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链研究院
能链研究院
能链旗下能源物联网及能源新零售研究机构
IP属地:未知
1关注
4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10

甲醇汽车,电动化大势下还会有一席之地吗?

在减碳方面,人们曾给予过甲醇足够的重视和地位,不乏溢美之词,但直至今天,甲醇燃料汽车、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汽车,才等来了机会。 对大众来说,甲醇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实际上,甲醇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自“六五”以来,国家就在不同程度上,试图将甲醇与汽车绑在一起,并进行相关研发、试点城市的示范应用。 2021年、2022年是电动汽车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两年,销量分别为352.1万辆和688.7万辆,以甲醇为燃料或重整制氢的汽车路线,被突然大爆发的电动化大潮淹没。 但如果将时间退回到2013年,夸张一些说,电动汽车与甲醇汽车尚在伯仲之间。 2013年,电动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只有1.76万辆,远没到燎原之势。2012年,前后脚的甲醇汽车正式在陕西、山西和上海三地开展试点工作,甲醇的轿车、客车、商用车、微型车共281辆投入运行。两年后的2014年,工信部将贵州、甘肃纳入全国甲醇汽车试点城市,在山西、陕西和上海之后扩大为“四省一市”。 彼时,行业里甚至认为,甲醇汽车虽不能与电动汽车并驾齐驱,但至少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底气恰恰来自于甲醇本身。 01 甲醇:会成为人类的重要燃料? 甲醇的学名为羟基甲烷,俗称“木精”,一个甲醇分子只有一个碳原子,汽油有6-12个,柴油10-22个,因此被称作“清洁的煤”,“廉价的油”、“移动的电”、“液体的氢”。 低碳含氧富氢,甲醇热值低,辛烷值较高,是公认的清洁能源,而且甲醇生产原料来源丰富,主要由天然气和煤炭生产,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征。 十多年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机化学家乔治·奥拉曾在《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中,提出一个解决能源危机的新场景——在油气之后,甲醇将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燃料之一。 目前,甲醇的全球需求量已达到1.07亿吨,10年间翻了一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2021年,中国
甲醇汽车,电动化大势下还会有一席之地吗?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7-04

特斯拉充电标准一统欧美江湖,马斯克下一步想干啥?

能够兵不血刃,让竞争对手主动“投诚”,以一己之力,让政府设立的标准成了“摆设”。在欧美市场,特斯拉充电网络正上演这样的一幕。 福特汽车是第一家与特斯拉充电网络达成合作的车企。6月初,福特汽车宣布,从2024年开始,其生产的电动汽车将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超过1.2万个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并在未来的电动汽车上安装特斯拉的北美标准充电端口(NACS)。 当盖子被掀开后,欧美汽车行业遭遇“特斯拉时刻”。 最近一周,先是通用汽车、沃尔沃相继进入特斯拉充电网络的“朋友圈”,就连大众汽车、现代汽车也回应,正在评估加入特斯拉充电网络的可行性。不仅是一众车企前簇后拥,北美主流充电运营商也纷纷“倒戈”NACS充电标准,与特斯拉站到了一起。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充电网络一统欧美江湖后,马斯克的下一步想干啥? 从北美到欧洲,拒绝特斯拉NACS充电标准越来越难 2023年7月3日,特斯拉(TSLA.US)股价涨6.9%,收279.82美元/股,市值一夜飙升560亿美元(约2100亿人民币)。从5月底开始,特斯拉市值已经涨了约3000亿美元(约21600亿人民币),而推动其市值暴涨的最大因素就来自于特斯拉充电网络。 刚刚过去的几天,欧美车企集体选择站队特斯拉。 对于一项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来说,支持的车辆规模越大,虹吸效应就越明显。福特汽车2022年的销量是367万辆,通用汽车584万辆,分别是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的2.8倍和4.5倍。三家联手,合计占到美国电动汽车销量70%的份额。 这两家北美汽车巨头倒向特斯拉阵营,一下子改变了风向。 图片 就连汽车行业协会和美国各州也力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近日表示,目标是在6个月或更短时间内,让特斯拉充电连接器成为行业标准配置,这将使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商更容易采用该端口。美国得克萨斯州、肯塔基州要求车企、充电服务商同时采用特斯拉的NACS标准和政府推行的CCS
特斯拉充电标准一统欧美江湖,马斯克下一步想干啥?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16

从国民神车到新能源之都,柳州模式为什么能行?

编者按:在汽车工业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与转折机遇面前,一批新晋“汽车城”正强势崛起,一批老牌“汽车重镇”正奋力转型。新发展格局下,谁能在变局中淬炼成长? 带来哪些启示?能链研究院策划推出“汽车新城”系列研究报道,今日刊发第二篇-柳州。 螺蛳粉的走红,使得柳州这座南方城市出圈,而实际上,作为一座工业城市,柳州汽车制造也在国内名列前茅,这其中,五菱汽车更是以“人民的代步车”的名号,奠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江湖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底,五菱宏光MINIEV自上市以来曾经连续28个月成为国内电动车销量第一,并且还曾7次成为全球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11万辆。 时间追回到2020年7月,宏光MINIEV在成都车展一上市,就开启了全国人民出行的“小时代”,创造了五菱每30秒卖一辆、月销9.7万辆的全球销量纪录。这款车型通过产品和营销,建立了“国民神车”的消费认知,一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更是让网友们耳熟能详,柳州也拥有了“新能源之都”的竞争底气。 从一家机械厂起家,到如今的国民神车,五菱汽车做对了什么? 01 良好的产业基础 相较于上海、长春、广州等知名的汽车城,柳州的存在感并不强,但其汽车产量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柳州汽车年产量稳居全国前五。其中,在2017年其汽车产量曾高达253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近9%,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三。 柳州生产的汽车不仅在国内拥有较大的销量,还出口多个国家。2022年,柳州凭借6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仅次于西安、上海。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约1辆来自柳州。目前,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突破144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10%。 柳州的汽车工业基础,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只是柳州并非一开始造乘用车,而是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上世纪八十年代,柳州是全国最大拖拉机产地之一。 目前,柳州是国内唯一同时
从国民神车到新能源之都,柳州模式为什么能行?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07

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关于能源转型、新能源及电动车都说了这些!

5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股神”巴菲特股东大会如期召开,92岁的沃伦·巴菲特与99岁的老搭档查理·芒格一同坐到了镁光灯下,接受来自于全球投资者的“叩问”。 “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怀疑和担忧”,“数字代币成为储备货币是一个笑话”,“需要与中国搞好关系”,“不需要担心存在银行里的钱”,现场,依然是金句频出。 但更大的看点则是,巴菲特投资组合中相当高的仓位放到能源相关标的上,这位“能源铁粉”,他如何看待化石能源、能源转型、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充电服务的未来和发展趋势? 能链研究院摘选了昨晚股东大会上有关能源的精华观点。 巴菲特:拿Pilot与英国石油购买Travel Centers对比不合理 为何伯克希尔2023年1月31日购买卡车加油及服务中心公司Pilot,比英国石油买Travel Centers贵这么多? 巴菲特回应称,伯克希尔买Pilot是一个分成三个阶段的交易,第一个阶段价格很好,第二个阶段由于去年优异的业绩对卖家很有利。自从我们在2017年购买了Pilot的股份以来,这部分股份已进行了“股权”会计处理。 “2023年初,伯克希尔购买Pilot的额外权益,这使我们的所有权提高到80%,并导致我们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整合Pilot的收益、资产和负债。所以说,拿Pilot和Travel Centers进行比较并不太合理,Pilot的选址要比后者好许多。”巴菲特解释。 而且Pilot完全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张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去年,Pilot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达成合作,宣布到2026年将在美国500个地点建立2000个充电站网络,同时还与沃尔沃签署合作意向,开发面向电动卡车的充电服务。 这恰恰是英国石油购买Travel Centers的理由。 为应对能源转型挑战,英国石油制定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扩大其便利性和移动性业务,提供更多低碳流动性解决方案,包括
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关于能源转型、新能源及电动车都说了这些!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6-06

疯狂的电解槽,全球绿氢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继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占领全球之后,用于制绿氢的电解槽也站到了风口之上。 经过两三年的蓄势,氢能的增长逻辑正得到验证。虽然国内处于下游的氢燃料电池车,暂时在专用车、重卡、客车等有限场景下蹒跚而行,但以甲醇、液氨等为主的下游产品已经按捺不住,并推动上游绿氢制备产业迅速升温。 作为核心制氢设备的电解槽,开始出现放量。 说到电解槽这个行当,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1900年,施密特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工业电解槽,两年后,400台电解设备被用于制氨。 国内电解槽行业,718所是绕不过去的名字,几乎是与中船718所“沾亲带故”的几大玩家轮流拿单,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国外有挪威Nel公司、美国康明斯、德国西门子能源,以及美国Plug Power公司,这家公司既涉及上游的电解槽制氢设备,还供应了美国市场超过4万台的氢能叉车。有了绿氢后,这些叉车在亚马逊、沃尔玛的仓库里搬运货物。 一直以来,国外制绿氢行业发展得四平八稳,但国内的爆发速度要快得多。 如果你去各大氢能展会转一圈,会有一个明显的观感:电解槽企业越来越多了,碱性的、PEM(质子交换膜)的为主,满眼的电解槽品牌。以前是几十家,去年是上百家,今年可能就两三百家了。 国内国外双引擎,电解槽出货量猛增 现在电解槽行业的热度,几乎等同于几年前的光伏组件、动力电池,每个季度都在刷新纪录。 自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1-2035 年)》以来,央企一头扎进氢能领域,推动制绿氢的电解槽出货量迅速提升。粗略估算,2018-2022年的CAGR达到88.8%,出货量直接从185MW飙升到800MW。 2022年发布的电解槽新品 2023年第一季度的增速更令人咋舌,国内已经有13个绿氢项目签约或进入开工环节,绿氢产能超过15万吨/年,电解槽容量835MW,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量。以目前内蒙、甘肃、宁夏等较为积极的省份布局来
疯狂的电解槽,全球绿氢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7-03

双反调查传言再起,欧洲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动手了?

该来的,总会来。 2012年,欧盟为了维护本土光伏产业,对我国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简称双反)制裁措施。今天,双反调查或再一次落到中国电动汽车身上。 只不过,双反永远是一把双刃剑。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中国光伏产业在围追堵截中持续扩大份额,2022年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等关键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过去10年,中国对光伏产业投资超500亿美元,为欧洲的10倍,且全球TOP10光伏企业均出自中国。 同样,年销量已占全球60%以上份额的中国电动汽车,很可能也会复制光伏的进击路径。虽可能遭“围猎”,但仍将靠实力前行。 双反调查传言再起 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全球市场的汹涌之势,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有人爱,更有人恨,不时有“中国威胁论”冒出来。 图片 因为担心中国电动汽车会冲击到欧洲汽车工业基础,威胁本土电动汽车生产,削弱欧洲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两位欧盟高级官员透露,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副司长兼首席贸易执法官 Denis Redonnet 领导的贸易保护部门,正在考虑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启动 " 双反调查 "。 据透露,最近的欧洲理事会峰会上,欧盟一些国家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第一批的调查结果或在7月12日左右公布。一旦祭出双反调查的杀手锏,欧盟有可能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 当年,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搞出了一个最低价格承诺协议,且每年销量限制在一定配额内,接受了121家中国企业的价格承诺,并对MIP协议之外的其他企业征收47.7%-64.9%的高额关税。2018年9月,该政策到期后终止。 不过,欧盟不同于美国,美国针对中国整车出口设置了30%的关税,《通胀削减法案》还就中国供应链作出限制,但欧洲只有10%的关税,甚至还能拿到优惠政策,相对开放很多。 从中欧贸易的发展态势看,欧洲并没有将中国定位为主要竞争者,更
双反调查传言再起,欧洲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动手了?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8-30

韩系车不行了是个“假象”,在中国还能重新崛起吗?

8月25日,为期10天的2023(第二十六届)成都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电动化、智能化、市场细分化趋势愈发明显,新能源车可谓绝对主角。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强国。”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近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表示。 毫无疑问,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如此,今年中国半年度汽车出口也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率有多可怕?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预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约35%,年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如今,最火热的汽车品牌当属比亚迪、特斯拉和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你还会想起日韩系车吗?特别是叫得上名的日韩系新能源汽车。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乘用车市场韩系车累计零售销量7.9万辆,同比减少17.2%,市场份额不及2020年一半。韩国汽车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韩系车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1.6%。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我国新能源自主品牌的加速崛起是韩系车遇冷的主要原因,主攻中低端市场的韩系车企,夹在特斯拉与众多体验和性价比极高的自主新能源品牌之间,生存空间受到很大挤压。 韩系车真得不行了吗? 非也,人家不仅活得挺好,今年来还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所谓墙内不香,墙外香。据韩国汽车业联合会数据,虽然在中国的市占率不足2%,但是在欧美市场,韩系车势头仍劲,在美国、欧洲、墨西哥、巴西等地,韩系车的市占率分别达到了10.7%、9.4%、12.0%和9.7%。 今年上半年,以起亚、现代为首的韩国车企在全球出口价值达到3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涨46.6%,创韩国史上同期最高出口额纪录。 现代汽车二季
韩系车不行了是个“假象”,在中国还能重新崛起吗?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8-10

新能源汽车出海“量价齐升”:占领欧洲,横扫东南亚

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到底有多火爆? 今年年初,业界还预计2023年整体汽车出口量将突破400万辆,到了今天,这一数字被刷新,已经有望摸到500万辆了。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进入前二,今年一季度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去年运往海外的汽车311万辆,今年如果突破500万辆的话,等于一年就增加了接近200万辆,相当于日本一半的汽车出口量,欧洲一年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是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2倍。 8月8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如果看出口额的话,因为单车售价从1.8万美元提升到2万美元,出口金额为464.2亿美元,同比飙升了1.1倍。相比,上半年日本出口202万辆,微幅增长,被中国远远甩到了后面。 显然,拉动中国汽车出口大盘增长的不是别人,站到C位的新能源汽车是贡献的主力,贡献率超过50%。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0万辆,去掉3万辆的商用车,电动乘用车足足有77万辆。中国每出口100辆汽车,有34辆是电动汽车。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地区主要是智利、孟加拉、埃及、印度等亚洲、非洲、拉美市场,去年,智利销量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来自于中国。但进入2023年,低附加值的“老头乐”低速电动车退潮,高技术含量的电动汽车接力,大有占领欧洲、横扫东南亚的势头。 占领欧洲,西班牙出口量增长18倍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也公认的汽车工业重镇,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上开花结果,其符号意义远远大于销量。 2022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销量占比为26.2%,但2023年上半年,权重一下子提到了39.1%。当然,如果按出口金额算的话,出口到欧洲国家的汽车单价在2.5-3.5万美元间,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墨西哥的1.1万美元,沙特的1.7万美元,菲律宾的0.7万美元,智利的1.4万美元。 提起
新能源汽车出海“量价齐升”:占领欧洲,横扫东南亚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9-14

工商业储能“跑马圈地”,比拼运营能力的时刻到了!

还没进入大规模落地的工商业储能,已经提前爆发“肉搏战”,战火从储能电芯烧到了场景端。 目前,在广东的深圳、浙江等地区,可部署储能的产业园区、工厂、充换电站等工商业场景,正被疯狂抢滩。为了降低业主的投资门槛,提高投建储能的意愿,合作的模式包括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大有当年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味道。 “跑马圈地”的现象已经很明显,残酷竞争下,储能项目分账的比例从过去的9:1提高到了8:2,甚至一些优质、稀缺项目抬高到了7:3。 虽然电源侧、电网侧储能拿走了95%的份额,工商业储能单个项目体量较小,但好在后者市场化主体参与的机会更多一些,不像“大储”项目基本上是央企、国企的地盘。越来越多的能源运营商的推波助澜,推动工商业储能渗透率快速提升。 喧嚣之下,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也在发生变化,从初期的低价“肉搏”向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能力和价值挖掘转向。 浙江、广东领衔,占据半壁江山 9月11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可达到11.5GW。预计到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市场规模在190亿元-240亿元之间。美国和中国的装机量占比预计将超过全球的50%。 工商业储能市场,全球看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占了全球装机总量的79%,而垂直到中国市场,华东、华南则是市场集中的两个重镇。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江苏所在的华东区域工商业储能累计投运规模达到373MW,占全国工商业总装机功率的37.8%。 这股热潮,从今年上半年浙江备案工商业储能项目数量上的激增可窥见一斑。6-8月,浙江全省共备案项目超过300个,总装机功率302.3MW,装机容量844.7MWh,初始投资规模达1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8月份,浙江省储能相关
工商业储能“跑马圈地”,比拼运营能力的时刻到了!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7-26

进击的“充电桩”,各地政策端开始发力!

“充电桩”起飞了? 国家发改委7月21日公布数据称,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 中国充电联盟7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14.9万台,同比增长达40.6%。 事实上,2022年7月到2023年6月,我国公共充电桩每月新增约5.2万台,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公共充电桩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2023上半年公共充电桩数量及增幅 能链研究院制图 充电桩大幅增长的另一面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上扬。中汽协7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4万辆和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5.2%,市场占有率达到30.7%。 充换电行业的发展,既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充电问题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多省市密集出台政策 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河南、山西、山东、重庆、广东在内的多个省市陆续出台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 河南省日前发布《河南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5年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枪)25万个以上、集中式公用充换电站6000座以上。推进郑州城市群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在山西,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山西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13万台左右,桩车比不低于1:8,力争达到1:6,能够满足8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县乡村和省内公路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基本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 在山东,山东省能源局日前印发《2023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分类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区、高速
进击的“充电桩”,各地政策端开始发力!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7-17

“新电气化”时代到来!托起百万亿新能源产业链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电气化进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拉开大幕。美国借着工业革命的大潮,发明了电话、电灯,推动整个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今天,以绿色电能替代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用硅基取代碳基,进一步提高电能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消费比重,开启了又一轮的“新电气化”时代。其中以交通领域的电气化最为瞩目。随之而来的便是全球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建。 效率,是推动人类商业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从一次能源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的能源转换效率来看,光伏、风电等一次电力的电能经济效率远远高于化石能源,约为石油的3.2倍,煤炭的17.27倍。粗略估算,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每提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左右。 2060年中国能流图 来源:《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 而且,电能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具有天然的优势,辅以光伏、风电等能效更高的绿电供应,单位能耗的产出将被大幅拉升。预计到2060年,中国经济有望增至2020年GDP体量的4倍左右,达到400多万亿元,但“新电气化”所带来的能源利用效率上的提升,以及储能、光储充、虚拟电厂、微电网等对能效的正向贡献,届时,最终能源消耗总量将低于2020年的水平。 简单说,就是中国用今天差不多的能源消耗量,在37年后,撬动起4倍以上的经济体量。 “新电气化”催生新能源浪潮 新能源产业链的集中爆发,来自于能源转型与革命,其核心推力便是“新电气化”。 当下,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虚拟电厂......数万亿资本涌入,衍生出了从上游的关键矿业、材料、功率器件、设备、软件到下游应用场景,价值百万亿元的产业链,大都拜“新电气化”所赐。 央企、国企是转向最坚决的一派。 数据显示,央企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投资额年均增速超过20%,央企发电
“新电气化”时代到来!托起百万亿新能源产业链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7-11

下一代动力电池之争:欧美缺席,中日韩对抗

一项技术,领先市场半步是先驱,但领先十步就可能是先烈。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的锂电池,同样逃离不开这个规律。 7月5日,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动力电池行业TOP10排名,2023年1-5月,宁德时代、比亚迪继续占据前两名,份额分别为26.3%、16.1%,同比增速在所有动力电池供应商中位居前列。韩国“三杰”的LG、三星和 SK On,只有LG能源保持了小幅增长,三星缩水了0.7%的份额, SK On的地盘丢掉了2.1%。 日本松下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日企,排名第四,占了8.9%的份额。但曾几何时,松下则是全球锂电池的头号霸主,“统治”市场长达10年之久。 日企虽然在锂电池、电动汽车市场上,已经被中国、欧美、韩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角逐上,却是“口气”极大。近日全球车企老大丰田再一次“口出狂言”,宣布固态电池技术与商业化的最新进展——2027年将向市场投放固态电池汽车,充电不到10分钟,就可以行驶1200公里。 于是乎,有人担心:丰田会不会靠着固态电池一役,抄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后路吗? 如果你足够了解光伏、锂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历程,就不会无脑地为此忧心忡忡了。因为技术上从0到1看似是光鲜、伟大,但实际上从1到100才是最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选择领先半步,小步快跑,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绝对先进性。 固态电池路线之争,中日韩的较量 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线。这一点,全球早已有共识。 当下,全球电动汽车驶入快车道,除了日企的丰田、日产、本田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国车企all in电动化,欧美大厂纷纷跟进,“势”能已经显现出来。但购车用户仍然存在着续航短、充电速度慢、安全性的顾虑。 固态电池就是一剂解药,优点多多,可完美化解续航、安全、温度适应性的难题。 全固态电池优劣势 首先是能量密度高,
下一代动力电池之争:欧美缺席,中日韩对抗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6-25

竞争激烈!成品油批发市场或迎来大规模洗牌

日前,《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2023)》连续第六年发布。这是一部全面分析和研究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并对趋势予以展望的行业年度报告,对于能源行业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链研究院今日刊登《蓝皮书》节选第6期,欢迎读者持续关注~ 2023年,中国成品油批发价格或呈现阶段性波动趋势,批发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未来的成品油批发市场必然向多元化、差异化、竞争化、合规化方向发展。 受国际油价和国内供需双重影响,我国成品油批发价格或阶段性波动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了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将随着国际油价变动。 图片 国际油价方面,原油作为成品油行业的上游端口,国际油价是影响成品油批发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欧美考虑对俄罗斯原油出口价格设置上限,但预计不会对俄罗斯原油产量和出口量造成太大影响,OPEC+受到定价权带来的高利润影响,减产挺价意愿显著,但不会发生大规模减产,仍然以维持稳定为主,全球原油供应会出现稳中有增;与此同时,欧美持续加息,将导致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原油需求量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油价将承压。 国内供需方面,随着主营炼厂和独立炼厂的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各大炼厂炼油能力提升,成品油供应量将继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双碳”的政策不断实施,新能源汽车汽油替代量将进一步增长;炼化行业“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提速;油品销售终端利润缩减导致采购意愿大幅下降,油品需求将继续放缓。 因此,从国际原油价格及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供需端来看,2023年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价格或阶段性波动。 成品油批发市场或迎来大规模洗牌,地方相继出台政策完善监管 在“双碳”目标下,炼化行业转型升级提速,成品油供应过剩局面持续;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大量市场主体将继续涌入成品油批发市场。预计成品油批发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洗牌,竞争将更加激烈。 图片 与此同时,
竞争激烈!成品油批发市场或迎来大规模洗牌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31

马斯克的私人飞机到北京了,带来特斯拉中国哪些新动向?

就在刚刚,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乘坐的私人飞机落地北京,正式开启他三年来的首次访华,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和猜想。 马斯克三架私人飞机之一的湾流G650ER公务机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马斯克上一次访问中国是在2020年1月,参加上海超级工厂的启动仪式,并交付了首批 Model 3。 2020年马斯克在上海超级工厂启动仪式上“脱外套热舞 ” 据媒体报道,马斯克此次访华将与中国政府代表进行会晤,并到访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上海工厂目前是特斯拉全球最大的生产中心。 时隔3年,马斯克选择此时到访中国,大概率与特斯拉全球布局、新业务产品推进、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一系列变化息息相关。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近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传出几个新动向—— 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进一步扩大上海工厂的规模,特斯拉已就扩建进行了环境影响审批,扩建后的年产能将从目前的125万台提升至175万台。 扩建计划与马斯克的全球计划相吻合。在刚刚结束的“2023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就表示,对于到2030年生产2000万辆汽车的计划,特斯拉需要十几家工厂,每家工厂的年产能需要在150万至200万辆之间。 上海超级工厂主要负责生产Model 3 和Model Y。2022年全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131万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交付71万辆,占全球交付量一半以上,这其中,Model Y车型交付超45万辆,占比63%。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Y碾压一众燃油车型,登顶全球最畅销的汽车,可谓划时代的一笔。 而作为Model Y的主要生产基地,上海超级工厂对于特斯拉全球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来源:懂车帝 另据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上海超级工厂正在为新款 Model 3 车型的生产做最后的准备,一期生产线会在5月底停工几天进行调整。据悉,新款M
马斯克的私人飞机到北京了,带来特斯拉中国哪些新动向?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26

多条腿走路,解构新能源车企的“补能”路线图

当充电体验成为用户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后,新能源车企间的“补能”大战就注定了必然会发生。 年初,蔚来汽车公布的自家充电桩充电数据显示,76%服务于非蔚来品牌,其中最大的“外来客”是比亚迪车主,排第二位的是特斯拉,分别占17.6%和15.8%。以致于比亚迪车主吐槽:年销量200万辆,都不配有自家的充电站。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不够重视补能体验。相反,比亚迪还真在补能方面动了脑筋。“双枪充电”就是比亚迪的独门秘籍,“一把不够,两把来凑”,甚至在上海车展上猛推多枪快充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普遍存在的今天,不能在充电体验方面“掉队”,甚至将补能打造成竞争壁垒和差异化优势,进而拉升新能源汽车销量,这几乎是每一家新能源车企的“明牌”。 但问题来了,同样是打补能牌,不同新能源车企选择的路线也不一样,自建充电站究竟是战略所需还是权宜之计?未来新能源车补能的终局又是什么? 自建充换电网络,不得已而为之 走高端车型路线的造车新势力,恰恰是自建补能网络中第一波吃螃蟹的。 在这条路上走得最早的是蔚来和小鹏,甚至不惜砸巨资。2023年,蔚来汽车宣布全年要建成1000座换电站,较原计划的400座翻一倍多。截至2月,蔚来已布设了1261座超充站,并发布了500KW的超充桩;其次是小鹏,截至2023年3月22日,小鹏汽车充电站累计在全国布局2200座,其中自营站1000+座,充电桩2.4万根,自营超充站800+座,预计2023年落成500座S4超快充站点。 最高功率为360kW或480kW的S4单桩,按市场价算,一根桩价格15万元以上,单站10根桩+投建,总成本飙升到250万以上。 除了新势力,在自建充电网络路上渐行渐远的还有吉利旗下的极氪。 极氪在充电站建设上更加激进,截至2022年底,极氪仅花了14个月,就建了600个充电站,覆盖了110个城市,平均每天建成1.4个站,单枪最大功
多条腿走路,解构新能源车企的“补能”路线图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25

2022年全国加油站总量首次下降,综合能源服务进入上行通道

日前,《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2023)》连续第六年发布。这是一部全面分析和研究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并对趋势予以展望的行业年度报告,对于能源行业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链研究院今日刊登《蓝皮书》节选第2期,欢迎读者持续关注~ 2022年,国内成品油市场表观消费逐步增加。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为综合能源供给带来机会。 2022年全国加油站总量首次下降,加油站密度小幅下降,单站服务车辆数增加明显。国有石油公司加油站快速推进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网络的建设。政策的不断放开,加快了加油站审批进程。石油成品油流通“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推动主体多元化,加速了民营加油站的布局。外资投资建设态度较为谨慎,发展速度较2021年并无明显变化。 Part.1 加油站数量下降,增速继续放缓 2022年,新能源汽车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带动综合能源服务站的投资建设和数量增长,资本性支出有所增加。 传统加油站总量趋于饱和,且国有石油公司逐渐淘汰经营不善的加油站。数据分析显示,2022年全国加油站总量约为10.76万座,相比2021年减少约110余座,降低约0.11%。 2018年—2022年中国加油站数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隆众资讯及预测 Part.2 加油站密度继续下降,单站服务车辆数增长显著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稳定增长,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公路建设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 2022年1月至11月,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6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1%,未来公路投资力度将继续增长。根据2021年公路里程数1.59%的增长速度预测,2022年全国公路里程数约为537万千米。 加油站数量的减少和公路里程数的增长,导致加油站密度继续降低,约为2座/百千米,较2021年减少0.03座/百千米。 2018年—2022年
2022年全国加油站总量首次下降,综合能源服务进入上行通道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18

全球电动汽车2023展望:欧美增长,东南亚爆发,日韩掉队

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超过7000万辆,保有量将达到3.8亿辆,全球年度新车渗透率有望触及60%。 这一数据来自国际能源署(以下简称IEA)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3》。 届时,全球汽车当年总销量将达到1.17亿辆,2022年的数字仅仅为8105万辆。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预估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有机会恢复增长态势,达8410万辆,同比增长3.8%。 在影响世界电动汽车销量的国家中,中国、欧洲、美国排在前三位。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乘用车1031万辆,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600万辆。IE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新车渗透率达到14%,远高于2020年、2021年的5%和9%。其中,中国是绝对领导者,占了全球电动汽车销量60%以上的份额。 IEA还预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400万辆,同比增长35%,新车渗透率将突破18%,而中国将接近35%。 01 中国、欧美三方占96.5%份额,短期仍难撼动 相比中国接近100%的增长,欧洲、美国的增长率要低一些。 在第二大市场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在2022年仅增长了15%,其中乘用车销量从218万辆增至248万辆;2022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55%,整个北美洲乘用车销量从70万辆增至106万辆。 来源:乘联会 对比增长曲线图会发现,2020年是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加速上行的一年,当年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27万辆,甚至超过了117万辆的中国,排名全球第一。但2021年、2022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一直处于震荡期,仅仅是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大幅放量,尤其是德国拉动明显,原因是一些欧洲国家在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上进行调整,补贴减少或取消,导致市场提前透支的现象。 2022年中国、欧美三大电动汽车市场占了全球96.5%的份额,其他国家和地区几乎是打酱油的
全球电动汽车2023展望:欧美增长,东南亚爆发,日韩掉队
avatar能链研究院
2023-05-08

一船难求,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井喷凭什么?

汽车出海“一船难求”。 眼下,6500车位汽车运输船租金已近11万美金/日,3年暴涨超10倍,航运市场分析机构克拉克森数据显示。 汽车运输船的运力短缺问题在中国尤为严重。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球汽车运输船新造船订单高达24艘,全部在中国。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连上两个百万级台阶。2020年我国汽车出口销量为108.5万辆;2021年的出口暴涨至218.7万辆;2022年的出口增至311.1万辆,超越德国。预计2023年迈过400万辆台阶,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已经成功超越日本(104.7万辆),达到106.9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2019至2022年中日德汽车出口总量图示 来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乘联会表示,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表现超强增长,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新能源车出口暴增,而且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至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约22%。 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快速“登顶”,新能源汽车出口“狂飙”,背后是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品牌、产业链等方面多年的坚决投入和潜心发展。 如今,收获的季节到了...... 01 拥有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 中国自主品牌出海到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手下必须有硬功夫。拿电池来说,国内动力电池技术已实现全球领先,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全球闻名,特斯拉等厂商也要找中国厂商买电池。 市占率最能说明问题。国际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 5月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宁德时代以35%排名第一;比亚迪市占率达到16.2%,超越LG新能源位居第二。 来源:SNE Research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已经跨过1000公里续航门槛,在行业量产
一船难求,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井喷凭什么?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