其他相关纤维血管疾病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全文如下:
希玛学术 | 张敬法教授团队:Nintedanib在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中对新生血管和视网膜下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大湾区医疗发展考察团到访希玛医疗集团,共探港式医疗湾区融合新未来!

6月18日,由大湾区医药健康发展联会组织的“大湾区医疗发展考察团2025”到访希玛医疗集团,实地考察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及深圳希华爱康健医院。作为大湾区医疗融合的代表企业,希玛医疗集团以“港式医疗、国际标准”的实践成果,为香港医疗机构深度融入湾区发展提供范本,获考察团高度赞誉! 高规格考察团聚焦湾区医疗融合  希玛成“先行者”典范 此次考察团由大湾区医药健康发展联会会长张琛带队,汇聚30位香港私营医疗领域权威机构代表,旨在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医疗服务融合,帮助香港私营医疗机构产业了解内地的政策及需求等。作为重要考察点,希玛医疗集团凭借十余年深耕湾区的成功经验,成为香港医疗界探索内地发展的“示范案例”。 希玛医疗集团总裁李肖婷女士表示:“希玛的使命是让港式医疗扎根湾区。从‘港澳药械通’落地到‘港医港药’服务模式复制,我们始终扮演桥梁角色,助力湾区医疗规则衔接与民生福祉提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为什么希玛是大湾区医疗融合的“先行者”? 01 政策实践先锋 全国首批试点“港澳药械通”,让国际创新眼科药械惠及内地患者。 依托罗湖口岸区位优势,打造“步行即达”的跨境医疗服务中心,为跨境患者带来高性价比的更优选择。 02 模式创新标杆 将香港精细化管理制度与内地高效运营结合,首创“香港医生驻诊+内地团队协作”模式,实现医疗服务与国际接轨。 座谈会深度对话: 希玛实战经验揭秘大湾区医疗融合关键命题 在本次考察团的座谈会上,希玛医疗集团总裁李肖婷女士与香港医疗同仁围绕跨境发展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直击痛点、共享解决方案,为香港医疗机构融入湾区提供“希玛答案”。 1 制度衔接:从“两地差异”到“融合创新” 资质申请:李肖婷总裁对比香港“合规即准入”与内地“分级分层”管理体系,以2013年内地首家港资眼科医院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的筹建为例,强
大湾区医疗发展考察团到访希玛医疗集团,共探港式医疗湾区融合新未来!

高考后“摘镜热”来袭!准大学生们如何科学选择近视手术?

高考出成绩在即,许多准大学生已将“摘镜”提上日程。但面对全飞秒、半飞秒、晶体植入等不同术式,如何选择才能既安全又符合未来学业需求,家长和孩子们都比较迷茫。 今天,希小玛将结合屈光手术专家共识与我院相关临床数据,为各位家长和考生提供一些科学决策的思路。 01 主流术式对比: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近视手术是非必须手术,尽管各类手术已经历二三十年的临床验证,技术体系已然成熟,但它们仍存在一定风险,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而且,没有完美的术式,每一种手术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所以大家在选择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来看,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术式。 各类手术优缺点对比 1. 全飞秒SMILE  适应症:近视≤800度,散光≤500度,角膜厚度≥480μm,角膜形态规则。 优势:无瓣微创(2mm切口),术后干眼风险低,适合对抗性运动人群 。 适应人群:要求近视800度以下,散光500度以下,角膜形态规则,近两年内近视度数稳定、角膜厚度达标,如运动员、军人等对术后角膜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人群。 2. 半飞秒FS-LASIK   适应症:近视≤1200度,散光≤600度,角膜厚度≥480μm,角膜形态规则。 优势:能保留更多的角膜;同时更适合大散光、存在高阶像差的患者,这类患者通过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术后视觉质量更好。 适应人群:要求近视1200度以下,散光600以下,角膜形态规则,近两年内近视度数稳定、角膜厚度偏薄,对视觉质量要求更高的人群。 3. 晶体植入术 适应症:近视50-1800度,前房深度≥2.8mm,角膜内皮细胞≥2000/mm²,房角开放,角膜形态稳定。 优势:可逆性强,相较激光手术来说,术后视觉质量更好,夜间眩光问题更少,干眼问题也更轻。 适应人群:更适合近视度数过高(如近视>1000度)、角膜厚度偏薄,不能做激光类手术的患者。 4.&n
高考后“摘镜热”来袭!准大学生们如何科学选择近视手术?

希玛眼科全国联动护航高考,以公益之力为梦想点亮光明

2025年高考期间,希玛眼科全国各院开展"爱心助考·为梦护航"公益行动,以多元服务全程守护考生奔赴人生考场。 高考首日清晨,各院志愿者团队奔赴多地考点,搭建起印有希玛标识的"爱心助考服务站"。鲜红的帐篷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临时候场休息区,志愿者持续发放矿泉水、防暑药品、文具等应急物资,同时协助疏导考点周边人流,保障考场秩序安全有序。在持续高温的天气里,一抹抹"希玛红"为陪考家长撑起清凉屏障,多家分院更向社区捐赠遮阳设备,强化服务站后勤保障。 从开考首日到高考落幕,希玛志愿者始终坚守服务一线。考生进场高峰时段,志愿者们主动引导送考车辆通行;考试结束时,他们为学子送上鲜花与祝福,用"你们辛苦了!"的问候标记高中奋斗青春的终点。部分分院推出定制鲜花与清凉礼包,让温情服务贯穿高考全程。 依托眼科医疗优势,希玛在服务中融入特色眼健康支持:向考生及家长发放"高考生暑期摘镜专享福利券",涵盖近视手术补贴、视力复查服务等权益;现场提供报考专业视力要求咨询,帮助近视学子突破择业限制。 高考期间,希玛眼科与各地政府、公益组织协同构筑护考网络。从物资支持到秩序维护,从全程陪伴到专业守护,希玛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你们全力以赴,我们全程护航"的承诺,让社会责任在每一顶帐篷、每一句鼓励中落地生花。
希玛眼科全国联动护航高考,以公益之力为梦想点亮光明

共谋创新发展 | VC2025眼科创新发展国际会议在西安圆满落幕

6月13日,由香港希玛眼科集团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联合举办的“Vision China 2025大湾区特色会议——眼科创新发展国际会议”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瞿佳教授,香港希玛医疗集团高级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犇亚国际眼科研究所所长林顺潮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希玛眼科医院医疗院长张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顺华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部主任张绍丹教授,北京希玛眼科医院医疗副院长郑科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徐丹教授,深圳希玛眼科医院院长詹行楷教授等知名眼科专家出席并分享眼科发展核心议题,共谋创新发展。 解码眼科诊疗新图景助推眼科创新发展 大会主席瞿佳教授发表致辞,在过去6年里,温医与希玛双方就眼科疾病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展开了深入研讨与实践,取得了多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希望之星项目的成功开展,为眼科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此外,中国眼谷作为重要的合作平台,与希玛等机构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了眼科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成为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转化的重要基地。本次大湾区特色会议的举办,也为眼科同仁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优质的交流平台。 林顺潮教授发表致辞,2020年希玛眼科集团就与温州医科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希玛国际眼科学院”,共同推动眼科精英培养与技术转化;并连续多年联合举办VC大湾区特色会议,这既是双方合作的深化,也是汇聚全球智慧、共谋眼科未来的实践。期待与会专家通过会议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共享成果、共解难题、共育人才。 视觉健康关系着民生问题,贯穿人民群众的全生命周期,而眼科精准医疗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从干细胞治疗、基因修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到微创手术机器人、眼科创新药械研发,技术革新正不断突破诊疗边界。本次会
共谋创新发展 | VC2025眼科创新发展国际会议在西安圆满落幕

惠及全区逾10万老者!珠海“香洲社区慈善月——益耆关爱计划之光明守护系列活动”温暖启航

6月12日下午,由珠海市香洲区民政局指导,珠海市香洲区慈善会与珠海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联合主办,香洲区各镇街共同参与的“香洲社区慈善月——益耆关爱计划之光明守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香洲区吉大街道市民艺术中心圆满举行。 义诊筛查+公益科普+手术公益补贴 为香洲区长者眼健康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旨在整合政府、公益慈善与专业医疗资源,由珠海希玛眼科医院向香洲区慈善会的香洲社区慈善月——益耆关爱计划”光明守护系列活动捐赠价值23万元公益诊疗服务,医院将携专业设备与团队,分批次深入香洲区辖各镇街各社区,为辖区60岁以上长者,特别是困难老年群体,开展现场公益眼健康筛查,为符合相关条件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公益手术补助,帮助长者减轻眼疾困扰,提升生活质量。 启动仪式上,香洲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香洲区积极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推动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慈善组织对接社会爱心企业资源,专业机构承接四方联动的模式,聚焦老年人最关切的问题,持续提高老年人各类贴心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珠海希玛眼科医院卢争鸣副院长表示:我国眼病患者基数庞大,老年群体白内障、眼底病高发,早筛早治至关重要;珠海希玛眼科医院将投入专业力量,确保公益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让“光明守护”的承诺惠及千家万户,让长者们的晚年生活因清晰的“视”界而更加幸福安康,这既是医院的社会责任,也是回馈社会的初心。 随后,“香洲社区慈善月——益耆关爱计划之光明守护系列活动”在香洲区民政局、珠海希玛眼科医院以及现场嘉宾、社区长者的共同见证下,正式温暖启航。珠海希玛眼科医院郑艳秋主任现场为吉大社区的老年朋友开展了系列活动的首场科普讲座;同时医护团队现场提供了眼健康义诊服务,给予长者们专业的诊疗建议。 本次“益耆关爱计划”光明守护系列活动,是香洲区整合社会慈善资源的积极实践,是推动主城区为老服务高质
惠及全区逾10万老者!珠海“香洲社区慈善月——益耆关爱计划之光明守护系列活动”温暖启航

深圳希玛眼科举行白化病基金捐赠仪式并启动白化病关爱行动

近日,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白化病关爱基金捐赠仪式暨“国际白化病宣传日”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在院内大厅圆满落幕。深圳希玛眼科斜视与小儿眼科顾问医师卡夫恩与广东省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橄分别签署专项捐赠协议,并与深圳希玛眼科院长詹行楷共同宣布本年度关爱白化病行动启动。此次行动将为白化病患者提供诊疗补贴及专项优惠配镜服务,切实减轻患者看诊负担。 左至右:林橄、詹行楷、卡夫恩 共倡多元包容  外籍专家领衔诊疗关怀 今年是联合国第11个“国际白化病宣传日”(International Albinism Awareness Day),主题为“争取我们的权利:保护我们的皮肤,守护我们的生命”,再次强调了希望提高公众对白化病患者需求的关注,推动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护。 白化病患者普遍存在眼健康问题,由于色素缺乏,患者常伴有畏光、视力下降、眼球震颤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因此需要定期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诊疗,以确保眼睛健康。作为本次行动的核心专家,卡夫恩医生凝聚着希玛眼科国际化诊疗体系的精粹。他是国际知名的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特别在白化病视觉康复领域深耕十余年。其独创的手术组合等疗法,为众多“月亮宝宝”铺就科学康复之路。本次活动,卡夫恩医生将继续倾力而为,用专业护佑“月亮的光明”。 十年深耕:白化病国际门诊 守护“月亮宝宝”眼健康 早在2015年,深圳希玛眼科就率先成立了“白化病国际特需门诊”,致力于引入全球先进的特殊疑难眼病诊疗理念和治疗技术,为全国各地的白化病患者提供专业、系统的白化病眼病诊疗服务。多年来,医院还不断开展专家门诊日和“月亮宝宝”关爱活动,为数以千计的白化病患儿开辟绿色就诊通道,提供便捷、实惠、温馨的白化病眼病诊疗服务。 在今年6月13日“国际白化病宣传日”来临之际,希玛再次发起白化病专项公益活动,为患者提供诊疗援助。此次关爱行动得到了卡夫恩医生和亮
深圳希玛眼科举行白化病基金捐赠仪式并启动白化病关爱行动

中总125周年|希玛医疗李肖婷:制度创新与生态协同赋能跨境医疗新机遇

6月4日,香港中华总商会(中总)举办“走进大湾区系列”第二场专题分享会,邀请了业界专家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大湾区营商环境。香港希玛医疗集团总裁及联合创办人李肖婷受邀参加香港中华总商会(中总)“125周年走进大湾区系列活动”之“环球政经新形势下的湾区营商潜能和机遇”专题分享。 此外,出席本次分享会的嘉宾有中总名誉会长杨孙西、粤港澳大湾区委员主席霍启文、毕马威中国华南区税务部主管合伙人杨彬、兹曼尼创办人兼执行董事唐慕贞、北京新域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楫京等近80位工商界友,一同分享新形势下的企业战略规划。 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发布五周年,香港中华总商会联同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及毕马威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与港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系统性提出湾区协同发展策略。值中总成立125周年之际,特别策划"走进大湾区"系列分享会,与政商领导和企业精英探讨环球政经新形势下的湾区营商潜能和机遇。 中总曾智明副会长致辞时表示,近年环球政经局势发生诸多变化,关税战、贸易战等对全球经济以至营商环境都带来重大影响,香港企业家如何应对政经新形势下的挑战,融合大湾区开拓新格局尤为重要,相信本次分享会能提出多维度的实用性建议。 中总杨华勇副会长亦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给大湾区营商发展带来压力,希望工商界朋友能更好运用大湾区内的资源和优势,携手应对外部挑战,并致力激发内部创新活力,全方位配合湾区以至国家深化对外开放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步伐。 多位行业代表亦通过企业案例分享,探讨香港中小企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希玛医疗李肖婷总裁表示希玛以“跨境医疗”为核心策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和制度创新,形成“港式服务+国际标准”的独特竞争力。 2013年在CEPA政策下集团在深圳创立首家港资眼科医院,现已发展为涵盖眼科、口腔、肿瘤、医学影像等专科的综合医疗集团,在大湾区及全国布局近60家医
中总125周年|希玛医疗李肖婷:制度创新与生态协同赋能跨境医疗新机遇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