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连廊,隔开两个广州车展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News

作者:星球图文组

鲤鱼、思为、inkkk、凤梨、浮云骑士、毓肥

责编:毓肥

题图所示,是连接广交会展馆 A 区和 D 区的连廊。

右边的 A 区是广州国际车展多年来的主舞台,5 年前何小鹏在长安福特旁边的展位,启动了 G3 乃至于小鹏汽车的新阶段,这也是广州车展和中国新造车第一次交集的缩影。

5 年后,中国新造车产业链几乎全部进驻新 D 区,昨天中国汽车舆论场大半壁江山的流量,都来自这栋楼。

今天,我们分别在这两个代表广州车展新旧时代的展馆,深度采访了十几位横跨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收入群体的观众。

这次采访,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角度,比如聊到新造车时,会着眼于最近的舆论热点,而不只是关注头部车企,所以华为的篇幅会更大,而同样热门的蔚来,我们这次采访资源就有所缩减。

出乎预料的,是我们在 A 区得到了和 D 区、和平日社交舆论场几乎截然相反的反馈,甚至可以称为“对立”。

比如,有消费者在 D 区的鸿蒙智行展台坚定不移选择华为,对着我们高呼“支持国产”;但也有主机厂人士在 A 区凯迪拉克展台说他“不相信电车、不相信智能驾驶”;也有奶爸在 A 区比亚迪展台表达他的斩钉截铁:“混动就是比亚迪,没别的”

意见纷繁,我们今天尽可能挑出有代表性的采访内容,带大家走一遍站在新能源拐点的深秋广交会展区。

沉默的大多数

媒体日和专业公众日之间,有什么关键差距?

答案一定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是有购车需求,但平常又远离汽车行业的普通消费者,希望趁周末踏进展馆,看看今年都有什么新车。

他们可能搞不懂 NGP 和 NOA,也不一定知道 4C 和 5C 有什么区别,但他们最真实。

真正与两个区域的观众交流前,我们没有想到,A 区与 D 区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1. 来自 A 区的不信任

A 区最为热门的场馆,必须是 BBA。

奔驰宝马奥迪的展位前围满了来看车观众,夸张一点来形容,便是观众依然将豪华车企展台围得水泄不通。

不过由于愿意接受采访的朋友分布随机,所以我们没有在奔驰和奥迪展台获得非常详细的记录,而是在宝马展台遇到了愿意分享的受访者。

此次参展,宝马带来了全新 5 系、7 系、X2、i3 等车型,虽说是油电齐发,但展位上摆放的车型以纯电车为主,门口摆放的几款车型除了氢能版 i5,都是纯电车,店内错落摆放的也是以纯电为主。

在展台门口,我们遇到了一对对宝马 5 系意向较高的年轻恋人。

这对恋人基本上已经选定 5 系,具体购买燃油版还是纯电版还需等研究完三电参数后再做决定。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意向车型的研究较为深入。

有意思的是,在他们的意向清单中,出于对性能的追求,传闻中的 2024 款极氪  001 也在他们的考虑之中,但因为 2024 款极氪 001 还未有消息,他们打算先去看看极氪 007。

他们将极氪列入考虑清单而非其他新造车的原因,让我们意外——“新势力没有底蕴,我们不相信”

影响他们对新势力看法的是负面新闻,“恶心的信息太多了,难保我们不是被恶心的人”

“还有安全方面比较担忧。”女生在旁边补充道。

而极氪背靠吉利,再加上后者在研发成本上的大量投入,成为他们选择信任的重要因素哪里。

A 区的观众自然会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燃油车上,对于电车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位男青年直截了当地表示,他们“只关注油车”

如果说纯电车与燃油车之间的分水岭是混动,那么比亚迪或许这部分摇摆用户的认知基石。

在仰望和豹 5 展台前,虽然没有宝马那么夸张,但也聚集了大量人群。

在豹 5 展台前,我们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爸爸,带着女儿与老父亲进到豹 5 车内体验了一番。当被问到对豹 5 的感受时,他笑着指着女儿说:“她更感兴趣,你问她好一点。”

小女孩对豹 5 展现出了浓厚的喜爱,她觉得豹 5“很好玩儿”,因为有按摩功能,所以“能一边开车一边按摩”,再加上豹 5 的空间与越野功能,带着豹 5 出去野营的话“我觉得半年都行”,还能经常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旅游。

这个家庭拥有一辆比亚迪的纯油车,而爸爸则是个“老迪粉”,他长期关注比亚迪,并表示考虑换车也必然选择比亚迪。

他青睐大五座车型,原本意向是护卫舰 07,但由于该车在一些小细节上没达到他的要求,所以来看看豹 5。

在他看来,纯电车的技术并未达到他的需求,而在混动领域,“混动只有比亚迪,没别的看的”。与这位爸爸对纯电车持有类似看法的,还有一位带着老婆孩子来看唐 DM-i 的先生。

对于这位时常开车的先生来说,他认为自己用不到智驾功能,在他眼中,其他纯电车的智驾功能他不但用不到,还要额外付出成本。

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让他拥有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比亚迪的展台前,我们常能从路过的观众口中听到“四个轮子都能转” “仰望有后轮转向”。

2. D 区的新造车之战

如果说 A 区受访消费者,对于新造车、对纯电表现出了观望或不信任态度,那么 D 区则相对缓和一点,各个品牌受众的需求点也与其意向品牌的主打优势较为接近。

一位 40 岁左右,身处六口之家、自称是“重度 MPV 用户”的男士,在 2022 年增购第一台新能源车(启辰)后,现在想增购一台 MPV。

他看了岚图梦想家、小鹏 X9、合创 V09,除了小鹏 X9 队伍太长外,其余车型都进去看了。在他的需求中,他对新能源 MPV 的要求是,既要有家庭属性,又要有智能驾驶。

对于他而言,X9 感觉偏向商务,但因为他之前试驾过小鹏与华为的车型,对小鹏智驾的认可度较高“我觉得小鹏的很不错”。

因此,尽管 MEGA 符合他对家用属性的要求,但如果 MEGA 最终智驾能力未达到他的预期,他也会选择放弃 MEGA。

目前市场上,MPV 细分市场相对强势的还是燃油车,不过或许是这位男士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较高,在听到是否会考虑选择燃油 MPV 时,他反问了我们一句:“燃油这边最近有新的车吗?”

而在新能源 MPV 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新能源硬派越野。

同样是在理想展台前,一位刚毕业不久的男生也表示,理想的车比较适合有家庭需求的用户。

尽管他不是理想的受众,但他对理想的车质感和细节表达了肯定,座椅、面料等能看到摸到的地方做得比较用心,“边边角角都做得比较规整”。

有歌颂者,必然也有忧虑者。

飞凡展台前,一位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中年男性,在肯定新能源汽车的成就同时,由于新造车盈利能力目前稍显欠缺,他表达了对新造车前景的担忧,“害怕新势力会倒闭”

因此就算新购入车辆,也会“等到明年或者后年,电池技术发展之后再买”,而他的选择是“大厂发力后推出的电动汽车”。

一位青睐极氪 X 的年轻妈妈也表示,虽然她对极氪 X 的外观与内饰较为满意,但同时她有补能焦虑

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她并未表现出将家里油车马上换购的强烈意愿,而是称“这两年我的燃油车会换掉”。

当我们把受访的普通消费者记录整理出来,这种行业内媒体很难接触到的、对新造车和传统车企认知的割裂感,似在将我们的目光从智能电动摧枯拉朽的思维惯性中拔出,去看看浪潮之外的平静海域。

业内人:我不相信智能驾驶

以场景需求为出发点的消费者们见仁见智,对同一产品、同一品牌的评价大有径庭,这不奇怪。

但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今天在展台遇到了不少汽车业内人士,他们对智能电动趋势的认知,也和我们预期有偏差。

1. 我不相信智能驾驶

在 A 区的 1A03 奥迪展台,我们遇到一位南方国有车企的员工,他表示自己是“无目的性”逛展。

这是一位燃油车车主,虽身处能源大变革的行业内,但他并不认同纯电车型,理由是他认为电车“不太安全”

“虽然现在可能曝出来的不是很多,但我见过很多。”他补充道,曾经有一辆纯电车就在他眼前自燃。

虽然不太认同纯电车,但他依然关注电动汽车,“因为现在电车这么猛”,他打算去看看新势力,想去了解一下“他们现在发展得什么样”。

相比对于电动化的迟疑,这位受访者对智能化的接受度更高一些。他会注重智能座舱的体验,但不信任智能驾驶,“我个人不太相信这个,还是相信自己开车。”

在 A 区,我们遇到一位 30 岁左右的比亚迪员工兼车主,他在凯迪拉克展台看锐歌。他说自己不是特意来看锐歌的,而是因为凯迪拉克只有这一款电车,所以来看一下。

虽然人在 A 区,但他表示,这次主要目的是看看 D 区的电车,比较想看问界、理想的 SUV,倒不是偏向增程车型,而是想“都看看”。

就购车取向而言,他比较关注电车操控和动力,如果换车,他更加倾向于 20-30 万的车型。

我们在小鹏展台遇到了另一位对电动化转型保持观望心态的从业者,他戴着印有 BYD 字样的口罩,在被问及是不是比亚迪员工时沉默。

当时他正在 D 区 20204 小鹏展区的 X9 金色展车旁边排队参观,表示来广州车展是“四处看看”。除了小鹏 X9,他还了解过理想 MEGA、极氪 009、腾势 D9 等新能源 MPV。

我们问他会不会考虑购买一辆电动汽车,他说不会。在他看来,“现在动力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能量密度不够。”

续航焦虑是他说“不会”的关键缘由之一,“电动车的实际续航(相比标称续航),在南方可能要打八折,北方五折。”

2. 来看 MPV 的汽车人们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除了电池、智驾,MPV 的提及率也比较高。

一位受访者表示,他看过了小鹏 X9 和理想 MEGA。理想 MEGA 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外观,“造型非常前卫,颠覆性很强,很像火车头。”

他自称从事于新能源领域,还补充道,之前也看到过社交上的“跳楼款”热搜,比较出圈。

除了设计,他对理想 MEGA 技术、参数的关注度不是很高。

“因为现在披露的信息比较少”,他还说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看法,“而且感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都大差不差的,很多都不是厂商自己产(研发)的。”

至于和理想 MEGA“打对台”的小鹏 X9,他也有关注,“外观是中规中矩的,比较突出的点好像是内饰和技术创新。”

谈到理想 MEGA 和小鹏 X9 的倾向性时,他表示还没见过 MEGA 的内饰真容,并笑言,“小鹏 X9 的内饰,如果我是老板,我就会买,而且它的后轮转向半径比较小,驾驶感可能会好一些。”

在 MEGA 旁边,我们还和一位奇瑞的员工聊了聊,他对 MEGA 的印象,在看到实车前后存在差距。

他在网上看到过 MEGA 的消息,听说造型比较颠覆,“其实图片不太好看,但线下看其实还行。”

相比前几位从业者,他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接受度稍高一些,影响他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是价格,接着是颜值,“智驾能力会影响 30% 左右”

3. 来自销售的旁观者清

探问过从业者们的看车、购车心理之后,我们也咨询了几位从业者处于购车“旁观者”位置时的感受。

一位岚图汽车销售表示,据他观察,D 区 19.2 展馆的观众,“主要都是来看华为的,看其他车型的人都不如看华为的人多”。

他直言,(相比华为之下)岚图展台的热度还是有差距,并称“流量”或者“明星”还是有一定感染力。

媒体日发车,公众日看车,这是车展惯例了,车展也是卖车的好时机。

不过,对于车展“好不好卖车”,一位比亚迪销售表示,其实车展并不是很能卖车,还是宣传意义多一点,“你看这么多人来看车,实际上买的人比较少。”

他自己平时也开车,有一辆比亚迪,还有一辆宝马。

谈到比亚迪品牌的受众,他认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回头客”,包括老车主和老车主引荐而来的新客,他笑着说,“早期国产电车是看比亚迪、而不是华为的”。

另一类则是“对电车感兴趣但对智驾不感兴趣的一部分人”,这群人在沟通时会表现出对于智驾的怀疑。

说到这,他还谈到了前几位从业者观点相符的现象:

“这样一来,其他车企宣称 L2 级、但实际超出(L2 级)的智能驾驶,反而让他们(比亚迪)损失了这部分市场。比亚迪目前提供的是比较常规的 L2 级自动驾驶,也没有一些源于智驾的溢价,比较有性价比。”

相比盛卷的新造车们,比亚迪近期声量似乎没有从前那么“浩大”。

他说了说自己的看法——今年比亚迪本品牌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比较多……需要吆喝起来,营销费用也是需要真舍得砸。

相比之下,他认为比亚迪目前没有什么需要营销的点,可能明年出新车能看到更多相关消息。

可能是对于媒体访问存在敏锐感知,今天我们采访到的从业者们,交谈时都比较谨慎保守。

他们的话语和态度中,我们看到了有别于以往官方传播、媒体报道的谨慎。但意味更深的,是作为汽车人的他们,在同样的浪潮中,也表现出了认知的差别。

我就要华为


在 A 区和 D 区,旧权与新锐的主场中,人群来来往往,在展车旁边,我们能感知到好奇,也看到显性的犹豫和观望。

相比这些区域,有一个地方,参观者的态度显得格外坚定,对于“领先”几乎没有质疑,就是鸿蒙智行展台。

一位林肯飞行家车主专门为问界 M9 而来,家里有小孩,他目前有旧车置换需求,他被 M9 的智驾能力吸引,而且觉得换纯电车应该也会节约一些用车成本,此前也试驾过新 M7。

“我看了它的很多测评,这一块肯定还是华为最领先的”,因为用车频率比较高,智驾对于他的购车决策影响比较大,“有辅助驾驶的话还是轻松一些,这一块可能还是最信任华为。”

另一位已经下定新 M7 的大哥表示,今年车展“主要是看这个馆(19.2 馆),主要看华为这两款车(M9、M7)。”

除了问界系列,D 区 2 楼 19.2 馆 19203 鸿蒙智行展区还摆了几台“界”字辈新秀——智界 S7。

这位新 M7 预定车主表示,M9 的实车比照片好看,在他看来,反而智界 S7 没有照片上那么惊艳。

虽然主要是为“鸿蒙智行”而来,他也打算去看看理想的 MEGA、小鹏的 X9,以及比亚迪的方程豹。

和其他受访者的印象不太一样,他认为“小鹏 X9 好像不怎么行,理想的看起来还可以。”

对于燃油车,他果断地表示不会考虑,因为“现在的趋势都是新能源,(购车选择)要么纯电,或者增程。”

他青睐纯电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化,再就是驾驶感受,“你开了电车再开油车,(感受)会完全不一样。”

我们追问了一下,他关注 M9 的因素里,华为的占比是不是很大。他表示“不完全是”,觉得智能化、空间和豪华感都做得很好。

20.2 馆 20206 阿维塔展区,一位阿维塔 11 意向车主表示,自己喜欢阿维塔的造型,也十分欣赏华为的技术。

虽然还在看车阶段,他已经向我们分享了一点购车后的规划,“这辆车平时主要是给老婆开,有智驾功能,可以让之前不开车的爱人享受驾驶。”

除了阿维塔 11,他还准备去看看蔚来 ET5 和华为问界系列。但就购车意向而言,他表示不准备深入了解 SUV 车型,只想选一款自己觉得(开起来)舒服的。

采访下来,我们发现,在一些用户眼中,“含华量”不是唯一的考量维度,但这与品牌追求、身份认同感之间确实存在强联系。

另一位选择智界 S7 的男青年表示,据他此前了解,华为的车用料扎实、智驾系统成熟、迭代能力强。

近段时间他的工作职级升高,因而对于车辆品牌定位有一定需求,衡量之下选择了华为,并且“不准备看其他的车了”。

还有一位正值而立之年的问界新 M7 意向车主,主要在意的是家用需求,买车后,主要是给父母平时买菜、出行,老两口娱乐、钓鱼使用。

他表示,父亲指定要华为,自己只是来“跑腿”,以及在华为相关品牌中做出一定的选择。

上午接受我们采访时,他暂时只看过一些华为赋能的车型,计划是“等会儿确定了要给家人买的车之后,可能会去看看别的,但是不会再买(其他品牌的车型)了。”

谈话期间,他还用热烈的口吻对我们说,“支持中国,支持华为!”

智驾、豪华、空间……都是意向车主们选择华为赋能车型的因素,当然,华为本身,也占一大部分。

除了直接采访,我们还观察到,鸿蒙智行展台的用户大多数都拿着华为手机,有许多消费者对着几台展车进行全方位的细节拍摄,细致程度不亚于旁边举着云台戴着麦克风的博主们。

鸿蒙智行 HIMA 首次登陆广州车展,没有开单独发布会,但华为依旧成为 D 区、乃至这届广州车展的核心关注对象。

你们认同这股来自科技圈的巅峰热浪吗?

兼听则明

这届广州车展,第九代凯美瑞正式登场。

丰田章男去年 12 月份时曾表示,“沉默的大多数想知道,电动汽车是否真的可以作为单一选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趋势,他们不会大声说出来。”

沉默的大多数的确不会说出他们需要电动化,但今天受访的所有朋友,都没有提过这台几乎代表着广东中产阶级的家轿。

我们不能说受访者代表汽车行业、代表消费者,但我们希望除了奔波于智能电动的新品更迭以外,为行业提供新的观察角度。

这次采访,有点像是让我们吃下了一颗镇静药,去倾听、思考以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声量较小的犹豫与顾虑。

一条连廊之隔,我们今天亲历了两个广州车展。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如何让 A 区与 D 区的连廊,从隔阂双方受众的物化象征,转变为连接、甚至融合的桥梁,这是中国新造车一直所努力的。

我们会继续关注中国智能电动的成长,从更多不同角度。

(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