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阿星V
靠谱的阿星V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1关注
1粉丝
0主题
0勋章

五粮液和拼多多是如何干起架来的

中国人的饭局是无酒不欢的,并且得是白的。 虽说劝酒时说,心中有酒在,喝啥都是酒。但是酒量代表销量和业务量。没有拼过酒,喝醉后一起吹牛逼,放下戒备,性情没激发出来,交情也很难深起来,业务还怎么推进? 你可别小看了中国人的白酒文化,支撑起了茅台长期成为A股之王。茅台是酱香型白酒,而五粮液是浓香型白酒,这就好比汽车圈里面的咖位,一个是劳斯莱斯,一个是迈巴赫,茅台或者五粮液是高端商务局里的标配。如果要搞接待,搞洽谈,没有茅台,也没有五粮液,就好像结婚请客不发烟,过年不放鞭炮,没劲啊!中国白酒还延伸了庞大的产业,比如酒业自媒体,代驾服务等等。 阿星昨晚喝了点小酒,没怎么醉,让代驾师傅开车,在后排刷视频号,发现现在视频号算法推荐的确开始应景和精准了,我看到搜狐白酒推了条五粮液通告某电商平台售假冒产品新闻。之前搜狐白酒的运营负责人文贤老师发来邀请意向,说月底号搜狐酒业举办名酒品鉴会,张朝阳会参加,我也特别关注搜狐酒业这个行业垂直自媒体。加上,今年双11我都不知道怎么过得,实在没什么亮点,这个属于酒业圈的纠葛,还是值得说一说。 所谓「五粮液再发消费者告知书,本月鉴定假冒产品77%来自“百亿补贴店铺」,这句话的重点是一个“再”字。 我搜索了,关于五粮液告消费者告知书,确实有前后两份,一份是11月2日发布的,一份是11月13日发布的。 第一份告知书主要是回应消费者关切:「在某电商平台“百亿补贴”上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并在官网公布了授权经营的消费渠道之中的网店名单。 (转自五粮液官网,链接:https://www.wuliangye.com.cn/zh/main/main.html#/g=NEWS&id=34&dId=12201) 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官方开设的线上自营店,入驻了京东、天猫、抖音、快手,苏宁、微信小程序&视频号、百度小程序,他们竟然没在拼多多开设品
五粮液和拼多多是如何干起架来的

旺季日均杯量98,库迪年底还能开出8000家便捷店吗?

为了实现“基本做到和竞争对手门店一一紧贴”、达成“三店围一店的理想局面”,想在今年年底实现8000家便捷店、未来3年布局5万家便捷店目标的库迪,一直在按开店加速键。 但库迪的便捷店推进进程似乎并不乐观。 根据一小红书网友透露的一组数据来看,截至8月15日,库迪便捷店已开业650家。即便照这个进度继续推进,库迪也很难完成年底的开店目标了。 而从数据中显示的日平均杯量98,且8月还是旺季月份的销售情况来看,怕是难有联营商为库迪的便捷店目标买单了。 这也和库迪门店另一组监测数据呼应上了。根据极海品牌监测8月公开数据显示,当月库迪的在营门店数量为6809家,而监测到的闭店总数为865家。 在开了650家便捷店的情况下,还监测到865家闭店数量,旺季尚且如此,如今已经开始进入淡季了,库迪的便捷店目标要怎么推进下去呢? 联营商、消费者为啥都吐槽便捷店? 早在库迪刚在内部宣布要开便捷店时,最先知道消息的老联营商就开启了内部吐槽。 一库迪联营商,公开在抖音发了视频,称库迪“最小一个平方可开店”的便捷性门店是“纳米”店,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损害品牌形象、对开大店的老联营商不公平。 如今有一些现实,已经验证了这一联营商最初对便捷店会损害品牌形象的担忧。 库迪的便捷店因为门店本身,面积小,多为合作店,在选址与装修上难免会有局限性,导致很多门店除了会被联营商认为比较low之外,也会被消费者吐槽有损形象。有些网友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会以为是“山寨”。尤其是一些与餐饮店合作的店中店,还会让人担忧其食品安全问题。 小红书上,有一些消费者已经在网友分享的库迪便捷店表示了觉得low,甚至会有对库迪品牌调性会坍塌的看法。还有人在网友分享的一家库迪开在餐饮店的帖子下评论,表达了对蟑螂、老鼠等卫生问题的担忧。 不过,为了缓解便捷店对开大店的老联营商造成的不公平,库迪精简了便捷店的SKU,并限制了其上外卖平台。尽管如
旺季日均杯量98,库迪年底还能开出8000家便捷店吗?

国产操作系统弯道超车,统信UOS接入大模型后实现AI化升级

尽管还有很多用户对操作系统(OS)的理解主要限于Windows和MacOS,但是在一些党政府、银行金融、国安、军工以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国企以及一些科研机构,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网上办公和使用互联网是一种刚需和战略选择。 “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我国对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高度重视,由于国产操作系统实际上是这些特别重要领域的用户接触互联网信息处理以及企业发展数字科技的底座和平台,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说,“没有自主可控的软件,保障信息安全只是空话!”因为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软件,更是被很多技术发烧友和热心用户当做是"自家的孩子",长期了倾注了关爱和培育。 当然,国产操作系统本身并不是套壳优化的表面功夫,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政策未雨绸缪的支持,自主研发企业兢兢业业研究"备胎计划",并且要与国产芯片以及主流芯片的适配,万千开发者进行持续协作保证不输给主流操作系统的产品体验,总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为了兼顾软件或者应用程序兼容在新的OS上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还要能够实现软件的自主可控需求,国产操作系统主要是基于开源操作系统Linux进行深度开发和彻底的全盘构建,近年来Linux操作系统份额快速增长,这其中主要增长率是由于国产操作系统创领者deepin(深度操作系统)和统信OS贡献的。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统信UOS装机量已经超过600多万套,软硬件生态适配数已经突破500万,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这其中既有国际局势影响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也与统信软件幕后的深度操作系统自2004年长期深耕国产OS领域,并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精进有关。 统信软件是2019年由deepin(深度操作系统)等中国主流操作系统厂商联合成立
国产操作系统弯道超车,统信UOS接入大模型后实现AI化升级

9块9的库迪,为何仍止不住闭店潮?

图片 文:自由哥伦布 校:靠谱的阿星 酷暑渐近,咖啡茶饮品牌为争夺新一轮旺季主动权开始摩拳擦掌。 像是刚官宣与大热IP《海绵宝宝》联名没多久的库迪,近日又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茶饮季”主题营销活动。活动期间,将有原叶鲜萃奶茶、果茶、抹茶等六大品类二十余款产品陆续上新。同时,“茶饮季”全线产品将同步参与全场9.9元不限量促销活动。 图片 来源:库迪小程序 高密度营销叠加雷打不动的9.9元低价,是库迪惯用的爆款烹制逻辑,该逻辑也的确在去年为其创下过日均杯量近400杯的记录。 只是今年,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 针对最新的“茶饮季”营销活动,小红书上疑似库迪门店店员直言品牌营销物料过多却没把口味研发好,部分消费者也对“茶饮季”产品之一的流云茉莉轻乳茶发出“难喝”的吐槽。 图片 来源:小红书 不仅如此,从青海、浙江等地网友反馈的“11家库迪只有4家在营”、“本来有六七家现在只剩一家”闭店状况看,库迪至今仍未从闭店潮的泥淖中脱身。 图片 来源:小红书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死守在消费者最爱的9.9元价格带,联名合作的也几乎均是高人气IP,库迪的爆款逻辑怎么就不灵了? 一、单一低价造不出爆款 在早已掀起过价格战的咖啡市场,低价的确是多数消费者下单的源动力。即便库迪已从去年的常态8.8元涨至今年的常态9.9元,但不可否认,其依然因低价天然拥有获得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优势。 但,这建立在库迪的综合实力不过分拉胯的前提下。 自去年疯狂拓店期起,库迪就存在“常态性缺货”和“产品无亮点”的问题。消费者大概也没想到,现今已开到近7000家门店的库迪,仍未对着两大问题做出根本性改变。这就导致,其耗费巨额补贴坚守的9块9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有关缺货问题,早期的库迪尚只有包含甜品麦芬等在内的少部分产品缺货,问题并不突出。直到品牌开始与《甄嬛传》、《间谍过家家》等大热IP联名,品牌周边缺货的问题才随着关注度提升开始
9块9的库迪,为何仍止不住闭店潮?

陆正耀再增被执行人信息,库迪前路堪忧?

图片 最近负面有点多的库迪,又出了点坏消息。 天眼查App显示,1月8日,库迪背后的男人陆正耀又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781.78万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目前,陆正耀共关联3则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0.9亿元。 图片 图片 众所周知,陆正耀身上本就背负着一些“黑历史”。在尚需外部资金为库迪现金流“回血”的当下,创始人这则新增的被执行信息,无异于雪上加霜。 淡季带来的杯量下滑窘境远未得到缓解,库迪的未来正蒙上更多不确定性。 1、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来自IPO政策的收紧 据财联社消息,进入2024年,短短2个工作日内就有4家企业终止IPO进程。 在2023年全年共有293家拟上市企业终止上市申请(包括撤单和被否)的情况下,市场人士认为,2024年IPO收紧政策大概率将延续,加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质量要求提升,预计IPO数量和融资规模将收缩。 同时,港股一级市场IPO融资额在近两年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对于想靠迅速做大规模冲击资本市场的库迪而言,本来机会就很渺茫,可偏偏,作为创始团队之一的陆正耀此时又被曝新增被执行信息。 要知道,陆老板本就是“前瑞幸财务造假团队成员之一”,加之其此前推出的趣小面和舌尖英雄等创业项目双双折戟,早已不具备太多市场信服力。如今,在原有被执行信息的基础上又“罪加一等”,无疑会再度降低其本人以及库迪在资本端的信任度。 不止库迪,尚在起步阶段的茶猫,也会因此影响资本端对其的考核。 近日,古茗、蜜雪冰城已相继提交招股书,加上去年8月递交招股书的茶百道,争夺“新茶饮第二股”的路上,已经挤满了玩家。 而茶猫,不仅规模尚未铺开,前不久联营商会议上决议推行的“人机协作”新模式也尚未得到市场检验。产品方面,6.9元的定价与蜜雪冰城这一强劲对手正面撞上,鲜奶茶的定位又与多数茶饮品牌基本一致,无太大品牌特色。 如此一来,茶猫等到外部融资的可能性
陆正耀再增被执行人信息,库迪前路堪忧?

如果你和大佬对话,程前可作为反面教材

程前朋友圈,最近出了圈。 他作为90后创业者,出席「风马牛年终秀」和冯仑、王石、周鸿祎这样的级别大佬同台演讲,还主持了圆桌论坛,也算「风生水起、年少有为」了。 不过,看了视频号“大佬说”20多分钟完整的程前与三位大佬的对话视频,我笑了十几次,我忍不住转发朋友圈吐槽: 能和顶尖的企业家面对面对话,是一个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大佬的好机会。程前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反而多次对于直率的老周出言不逊,让冯仑和王石圆都圆不过来,的确让人感觉到十分奇葩,大跌眼镜。   甚至我看程前粉丝评价他,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直播暴露了真实水平之类。 假如你是程前,有一个和冯仑、王石、周鸿祎同台对话的机会,你会怎么做?   (1)首先,20分钟演讲还是要准备一个PPT。   因为年终秀和论坛,会有很多观众到场,有的还准备拿手机拍照作为备忘。   要想想作为观众最想听自己说什么,肯定是采访那么多创业者他们过去一年的整体状态可以总结出来,他们的坚持和奋斗精神的呈现契合主办方「挺住才有出路」主题,也可以打「程前朋友圈为中国创业者发声」的广告,说不定,现场就可以成交几十个创业者作为访谈新客户,几十万一个费用一收,2024年业务不就更稳健了吗?   这样的路演PPT还要提前反复排练,由团队来进行点评和改进,以借势打造撬动程前商业IP更大的影响力。     但是程前避开了所有的正确选项,选择低头念小作文,尴尬的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走错了片场,当成是自家公司的年会了;还选择了反复怼嘉宾证明自己是对的,还对老周搞人身攻击……       (2)作为圆桌主持人,要认真记住其他嘉宾演讲内容并做好笔记,以便于针对性进行提问。   因为很多人不是来看你程前的,而是来看冯仑,王石还有周鸿祎的。   咱不能只想着自己这一部
如果你和大佬对话,程前可作为反面教材

营销能否摆脱忽悠的原罪?!

马斯克曾经在2014年在国内一次对话访谈说,「我觉得“营销”是很奇怪的概念,我并不喜欢,我觉得每次说营销就好像骗人去买不好的东西一样。」 马斯克虽然不是一个营销学专家,但是对于营销的本质认识还是非常有见地并且诚恳的, 以致于马斯克说这 句话的时候,让人觉得他是针对的是中国的商业环境来讲营销的。抛开靠营销吃饭的本位角度来看,很多人讲营销的时候基本可以用「洗脑」、「忽悠」这样的词作替换,甚至表达的意思会更准确一些。 没想到,中美两国在营销这个话题上有着如此惊人相似, 这固然有国内的营销学确实是从美国引进过来的有关,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确在推动传统营销方式的过时。‍‍‍‍‍‍‍‍‍‍‍‍‍‍‍‍‍‍‍‍‍ 虽然马斯克本的个人IP营销、粉丝营销、购买推特媒体带来的媒体公关影响相当厉害,但是他可能认为这些并不能算作是营销,他不喜欢并且否认的是公司或品牌层面为了销售产品的推销,比如广告、媒体公关、打折、明星代言等这些策划性的市场行为。 国内商学院引进的教材大多是跨国大公司一些成功案例,对于美国本身这样商业环境高度成熟的超级市场来说,肯定也不乏各种各样的野路子、洗脑术或者忽悠诈骗,以致于让民众提前营销这个概念起来就有防备心理了。 ‍ ‍ 营销究竟本质是不是忽悠?其实有必要从营销学的第一性原理出发来理解,从而搞清楚什么样的营销才是真正有效和有用的,在当前复杂商业环境下很难从学院派理想主义角度来研究营销,而是应该从厚黑学角度出发客观看待营销本身的功利性和技巧性,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构建有价值的对话。 1、做营销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欲望和需求,而不是自己的。被别人满足自己欲望和需求的时候,实际上是「被营销」了,也就需要支付相应的代价。 2、卖东西的人,永远是比买东西的人要精明的;做生意的人永远比消费者要精明。在对于产品和经营的认知上,买卖双方永远不可能是平等的,一旦买卖交易平等了,内幕消失了,生意就消
营销能否摆脱忽悠的原罪?!

营销能否摆脱忽悠的原罪?!

马斯克曾经在2014年在国内一次对话访谈说,「我觉得“营销”是很奇怪的概念,我并不喜欢,我觉得每次说营销就好像骗人去买不好的东西一样。」 马斯克虽然不是一个营销学专家,但是对于营销的本质认识还是非常有见地并且诚恳的, 以致于马斯克说这 句话的时候,让人觉得他是针对的是中国的商业环境来讲营销的。抛开靠营销吃饭的本位角度来看,很多人讲营销的时候基本可以用「洗脑」、「忽悠」这样的词作替换,甚至表达的意思会更准确一些。 没想到,中美两国在营销这个话题上有着如此惊人相似, 这固然有国内的营销学确实是从美国引进过来的有关,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确在推动传统营销方式的过时。‍‍‍‍‍‍‍‍‍‍‍‍‍‍‍‍‍‍‍‍‍ 虽然马斯克本的个人IP营销、粉丝营销、购买推特媒体带来的媒体公关影响相当厉害,但是他可能认为这些并不能算作是营销,他不喜欢并且否认的是公司或品牌层面为了销售产品的推销,比如广告、媒体公关、打折、明星代言等这些策划性的市场行为。 国内商学院引进的教材大多是跨国大公司一些成功案例,对于美国本身这样商业环境高度成熟的超级市场来说,肯定也不乏各种各样的野路子、洗脑术或者忽悠诈骗,以致于让民众提前营销这个概念起来就有防备心理了。 ‍ ‍ 营销究竟本质是不是忽悠?其实有必要从营销学的第一性原理出发来理解,从而搞清楚什么样的营销才是真正有效和有用的,在当前复杂商业环境下很难从学院派理想主义角度来研究营销,而是应该从厚黑学角度出发客观看待营销本身的功利性和技巧性,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构建有价值的对话。 1、做营销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欲望和需求,而不是自己的。被别人满足自己欲望和需求的时候,实际上是「被营销」了,也就需要支付相应的代价。 2、卖东西的人,永远是比买东西的人要精明的;做生意的人永远比消费者要精明。在对于产品和经营的认知上,买卖双方永远不可能是平等的,一旦买卖交易平等了,内幕消失了,生意就消
营销能否摆脱忽悠的原罪?!

罗永浩没有王自如有前途

  ​ 究竟是选择「独立人格」还是「被包养」?让罗永浩和王自如再次成为全民话题的热点。   王自如之前做手机测评的时候能够拉到大厂的融资,说明是当时的行业头部,有意思的是,投资王自如几个厂家,小米、OPPO基本活了下来,除了金立因老板去澳门赌博输了7个亿美金破产了(不排除是涉嫌洗钱),可是谁能想到,口碑和质量都还不错的锤子却挂了。 这说明什么?投资自媒体这事还是比较靠谱的。罗永浩翻盘还债也是靠个人IP变现,这说明自媒体拿融资的商业模式本身无可挑剔,其实,你说交个朋友有没有独立人格?没有,就因此说罗永浩有没有独立人格?这事就把人格和商业混为一谈了。   况且,人家王自如做自媒体的,在拿到了融资之后也没有说甲方的坏话,没有又当又立,在他还有青春痘略带清澈的眼神里,并没有急着否认「被金主包养」的事实,在他的认知里,这至少不能算一件错事。   当然,粉丝觉得他们没底气做到客观中立是另一回事,问题是,现在数码圈、汽车圈哪个敢说自己客观的、不充值的?!客观还能够赚钱吗,在做测评要不要解决吃饭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拿甲方的钱创业,王自如是非常OK,没有心理负担,相当自如。   ​ 反观投资罗永浩的天使投资人和机构,各个不是被骂的很惨,就是赔的很惨,比如郑刚、陈雪涛基本吐槽自己倒了血霉,连成都市政府都被坑了,最后字节跳动收购坚果手机,也很快放弃了坚果手机项目。在科技圈内能做连续创业者,并且做一个黄一个的并不多,罗老师是最出众的那一个。 ​ (元宇宙确实后来不行了)​   从做生意角度而言,王自如是数码科技圈的创业者,属于自媒体人,当然也开了自媒体公司;罗永浩属于科技领域想干大事的明星创业者,但他的主要营收依然是自媒体带来的流量变现,包括抖音直播带货。   从流量角度而言,直接跟大佬面对面隔空干,对行业自媒体
罗永浩没有王自如有前途

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智驾”擂台:问界和小鹏之间PK是第一轮

文:靠谱的阿星     余承东和何小鹏关于两位大佬关于各自的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功能行不行在朋友圈互怼,这段时间成为科技圈、汽车圈激烈讨论的热点! 事情起因是,何小鹏在1024科技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在不点名情况下,提到了友商AEB90%是假的,有好事者看热闹不嫌事大,认为这是何小鹏内涵的是“华为问界”。   其实“华为问界”这个词本身并不严谨,应该是“赛力斯问界”使用的是“华为ADS2.0自动驾驶系统”,问界汽车并不是华为生产的汽车,华为本身不造车,做的是智能驾驶平台,华为ADS(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华为智能自动驾驶系统)类似手机里面的安卓平台,这与造车新势力软硬件一体化模式有着本质区别。当然,华为本身在科技圈就是流量担当,这也不难理解。 点燃媒体圈热议的是,余承东在朋友圈转发赛力斯问界发布华为鸿蒙系统在智能汽车OTA升级之后,也不点名称批评了,某车企的AEB功能没有做。在次日,何小鹏再次发朋友圈说,行业内没有急,行业外急了。一来二去,基本上是明确了是两位大佬在打PK。 有人说是何小鹏蹭华为的流量在先,其实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因为其在媒体采访之中说的是“友商”,再就是何小鹏之前一直是和特斯拉对标,还时不时怼过马斯克。余承东和何小鹏互怼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确开始“卷”智驾了,赛力斯问界M7和小鹏G9均是以智能驾驶作为主要的卖点,并且价格区间均为30万中大型SUV,希望在年底购买一台有的智驾功能汽车的消费者有了对比选择。两位大佬争论将推动更多消费者去试驾体验“智能驾驶”,对于新兴行业关注度来说还是有好处,可以省下不少广告费。   (理想创始人李想也发表了看法)   一、新能源汽车的“AEB”不同于油车AEB,是智能驾驶基础功能 &
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智驾”擂台:问界和小鹏之间PK是第一轮

大模型都满世界跑,还找什么刘润咨询?

刘润老师这段时间因为演讲案例数据被质疑夸大,被喷的很惨!   没有太去关注这个事情,毕竟,专家是拥有胡说八道的权利,都不能睁着眼睛乱说,当专家的快乐就没有了。   疫情都不能让人明白,专家都是被买收的,他们通常说的都不是他们真正想说的,而是处在那个位置上不得不说的。   回到正题,咨询有没用?其实取决于预期。就跟算命一样,你说算命有没有用。   创业者一般自己面临不确定性可能都是其他人甚至他自己也无法复制的,比如你有多少本钱,房租多少,员工之中是否有一两个顶用的,有没有得力合伙人,你对你的行业究竟有没有本质的认知,你自己欲望是什么,短板在哪里,对于管理人财物是否有经验,市场竞争程度怎么样,进入行业时间窗口好不好,政策有没有风险,这些就不是一个局外人的理论所能知道的。   商业层面专家大概分两派,一个是MBA或者高校里面的,一派是市面上的培训专家。   前者主要是用来混圈子和学历的,一般老板去读个MBA,基本上公司就垮了,要去找工作了。   后者迷惑性更强一些,基本上各个都说自己实战,拿了一堆案例吹牛逼说自己做出来,其实真的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他们在这些企业里面至少应该有股份,才能对得起他们的贡献,但是他们那些案例哪怕有一点股份,也不至于辛辛苦苦每天安利,对不对?     相信专家的,没有长脑子。相信咨询的话,只能算半脑人。   所以你可以说做什么咨询是没有用的。   但是有一种情况下,咨询是管用的。那就是作为老板,我需要你告诉竞争对手是怎么干成的,或者这个圈子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我出钱你告诉我,省得我花时间去摸索,这个时候其实支付的其实是我的试错成本和时间成本。   对于一个企业创业者来说,他心理也很清楚,他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报,总不能派一个自己心
大模型都满世界跑,还找什么刘润咨询?

AI大模型破局,这家无奈的AI企业,却被锁起来黑

人情世故是否会阻碍科技进步?以前我对这种说法是不以为意。   直到看到10月24日,科大讯飞发布星火V3.0可以对标chatGPT,并且在一些垂直行业领域的专业度实现了赶超,让人震惊的是科大讯飞却在这个节骨眼上遭遇“舆情危机”,才让我感叹江湖水深,蔓延到了科技最前沿,攻克技术难关易,躲过背后暗箭难!   事情的起因是一篇在2015年就在互联网上发布的问题作文《蔺相如》,由于内容审核员把关不严以及内容合作伙伴的疏忽,出现在科大讯飞的学习机里,发现问题的家长于10月16日反馈该问题后科大讯飞便及时对此进行回应及处理,但相关的截图却在科大讯飞每年一届的世界声博会和全球1024开发者节召开时上了“热搜”,太过巧妙的时间安排,再加上大量的自媒体以同一时间段“抢热度”发布带节奏的标题党抹黑,很难不让人怀疑有幕后推手?   据了解,这篇问题作文是在学习机上通过搜索才能看到的“作文选”线上资源,而且只支持精确搜索到作文标题。因此,这也不是推送至全量用户的内容,是来自第三方资源,虽然讯飞学习机立即在10月16日采取了第三方资源的全部下架,但笔者发现百度文库等平台在10月24日的时候依然还能搜到这篇文章。   如若照此操作的话,网上涉及价值观引发争议的文章或内容只要能够搜到了,可以出现在任何3C设备以及内容APP之中,截图或者拍照录下来都可以上纲上线来作为攻击企业或平台的“黑料”,这就显得相当荒诞了!   我在视频号全程看完了星火V3.0的发布,我认为这是国产大模型技术研发实现独立自主并在中美两国抢占人工智能流量入口的“竞赛”之中追平数字文明代差的分水岭,是值得国人骄傲和庆贺的事情。   让人揪心的是,在科大讯飞10月24日上午发布星火V3.0之后,下午其股价就出现闪崩跌停。事出反常必有妖,从“翻旧料”到制造把柄,再到贴标签抹黑,以及
AI大模型破局,这家无奈的AI企业,却被锁起来黑
之前有阿波罗的自动驾驶系统,再加上投资了威马汽车和蔚来。三电系统可以外包。百度凭借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用户存量肯定是可以做新能源汽车的。
@话题虎:外媒:百度入局新能源汽车!电车三宝颤抖吧!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