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森
2020-06-12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港股6月投资策略:全面牛市的预演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952823467,"tweetId":"952823467","gmtCreate":1591937849559,"gmtModify":1704197662808,"author":{"id":3521026051381620,"idStr":"3521026051381620","authorId":3521026051381620,"authorIdStr":"3521026051381620","name":"肖林森","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addfb95f07f64138168c03ffb7429","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2,"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p></body></html>","text":"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52823467","repostId":1129596836,"repostType":4,"repost":{"id":"1129596836","kind":"news","pubTimestamp":1591933537,"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29596836?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0-06-12 11:45","market":"hk","language":"zh","title":"港股6月投资策略:全面牛市的预演","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29596836","media":"学恒的海外观察","summary":"◼ 美股:短期的尴尬——挖掉地基盖大楼\n我们把当下美股的走势比作“挖掉地基盖大楼”,由于人们生怕自己盖得慢(踏空),但是从远处运来水泥、沙子又太过费事(等着经济的基本面复苏),于是就近取材挖地基(抛美","content":"<p><b><span>◼ 美股:短期的尴尬——挖掉地基盖大楼</span></b></p>\n<p>我们把当下美股的走势比作“挖掉地基盖大楼”,由于人们生怕自己盖得慢(踏空),但是从远处运来水泥、沙子又太过费事(等着经济的基本面复苏),于是就近取材挖地基(抛美债),就可以快速的把大楼盖高(股市上涨),但这样反倒是让地基变得更加脆弱(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债券发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大家在等待着美联储修复这个地基(下半年3万亿的QE),如果美联储不能修复它,则大厦倒塌(经济衰退),在修复过程中,或许会导致大楼的摇晃(股市波动),但最终美联储必须、也只能把地基修好。</p>\n<p><b><span>◼QE局面将会是推动A/H走向全面牛市的核心逻辑之一</span></b></p>\n<p>国内的经济复苏是稳健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一个月,美国股市呈现出了“全面牛市”的景象,科技消费跑在前面,而周期类公司最近追赶的速度很快,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的预演,后期它需要等待基本面的跟上。随着6-9月份美国政府的天量美债的发行,基本面跟上的确定性则大幅提升,届时1)美国排除金融衰退;2)天量货币促使美元走弱;加之3)国内的疫情防控全球最好;4)低估值;A/H股就会迎来海量的外资推动股市走向全面牛市。其逻辑是:科技、消费的上涨源自其行业地位的抬升,超低的国债收益率对应的更高的估值;低估值的周期、金融的上涨源自全球不再有衰退,而进入稳健的复苏环节,以及相对于低国债收益率的高股息吸引。</p>\n<p><b><span>◼港股:压力在25500-26000,大概率Q3突破</span></b></p>\n<p>本月,京东和网易登陆港股。未来,香港市场若可以吸纳更多的新经济的公司赴港上市,诸如ADR的优质企业,以及蚂蚁金服、今日头条等,则香港市场则会成为“投资港股就是投资中国新经济”的舞台。</p>\n<p>当下还谈不上从高估值向低估值的切换,而市场呈现的还是一种“互联网/科技龙头强,周期补涨”的局面。但是,当下一周的周期启动依然是个积极的信号,是一种“预演”,即,资金走向宽松后,一旦确认经济的基本面向好,则高、低估值的标的都有机会。</p>\n<p>6月,随着港股继续上行,距离压力区间25500-26000也越来越近。因此,我们建议仓位不宜激进,同时板块遵循互联网龙头+半导体+部分顺周期中的核心资产。</p>\n<p>组合建议: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点评-W、中国东方教育、安踏体育、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中国生物制药、中国恒大、赣锋锂业。</p>\n<p><b><span>◼ 风险提示</span></b></p>\n<p>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贸易关系的恶化,美债发行带来的美元流动性的压力。</p>\n<p><b>正 文</b></p>\n<p><b>美股:短期尴尬的局面</b></p>\n<p>尽管上周失业率出了“乌龙”,从失业保险人群来看倒算的失业率得到,真实失业率或为16%+(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声明承认数据存在误差,此前的数据可能将失业率低估了3.1个百分点,更正后的失业率会达到16.4%),但修正后的数据仍旧低于此前预期的19%。高频的消费数据已经显示,连锁店销售于4月中旬触底开始反弹。</p>\n<p>一直以来,我们十分重视美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因为它对全球股市、债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3个月以前,金融危机四段论盛行——“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企业现金流出问题,金融系统出问题,萧条的负反馈”,但是我们在3月连续两次呼吁抄底港股《3月将成为港股年内最佳买点》,《相信历史的支撑》(测算了港股的支撑在21900,事后看低点为21139,误差率为3.5%)。</p>\n<p>这主要源于疫情发生之后,我们看到了三个从前不曾有过的积极的信号:1、美联储的大幅调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美国政府的史无前例的纾困计划;3、美联储宣布无上限QE。</p>\n<p>在总量视角下,上个月我们将当下的情况简化为费雪方程式的MV的周期问题,提出了尽管疫情大幅减缓了货币的流转速度(因为风险偏好与交易受阻),但是货币总量的巨幅提升却对冲了这一影响。可见,当下MV的同比,显著高过金融危机和科网泡沫时期,因此,我们不应以历史的“危机四段论”去套用当下的情况。当然,MV并非股市的领先指标,后续的情况还需跟踪,但如果我们判断未来不再有经济萧条,则MV的同比将不会再低于2001/2002、2008/2009时的情形。</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b8ed5234e89e4d56d1f211892d6c5e9\" tg-width=\"1080\" tg-height=\"463\"></p>\n<p><span>说到短期,现在对于美股,我们能积极看多吗?我们认为还没到中期乐观的时候。这是因为,美国离经济确定稳健走向复苏,还差了个“3万亿”的美债发行,而6-9月,恰恰是检验美债压力测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下的尴尬。</span></p>\n<p><span>从当下实业或金融部门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下的距离,还需要这样一些必要的政府纾困:</span></p>\n<p><span>1、2000万人失业人口,回到工作岗位尚需数月,救济金依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span></p>\n<p><span>2、破产企业的压力,如航空、租车公司、页岩公司等,这些受危机破坏的企业需要提供贷款、贷款担保或投资;</span></p>\n<p><span>3、中小企业贷款,用于支付工资和福利,直到现金流回正;</span></p>\n<p><span>4、受困的金融机构(因为逾期的上升),也需要资金支持;</span></p>\n<p><span>5、以及,其他的振兴经济的开支。</span></p>\n<p>为了筹集:1、疫情停摆阶段的纾困开支;2、下一步的财政刺激计划,美国财政部今年计划发债4.5万亿-5万亿美元,这将相当于过去的5年之和。但问题是,根据当下的美债持有者,除了美联储之外,已经没有人具备天量债券的承接能力:</p>\n<p>2019年美国国债的五大买家:1)外国持有者占30%,主要是日本和中国两家央行;2)美国养老和社保基金,占了28%;3)其他投资公司、个人、企业占28%;4)美联储占10%左右;5)商业银行占4%。</p>\n<p>疫情之后,外国投资者加速了美债的抛售,而美联储,被迫承接巨量的美债,负债表于本周升值7.1万亿美元。</p>\n<p>伴随着经济复苏的预期走的太快,以及美国QE的规模显著的高过欧元区,导致了美债于上周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收益率明显上升),美元指数快速下跌。</p>\n<p>美联储的国债购买,由单周高峰的3600亿,下降至目前的200亿美元。</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8e65d1ca449ee422affdfda13aa35e\" tg-width=\"897\" tg-height=\"469\"></p>\n<p>显然,最近美联储的国债购买计划还在稳中有降,这与当下美债/美元指数的走势并不吻合,因此,当收益率曲线稍微表现不可控,就会引发风险偏好的快速回落。</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6c1971dce96bbfb3bfceb3e82276446\" tg-width=\"899\" tg-height=\"549\">小结:</p>\n<p>1、当下美国离避免经济萧条,还差一个3万亿(当然,还需要疫情减缓,就业增长等等,但我们这里仅描述主要矛盾);</p>\n<p>2、虽然3万亿的美债没有潜在买家,目前看,美联储的购买计划也远远不够,然而,市场一致预期着,最终买家一定是美联储,它不会出现任何问题;</p>\n<p>3、这种预期推动股市的快速上涨和债市的快速下跌;</p>\n<p>4、下跌的债市,反倒为发债创造了更大的困难。换句话说,美股的上涨,为美国的经济复苏制造了更大的困难。</p>\n<p>以上结论听着好像很可笑,但它确实是真实的现状,这样的现状就连巴菲特、霍华德也在最近的表态或者行动上,表达了不解。</p>\n<p><b>我们把当下美股的走势比作“挖掉地基盖大楼”,由于人们生怕自己盖得慢(踏空),但是从远处运来水泥、沙子又太过费事(等着经济的基本面复苏),于是就近取材挖地基(抛美债),就可以快速的把大楼盖高(股市上涨),但这样反倒是让地基变得更加脆弱(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债券发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大家在等待着美联储修复这个地基(下半年3万亿的QE),如果美联储不能修复它,则大厦倒塌(经济衰退),在修复过程中,或许会导致大楼的摇晃(股市波动),但最终,人们相信,美联储必须、也只能把地基修好。</b></p>\n<p>由于QE使得美国企业在今年前5个月发行了价值1万亿美元的投资级公司债。在债券市场相当典型的一年2019年,直到11月才达到这个数字。</p>\n<p>疫情危机前美国公司已经负债高企,如果很多企业增加负债却还是挺不过疫情冲击,美联储不得不冒着加深痛苦的风险,至于以后如何撤出支持,同时避免发债企业陷入困境,则是更加麻烦的事情。因为通胀起来后,国债的压力就已经给予美国足够大的压力,更何况是企业债。换句话说,企业债市场诠释了:避免企业破产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企业债务的货币化。这和政府债务的货币化同出一辙。美国投资人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这将导致大量的僵尸企业的诞生,成为未来危机的导火索。</p>\n<p>以穆迪Baa收益率来看,在疫情发生之后的1个月,收益率先是快速拉高,随之伴随着美联储的强力干预(主要是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以及购买企业债ETF(美联储所持的企业债交易所ETF上周增至362亿美元,一周前为349亿美元),随后又快速回落。</p>\n<p><span>美国和全球的疫情,显然还未到令人完全放心的状态。美国本土新增病例在相当长的时间,从未低过17871例/天,平均在1.9-2.6万之间波动,复工之后,数据有所上扬。</span></p>\n<p><b>我们最终的结论是:美国距离走出经济萧条,还差一个3万亿。现在的局面“挖掉地基盖大楼”并非稳定的状态,美国财政部发债的高峰时间已经到来,主体在6-9月份,随着美联储被迫将负债表快速放大,我们可以确认美国走出萧条模式,金融危机的四段论将不会再发生。随之而来的是美元指数的中期走弱,这将对A/H股的估值抬升,尤其是低估值板块的抬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A/H将呈现出即科技、消费牛之后“全面牛市”。</b></p>\n<p><b><span>A股:经济呈现明显复苏的迹象</span></b></p>\n<p>国内的经济的确在复苏中,但并非一触而就。</p>\n<p>以高频数据发电煤耗同比为例,5月经历了一拨快速的恢复,于6月份同比则明显转弱,但依然显著在零轴之上,这可能是由于4/5月份企业复工消化了疫情真空期的需求,而5月下旬6月上旬则转入常态。故而,预计5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继续向上,但6月份估计无法突破疫情之前的水平(12月份6.9)。</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a9808823a0dfc4d869d3b67a86cfcb5\" tg-width=\"1080\" tg-height=\"415\"></p>\n<p>客运量一直稳定的回升。房地产的高频数据显示,成交面积于5月景气回复的较快,6月初的第一周则有所回落。</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ff353589831727c5db2ded0a92ce1fc\" tg-width=\"1080\" tg-height=\"394\"></p>\n<p><span>从五月份披露的进出口数据来看,出口继续好于预期,但进口低于预期,也是一半对一半。</span></p>\n<p>MLF利率在4月15日之后,一直保持平稳,这一方面体现了央行的定性,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如果在5月的社融数据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或许短期它将会产生回落,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今年的导向,但是“放水养鱼”是今年的目标。</p>\n<p><b>综上,国内的经济复苏是稳健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一个月,美国股市呈现出了“全面牛市”的景象,科技消费跑在前面,而周期类公司最近追赶的速度很快,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的预演,后期它需要等待基本面的跟上。随着6-9月份美国政府的天量美债的发行,基本面跟上的确定性则大幅提升,届时1)美国排除金融衰退;2)天量货币促使美元走弱;加之3)国内的疫情防控全球最好;4)低估值;A/H股就会迎来海量的外资推动股市走向全面牛市。其逻辑是:科技、消费的上涨源自其行业地位的抬升,超低的国债收益率对应的更高的估值;低估值的周期、金融的上涨源自全球不再有衰退,而进入稳健的复苏环节,以及相对于低国债收益率的高股息吸引。</b></p>\n<p><b>港股:科技龙头依然有较大空间,低估值将逐渐修复</b></p>\n<p><span>我们4月份给出了这个压力位。在4/5月的月报中,我们将二季度视作牛市前的蛰伏。这里并没有变化。</span></p>\n<p>本月,京东与网易将在港股IPO。回顾08年至今,港股的权重股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腾讯的加入使得港股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腾讯的权重从08年的1.3%,上升至2020年的11%,汇丰控股,中国移动,则从2008年的16%,11%,下跌至当下的10%和4%。</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402a7a45e20201e28f5199333776cee\" tg-width=\"1080\" tg-height=\"422\"><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b8e4c2c4b64cf3134f24c341bab12a6\" tg-width=\"890\" tg-height=\"263\">看这一期间,汇丰控股与中国移动,对指数的贡献是负的,腾讯控股大幅跑赢指数,友邦也明显跑赢指数。指数(市场)的上涨离不开优质企业的带动,而代表着传统经济的银行、运营商已经度过了其生涯中的高速增长期(2007年之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则在2008年之后,显示出来更强的成长性。未来,香港市场若可以吸纳更多的新经济的公司赴港上市,诸如ADR的优质企业,以及蚂蚁金服、今日头条等,则香港市场则会成为“投资港股就是投资中国新经济”的舞台。</p>\n<p>在6月初的这段时间,行业表现为超跌反弹的迹象,顺周期的板块如电子、有色、房地产、汽车、基础化工、石油石化、煤炭、家电、非银行金融等开始居前,而前期强势的医药、食品饮料、计算机、建材、教育(综合)等板块则涨幅靠后。</p>\n<p>6月会不会完成科技/消费-周期/金融的切换呢?</p>\n<p>1、从全球股市联动的角度:港股周期股走强,反应的是美国最近周期股大幅修复的反馈,如果我们前文判断,美股的反弹是“挖掉地基盖大楼”,则后续还需要3个月发债高峰期的确认;</p>\n<p>2、从行业比较优势上看:两会未设立GDP目标,房地产、发电数据均有走好后回摆的迹象,以地产、银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链的业绩修复需要时间,等到数据稳步走好大约要到3季度或者4季度,因此,总体上地产、银行比较受关注,但比较优势不够明显,打破这种局面的前提是,需要市场获得持续的,更多的资金流入,或者政策信号变得更加清晰;</p>\n<p>3、从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龙头互联网公司当下估值来看,互联网龙头企业21年PE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非是“贵到无法下手”,相反,这些公司从估值、市值上都还有20%-40%左右的提升空间。</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553c379b0b9b4c0911e543fbc066b71\" tg-width=\"1080\" tg-height=\"157\"></p>\n<p>因此,我们认为,当下还谈不上从高估值向低估值的切换,而市场呈现的还是一种“互联网/科技龙头强,周期补涨”的局面。但是,当下周期启动依然是个积极的信号,是一种“预演”,即资金走向宽松后,一旦确认经济的基本面向好,则高、低估值的标的都有机会。换句话说,大宗商品、周期中下游,已见到底部信号,只是在初期的上涨过程中,或有反复。</p>\n<p>美元兑港币汇率触及下限7.75,金管局已经多日出售卖出港元干预,主要是因为近期美元指数走弱。</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ffcbc4d4000a2f9885eeb711b8aa5dd\" tg-width=\"1080\" tg-height=\"382\"></p>\n<p>5月-6月,南向资金流入高峰出现在5月中下旬,此后恢复温和流入局面。</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5bd7bb326d07453ce99bbdde859666d\" tg-width=\"1080\" tg-height=\"396\"></p>\n<p>美团点评、平安好医生、中国平安、建行、中国生物制药、微创医疗、安踏体育、小米集团、龙湖集团、中国燃气进入买入前10名;而融创中国、港交所、舜宇光学科技、腾讯控股、石药集团、中兴通讯、中国银行、阿里健康、海螺水泥、中国移动成为卖出前10名。</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6c997a24c7bf1495dfdf531204e9f03\" tg-width=\"1080\" tg-height=\"340\"></p>\n<p><b><span>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span></b></p>\n<p>6月,随着港股继续上行,距离压力区间25500-26000也越来越近。因此,我们建议仓位不宜激进,同时板块遵循互联网龙头+半导体+部分顺周期中的核心资产。</p>\n<p>组合方面建议如下:</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d63f9b939f9622541e64890c8b98095\" tg-width=\"1080\" tg-height=\"342\"></p>\n<p>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贸易关系的恶化,美债发行带来的美元流动性的压力。</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ed39c34e400b760254cc1ed3ebd635c\" tg-width=\"1080\" tg-height=\"586\"><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ce674faeebf84d219a98ed3f0000697\" tg-width=\"1080\" tg-height=\"602\"><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c308a27cefb23d38a1679e421548bc0\" tg-width=\"1080\" tg-height=\"447\"></p>","source":"w19319","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港股6月投资策略:全面牛市的预演</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港股6月投资策略:全面牛市的预演\n</h2>\n\n<h4 class=\"meta\">\n\n\n2020-06-12 11:4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8BUanfQ9fM3ExqpXljyCQ><strong>学恒的海外观察</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 美股:短期的尴尬——挖掉地基盖大楼\n我们把当下美股的走势比作“挖掉地基盖大楼”,由于人们生怕自己盖得慢(踏空),但是从远处运来水泥、沙子又太过费事(等着经济的基本面复苏),于是就近取材挖地基(抛美债),就可以快速的把大楼盖高(股市上涨),但这样反倒是让地基变得更加脆弱(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债券发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大家在等待着美联储修复这个地基(下半年3万亿的QE),如果美联储不能修复...</p>\n\n<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8BUanfQ9fM3ExqpXljyCQ\">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3cd9a1b7ca235b465c66943d1cfe6c9","relate_stocks":{"HSI":"恒生指数"},"source_url":"https://mp.weixin.qq.com/s/H8BUanfQ9fM3ExqpXljyCQ","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29596836","content_text":"◼ 美股:短期的尴尬——挖掉地基盖大楼\n我们把当下美股的走势比作“挖掉地基盖大楼”,由于人们生怕自己盖得慢(踏空),但是从远处运来水泥、沙子又太过费事(等着经济的基本面复苏),于是就近取材挖地基(抛美债),就可以快速的把大楼盖高(股市上涨),但这样反倒是让地基变得更加脆弱(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债券发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大家在等待着美联储修复这个地基(下半年3万亿的QE),如果美联储不能修复它,则大厦倒塌(经济衰退),在修复过程中,或许会导致大楼的摇晃(股市波动),但最终美联储必须、也只能把地基修好。\n◼QE局面将会是推动A/H走向全面牛市的核心逻辑之一\n国内的经济复苏是稳健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一个月,美国股市呈现出了“全面牛市”的景象,科技消费跑在前面,而周期类公司最近追赶的速度很快,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的预演,后期它需要等待基本面的跟上。随着6-9月份美国政府的天量美债的发行,基本面跟上的确定性则大幅提升,届时1)美国排除金融衰退;2)天量货币促使美元走弱;加之3)国内的疫情防控全球最好;4)低估值;A/H股就会迎来海量的外资推动股市走向全面牛市。其逻辑是:科技、消费的上涨源自其行业地位的抬升,超低的国债收益率对应的更高的估值;低估值的周期、金融的上涨源自全球不再有衰退,而进入稳健的复苏环节,以及相对于低国债收益率的高股息吸引。\n◼港股:压力在25500-26000,大概率Q3突破\n本月,京东和网易登陆港股。未来,香港市场若可以吸纳更多的新经济的公司赴港上市,诸如ADR的优质企业,以及蚂蚁金服、今日头条等,则香港市场则会成为“投资港股就是投资中国新经济”的舞台。\n当下还谈不上从高估值向低估值的切换,而市场呈现的还是一种“互联网/科技龙头强,周期补涨”的局面。但是,当下一周的周期启动依然是个积极的信号,是一种“预演”,即,资金走向宽松后,一旦确认经济的基本面向好,则高、低估值的标的都有机会。\n6月,随着港股继续上行,距离压力区间25500-26000也越来越近。因此,我们建议仓位不宜激进,同时板块遵循互联网龙头+半导体+部分顺周期中的核心资产。\n组合建议: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点评-W、中国东方教育、安踏体育、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中国生物制药、中国恒大、赣锋锂业。\n◼ 风险提示\n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贸易关系的恶化,美债发行带来的美元流动性的压力。\n正 文\n美股:短期尴尬的局面\n尽管上周失业率出了“乌龙”,从失业保险人群来看倒算的失业率得到,真实失业率或为16%+(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声明承认数据存在误差,此前的数据可能将失业率低估了3.1个百分点,更正后的失业率会达到16.4%),但修正后的数据仍旧低于此前预期的19%。高频的消费数据已经显示,连锁店销售于4月中旬触底开始反弹。\n一直以来,我们十分重视美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因为它对全球股市、债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3个月以前,金融危机四段论盛行——“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企业现金流出问题,金融系统出问题,萧条的负反馈”,但是我们在3月连续两次呼吁抄底港股《3月将成为港股年内最佳买点》,《相信历史的支撑》(测算了港股的支撑在21900,事后看低点为21139,误差率为3.5%)。\n这主要源于疫情发生之后,我们看到了三个从前不曾有过的积极的信号:1、美联储的大幅调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美国政府的史无前例的纾困计划;3、美联储宣布无上限QE。\n在总量视角下,上个月我们将当下的情况简化为费雪方程式的MV的周期问题,提出了尽管疫情大幅减缓了货币的流转速度(因为风险偏好与交易受阻),但是货币总量的巨幅提升却对冲了这一影响。可见,当下MV的同比,显著高过金融危机和科网泡沫时期,因此,我们不应以历史的“危机四段论”去套用当下的情况。当然,MV并非股市的领先指标,后续的情况还需跟踪,但如果我们判断未来不再有经济萧条,则MV的同比将不会再低于2001/2002、2008/2009时的情形。\n\n说到短期,现在对于美股,我们能积极看多吗?我们认为还没到中期乐观的时候。这是因为,美国离经济确定稳健走向复苏,还差了个“3万亿”的美债发行,而6-9月,恰恰是检验美债压力测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下的尴尬。\n从当下实业或金融部门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下的距离,还需要这样一些必要的政府纾困:\n1、2000万人失业人口,回到工作岗位尚需数月,救济金依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n2、破产企业的压力,如航空、租车公司、页岩公司等,这些受危机破坏的企业需要提供贷款、贷款担保或投资;\n3、中小企业贷款,用于支付工资和福利,直到现金流回正;\n4、受困的金融机构(因为逾期的上升),也需要资金支持;\n5、以及,其他的振兴经济的开支。\n为了筹集:1、疫情停摆阶段的纾困开支;2、下一步的财政刺激计划,美国财政部今年计划发债4.5万亿-5万亿美元,这将相当于过去的5年之和。但问题是,根据当下的美债持有者,除了美联储之外,已经没有人具备天量债券的承接能力:\n2019年美国国债的五大买家:1)外国持有者占30%,主要是日本和中国两家央行;2)美国养老和社保基金,占了28%;3)其他投资公司、个人、企业占28%;4)美联储占10%左右;5)商业银行占4%。\n疫情之后,外国投资者加速了美债的抛售,而美联储,被迫承接巨量的美债,负债表于本周升值7.1万亿美元。\n伴随着经济复苏的预期走的太快,以及美国QE的规模显著的高过欧元区,导致了美债于上周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收益率明显上升),美元指数快速下跌。\n美联储的国债购买,由单周高峰的3600亿,下降至目前的200亿美元。\n\n显然,最近美联储的国债购买计划还在稳中有降,这与当下美债/美元指数的走势并不吻合,因此,当收益率曲线稍微表现不可控,就会引发风险偏好的快速回落。\n小结:\n1、当下美国离避免经济萧条,还差一个3万亿(当然,还需要疫情减缓,就业增长等等,但我们这里仅描述主要矛盾);\n2、虽然3万亿的美债没有潜在买家,目前看,美联储的购买计划也远远不够,然而,市场一致预期着,最终买家一定是美联储,它不会出现任何问题;\n3、这种预期推动股市的快速上涨和债市的快速下跌;\n4、下跌的债市,反倒为发债创造了更大的困难。换句话说,美股的上涨,为美国的经济复苏制造了更大的困难。\n以上结论听着好像很可笑,但它确实是真实的现状,这样的现状就连巴菲特、霍华德也在最近的表态或者行动上,表达了不解。\n我们把当下美股的走势比作“挖掉地基盖大楼”,由于人们生怕自己盖得慢(踏空),但是从远处运来水泥、沙子又太过费事(等着经济的基本面复苏),于是就近取材挖地基(抛美债),就可以快速的把大楼盖高(股市上涨),但这样反倒是让地基变得更加脆弱(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债券发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大家在等待着美联储修复这个地基(下半年3万亿的QE),如果美联储不能修复它,则大厦倒塌(经济衰退),在修复过程中,或许会导致大楼的摇晃(股市波动),但最终,人们相信,美联储必须、也只能把地基修好。\n由于QE使得美国企业在今年前5个月发行了价值1万亿美元的投资级公司债。在债券市场相当典型的一年2019年,直到11月才达到这个数字。\n疫情危机前美国公司已经负债高企,如果很多企业增加负债却还是挺不过疫情冲击,美联储不得不冒着加深痛苦的风险,至于以后如何撤出支持,同时避免发债企业陷入困境,则是更加麻烦的事情。因为通胀起来后,国债的压力就已经给予美国足够大的压力,更何况是企业债。换句话说,企业债市场诠释了:避免企业破产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企业债务的货币化。这和政府债务的货币化同出一辙。美国投资人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这将导致大量的僵尸企业的诞生,成为未来危机的导火索。\n以穆迪Baa收益率来看,在疫情发生之后的1个月,收益率先是快速拉高,随之伴随着美联储的强力干预(主要是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以及购买企业债ETF(美联储所持的企业债交易所ETF上周增至362亿美元,一周前为349亿美元),随后又快速回落。\n美国和全球的疫情,显然还未到令人完全放心的状态。美国本土新增病例在相当长的时间,从未低过17871例/天,平均在1.9-2.6万之间波动,复工之后,数据有所上扬。\n我们最终的结论是:美国距离走出经济萧条,还差一个3万亿。现在的局面“挖掉地基盖大楼”并非稳定的状态,美国财政部发债的高峰时间已经到来,主体在6-9月份,随着美联储被迫将负债表快速放大,我们可以确认美国走出萧条模式,金融危机的四段论将不会再发生。随之而来的是美元指数的中期走弱,这将对A/H股的估值抬升,尤其是低估值板块的抬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A/H将呈现出即科技、消费牛之后“全面牛市”。\nA股:经济呈现明显复苏的迹象\n国内的经济的确在复苏中,但并非一触而就。\n以高频数据发电煤耗同比为例,5月经历了一拨快速的恢复,于6月份同比则明显转弱,但依然显著在零轴之上,这可能是由于4/5月份企业复工消化了疫情真空期的需求,而5月下旬6月上旬则转入常态。故而,预计5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继续向上,但6月份估计无法突破疫情之前的水平(12月份6.9)。\n\n客运量一直稳定的回升。房地产的高频数据显示,成交面积于5月景气回复的较快,6月初的第一周则有所回落。\n\n从五月份披露的进出口数据来看,出口继续好于预期,但进口低于预期,也是一半对一半。\nMLF利率在4月15日之后,一直保持平稳,这一方面体现了央行的定性,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如果在5月的社融数据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或许短期它将会产生回落,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今年的导向,但是“放水养鱼”是今年的目标。\n综上,国内的经济复苏是稳健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一个月,美国股市呈现出了“全面牛市”的景象,科技消费跑在前面,而周期类公司最近追赶的速度很快,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的预演,后期它需要等待基本面的跟上。随着6-9月份美国政府的天量美债的发行,基本面跟上的确定性则大幅提升,届时1)美国排除金融衰退;2)天量货币促使美元走弱;加之3)国内的疫情防控全球最好;4)低估值;A/H股就会迎来海量的外资推动股市走向全面牛市。其逻辑是:科技、消费的上涨源自其行业地位的抬升,超低的国债收益率对应的更高的估值;低估值的周期、金融的上涨源自全球不再有衰退,而进入稳健的复苏环节,以及相对于低国债收益率的高股息吸引。\n港股:科技龙头依然有较大空间,低估值将逐渐修复\n我们4月份给出了这个压力位。在4/5月的月报中,我们将二季度视作牛市前的蛰伏。这里并没有变化。\n本月,京东与网易将在港股IPO。回顾08年至今,港股的权重股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腾讯的加入使得港股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腾讯的权重从08年的1.3%,上升至2020年的11%,汇丰控股,中国移动,则从2008年的16%,11%,下跌至当下的10%和4%。\n看这一期间,汇丰控股与中国移动,对指数的贡献是负的,腾讯控股大幅跑赢指数,友邦也明显跑赢指数。指数(市场)的上涨离不开优质企业的带动,而代表着传统经济的银行、运营商已经度过了其生涯中的高速增长期(2007年之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则在2008年之后,显示出来更强的成长性。未来,香港市场若可以吸纳更多的新经济的公司赴港上市,诸如ADR的优质企业,以及蚂蚁金服、今日头条等,则香港市场则会成为“投资港股就是投资中国新经济”的舞台。\n在6月初的这段时间,行业表现为超跌反弹的迹象,顺周期的板块如电子、有色、房地产、汽车、基础化工、石油石化、煤炭、家电、非银行金融等开始居前,而前期强势的医药、食品饮料、计算机、建材、教育(综合)等板块则涨幅靠后。\n6月会不会完成科技/消费-周期/金融的切换呢?\n1、从全球股市联动的角度:港股周期股走强,反应的是美国最近周期股大幅修复的反馈,如果我们前文判断,美股的反弹是“挖掉地基盖大楼”,则后续还需要3个月发债高峰期的确认;\n2、从行业比较优势上看:两会未设立GDP目标,房地产、发电数据均有走好后回摆的迹象,以地产、银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链的业绩修复需要时间,等到数据稳步走好大约要到3季度或者4季度,因此,总体上地产、银行比较受关注,但比较优势不够明显,打破这种局面的前提是,需要市场获得持续的,更多的资金流入,或者政策信号变得更加清晰;\n3、从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龙头互联网公司当下估值来看,互联网龙头企业21年PE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非是“贵到无法下手”,相反,这些公司从估值、市值上都还有20%-40%左右的提升空间。\n\n因此,我们认为,当下还谈不上从高估值向低估值的切换,而市场呈现的还是一种“互联网/科技龙头强,周期补涨”的局面。但是,当下周期启动依然是个积极的信号,是一种“预演”,即资金走向宽松后,一旦确认经济的基本面向好,则高、低估值的标的都有机会。换句话说,大宗商品、周期中下游,已见到底部信号,只是在初期的上涨过程中,或有反复。\n美元兑港币汇率触及下限7.75,金管局已经多日出售卖出港元干预,主要是因为近期美元指数走弱。\n\n5月-6月,南向资金流入高峰出现在5月中下旬,此后恢复温和流入局面。\n\n美团点评、平安好医生、中国平安、建行、中国生物制药、微创医疗、安踏体育、小米集团、龙湖集团、中国燃气进入买入前10名;而融创中国、港交所、舜宇光学科技、腾讯控股、石药集团、中兴通讯、中国银行、阿里健康、海螺水泥、中国移动成为卖出前10名。\n\n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n6月,随着港股继续上行,距离压力区间25500-26000也越来越近。因此,我们建议仓位不宜激进,同时板块遵循互联网龙头+半导体+部分顺周期中的核心资产。\n组合方面建议如下:\n\n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贸易关系的恶化,美债发行带来的美元流动性的压力。","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91,"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7,"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952823467"}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