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大厂的“科技属性”现在怎么样了? 国产大模型自2023年底进入爆发期至今,也快有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之中,包括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科技公司,智谱等AI初创企业,都在加速创新。 现在,也到了这些科技企业首次交付AI“作业”的时候。 近日,快手在其最新披露的三季报业绩中指出,公司来自营销客户的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2000万元。 同时,快手CEO程一笑也在电话会议中透露,可灵AI目前服务用户已超500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明年预计会大幅增长。 在互联网大厂集体布局AI,以此获取真正的科技估值之时,快手的“AI科技化”进度条如何?是否已经可以形成新的估值增量? 快手基本面强劲 11月20日,快手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未经审核的第三季度业绩。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其总营收为311亿元,同比增长11.4%;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4.4%达39亿元。 其中,线上营销服务,以及电商业务为其这一增长贡献了主要驱动力。第三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占据了56%的营收体量;其次则是电商业务,GMV同比增长15.1%至3342亿元。 不只是现下业绩表现强劲,从财报具体内容来看,对于接下来的发展,快手也还有以下几大预期亮点: 其一,线上营销服务主业的增长潜力仍在稳步扩大。 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有机构预测2027年中国短剧收入会达到1000亿元,按照目前预估的2024年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34.90%至504.4亿元,届时整个国内市场体量将扩增一倍。 微短剧行业扩容的增长背景下,快手短剧引流收入大概率受益于此。数据显示,其三季度短剧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过300%。 商业化短剧是这一两年内容平台都在重点围攻的变现新途径,包括内容电商平台、内容娱乐平台等企业都没放松布局,以期最快打通整个短剧产业链的商业路径。 快手更是其中领导者。进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