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场

IP属地:未知
    • 新立场新立场
      ·11-22 20:12

      百度Q3两面观:技术在领跑,商业要长跑

      北京时间11月21日,百度交出了一份颇具话题性的财报。当季总营收33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却同比大增17%,达75.4亿元,远超市场预期。 在这份财报中,AI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生成式AI收入已占AI云业务总营收的11%,较去年同期的5%增长超过一倍。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也显著提升,达到15亿次,较三个月前的数字翻了一番。这一表现也反映了市场对其技术的高度认可。 不过亮点之下,隐忧并存。从财报来看,百度的在线营销业务受到了挑战,当然这不单是百度的难题,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缩影。 百度AI业务的增长,尤其是文心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公司在AI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开始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这一转型为百度带来了显著的业务增长,并推动了AI云业务的表现。但AI业务能否维持这一增长,以及如何与传统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这份财报,是其AI技术商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它既有技术进步与市场适应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有在新兴领域取得突破与传统业务模式之间的平衡艺术。百度的AI故事,正在展开,但如何书写未来,还需时间来揭晓。 01、搜索模式双轨并行,AI搜索转型迎新机遇 在现有业务中,百度的核心板块无疑是长期支撑其主要营收来源的MEG(移动生态事业群组),随着AI技术逐步渗透并重塑百度的业务结构,MEG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当然,短视频和小程序等新型流量入口的崛起,也正在对百度传统的搜索业务基础造成冲击。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凭借新类的广告投放模式和强大的用户粘性,逐步切割广告市场份额,这在客观上加剧了百度在广告领域面临的竞争压力。 除了面临外部竞争,百度在其核心业务“搜索”的战略选择上同样非常谨慎。 当前正处于由AI时代的生成式搜索逐步替代传统关键字搜索的过渡阶段。目前,百度App的搜索仍以关键字为主,仅在部分热点内容中融入生成
      141评论
      举报
      百度Q3两面观:技术在领跑,商业要长跑
    • 新立场新立场
      ·11-22 19:32

      Q3业绩大比,OTA平台哪家强:携程出入境崛起,同程国内游大涨

      11 月 19 日,携程发布其 2024 第三季度财报,净营业收入为 159 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主要得益于旅游需求强劲增长。净利润 68 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为 46 亿元。 同日,同程旅行也发布其 2024 第三季度财报,收入 49.9 亿元,而去年同期为 33 亿元,同样出于旅游市场的强势发展。经调整溢利净额由 2023 同期的 6.2 亿元增加 46.6% 至 9.1 亿元。 财报发出后次日,携程(主要是美股)和同程(港股)股票开盘价均有一定幅度上涨。 第三季度是一年中的旅游旺季,因此这两大 OTA 平台第三季度的数据也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次携程财报数据中,涉及出入境游的指标表现亮眼,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已全面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20% 水平;而更多面向国内大众市场的同程旅行整体增长幅度也超过一半,同比增长 51.3% 。 显然,携程和同程目前一个把增量放在了国际视野上,一个继续向内拓展,在这样的大方向上,二者也在使用不同的具体策略来整合自身业务。具体表现为:做AI,还是做酒店管理。 01、携程,出入境业务亮眼 携程的主要收入大头包括住宿预订,营业收入 68 亿元,同比上升 22%;以及交通票务营业收入 57 亿元,同比上升 5%。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二者对总收入的贡献占 78.6% , 2023 年同期二者占比 80.3% ,基本持平。 而本次财报出境业务增长亮眼。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已全面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20% 水平,公司国际 OTA 平台酒店和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过 60%。正如财报所说:“2024 年第三季度,国内和国际旅行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OTA 平台近几年大多都会以 2019 年为标的来展现酒旅行业尤其是国际市场的恢复情况。2023 年的 Q3 季度,携程的出境酒店和航空预订量已经恢复到了 2019 年同期水平的 80
      317评论
      举报
      Q3业绩大比,OTA平台哪家强:携程出入境崛起,同程国内游大涨
    • 新立场新立场
      ·11-20 18:45

      营收净利润双增,微博的“波动”结束了吗?

      2021 年李子柒停更时,正值短视频内容如日中天,带动直播电商的销售额增长率一路飙升,也引发了互联网内容平台“更新换代”的讨论。三年过去后的 11 月 12 日,李子柒带着新作回归互联网。 作为一个现象级的、具有跨文化影响力的网红,李子柒的复出视频自然选择了全平台更新,也同样吸引到了广泛关注,仅抖音粉丝就大涨 700 多万。不过 24 小时内,3 条视频在微博的视频播放量 1.8 亿,相关话题阅读量 14.5 亿,55 个微博热搜,这些数据提醒了一些不变的事,互联网仍然需要一个公开的、信息聚合平台。 11 月 19 日,微博发布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当季度微博总营收 4.6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其中,广告营收达到 3.9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增值服务收入 6590 万美元,同比增长 25%。三季度调整后运营利润达到 1.645 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 1.392 亿美元。 用户方面,微博 9 月月活用户数达 5.87 亿,日活用户数为 2.57 亿。 微博近几个季度的业绩关键词是一边求稳,一边聚焦。从用户数据来看,微博的月活基本稳定在 5.8 亿上下,环比波动不大。从 2023Q4 到 2024Q2,微博的月活用户数分别为 5.98、5.88 和 5.83 亿,其用户定位和使用场景都已经足够清晰,所以在高强度的注意力竞争中用户规模还能保持相对稳定。 在此基础上,微博从 2023 年开始着重强调的“垂直领域”,则是典型的业务聚焦,即通过充分挖掘核心用户价值来提高变现效率。同年,微博着手改造其公域信息分发的关键产品“热搜”,将全局热点与个性化热点结合;在几个重点垂类,微博也发布了相应的创作者补贴政策。 用一句在微博上尤其活跃的,“粉圈”的术语来形容,微博现在做的事,是“提纯”这个平台的深度用户,让他们的价值“结晶”。 01、 “公域”作为底牌 互联网风口换
      224评论
      举报
      营收净利润双增,微博的“波动”结束了吗?
    • 新立场新立场
      ·11-19

      微信这一年:小店和支付,走上不同路

      11 月 13 日,腾讯发布其 2024 第三季度财报,总收入 1672 亿元,同比增长 8%;Non-IFRS 经营利润 613 亿元,同比增长 19% ,已连续八个季度利润增长超收入增长。 从收入结构看,腾讯游戏继续充当主要收入和利润增长动力,而相关板块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持续稳定在 49%。去年全年这一板块收入占比为 49%,今年有望维持或降低占比进一步走向财务健康化。 此次财报,原本的“网络广告”板块更名为“营销服务”,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需求强劲,带动该板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7% 至 300 亿元,收入占比同比增长两个百分点。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 至人民币 531 亿元,其中理财服务收入因用户规模扩大及客户资产保有量增长而同比增长,而支付服务收入则有所下降。 作为腾讯业务表现的晴雨表,腾讯支付服务的收入在近一两年的变化耐人寻味,微信支付也在通过寻求外部增量渠道(如淘宝)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腾讯的视频号业务有望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其中视频号电商更为关键。然而曾经被视为视频号电商的优势之一微信支付,如今接入外部电商平台,似乎跟视频号电商的发展方向走上了不同的路。 01、腾讯“晴雨表”,微信支付走出去的一年 今年前三个季度腾讯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增速都在放缓。 今年 Q1 该板块同比增长 7%,其中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长为个位数百分比,主要由于线下消费支出增长放缓及提现收入减少。其他细分板块增长较为强劲。 到了 Q2 同比增长 4% ,其中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速仍然是个位数百分比,商业支付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时由于风险管控措施的提升使得消费贷款服务收入下降,而理财服务收入录得双位数百分比增长。 Q3 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2% 至人民币 531 亿元。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基本保持稳定,其中理财服务收入因
      76评论
      举报
      微信这一年:小店和支付,走上不同路
    • 新立场新立场
      ·11-18

      从三季度报,看京东的快与慢

      越是复杂的市场环境,则越考验企业韧性与拓展空间,京东在高效运营与潜心基建上的坚持,于本季度看到了阶段性成果。 2024 年第三季度,京东收入同比增长 5.1% 至 2604 亿元,经营利润为 120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9.5%;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11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7.8%。 分业务来看,京东零售收入为 2249.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1%;京东物流收入为 44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6%。占比最重的零售收入增速相比上个季度有明显提升,国补东风之下,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基建优势有了更大发挥空间。 过去一年内,电商行业从集体宣传价格竞争力,到纷纷反对“低价内卷”,质价难以平衡的问题一直存在。大环境风向转变突然,但在京东的财报中,我们能看到更多策略上的连贯性反映在数据上。比如在活跃用户数和用户购物频次上,京东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市场瞬息万变,既需要基本功扎实,又考验抓机会的能力,全速冲刺和缓步积累双线并进,则更考验对经营步调的把握。三季报的京东展示了实现产品、价格、服务这个“不可能三角”的可能性,而实际操作的落点,在业务推进节奏的快慢之间。 01、高压竞争,唯“快”不破 厚积薄发的企业更善于抓住机会、占取先机,“快”就是优势,也是能力。 9 月起,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开始大规模落地,针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不同能效或水效的商品,可获得 15%-20% 的补贴。各大电商平台都在通过促销活动与补贴政策对齐,其中京东在家电领域的供应链积淀最为扎实。 这一方面源于家电本就是京东的强势品类。作为国补政策的主要承接平台,京东先后开启了超 20 省市家电换新活动专题页面,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加大备货、扩容品类、推出组合优惠。再加上京东有长年的自营销售经验,超 10 万京东员工全力支持,能提供区别于其他平台的一体化服务,在家
      3,9963
      举报
      从三季度报,看京东的快与慢
    • 新立场新立场
      ·11-13

      汽车之家利润大降:逆风时代遇上保守职业经理人

      市场留给汽车之家的时间不多了。 北京时间11月6日晚,汽车之家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汽车之家第三季度营收17.7亿人民币,同比下滑7.9%;更不乐观的是盈利情况,当季经调整净利润为4.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降23.9%。 细分到主营业务,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线索收入8.31亿元人民币,在线营销及其它收入为6.18亿元,这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都有上涨。 问题出在媒体服务上,汽车之家2024年第三季度的媒体服务收入仅为3.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7亿降了31.7%。原因是传播途径的去中心化,自媒体,个人博主的测评试驾视频更加贴近C端用户,甚至汽车品牌老板都在亲自下场做内容,汽车垂直媒体不再像之前那般强势。对于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车主,汽车之家这一类做汽车服务的垂媒对他们的吸引力远不如抖音博主,而制造商和经销商出于成本考虑,也降低了垂类平台的优先级。 面对目前的挑战,汽车之家迫切需要搭建好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但"平安系"管理层似乎并不太擅长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错综复杂的环境,近期推出的"金融保险进店","聚修汇"等产品更像是在加大对汽车之家背后的平安产险(中国平安)的输血力度。 而在供养中国平安的同时,汽车之家管理层还选择了深耕线下这样过于保守的路线。 线下门店推广无疑是汽车之家转型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尝试,但在"供过于求+价格战"的市场环境下,车企们自身都很难实现线下销量增幅,阿维塔,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今年以来纷纷选择引入授权经销商或关闭线下直营店的方式来实现降本增效。而汽车之家管理层还在笃信线下直营模式,感官上是有些在"逆风而行"。 因此,保守派管理层自带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策略不仅没有带汽车之家走出困境,反而导致企业财报出现多指标下滑。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汽车之家线下模式的调整反映的是其在市场压力下的适应性策略。当然,这种战略调整并不会直接预示一个积极的前景,而可
      251评论
      举报
      汽车之家利润大降:逆风时代遇上保守职业经理人
    • 新立场新立场
      ·11-13

      为什么科技圈正流行使唤AI买咖啡?

      科技圈内正流行起了使唤 AI 买咖啡。 今年 9 月初,支付宝在Inclusion·外滩大会宣布AI生活管家“支小宝”上线时,就用“支小宝”点了一杯星巴克咖啡;10 月 28 日,2024 CNCC 大会上,智谱科技也用其最新的智能体应用 AutoGLM 演示点了一杯咖啡。 不只软件厂商,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演示 AI 功能时,也开始喜欢从点一杯咖啡切入。 10月上旬,vivo 推出的手机智能体——PhoneGPT,也可以听取用户指令执行买咖啡的操作;10 月下旬,荣耀 CEO 赵明在发布会现场也在使用智能助手 YOYO 一句话点咖啡。 从最开始仅支持对话输出内容的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到能帮人执行具体事务的代理式 AI(AI Agent),各家企业的产品演示方式具体落地到了“点一杯咖啡”这样的小事上。 AI 的想象当然并不止于此,除了点咖啡,大厂们无疑期望着让 AI 能跑腿干更多的活,一句话就能自动帮你点外卖、订酒店、买东西。只是相较于 Agent 这样广义而模糊的词汇而言,“办事型AI ”显然有着更低的理解和认同门槛。 随着办事型 AI 越来越琳琅满目之余,业内也在开始思考:软硬件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各方如何打通生态的壁垒,真正为用户提供有用且便捷的服务。 01、办事 AI ,能干比会说更实在 过去一两年,主要占据行业视野的是生成式 AI ,但现在单纯的生成式 AI 已无法充分满足C端用户对AI落地的需求。 此前《新立场》的文章中就提到,生成式 AI 和代理式 AI 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主要通过学习数据,生成输出新内容(文本、图像、音频等),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聊天机器人;后者不仅能聊天,还更侧重于模拟智能行为,与环境进行交互,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决策并执行任务。 代理式 AI 可以视为生成式 AI 的递进。显而易见,由于 OpenA
      107评论
      举报
      为什么科技圈正流行使唤AI买咖啡?
    • 新立场新立场
      ·11-11

      跨境电商新战局:前有本土巨头,后有同行竞对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购物节是双十一,国外是黑色星期五,但因为跨境电商的介入,双十一多了一份走向世界的期待。 近日,速卖通宣布将于 11 月 11 日至 18 日在美国举行第 17 届年度“阿里巴巴全球购物节”,且专门针对美国购物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和折扣。根据启动会上的信息,今年速卖通双十一于 11 月 8 日开启三天预热期,11 日开始正式售卖 8 天,后续是黑色星期五接档。 作为整个阿里系最重要的大促 IP,往年的双十一速卖通也有相应的促销动作。但相比过去联动式的、宣传上更注重调动商家积极性的双十一,今年的目的看上去更为明确。一是有针对美国市场的特别策略,二是配备更多面向消费者的促销活动。 据美通社报道,速卖通和 Censuswide 的一份美国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79% 的受访者认为折扣和促销对他们的假日购物非常重要。55% 对今年早些时候(黑色星期五或网络星期一之前)的重大购物节感兴趣,27% 表示这有助于他们将支出分散到更长的周期。 阿里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阿里国际收入同比增长 32%,主要得益于跨境业务的增长,尤其是速卖通 Choice 业务。肩负增长的重任,速卖通在今年上半年化用了百亿补贴的思路,补充品牌供给。而今再次输出促销策略,而且是双十一这个内生于阿里体系的 IP,平台本身的品牌化也被提高了优先级,也意味着跨境电商的战场越来越靠近本土。 不过美国本土的购物节也是一个“饱和市场”,无论是黑色星期五还是网络星期一,甚至亚马逊特色的 Prime 会员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牢固的消费心智。推广一个新的购物节并获得广泛的公众认可,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 01、并排竞争,镜像局势 在大众认知里,速卖通、Temu、Shein 和 TikTok 被并列为出海四小龙,但细分而言,Shein 主攻快时尚服饰品类,TikTok 沿用了抖音以直播带货切
      94评论
      举报
      跨境电商新战局:前有本土巨头,后有同行竞对
    • 新立场新立场
      ·11-11

      当新游失利撞上贪腐,网易如何重新启程?

      2024年的网易游戏确实算不上顺风顺水。 11月8日上午,传得沸沸扬扬的网易贪腐事件终于有了定夺,Battle事业部、KK事业部原负责人,互娱渠道发行中心原负责人等多位高层已被追究责任。网易一直重视贪腐问题,因此事件处理得异常果断,但相较于对财务问题的重视程度,游戏本身的问题似乎并未得到同等级别的关注和迅速响应,尤其是在玩家反馈和游戏体验的重视程度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在经历了前一年的回暖后,中国游戏市场在上半年取得了1472.67亿实际销售收入,说实话这样的成绩还算不错,但作为"双子星"之一的网易却在半年时间内遭遇了两次"滑铁卢"。 花费6年时间,近10亿人民币打造的《射雕》,在上线仅仅3个月以后掉出各类游戏榜单,销声匿迹。《天启行动》更是出人意料,一款预约超千万的游戏,最好成绩居然是仅位于IOS游戏畅销榜第118位。最终从公测到10月14日发布停运公告仅仅过了45天,或许在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下,表现不佳又不受倾斜的游戏注定只有被止损砍掉的命运。 网易目前占据了国内30%左右的游戏市场,但细看会发现,网易游戏的支柱仍是几棵"常青树",但令网易焦虑的是,"常青树"中的《蛋仔派对》面临运营失误以及未成年充值等敏感的社会议题,而《逆水寒》手游官方长期的不作为也在不断消耗玩家的热情。 但与此同时,网易却也是互联网行业中仅有的两家经历了重大挫折后成功实现业务复兴的企业之一,另一家则是微博。上一次,网易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通过游戏转型成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大话西游Online》成功将网易拯救于水火之中。 去年年底,《第五人格》的"翻红"给了网易信心,比起财务上的流水,《第五人格》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肯定了网易坚持的长期路线以及网易游戏本身的水平。即便《射雕》无法翻红,网易也有制作下一个"爆款"的基底和资源,因此单以目前的困境就加以否定整个网易游戏确乎又过于武断。 01、"最熟悉的陌生人
      475评论
      举报
      当新游失利撞上贪腐,网易如何重新启程?
    • 新立场新立场
      ·11-06

      realme GT7 Pro:旗舰机中的“经济适用男”

      深秋的寒气似乎并未传递至手机行业。 过去一个月,vivo、OPPO、小米、iQOO、荣耀、一加等先后召开发布会,推出各自年度旗舰手机。其中vivo以其影像技术见长,小米继续在性能上深耕细作,荣耀则在AI和影像处理上持续发力…… 11月伊始,realme 也加入了这场旗舰之争。昨天,realme GT7 Pro正式发布,3599元的起售价格,搭配最新的骁龙8 Elite处理器,可以说,realme将旗舰机型能够给到的配置都给了。 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在众多优秀产品中脱颖而出却并不是一件易事。 回顾过往每代realme的旗舰机型,就不难发现其在性能、设计、摄影等方面都表现还不错,却难以在品牌林立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事实上,每季度手机销量排行榜都被归为Others,也在明示着 realme 目前的尴尬处境。 “叫好不叫座”是对其现状最为妥帖的形容,它就好比一个在所有科目都拿到80分的学生,很全面但缺乏特色。在最新一代的 realme GT7 Pro 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这种问题。 01、影像之失,旗舰之殇 “涨价”,是上个月贯穿整个手机行业的主旋律。 10月24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今年元器件成本上涨非常多,另外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也非常大,小米15确实需要涨价。 发布会上小米15系列手机的售价公布,12GB+256G版本的起售价为4499元,较上一代产品价格上涨了200元;一天后,荣耀Magic7系列手机同样的12GB+256GB版本的起售价为4499元,相较于上一代产品起售价上涨了100元;而在稍早之前,OPPO FindX8和vivo X200的起售价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分别上涨了200元和300元。 realme 同样没能免俗,12GB+256GB版本的GT7 Pro首发价格为3599元,相比于上一代旗舰机GT5 Pro 3298元的起售价,rea
      241评论
      举报
      realme GT7 Pro:旗舰机中的“经济适用男”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