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花西子在公关?
|| 这明明是在营销。
01
很难不让人相信,花西子官方微博的帐号,被老板登上了自己的手机。
“6岁半”“我有一个梦想”“好心态决定花西子一生”,中年油腻男的形象跃然纸上。
花名“花满天”的创始人吴成龙,两年前刚刚过完他的35岁生日。
注意,不是被大厂毕业的35岁,而是年入50亿的35岁。
作为李佳琦塌方的诱因,花西子上周还因为诚意不足的道歉声明,导致班底出自阿里的公关团队集体离职。
如今官微发出这条无征兆的壮志雄心,亦颇有几分洗地的味道。
“6岁半”似乎是在说自己的不成熟,像极了家长里短中的“他还是个孩子啊”。
可最新的调研里,中国存活时间小于3年的小微企业占比接近50%,非小微企业平均存活周期也只有6.61年。
6岁半的花西子,中年油腻都说年轻了,应该已然英雄迟暮才对。
吴成龙更不是初出茅庐的创业新兵,而是中国电商的行业老炮。
他曾在百雀羚创造了淘宝单店3小时售出10万单的吉尼斯纪录,双11当天更是爆销210万元。
花西子2019年的成交额突破10亿元,2021年直接变成了50亿元。
这TM是6岁半?
装嫩卖萌果然没能博取到公众的同情,群嘲谩骂再次把花西子送上热搜。
没错,又一次免费的热搜。
有心人可以打听一下,平台管理趋严的当下,一次有动机的热搜策划需要付出多少成本,业内供应商的报价基本上还不保证百分之百登上的效果。
不愧是你,深谙营销之道的花满天。
02
传统的公关逻辑并不难。
上策是快速回应,厘清事实,没问题就不卑不亢,认了错就挨打立正。
中策是躺平装死,以拖待变,总会有不开眼的抢走热搜,再不济时间也会淡忘一切。
下策才是自作聪明,自我感动,自寻死路,顾左右而且言他,雷区边缘疯狂试探。
很不幸,花西子上周的“一封信”,就是下策中的下策。
老板宁负自家公关,也要轻信所谓专业的外包。公关团队更是积怨已久,才会愤而请辞,不愿职业生涯染上污点。
可能是朝中无人,御驾亲征,花西子的二度表演,更像是营销的套路满满。
传统的营销逻辑也简单。
品牌想要做到目标受众口口相传,就要把最核心的利益点,通过创意浓缩提炼、包装美化,或醉翁之意不在酒,或直达情感共鸣处。
总之就是,要塑造,要迎合,要人设。
花西子官微的人设,如果没有这场风波,相对还算及格。
“家人们谁懂啊”“心疼地抱紧了自己”“我还是想超大声说……我们超牛的”
热评里的回复,活脱脱一个带点小自恋的撒娇小女生。
作为一个走国风亲民路线的美妆品牌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问题还是,花老板的梦想,是要“做一个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高端品牌”。
人设错位了不说,更大的问题是,要走向世界,要高端,就是花西子你眉笔每克都比黄金贵的理由吗?
贵也没关系,偏偏还一直不认真解释清楚。
公关与营销都是企业或品牌,想要持续长久经营的必备技能手段。花西子的灾难,恰是把二者混为一谈且胡乱出拳。
03
广告营销的历史很长,品牌公关的诞生很短。
孰轻孰重,业内还素有争论。美国还有营销大师著书《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也算一家之言,满满的出版社策划畅销书的味道。
无论是主动策划,还是被动回应,不管是正面推波助澜,还是负面息事宁人,营销和公关的根本,都离不开传播二字。
没有传播,无人知晓,那就是白营销,没公关。
而想要一传十,十传百,一看内容价值,二看传播介质。
特别是如今的多元化社会,受众群体被无数的信息茧房包裹,一条内容的价值对这群人视若瑰宝,对另一群人则不值一哂。
找到内容的同温层就很重要。
移动互联网指数级地加速了传播速度,这是利;却也让更多的传播内容彻底平权供人挑选,这是弊。
机遇和挑战都有点大。
再去机械地区分营销和公关,岂不是固步自封?
正解是公关的时候,就要想着如何使用营销式的手法,体现出品牌的调性;营销的时候,也要思考怎样利用公关化的思维,照顾到受众的感受。
只考虑传播,不顾及后果,更是万万不可,黑红绝不是真正的红。
企业操作层面,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假,但老板和团队,甲方和乙方,对齐认知统一目标至关重要。
务实之前,先要务虚,谋定而后动。
实在不知道怎么动,也别学花西子这样乱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