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柒
开柒
最私密、最新、最搞笑的科技公司八卦。一日不阅,心神不宁
IP属地:未知
36关注
1257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开柒
07-31

字节跳动反内卷半年:员工依然慌得一批

话说,今天,字节跳动内部开了个All hands全员会,字节内部的员工们可谓可谓是人人奔走相告。八姐简单围观了下,感觉字节高管们的确也是想反内卷的,减轻员工焦虑的,当然啦,效果就有待观望了,毕竟,八姐熟悉的字节员工们依然有点担忧。 而纵观字节的这次全员会,八姐还有以下几点感想: 1,自2022年“去肥增瘦”后,字节跳动内部优胜略汰和员工焦虑加剧,这种焦虑下,可能酝酿出了更多短视行为。在字节财务状况缓解、成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公司、全球第一大社交公司之后,安抚员工情绪、反内卷成为了字节高层希望解决的问题。 2,离职率高、“字节人均在职7个月”乃至“字节和心脏只能一个跳动”等言论,已经严重影响了字节的企业形象,并可能影响了高端人才的招聘,因此这次,字节才专门召开了全员会并公布了员工平均离职年限。 3,虽然从2024年初就开始反大公司病、今年开始反内卷,但现在看来,作为一家15万人超级大厂,即使做了种种努力,但字节想要规避大公司病,的确有点困难。 ok,下面来详细说说。 先来说字节的这次绩效改革。 半个月前,字节跳动发布内部邮件称,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调整。此前,字节跳动采用的是“自评+360考核+领导决策”体系,包括F(不及格)、 I(需要改善)、 M-(略有瑕疵)、 M(符合预期)、M+(有时超出预期)、E(超出预期)、E+(远超预期)和O(杰出)8个等级。在这之中绝大部分员工能接触到的上下限在I-E之间。 从2022年开始,字节跳动开始启动降本增效、去肥增瘦,很多团队有了更多的差绩效名额,比如,有字节员工就披露,很多团队要求必须有7%的员工得到L,15%的员工获得M-,而得到M-就有可能会被劝退。这一政策实施之下,字节内部人心惶惶,很多员工焦虑自己会被劝退或者裁员,各种内卷更甚。 而在这次改革中,字节对M、M+、E、I 的规则被重新定义,强调强调“M”(Meet Expectat
字节跳动反内卷半年:员工依然慌得一批
avatar开柒
07-22

京东的外卖大招,居然是下场炒菜

话说,在最近两周的外卖补贴大战中,京东貌似是稍显低调了。不过呢,今天,京东又开始在外卖行业放大招了。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618时,刘强东在内部媒体沟通会时就曾表示,京东外卖将推出一种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核心在于通过强化生鲜供应链优势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升消费者购买高性价比食品的体验。不过,当时,刘强东还是卖了个关子,并没有提到具体这个大招是什么。 而今天,京东公布的信息显示,10亿现金招募菜品合伙人,开合营外卖+自提店,下场炒菜。 这个大招具体来说是这样的:京东真投入,百亿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同时,京东正式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投入10亿现金,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 好吧,听起来有点复杂,“七鲜小厨”是什么?“菜品合伙人”有神马东东呢? 简单来说,“七鲜小厨”是京东新推出的合营餐饮制作平台,和餐饮品牌、个体厨师合作,提供外卖和自提的餐品,目前,北京已经有一家“七鲜小厨”正在运营中。八姐看了看,这家店的家常菜价格在10—30元区间,在京东外卖“百亿补贴”之后,价格还是相当优惠的。 同时,在菜品方面,京东强调“全是现炒现做,没有预制菜”,提供的菜品包括馄饨面食、隆**脚饭、韩式拌饭以及意面等。 而更为重要的是,京东这次还提出了一个“菜品合伙人”计划,宣布投入10亿现金,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 在全新的供应链模式下,菜品合伙人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由“七鲜小厨”作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负责现炒制作及品控,以外卖、自提两种形式销售。竞选胜出成为每道菜品的合伙人后,餐企或厨师可直接获得100万元现金保底分成,后续该菜品的销售分成上不封顶。 不得不说,东哥的脑洞挺大的。这种创新,京东内部也相当自信,七鲜小厨业务负责人刘斌就认为这是过去十五年餐饮外卖是长最大的供
京东的外卖大招,居然是下场炒菜
avatar开柒
07-19

阿里美团被约谈后:周六外卖大战继续,但有所降温

话说,持续了两周的外卖大战高潮部分,可能因为昨日的政府部门约谈,开始有所缓和。 昨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当时,八姐就预测,爱马,这个周六看来是没有羊毛可以薅了。不过呢,今日一大早,八姐就发现,其实外卖大战并没有结束,特别是淘宝闪购,这“超级星期六”的广告继续在打,美团外卖的部分“零元购”还在继续,但的确,整体的补贴促销力度降温了。另一边厢,在美团外卖的当家人王莆中高喊停止无效内卷后,美团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美团昨晚的美股adr也出现了上涨。 先来说说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有趣的是,其约谈的主体不是淘宝闪购,而是饿了么,并且在对外发布的信息中,饿了么的排位也在美团、京东之前。而今年5月的约谈,当时的措辞是这样的“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约谈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 简单来说,这一次的约谈,单从涉及的政府部门而言,力度和广度没有上次高。同时,从主体看,约谈的首要关注对象,上次是京东,这次可能是饿了么。 再来说说,被约谈之后,各外卖平台的表现。简单来说,那就是外卖大战依然还在继续,但的确是降温了。 以淘宝闪购为例,其并未放弃战斗。今日,在其app显要位置,依然打折扣“超级星期6”的广告。 同时,在微博等平台,淘宝闪购的广告依然出现在热搜上。 不过,与上周六相比,淘宝闪购的优惠力度有所降低。上周六,淘宝闪购的优惠券均为大额满减优惠券,其中包括“满18.8元减18.8元”“满28元减18.8元”“满20元减10元”等大额满减券。而这周六,淘宝闪购的统一优惠劵为“满38减18”。 美团的优惠力度也有所降低
阿里美团被约谈后:周六外卖大战继续,但有所降温
avatar开柒
07-17

美团王莆中呼吁停止无效内卷,阿里京东会听吗?

话说,最近的外卖大战那可真是打得白热化啊,各个平台的订单量也是火箭般的蹿升——上个周末,三家平台的订单量就冲到2.5亿单,较去年翻了一倍多。在这波大战中,从京东阿里掀起价格战,到美团被动参与应战,美团的心路历程可谓是无人知晓,毕竟美团一向对外比较低调,奉行技术派讷言的风格。 不过,这两天,反对外卖内卷的声音开始多起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也出来接受了媒体《晚点LatePost》的采访。文章很长,八姐看了一下,核心观点主要是几点: 1,美团无意参与外卖内卷,美团参战是为了生存,补贴新增的单量绝大部分是泡沫,对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没有意义。 2,美团举事实讲道理,认为行业为了无效卷,花了太多冤枉钱,打仗的话,对手要比美团付出的成本高太多。 哈哈,感觉这算是美团高管对外极其坦诚的一次,简直是掰开了揉碎了,详细拆解了外卖这门生意的底层逻辑和竞争情况,呼吁大家要着眼于行业的长期发展。下面咱们来择要详细说说。 首先,在谈到参与大战的态度时,王莆中反复强调,美团是被迫参战,因为这轮大战充满了泡沫,对餐饮行业冲击巨大。 比如,王莆中就称,其实美团本来不想卷,实际上在这轮大战之前,美团已经等(观望)了四五个月,并没有全力参战,因为觉得卷没有意义,非理性的竞争并没有产生多少真正有价值的增量,但竞争对手(阿里、京东)的补贴越来越疯狂,如果美团再不下场,对手只会觉得美团怂了,认为美团是失败者。但既然美团出于自保积极应战了,那就不能怕打。美团这次订单冲到了1.5亿,实际上即便冲到2亿单也没问题,但美团认为这没有意义,美团只是想做给行业看,做订单量是很容易的。 而在美团看来,在这一轮大战中,绝大多数的订单增量都是泡沫。 王莆中举例称,在这一波外卖大战中,打得最激烈的地方是宿迁,日单量规模涨了4 倍,但真正外卖业态的新用户非常少。现在增长的外卖单量,大部分是来薅羊毛,并不是有价值的外卖用户。 而这
美团王莆中呼吁停止无效内卷,阿里京东会听吗?
avatar开柒
07-14

外卖大战第二周:美团冲到1.5万亿单,淘宝闪购已达瓶颈?

话说,又是一个薅羊毛的周末啊。仰赖两位大金主美团和阿里的“请客吃饭“,八姐在周末两天实现了奶茶自由和吃饭自由,哈哈,内心都在欢唱金主爸爸万岁。 而不出意外,今天,两大平台也公布了新的单量。 首先是美团,继一周前的1.2亿单后,美团的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已经超过了1.5亿单,这是活生生又多出了3000万单啊,接近2024年平均日单量的两倍了。与此同时,美团也披露称,拼好饭单量超过了3500万,神抢手单量超过了5000万。 随后,阿里也公布了淘宝闪购的数字。单从数字来看,阿里这边还是相对低调的。其披露,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本周又环比净增15%。 单看两家的战报,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1,美团是真地是下狠手全力迎战了,为了订单量和淘宝闪购拉开距离,那可真是火力全开。 2,淘宝闪购似乎已经达到了运力的上限?虽然8000万日订单量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但这次淘宝闪购并未突破一周前的单量,这似乎表明淘宝闪购已经触达了瓶颈。 而仔细分析二者的措辞,八姐觉得其中又有更有趣的东西。 比如,为了狙击淘宝闪购,美团此次的动作似乎更为激进,推出了“零元购”,各路奶茶店爆棚;反之,号称500亿补贴的阿里,这次并没有跟进“0元购”,只是推出了大额红包和抽免单卡应战,相对保守,这可能也是造成此次单量没有再度达到突破峰值的原因。所以,这个事情到底是美团中了淘宝的圈套呢?还是淘宝单纯地战力不及美团呢? 支持美团中了淘宝阳谋的观点盆友认为,之前有媒体称,淘宝闪购把每周六冲单的行动取了个代号叫“淮海战役”,目标是一天冲破9000峰值到1亿单。这明显就是在放风吓唬美团,消耗美团的现金,毕竟从盈利和资金储备角度,美团不如阿里。 阿里似乎也在揶揄美团这个单量是靠零元购和自提拉起来的。比如,其在新闻稿中,特地将自己的单量排除了“自提及0元
外卖大战第二周:美团冲到1.5万亿单,淘宝闪购已达瓶颈?
avatar开柒
07-07

美团阿里被刘强东打醒了:两家单量急剧膨胀,京东靠边站?

话说,这两天可真是热闹啊,美团和淘宝闪购前后脚公布地即时零售的数据,爱马,这令八姐都惊叹了——原来这市场真是弹簧啊,补一补,这单量就窜上天了。 比如,7月5日晚间22:54,美团宣布其即时零售日订单量首次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占比过亿单;该日20:45时订单量已突破1亿单,表明在短时间内订单增长迅速。 而今日一早,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就这波订单大跃进而言,美团和淘宝的订单增长都是明显的。此前,2023年、2024年,美团的日均订单量分别是6000-8000万单区间。而自6月中旬开始,美团外卖日均支付订单维持在 9000 万以上。而如此快速的令订单峰值窜到了1.2亿,这显然是个极大的增量。 阿里就更不必说了。之前数年,饿了么的订单量一直都在2000-3000万单区间。而淘宝闪购推出短短几个月内,其日订单量就触及了8000万单。这是个相当猛烈的增长。 更为有趣的是,淘宝闪购这次宣布,其非餐饮订单每日已超过1300万单;对比美团,其非餐饮订单超过1亿,也就是说,在峰值状态下,非餐饮日订单不足2000万。当然,非餐饮增速不够快,这可能是因为美团这一轮补贴主要餐饮;而阿里似乎也在告诉外界——我们距离美团已经不远了,特别是在非餐饮方面。 而这个事情还非常有趣的一点就是,挑事者京东呢?众所周知,京东是最先挑起外卖的大战的,刘强东亲自送外卖、抨击美团,赚足了眼球和流量,但在打醒了阿里和京东了之后,京东外卖最近的后劲似乎不太足了——这也可以理解,现在京东的日订单2500万单,而京东的配送运力要想补上还需要挺长一段时间的。 估计令刘强东最没想到的是,他本来是朝着美团去的,结果,把老对手阿里给打醒了。 阿里近期大动作不断,成立淘宝闪购,饿了么、飞猪并入国内电商,主要就是要以饱和式打法,全面入局了即
美团阿里被刘强东打醒了:两家单量急剧膨胀,京东靠边站?
avatar开柒
07-02

阿里重启内卷烧钱模式:500亿砸闪购,账上还有钱吗?

话说,今天,阿里又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宣布将在12个月内对淘宝闪购补贴500亿。这500亿花在哪里呢?简单说,就是给消费者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然后补贴商家店铺、商品、配送补贴甚至免佣减佣等。 看起来,和动不动就搞数字游戏的宣传手段来说,阿里的这波操作钱花得还是挺实的。而听到阿里花了这么多钱来补贴淘宝闪购,最不爽的当然应该就是美团的。但八姐觉得吧,反正美团是外卖老大,面对的挑战多了去了,最哭晕在厕所的其实该是刘强东吧——东哥辛辛苦苦砸出来地外卖声量,是不是直接要给淘宝直接摘了桃子呢?恨啊。 而这也标志了,在上一轮疯狂收购线下业务后,阿里再一次走入了大撒币的烧钱内卷模式。比如,我简单给阿里算一下,左手要掏500亿补贴淘宝闪购,右手要花3800亿砸钱搞AI,与此同时,淘宝天猫的基础营销和海外投资也不能少,还有几个还在烧钱亏损的边缘业务,还要回购将近千亿的股票,这阿里会不会入不敷出啊?哈哈,你看看,我这又开始YY了。 别着急,咱们来给地主家的阿里算一笔账。 阿里在今年2月宣布将投入3800亿投入AI,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花差不多1300亿。12个月内花500亿砸闪购,这加起来一年差不多就1800亿了。同时,阿里在5月也宣布,将在2025财年以119亿美元回购了11.97亿股普通股,这也是差不多850亿元。这三项预计就要花掉2650亿元。 目前,阿里每个季度还在盈利。今年第一季度,阿里的盈利(非工人会计准则下)差不多300亿元,也就是说,一年大概能赚1200亿。与此同时,截至今年3月底,阿里账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大约是3743亿元。也就是说,把每年的盈利都花掉,还不够,阿里大约还需要在自己的现金中拿出近1500亿出来投资和回购,这对现金的消耗还是相当明显的。如果,照这么个花法,估计阿里账上的现金也就能在撑个不到三年。 当然啦,我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阿
阿里重启内卷烧钱模式:500亿砸闪购,账上还有钱吗?
avatar开柒
06-26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更清晰了,增长变快了

话说,今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应当说,这是一份变革的成绩单:过去一年,阿里主动变革,战略聚焦更清晰了,开始坚决业务取舍,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增长加速,集团整体驶入快车道。同时,阿里也大手笔投入AI基础设施与技术先进性建设,这也为未来业务的长期增长埋下伏笔。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财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淘天集团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新买家强劲增长,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跨境业务表现强劲,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同时,这一财年内,阿里有序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稳步提升多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的经营效率,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 好啦,下面来详细说说阿里的年报。  首先,阿里云重归是双位数增长, “AI+云”成新增长引擎。 过去一年,阿里发布并开源多款模型,覆盖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4月最新发布的阿里通义Qwen3(简称“千问3”)大模型,在全球多个权威评测榜单中性能领先,开源仅一个月千问3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1250万。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过3亿次,千问系列衍生模型数量超10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众多行业头部客户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云服务了约63%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阿里云模型平台“百炼”的用户数量呈现显著增长,阿里AI产品正在传统垂直行业迅速渗透。  在强劲的AI需求带动下,阿里云公共云收入增长加速,AI相关产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战略更清晰了,增长变快了
avatar开柒
06-24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6月23日,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为用户提供更有质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这是继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发布和小象超市多地开城后,美团大幅加码即时零售的又一动作。 2020年至今,中国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即时零售成为更匹配当下流通基础设施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零售形态。为满足国内消费者更便捷、更具质价比的消费需求,近年来,美团持续聚焦“零售+科技”战略,先后探索培育了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等多种业务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生鲜食杂“源头直采”、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和即时零售仓等新供应链体系,服务本地居民的便利生活。 美团官微称,美团闪购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把消费者购物体验从“等快递”变成“30分钟送达”,为本地商品零售带来了新增长空间。目前,美团闪购携手零售商品牌商在全国建设了超3万家闪电仓,持续深化供给侧变革,创造优质体验。在服务上,美团闪购打造了“安心闪购”服务保障体系,还与美的、海尔等家电品牌合作,依托线下门店建设了“家电半日送装”的服务体系。 刚刚过去的618,近百万实体店在闪购上迎来了超过1亿名顾客。手机成交额翻倍,智能设备增长超6倍,白酒增长超10倍。相关门店负责人表示,“今年,线下店终于也感受到了618的力量”。 此外,小象超市已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近千个前置仓,为社区居民提供生鲜食杂“30分钟送达”服务,今年农产品销售额将超过200亿元。依靠这条“保证新鲜”的供应链,广东茂名枝头的荔枝、渤海湾活蹦乱跳的海白虾,24小时之内可从产地直达北京、上海等地居民的餐桌上。 “实体门店重回增长,供应链与前置仓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社区零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即时零售,已深入城市社区,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在此前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在品牌升级基础上,闪购业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avatar开柒
06-23

蒋凡收编饿了么和飞猪,阿里这是要专心厮杀美团京东啊

话说,今天上午,阿里突然又公布了一个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两者均向蒋凡汇报。 这个动作还是挺大的,简单来说,那就是,阿里看起来对淘宝闪购这一即时零售的业务还是相当上心,铆足了劲要对抗美团和京东了。这也标志着,阿里过去的那一套各大事业群林立、独立的架构已经成为过去式,大一统的电商、强调协同整合的电商,才是阿里目前架构核心。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蒋凡在阿里内部的地位再次上升,是毫无疑问的电商一号位。 先来说说,阿里的这一动作,显而易见是为了阿里押宝淘宝闪购。 今年4月底,阿里上线淘宝闪购,给出了淘宝一级入口,整合饿了么等各种资源,全面入局了即时零售的战场。 如当时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说过,“今年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各项业务的协同策略”。 5月2日淘宝闪购正式上线,来自阿里消息称,不到一个月,日订单量即超4000万。阿里巴巴也在之前财报业绩会曾透露,淘宝闪购无论在规模增长还是效率提升上均超出预期。 而这次,阿里将饿了么纳入电商事业群,显然也是为了协同,统一指挥掉配资源,抢占即时零售的市场份额,对抗美团和京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飞猪,此前飞猪的业务相对独立,归属回报过本地生活和大文娱,这次,飞猪也划归电商事业群,显然,阿里是认为对于淘宝闪购等业务而言,飞猪的酒旅业务相当重要。众所周知,酒旅业务一直是美团的高毛利业务,而京东也在近期宣布用免佣金的方式开拓酒旅业务。 其次,这也表明,阿里内部组织正在走向“大一统”,核心是电商和AI,所以,之前的本地生活事业群啥的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饿了么之前一直归属的本地生活集团,但在去年俞永福引退后,本地生活业务集团就取消CEO职位,各业务分拆独立管理,直接向
蒋凡收编饿了么和飞猪,阿里这是要专心厮杀美团京东啊
avatar开柒
06-21

天猫重回增长背后:蒋凡要阿里电商大象转身

话说,昨天八姐发的文(天猫都敢公布618的GMV增速了)还是引发了不小盆友的讨论的。毕竟,这是近年来首次,阿里公布了天猫GMV增长10%,而且,还是剔除了退货的,同时,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看起来,这是三年以来,天猫的最好增长。好些盆友也在探讨,竞争激烈、消费下行,为啥今年天猫618的增长变快了呢?也有的盆友在质疑,为啥是今年,天猫618敢于公布剔除退货的GMV增长,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够低嘛?八姐昨天有简单跟熟悉阿里的盆友聊了聊,感觉其实这次618的增长只是一个结果,实际上,从去年底开始,蒋凡带领团队厘清淘天平台的各种痛点,并在今年初开始就已经从内部进行的战略调整。而时间线再放长一点,淘天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在内部纠偏,回归消费者需求,同时也拒绝“仅退款”,回归良性的商家生态。阿里这次敢于公布天猫618扣除退货后的增速,可能也表明,以前那个疯狂内卷、花样百出、依靠极端价格战和嗓门大来吸引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为简单的营销,更为重视优质商家的运营,才能真正获得良性的增长。好啦,不废话啦,下面咱们来说说,天猫这次增长背后,淘天到底都做了哪些改变。1,取消满减凑单,用更简单直接的营销吸引用户。不得不说,阿里是最会玩的电商平台,过往,几乎所有极致的营销手段都是出自阿里之手。比如满减凑单,预售,秒杀,清空购物车等。但经过了若干年的大促,消费者对这些营销手段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最近几年,一直有消费者诟病满减凑单等太麻烦,太烧脑了。而对于商家来说,亦是如此。以往的大促,消费者为了获得满减优惠,往往会下单很多用来凑单的商品,这也导致了退货量高企。虽然对于平台而言,GMV数字是好看了,但这种“内卷”,伤害了被凑单的商家,使得他们成本陡增。实际上,阿里这几年也一直在做改变。比如,去年开始取消预售等。但今年,天猫618做出的这个玩法改变恐怕是最大的。今年618,天猫取消了满减凑单,仅
天猫重回增长背后:蒋凡要阿里电商大象转身
avatar开柒
06-19

没想到美团闪购618这么火:超1亿用户下单 手机家电卖爆了

话说,618这不刚刚结束嘛,昨天我还在说,感觉今年618,电商平台们都有点平淡啊。不过,今年618最大的变量估计就是即时零售成为了热点。这不,今晚,美团闪购公布了618的数据,增长得还是相当火爆的。 美团闪购公布的618全周期数据显示:5月27日至6月18日,超过1亿用户选择“在闪购过618,30分钟到手优惠好货”,带动美团闪购整体成交额创下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团闪购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其中手机、白酒、奶粉、大小家电等20余类高单价的“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增长2倍,近850个零售品牌成交额翻倍增长。 如果说,快消品啥的美团闪购卖得好,那确实不意外,但最令八姐意外的事,美团闪购居然3C和大家电这么高单价、体积大的品类也卖得这么好,可见,即时零售真的是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好啦,不废话,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美团闪购的618数字。 1,超1亿用户下单,“闪购万物”成618“新姿势”、生活新方式。 随着“30分钟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成为年轻人更喜爱的购物方式,“95后”“00后”消费者成为今年618的主力军,带动同期美团闪购用户数创下新高,下单用户数超过1亿人。大量懒得蹲预售等快递、更习惯“30分钟到手”的年轻人上美团闪购过618,“闪购万物”成为了618“新姿势”,并持续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全时段服务”“商品随叫随到、需求随时满足”的服务宽广度与确定性,是上亿用户选择“在闪购过618”的重要原因。618期间,美团闪购白酒等高价值商品的平均配送时效为28分钟,70%的订单在30分钟内送到用户手中。美团闪购夜间订单占比超过25%,这些订单的平均送达时效为31分钟,平台上大量24小时经营的商家携海量商品,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购物需求。 在端午节、儿童节、高考毕业季、父亲节等多个重要时点,消费者表现出“要得快、要大牌”的鲜明礼赠需求,美团闪购抓住了这一需求。高考期间,
没想到美团闪购618这么火:超1亿用户下单 手机家电卖爆了
avatar开柒
06-18

刘强东承认喊王兴“兄弟”:但毫不手软地杀入外卖和酒店,全面硬刚美团

话说,今天618啊,各位兄弟们,我要不是今天看了看日历,都不敢相信今天居然是618。哎呀,反正我的感觉是,今年的618太没有存在感,毕竟电商天天打低价,各个平台的618促销也旷日持久,算优惠又算不明白,所以,估计各个大家也都疲了。 但就在这个电商平台、消费者都疲了的时候,刘强东站了出来,对外输出了几千字的雄文,八姐围观了一下,不得不说,一贯的老刘风格,光看文字都带着浓浓的宿迁口音和接地气的农民企业家风范。哈哈。 而刘强东的这番发言,八姐觉得其实有几点还是值得关注的。 比如,刘强东反思,过去5年京东的确不行,也解释了自己的退休究竟是不是一个失误。 再比如,刘强东也披露,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经12万人了,而且京东还将做酒店旅游,嗯,这是要全面硬刚美团去了啊。嗯,更有趣的是,刘强东承认自己和王兴是好朋友,喊他兄弟,但他对兄弟真是毫不手软啊。 另外,刘强东也认为“跨境电商”的模式不靠谱,京东要做本地电商,嗯,这是说拼多多做的Temu不行喽。 当然,八姐觉得吧,刘强东四处出击的核心原因还是国内电商业务的增长焦虑。毕竟,他自己也说了,即使做外卖亏钱,也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但是吧,还是那句话,京东近期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不是还是由于“国补”?在外卖、酒旅、海外四处出击的战略下,刘强东和京东的预算hold住吗? 哈哈,不废话,下面来详细说说,我认为刘强东这次讲得干货。 1,关于外卖:王兴肯定对我有意见,但做外卖值得。 刘强东承认,做外卖之前,他在春节前跟王兴、程维、姚劲波吃了顿饭,他对王兴说得很直接——“兄弟,我要正式进入外卖了”。 刘强东说:“老实说我跟兴哥是很好的朋友,当然这段时间估计他可能对我多少会有点意见。” 与此同时,刘强东也披露,京东外卖其实很快就出来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不过,京东做外卖亏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得呢?刘强认为是划算的,他认为来京东买餐饮外卖的消费者中有
刘强东承认喊王兴“兄弟”:但毫不手软地杀入外卖和酒店,全面硬刚美团
avatar开柒
06-11

26年了,我印象中很2的讯飞和很6的讯飞

话说,这两天,八姐去了一下科大讯飞。去干啥呢?跟俺在讯飞内部的好盆友聚了聚,顺便体验以下科大讯飞26周年的庆祝活动。哈哈,讯飞司庆嘛,那肯定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有各种好吃有特色的午餐,甚至还有摆摊的和秀场,于是,在和好盆友一起吃饭八卦的间歇,我也想起了讯飞这些年的过往,以及我对讯飞的印象。正好26周年,八姐说一说讯飞这家集2和6于一身的、别样的科技公司。 首先,讯飞语音的研发上,还是挺2的,认死理。 比如,讯飞是以语音技术起家的,而且,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内,只聚焦在语音技术上。这里有个传说。当年(2001年),讯飞都揭不开锅了,那个时候讯飞确实还没开始挣钱,账上只有几十万。于是,当时公司内部有声音说不要做语音了,因为语音技术太难赚钱了,门槛又高。千禧年之际,赚钱的机会那么多,做什么不好?结果,讯飞内部开了一次务虚的半汤会议,当时,刘庆峰在会上说,要坚持干语音,不想干的可以直接走人。这也内部定下了讯飞的产业定位——要做全世界最大的中文语音技术提供商。只是,只一心死磕语音的讯飞又面临了好几年揭不开锅的局面,直到2004年才盈亏平衡。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很2的坚持获得了很6的回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讯飞的语音技术瞬间成为应用于各种APP的爆款,比如导航、社交等等,人机语音互动成为不大不小的风口,讯飞也一跃成为全球智能语音领域的绝对龙头。拿遍国际大奖,连续14年获得Blizzard Challenge这一国际权威语音合成大赛的冠军;去年,讯飞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其次,讯飞在国产算力上的坚持上也是很2啊。 讯飞在国产算力上是坚持得最彻底的。讯飞只在星火大模型的早期少量使用过英伟达等国外算力‌作为辅助。自2023年10月开始,当很多家大模型公司还在大举购买国外算力时,讯飞就联合**发布全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讯飞‌星火V3.0成为首个完全基于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
26年了,我印象中很2的讯飞和很6的讯飞
avatar开柒
06-10

喜马拉雅惨淡收场,无奈卖身腾讯了

话说,要说最近几年最为悲催、无奈卖身的互联网公司,喜马拉雅当然要算是其中之一了。这家红极一时的公司,曾经多次冲击上市,但最终无奈都未成功,只能在今天,折价卖给了腾讯。 这不,今天,腾讯音乐发布了公告,全资收购了喜马拉雅。腾讯音乐花了多少钱了呢?大概是12.6亿美元的现金+5.57%的腾讯音乐股份,和之前外界传的整体收购估值24亿美元差不多,略高一些。 简单来说,这笔买卖就是,喜马拉雅上市无望,营收和用户均在下滑,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处于颓势,真可谓大势已去;而对于腾讯而言,这笔交易价格不高,同时,也突然带来了约3亿多的月活用户和1000多万的付费用户,这对于用户增长困难的腾讯音乐而言,也恰似久旱逢甘露。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俺只能说,祝福喜马拉雅和腾讯音乐了。 好啦,下面咱们先来说说,为啥喜马拉雅为啥不得不卖身了。 首先,最为关键的是,上市上不成,喜马拉雅可能没钱了。 早在一年前,喜马拉雅曾经披露,截至2024年2月底,其账上现金仅余下了6.1亿。而自2021年之后,喜马拉雅都未再融过资。尽管2023年,喜马拉雅实现了经调整盈利,2024年据说也盈利了,但这个盈利主要依赖裁员,要是没有资金注入的话,养活2300名员工,喜马拉雅的生存还是困难的。 事实上,喜马拉雅也不是没努力过。2021年,喜马拉雅就曾申请美国上市,未果。后来,2021年、2022年和2024年,喜马拉雅都曾申请过在香港上市,但最后都没能成功。而上市不成功,在这样严酷的资本环境中,喜马拉雅又怎么能获得新融资呢?活着太难了。 其次,喜马拉雅近年来数据也下滑,更难独立吸引到融资。 2021年至2023年,喜马拉雅营收增速从43.7%骤降至1.7%。同时,喜马拉雅2022年、2023年月活跃用户的同比增长8.7%和3.9%,增速大幅下滑了,用户增长几乎停滞。 这一方面与喜马拉雅减少烧钱保盈利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惨淡收场,无奈卖身腾讯了
avatar开柒
06-05

滴滴挺稳的:订单量双位数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话说,今天,滴滴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八姐围观了下,感觉滴滴的增长还是蛮稳的,依然保持双位数增长;与此同时,这次财报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滴滴在更大力度地出海,海外的减亏力度不小,出海表现也比较稳健。 ok,那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份财报。 1,滴滴单量继续保持增长。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包括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核心平台订单量为42.47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3.4%。 与此同时,滴滴的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1016亿元,固定汇率下较去年同期增长13.5%,增速与订单增长一致。 2,滴滴国内日均订单再创历史新高。 滴滴最为核心的中国出行业务依然在保持增长。根据财报,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总订单量为32.58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0.3%。中国出行业务的日均订单量为3620万单,达到了历史新高。 这也表明,虽然面对经济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等多重环境影响,滴滴国内业务还有有增长韧性。接下来就看,滴滴能否实现日均4000万单的目标了。 3,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滴滴加大拓展力度。 海外业务依然是滴滴增长最为亮眼的业务。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国际业务总订单量为9.89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24.9%;国际业务GTV为236亿元,固定汇率下较去年同期增长27.9%。 滴滴从2018年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截至目前,滴滴国际业务覆盖了拉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以出行业务为支点,同时探索外卖、金融等本地多元化特色服务。而近期,随着近两年国内用户跨境游热潮,滴滴出行App在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9个国家的1200多个城市上线了海外打车服务。为满足国内用户长时间、远距离、多行程的海外用车需求,滴滴海外包车服务也于近日上线,首批复盖了新加坡、曼谷、普吉岛、首尔、东京、吉隆坡、悉尼等11个国家的26座热门城市。滴滴创始人、CEO程维也在财报中披露,滴滴将加大全球投入促
滴滴挺稳的:订单量双位数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avatar开柒
05-31

美团闪购居然成618主角,大促首日数据惊人

话说,往年,618都是传统电商平台们的大战,但今年,八姐没想到,美团闪购似乎也成了主角。京东、阿里和美团近期了即时零售较量,而在今年618这个机遇前,美团的动作比往年更为积极,啧啧,这有点要抢占主场的意思啊。 5月28日凌晨,美团闪购618正式开售,各品类都迎来销售高峰。 而根据美团闪购公布的618首日战报,自5月28日启动以来的24小时内,平台整体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其中酒类、3C家电、奶粉等热门品类快速增长:酒类呈现爆发式增长,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涨超18倍;白酒首12小时成交额即破3亿元、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0倍;啤酒首日卖出近千万瓶。3C家电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翻倍,手机增长近1倍,电脑数码类商品增长近6倍,各类小家电增长近两倍。奶粉首日成交额相比去年增长超过两倍。 显然,美团这是想重塑消费者的心智——闪购也可以成为买酒、买手机家电、买奶粉等热门商品的首选购物平台。 而闪购的火爆,甚至也令品牌和线下店颇有些意外,因为,618首日的成绩表明,即时零售成为最近几日各大品牌、本地实体门店最大的生意增量。根据美团披露的数据,618大促首日,近800个品牌在美团闪购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翻倍。 在3C家电品类,**成交额增长4倍;Apple成交额翻倍;临近“六一”,儿童手表等孩子们喜爱的产品热销,小天才成交额涨超30倍。 在酒品类,1919酒类超市成交额破亿,增长近80倍;歪马送酒成交额破亿,增长超9倍;物美超市、天虹超市等商超酒类成交额破千万。 随着美团闪购成为消费者购买日常用品的主要渠道,多家实体零售商618首日爆单:大润发、沃尔玛成交额增长两倍;屈臣氏、孩子王成交额翻倍;零食有鸣成交额增长5倍。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闪电仓等新业态成为受欢迎的购物渠道,618首日,各业态闪电仓在美团闪购成交额增长近3倍。 不得不说,美团闪购的这个增长还是相当不错的,而这背后
美团闪购居然成618主角,大促首日数据惊人
avatar开柒
05-30

拼多多选择走入艰难时刻

话说,最近拼多多可谓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本周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拼多多的营收增长10%,利润下降45%,未达到市场预期,于是乎,其股价两天跌了近20%。爱马,这怎么搞的?曾经的电商黑马,怎么增速突然降下来了呢?面对激烈的竞争,拼多多是不是不行了呢? 八姐仔细研究了下拼多多的财报,我的感觉是,的确,市场竞争和关税影响了拼多多的增长,对于这一点,拼多多的高管也毫不讳言。但与此同时,这也是因为拼多多在主动慢下来——大规模地扶植商家、补贴用户并改变全球化业务的模式,这些可能才是导致这一季度拼多多收入利润双杀的最关键因素。可以说,拼多多是主动自己选择走入了艰难时刻。 好啦,不废话,下面来详细说说,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 首先,拼多多的收入增速放缓,背后也是由于降低了商家佣金。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拼多多的总收入为956.7亿元,同比10%,这也是近期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速。 再来详细分析拼多多的收入构成。其中,其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为487.2亿元,同比15%。这部分收入主要反映的是国内电商的GMV增长,但由于拼多多近期对商家有流量扶持,估计实际的GMV增长是要高于15%。另外一个判断GMV增长可能高于20%的因素是,拼多多第一季度收入成本同比增长25%,增加主要来自履行费和付款处理费。总之,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拼多多的体量又这么大,GMV这一增速也不算差了。 最影响拼多多收入增速的还是交易服务收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拼多多的交易服务收入为469.5亿元,同比增长6%,这也是近几年来拼多多这部分业务的最低同比增速。 这部分收入增速大幅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业务结构向半托管转型,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拼多多对商家的减免和扶植。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拼多多宣布将投入百亿资源,大幅度地减免优质商家的交易手续费——未来一年预计会减免100亿。 这一政策导致了自去年三季度开始,拼多多的交易服务
拼多多选择走入艰难时刻
avatar开柒
05-27

遭遇抖音视频号夹击,快手被边缘化了吗?

话说,最近一段时间,看衰快手,似乎是很多投资者及从业者的看法——毕竟,面临着强大如抖音、视频号的强势暴击,快手这个“千年老二”可能正在成为“老三”,而快手本身也可能要被边缘化了。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恰好,今天,快手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这个对于近距离观察快手还是相当有价值的。简单读了一下财报,八姐的看法是,快手的增长的确在放缓,最近四个季度增长都徘徊在10%左右,但快手并未被边缘化,至少用户依然在增长,老铁们的粘度还是相当高的。与此同时,AI正在成为快手最大的增长亮点,对的,说的就是可灵。当然,可灵能否真的成为快手的未来,那就得再等等看了。 好啦,不废话,下面来详细说说快手的财报。 1,快手营收增速放缓。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快手的营收为326亿元,同比增长10.9%。这一增速虽然高于上个季度,也略超市场预期,但低于去年同期。而这也是连续四个季度,快手的营收增速徘徊在10%左右。 快手的营收增速放缓可能与广告收入增长变慢有关。第一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营收为180亿元,同比仅增长8%。而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一半的广告收入,是拉动快手营收增长的最大动力。与之对比,腾讯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其中,视频号是拉动了广告增长的功臣。因此,八姐的看法是,的确,在激烈的竞争下和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快手的广告增长遭遇到了挑战。 当然,也有声音认为,快手广告收入同比增长放缓也是因为去年一季度基数过高,当时《蛋仔派对》和《元梦之星》打广告战,从而受益快手广告。那么,就看接下来几个季度快手的广告是会增长加速了。 2,快手的用户大盘很稳。 尽管遭遇到了抖音和视频号等对手的压力,也遭遇到了内部的盈利压力,快手的用户盘却依然非常稳固。财报披露,第一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为4.080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6%;平均月活跃用户为7.117亿,同比增长2.1%。 与此
遭遇抖音视频号夹击,快手被边缘化了吗?
avatar开柒
05-26

美团还是挺稳的:年交易用户数创新高,骑手收入环比上涨

话说,今天美团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围观了美团的财报后,八姐的感觉是,美团还是挺稳的——用户数和商户数还是创下了新高;从生态的角度而言,高频骑手的收入也出现了上涨。 美团追求生态共赢的决心也是相当大的,八姐细数了下,针对商户助力、骑手保障、食安体系建设等等,美团一直在加码生态建设投入,持续落地和完善举措。 除此之外,美团的闪购、出海以及科技能力是值得关注的焦点,这些业务也将对美团未来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好啦,不废话了,下面来详细讲讲美团这一季度的财报亮点。 1,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美团营收866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17.8%至人民币643亿元。 2,用户数和商户数都再次创下新高,闪购成为新一代购物平台。 虽然面临竞争,但美团的用户增长似乎并未受到影响。美团披露,其年交易用户数和年活跃商户数均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美团也披露了闪购的一部分数据:截至3月底,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数超5亿,以90后的年轻消费者为主,闪购成为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快、好、省”消费需求的新一代购物平台。一季度,美团闪购包括饮料零食、3C产品、家用电器、美妆个护等在内的多个品类增长显著。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美团闪购日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一倍。当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 3,骑手收入稳定增长,职业自由有发展。 此次,美团也披露了骑手的收入。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全体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以由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2593元。 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今年开年以来骑手收入环比增长明显。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高频骑手为例,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12%,三四五线城市骑手收入环比增长超过8.5%,综合来看,全国主要城市地区的高频骑手月均收入环比增幅
美团还是挺稳的:年交易用户数创新高,骑手收入环比上涨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