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了1122
2020-08-05
利好消费,利好小米手机$小米集团-W(01810)$
@话题虎:
【话题】经济内循环开启!对我们有哪些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操盘之王特朗普
2020-08-05
操盘之王特朗普
利好华为吧
米了1122
:
华为都没有芯片了
米了1122
:
华为都没有芯片了
天剑狂族
2020-09-01
天剑狂族
賺了,哈哈
吉姆罗杰斯
2020-08-05
吉姆罗杰斯
还真的坚持不懈的支持小米 [冷漠]
什么也没有了~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5
3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945279067,"tweetId":"945279067","gmtCreate":1596597472259,"gmtModify":1704212822216,"author":{"id":3440472336351816,"idStr":"3440472336351816","authorId":3440472336351816,"authorIdStr":"3440472336351816","name":"米了112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87d245e716d203527bbbe3c5e0a2b10","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6213,"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title":"","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n利好消费,利好小米手机$小米集团-W(01810)$</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n利好消费,利好小米手机$小米集团-W(01810)$</body></html>","text":"利好消费,利好小米手机$小米集团-W(01810)$","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5,"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45279067","repostId":945242373,"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945242373,"tweetId":"945242373","gmtCreate":1596595721688,"gmtModify":1704212814639,"author":{"id":3502767768442965,"idStr":"3502767768442965","authorId":3502767768442965,"authorIdStr":"3502767768442965","name":"话题虎","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418c2def5dc1d094b03270b450f71ce","vip":4,"userType":4,"introduction":"热点追踪小能手,为大家捕捉每日最热市场话题","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36397,"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2d8e6d0cf2f524d682af853c36cf789","width":"500","height":"28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c14e71cc53790ad606db788e29e6f32","width":"1080","height":"470"}],"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2d8e6d0cf2f524d682af853c36cf789","width":"500","height":"287"}],"title":"【话题】经济内循环开启!对我们有哪些重大影响?","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上周,我们聊过,通过国家政策来看,我国将开始注重经济内循环,用官方的话来说,叫:“<b>经济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b>”。</p> <p>那么为什么要经济内循环呢?内循环对我们的又有哪些影响呢?</p> <p>今天,小话给大家带来一篇网文,阐述了“内循环”的本质。</p> <ul> \n <li>原文出处:公众号 九边</li> \n <li>感谢作者:九边</li> \n</ul> <p>以下为原文:</p> <p>这两天这个话题非常热,所以我专门开个帖子说下我对这事的理解,倒也不一定对,姑且把我写的当成一个面吧,反正你们也不是只看我一个人嘛。</p> <p>不过聊这个话题前,我们得先聊一个关键问题:</p> <p><b>到底什么是“过剩”?</b></p> <p>因为现在的问题,是产能太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产能天天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甚至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危机,本质也是周期性过剩。这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直觉反差很大,因为大家一般觉得东西不够才会危机,生产太多怎么会危机呢?</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55,11,11,1);\">1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55,11,11,1);\"><b>躲不开的“过剩”</b></span></p> <p>首先大家得分清楚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p> <p>你希望有五个老婆,这叫需要;</p> <p>但是你只养得起一个,这叫“有效需求”。</p> <p>同理,老王想要苹果全家桶,BBA各来一辆,两个超模保姆,大平层,天天米其林,各种潮鞋,天天逛两趟SKP。</p> <p>但是上边说的这些老王都买不起,只能买得起小米手机,那他的需求就只有小米手机。在市场经济的话语体系里,如果“买不起”,那你就不是人。</p> <p>产能也一样,看着似乎是天量的,但如果大家都买不起,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需要这些玩意,那就是<b>产能过剩</b>。</p> <p>不过问题变得更加奇怪了,能生产出来,怎么就卖不出去呢?</p> <p>有很多种原因,最关键的是下边这个。我们捋一遍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一个标准生产流程,大家就知道啥原因了。</p> <p>假设地球是一个村,里边有资本家黄四郎和一堆村民。黄四郎有个厂子,他雇佣村民们生产自行车、脸盆和房子等生活必需品,将来卖给村民。</p> <p>如果这些商品价值100万,这时候就有个分配问题,如果黄四郎自己拿20万,给员工们分80万,合理吧。</p> <p>合理是合理,不过问题来了。员工们的80万无论如何也买不完黄四郎的100万产品,而黄四郎也不可能把自己的20万全花掉,富人在消费品领域消费比例一直都不高,他们看着花钱猛,不过消费占收入比例可能远远小于穷人(穷人月光嘛)。</p> <p>也就是说,最后剩了20万的产品死活卖不出去。你可能纳闷,就不能给工人们发110万的工资下去?那资本家赚啥?</p> <p>所以说,只要商人逐利,就有一部分收益要不消费,就有一部分对应物资卖不出去。这玩意就是<b>过剩</b>。</p> <p>从英国引爆了工业革命那一刻开始,这个问题就如影随形。英国人用蒸汽机生产了天量的物资,各种床单、被套、刀子、叉子、毛绒玩具等等,但是英国本国工人的工资非常低,无论如何也消费不了那么多的物资,富人又不可能把赚到的钱全花了,所以多余的工业品卖不出去就成了个大问题。</p> <p>那怎么办?</p> <p>只能卖到海外去。现在大家知道为啥英国拼了命在全世界找市场了吧,为了打开大清的市场,不惜远渡重洋跋山涉水,来到中国把大清给打了。</p> <p>因为只要资源足够,英国人生产工业品的潜能是无限的,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卖不出去。这也是为啥英国打下印度后,一下子牛逼得不得了,因为印度既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又是英国的工业品倾销地,一牛两用。</p> <p>等到印度不再跟着英国混,英国也就现了原形,变回小岛国去了。</p> <p>既然每个国家都面临过剩问题,如果把整个世界理解成一个村,最后总会有那么一刻,村里所有人的购买力也买不完工业品。所有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厂子倒闭,工人们更没钱,更没法消费,然后就全球经济危机了。</p> <p>那有办法没?</p> <p>也不是没有。美国人想出来给普通老百姓贷款,让他们借钱去消费。好处是危机被延缓了,毛病是出现了新的更大危机,大家借钱太多还不上,引发了金融危机,也就是2008年的那次。</p> <p>按照这个逻辑往下聊,大家就能发现一个关键问题:</p> <p>就算有外部市场,产能依旧迟早过剩;如果完全“内循环”,只能是死路一条。</p> <p>官方显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官方的原话是“<b>经济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b>”。说的清清楚楚今后要搞双循环,如果哪个博主上来就跟大家聊我国今后要闭关锁国了,这种沙雕大家离他远点,小心下次他的脑子被驴踢时不小心踢到你。</p> <p>也就是说,外部市场不能没,但我国长期太过依赖外部市场,今后也要提升内部市场地位了。</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55,27,27,1);\">2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55,27,27,1);\"><b>啥是内循环 ?</b></span></p> <p></p> <p>其实直接解释内循环没啥意思,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先说一个不是内循环的,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p> <p>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了元气,欠了一屁股债,日子也没法过了。尽管工厂什么的还在,但政府没一毛钱,也没钱去买原料;工厂开不了工,工人没工资,市场循环不起来,整个国家越过越挫。</p> <p>不过好在美国人来了。美国人给了德国大笔贷款,让德国工厂去买了原料重新开工,然后生产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德国人用,剩下的大部分卖到了美国。</p> <p><b>这种情况下的德国,就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生产的东西主要卖到海外。</b></p> <p>随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出事了。因为美国那边也大规模破产,美国人没钱买德国的东西,德国工厂也跟着没法开工了。德国大量的工人失业,绝望之下,把希特勒推上了总理职位。</p> <p>希特勒当时想出来的一个策略就是扩大军工。国家发行国债,把筹到的钱投资给军队,让军队去向企业订货,这样空闲产能就被调动了起来。</p> <p>扩军倒也不稀奇,全世界都在搞,而且这玩意正是凯恩斯经济学的精髓。问题是钱从哪来?希特勒也有办法,不是已经扩军了嘛,枪在手,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先打劫了捷克,然后是波兰,然后法国,苏联。</p> <p>大家看出来了吧,德国就是个典型的“外部循环”的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消费不掉,只能是卖到海外;一旦海外出事,东西卖不出去,就是大规模失业潮,一点办法都没,只能是转向军工;武装后的德国战争机器就可以去海外打劫,这样也形成了一个新的“外循环”。</p> <p>接下来我们说一个接近内循环的例子,也就是美国。</p> <p>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想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搞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尽量消化,这样才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p> <p>比如那个著名的福特,他就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他的员工工资很高,他他一度指望自己的员工将来买自己的汽车。</p> <p>这想法是好的,但到了实际操作阶段,也就是美国在大萧条爆发前,资本家血腥无比,往死里压缩工人工资。当时美国资本家们养的打手比美国的军队还多,动不动就对起来要求涨工资的工人们来一波血腥屠杀。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其实就是资本家的马仔,在边上看热闹,偶尔还帮着资本家**工人。</p> <p>美国当时工人的整体工资上不去,自然也买不完本国生产的物资。当时全世界都指望把自己的商品卖到别的国家去,或者卖到殖民地去。</p> <p>比如美国当时就热衷把物资卖给中国,中国的地主们有点积蓄,就很欢乐地购买西洋玩意。这些工业品主要从长三角进入中国,入关就得交税,所以控制了长三角税收的蒋委员长就是各个军阀里最强大的那一个。</p> <p>大家看电视剧经常看到的那个民国的绿台灯,就是美国生产的。电影里截了一张图,这一屋子基本都是美国货。</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c14e71cc53790ad606db788e29e6f32\" tg-width=\"1080\" tg-height=\"470\">这个背景下,美国其实也有外循环,也需要把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卖出去。等到全世界所有的市场全部挖掘干净了,资本主义世界天量的工业品也就没地方卖了,又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再加上股市崩溃,引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1929大萧条。</p> <p>我刚才提了,德国正是在这次危机中开始转向军工来吸收产能,那美国怎么办?</p> <p>美国和德国的思路有点像,又不完全像。我们教材上说罗斯福搞“以工代赈”,也就是政府借钱搞基建,吸收产能和就业,有点像我国现在的模式。</p> <p>不过这远远不是罗斯福政策的全部。罗斯福后来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美国人叫他名字缩写FDR,在美国只有那些深受爱戴的人才有这个待遇,如果只是他搞了点“以工代赈”,那就太肤浅了。</p> <p>罗斯福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很超前地意识到,整个社会如果想稳定运行,必须得搞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保障,把社会从之前的“金字塔”变成“橄榄球”造型。</p> <p>这样就可以通过“自我革命”,避免被苏联演变,是的,那个时代苏联那套才是普世价值,处于进攻位置,欧美处于防守状态。</p> <p>所以在搞基建过程中,罗斯福大刀阔斧地拆分自由主义时代的那些工业和金融巨头,而且对大企业开始征税,搞转移支付,向工人阶级提供给保障,提高工人工资。罗斯福的媳妇跟他关系很差,各过各的,老太太人生后半期一直致力于改善穷人境况,提高工人工资,保护妇女权益。</p> <p>而且当时工人和资本家冲突严重,罗斯福一改以前政府保护资本家的习惯,果断站在工人的一边。比如1932年福特汽车厂工人们搞**,州警察照例赶来驱赶,**军队却赶来支持**群众,竟然出现州警和联邦军队持枪对峙的情况。</p> <p>而且为了跟资本家对抗,顺便打击黑社会(美国当时的资本家大部分跟黑社会不明不白,包括后来的肯尼迪家族),罗斯福充分向FBI授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美国FBI权势雄起几十年。</p> <p>放一张图,下图那个橙色的线就是人口中90%的人占有的财富比例。可以看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是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候,0.1%的人竟然拿走了全社会25%的财富。90%的人分那16%,老百姓没钱消费,可不就危机了?</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2d8e6d0cf2f524d682af853c36cf789\" tg-width=\"500\" tg-height=\"287\">但从罗斯福开始,美国搞了一堆法案,致力于降低贫富差距,通过国家来调整收入结构,从那以后,富人财富占比一路走低,美国慢慢涌现出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政府还强制搞养老金,避免老无所依,让大家放心消费。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里根上台,美国重新大规模搞自由化,社会越来越分化,到了2008年产生了大危机。</p> <p>众所周知,国家介入肯定会影响效率,这也是为啥曼昆的那本经济学,上来就聊限制最低工资对经济不利。</p> <p>不过政治家理解问题更加全面一些,因为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理论上讲,纯粹的物竞天择达尔文式的社会效率最高。如果都不去照顾老人,让每一个弱者能自发淘汰,效率会更上一层楼,但那样社会很快就会陷入崩溃,也别谈效率了。</p> <p>而事实上,欧洲的福利制度也正是起源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俾斯麦德国。俾斯麦搞这玩意的初衷就是稳定社会,防止德国社会在一波革命中灰飞烟灭。</p> <p>不过单纯的分配并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把蛋糕持续做大。在这方面,美国其实做的最好得事情是“国转民”。</p> <p>啥意思呢?</p> <p>进入20世纪之后,就明显出现一个问题:技术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如果私人部门搞研发,就算急死也搞不出多少来。</p> <p>比如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几项关键研究,原子能、计算机、互联网和基因工程,都是以国家的力量,集合各种资源搞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市场经济的伟力。</p> <p>不过市场经济真正的能力在于把这些技术变得<b>既廉价,又平民。让大家都用上,</b>最后国家通过税收回收了投入,企业通过雇佣高收入员工拉高了社会就业率和工人收入,社会效率也得到大幅提高。</p> <p>苏联其实当时在技术上研发也很厉害,苏联解体后美国没少从苏联捡技术,但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对新技术进行“廉价化”,导致技术研发过程巨贵无比,研发出来后生产了几个样品没下文了。这种只投入没产出的单向路径,想也不用想最终会让财政不堪重负,苏联正是财政崩溃后,苏联上层决定不过了,然后解体了。</p> <p>而美国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成功让美国从巨大的工业国,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实现了真正的内外两循环。</p> <p>只不过到了新千年之后,问题发生了大变化。大量的美国企业变成了跨国公司,搬到了海外,尤其是东亚,东亚本来是“内卷大坑”,也就是人多勤奋不怕苦,如果竞争有限资源互相往死里坑,但是如果去跟海外竞争基本无人能敌,很快东亚就成了“工业巨坑”。相应的,美国逐步空心化。</p> <p>也就成了现在那个极度分裂的美国,也就有了川总的上台。</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45,9,9,1);\">3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45,9,9,1);\"><b>我国的艰难转型</b></span></p> <p></p> <p>上文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要把“内循环”也搞起来,本身是个系统性工程,超复杂,而且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很可能要到二十年后回头看才能明白现在这个政策的意义——正如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始于朱总时代,当时的人却没啥感觉一样,很大的可能是我们今天写完这篇,然后大家就把这事忘了,再过很多年,突然才发现原来在2020年政策已经变了。</p> <p>为啥说这事复杂呢?</p> <p>比如单纯提高工人工资,确实是会增加消费,但会损害我国产品的海外竞争力;</p> <p>如果给企业减税,企业订单没增加,突然账上多了一笔钱,它会给员工涨工资吗?可能会吧,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企业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去买套房屯着,反而推高了房地产价格。美国那边减税后会去回购股票,来推高股价。</p> <p>那给中产减税呢?</p> <p>中产又分成好几等,比如年收入60万以上的也是中产,五万到十万的也是中产(美国那边的定义是滴滴司机就算中产,我国滴滴司机姑且算五万收入吧),你给他们减了税,各个阶层反应差别很大。</p> <p>比如一个年入一百万的家庭退税十万,这一家子会把多出来的钱去超市里买水果,买衣服增加消费吗?可能吧,不过最大的概率可能是去买海外奢侈品,或者直接去海外旅游,钱也花国外去,又成外循环了。</p> <p>你给月收入三十万的家庭减税,或者补助,他们啥反应?会去三亚旅游?买双鞋?给孩子买个玩具?有可能,不过更大可能是攒着准备下一套房了,毕竟旅游和买玩具他们本来都支付的起,不愿意支付是因为在攒钱买房,买了一套还想买。</p> <p>如果你给低收入阶层减税,会惊喜滴发现他们并没有交税,减啥减?直接发钱?这个倒是也可以,而且他们倒也很愿意消费,问题是这个操作我国已经在做了,“脱贫攻坚”不就是向下转移嘛。</p> <p>此外促进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也做了很多年了,这个不用我们说也会继续搞下去。</p> <p>那中国和美国当初相比,缺了点什么呢?</p> <p>这一点政府也看出来了,正是<b>技术的转换。</b>国家投资技术研发,然后转化给私企来廉价化和市场化,最后涌现出一堆公司来。</p> <p>这一点我国已经有成功经验,比如移动互联网,就是典型的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并且成熟的“内循环”案例。</p> <p>不难理解嘛。政府当初投资了无数的钱,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体系搭了起来,然后一轮又一轮地涌现出了一堆互联网公司。这些互联网公司塑造了中国现在的新面貌,有大量的高薪岗位,还拉动了其他岗位,比如二三线城市的快递和电商从业者。</p> <p>大家要有个常识,一般说的“中产阶级”,是介于穷人和有钱人之前的那伙人,所以美国那边开滴滴、修下水道的,都是中产。</p> <p>换算到中国,大概是年入5万到100万之间的这群人。而且我们刚才也说了,3个年入10万的,肯定比一个年入30万的对经济的效果好;6个年入5万的,效果会更好,所以<b>扩大中产阶级</b>规模,说的是五万这个阶层的,不是三十万。</p> <p>移动物联网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也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下什么叫“技术拉动经济”,创造了几千万个相关岗位。我说一件其他事,大家感受下这玩意的广度有多大。</p> <p>抖某音上的一个博主前段时间跟我说,他本来在大城市里上班,有十几万粉丝,后来无意中向大家推了下他们村的手工竹器,现在他们村的手工竹器卖得特别好。以前村里每家每年收入不到一万,现在已经三四万了,后续会更好。说明技术的创新触手已伸到了云南农村。</p> <p>说到这里,我再总结下,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p> <p><b>所谓内循环,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b></p> <p>也就是短期靠财政向基层转移财富,提升基层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消耗我国工业品。扶贫攻坚战的意义也正是在这里。</p> <p>不过这玩意可能跟在座的小伙伴们关系都不太大,因为大家可能觉得自己钱不够,但是在中国,政府关心的是低收入阶层。</p> <p>也就是你年收入超过五万,你就是成熟的社会人了,不能指望政府帮你做啥了。</p> <p>如果你超过十万,那你妥妥就是社会中坚,得承担起来义务了。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头目肯尼迪的话说,你得想想你能给国家做啥了。</p> <p>至于那些收入超过三十万或者一百万的知乎群众,政府根本没功夫理他们;政府唯一在意的,就是想想搞点高端玩意,让他们想花钱的时候,尽量在国内花。</p> <p>但是这种做法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技术的突破,搞几个新的爆发点出来,像移动物联网一样,催生一大堆新公司、更多数量的高收入阶层和更大规模的中产,这才是决定性的操作。</p> <p>至于这段时间热议的房价问题,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要搞新加坡那种模式。</p> <p>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我在新加坡的见闻吧。我以前以为新加坡房价很便宜,去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新加坡政府给大家提供了一堆长得差不多的廉价房,如果你愿意就去那里住着。廉价房旁边就是商品房,巨贵,嗷嗷贵,比北上深都贵,新加坡的有钱人就在那里边住着。</p> <p>今后我国估计也是这个套路。关系民生的那部分房价应该会慢慢平复下来,比如二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区,每年涨幅可能跟通货膨胀差不多;但是还有一部分房产价格会贵到让人怀疑人生,比如一二线核心区,彻底金融化。不然有钱人的钱去哪?全世界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一有钱就搞豪宅。而且如果没有高端房产,他们就跑去国外置产了,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外流。</p> <p>而且今后进口替代会进一步加剧,也就是说一些豪华大品牌,要慢慢地国产化。中国工业品尽管发达且门类齐全,但中国有钱人消费的高端玩意还是依赖进口,比如好几千块一把的菜刀,两千块一个的珐琅锅,一万多一顶的帐篷。政府可能会像当初扶持京东方一样扶持这类产业,让大家都能廉价用上高端玩意。</p> <p>最后的目标是:</p> <p><b>穷人国家补,富人国内花;科技要突破,进口要替代。</b></p> <p>所以说吧,这个过程快不了,只能是慢慢来了,而且政府也只是个导向,通过税收什么的来激励,真正去操作,还得依赖一波又一波强人们去操作,一般十年一个周期,2010年的中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不出意外,到了2030年又是一番天地。</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52,24,24,1);\">4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52,24,24,1);\"><b>尾声</b></span></p> <p></p> <p><b>内外双循环</b>这种事早就应该做,而且是大方向。发达国家都得有个强大的内部市场来消化产能,不然境外一感冒,境内就没法过日子。</p> <p>但之前那种“出口导向”有太多的受益者。如果想改变这种导向,平常没法基本操作,只能是在危机时期才能操作,类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遭到封锁,才开始被迫发展太平洋航线和国内市场,大萧条爆发后才被迫调整贫富差距,每次经历巨大的危机,大家才会思考怎么避免这类问题,平时谁顾得上啊,就算你提出来也会被笑话成“杞人忧天”。</p> <p>以前对内部市场重视得不够,今后估计要作为国家安全问题来看待了,有点像那个粮食问题,以前是“人家不卖你粮食怎么办”,现在是“人家不买你工业品怎么办”。</p> <p>总之吧,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危机绝对是转机。肯定是之前的老路走不下去才危机嘛,这时候得被迫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解决复杂问题,这才是进步之源。</p> <p>——End——</p> <p>... ...</p> <p>最后,大家聊一聊:</p> <ul> \n <li><span style=\"color:rgba(251,6,6,1);\"><b>你如何看待:经济内循环?</b></span></li> \n <li><span style=\"color:rgba(251,6,6,1);\"><b>经济内循环会产生哪些投资机会?</b></span></li> \n</ul> <p><b>精彩留言用户可获得300社区积分噢!</b></p> <p>恭喜上一期获奖用户:<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U/3522965446641708\">@winter_lee</a></p> <p><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1810\">$小米集团-W(01810)$</a><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3333\">$中国恒大(03333)$</a></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上周,我们聊过,通过国家政策来看,我国将开始注重经济内循环,用官方的话来说,叫:“<b>经济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b>”。</p> <p>那么为什么要经济内循环呢?内循环对我们的又有哪些影响呢?</p> <p>今天,小话给大家带来一篇网文,阐述了“内循环”的本质。</p> <ul> \n <li>原文出处:公众号 九边</li> \n <li>感谢作者:九边</li> \n</ul> <p>以下为原文:</p> <p>这两天这个话题非常热,所以我专门开个帖子说下我对这事的理解,倒也不一定对,姑且把我写的当成一个面吧,反正你们也不是只看我一个人嘛。</p> <p>不过聊这个话题前,我们得先聊一个关键问题:</p> <p><b>到底什么是“过剩”?</b></p> <p>因为现在的问题,是产能太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产能天天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甚至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危机,本质也是周期性过剩。这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直觉反差很大,因为大家一般觉得东西不够才会危机,生产太多怎么会危机呢?</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55,11,11,1);\">1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55,11,11,1);\"><b>躲不开的“过剩”</b></span></p> <p>首先大家得分清楚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p> <p>你希望有五个老婆,这叫需要;</p> <p>但是你只养得起一个,这叫“有效需求”。</p> <p>同理,老王想要苹果全家桶,BBA各来一辆,两个超模保姆,大平层,天天米其林,各种潮鞋,天天逛两趟SKP。</p> <p>但是上边说的这些老王都买不起,只能买得起小米手机,那他的需求就只有小米手机。在市场经济的话语体系里,如果“买不起”,那你就不是人。</p> <p>产能也一样,看着似乎是天量的,但如果大家都买不起,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需要这些玩意,那就是<b>产能过剩</b>。</p> <p>不过问题变得更加奇怪了,能生产出来,怎么就卖不出去呢?</p> <p>有很多种原因,最关键的是下边这个。我们捋一遍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一个标准生产流程,大家就知道啥原因了。</p> <p>假设地球是一个村,里边有资本家黄四郎和一堆村民。黄四郎有个厂子,他雇佣村民们生产自行车、脸盆和房子等生活必需品,将来卖给村民。</p> <p>如果这些商品价值100万,这时候就有个分配问题,如果黄四郎自己拿20万,给员工们分80万,合理吧。</p> <p>合理是合理,不过问题来了。员工们的80万无论如何也买不完黄四郎的100万产品,而黄四郎也不可能把自己的20万全花掉,富人在消费品领域消费比例一直都不高,他们看着花钱猛,不过消费占收入比例可能远远小于穷人(穷人月光嘛)。</p> <p>也就是说,最后剩了20万的产品死活卖不出去。你可能纳闷,就不能给工人们发110万的工资下去?那资本家赚啥?</p> <p>所以说,只要商人逐利,就有一部分收益要不消费,就有一部分对应物资卖不出去。这玩意就是<b>过剩</b>。</p> <p>从英国引爆了工业革命那一刻开始,这个问题就如影随形。英国人用蒸汽机生产了天量的物资,各种床单、被套、刀子、叉子、毛绒玩具等等,但是英国本国工人的工资非常低,无论如何也消费不了那么多的物资,富人又不可能把赚到的钱全花了,所以多余的工业品卖不出去就成了个大问题。</p> <p>那怎么办?</p> <p>只能卖到海外去。现在大家知道为啥英国拼了命在全世界找市场了吧,为了打开大清的市场,不惜远渡重洋跋山涉水,来到中国把大清给打了。</p> <p>因为只要资源足够,英国人生产工业品的潜能是无限的,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卖不出去。这也是为啥英国打下印度后,一下子牛逼得不得了,因为印度既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又是英国的工业品倾销地,一牛两用。</p> <p>等到印度不再跟着英国混,英国也就现了原形,变回小岛国去了。</p> <p>既然每个国家都面临过剩问题,如果把整个世界理解成一个村,最后总会有那么一刻,村里所有人的购买力也买不完工业品。所有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厂子倒闭,工人们更没钱,更没法消费,然后就全球经济危机了。</p> <p>那有办法没?</p> <p>也不是没有。美国人想出来给普通老百姓贷款,让他们借钱去消费。好处是危机被延缓了,毛病是出现了新的更大危机,大家借钱太多还不上,引发了金融危机,也就是2008年的那次。</p> <p>按照这个逻辑往下聊,大家就能发现一个关键问题:</p> <p>就算有外部市场,产能依旧迟早过剩;如果完全“内循环”,只能是死路一条。</p> <p>官方显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官方的原话是“<b>经济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b>”。说的清清楚楚今后要搞双循环,如果哪个博主上来就跟大家聊我国今后要闭关锁国了,这种沙雕大家离他远点,小心下次他的脑子被驴踢时不小心踢到你。</p> <p>也就是说,外部市场不能没,但我国长期太过依赖外部市场,今后也要提升内部市场地位了。</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55,27,27,1);\">2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55,27,27,1);\"><b>啥是内循环 ?</b></span></p> <p></p> <p>其实直接解释内循环没啥意思,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先说一个不是内循环的,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p> <p>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了元气,欠了一屁股债,日子也没法过了。尽管工厂什么的还在,但政府没一毛钱,也没钱去买原料;工厂开不了工,工人没工资,市场循环不起来,整个国家越过越挫。</p> <p>不过好在美国人来了。美国人给了德国大笔贷款,让德国工厂去买了原料重新开工,然后生产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德国人用,剩下的大部分卖到了美国。</p> <p><b>这种情况下的德国,就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生产的东西主要卖到海外。</b></p> <p>随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出事了。因为美国那边也大规模破产,美国人没钱买德国的东西,德国工厂也跟着没法开工了。德国大量的工人失业,绝望之下,把希特勒推上了总理职位。</p> <p>希特勒当时想出来的一个策略就是扩大军工。国家发行国债,把筹到的钱投资给军队,让军队去向企业订货,这样空闲产能就被调动了起来。</p> <p>扩军倒也不稀奇,全世界都在搞,而且这玩意正是凯恩斯经济学的精髓。问题是钱从哪来?希特勒也有办法,不是已经扩军了嘛,枪在手,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先打劫了捷克,然后是波兰,然后法国,苏联。</p> <p>大家看出来了吧,德国就是个典型的“外部循环”的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消费不掉,只能是卖到海外;一旦海外出事,东西卖不出去,就是大规模失业潮,一点办法都没,只能是转向军工;武装后的德国战争机器就可以去海外打劫,这样也形成了一个新的“外循环”。</p> <p>接下来我们说一个接近内循环的例子,也就是美国。</p> <p>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想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搞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尽量消化,这样才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p> <p>比如那个著名的福特,他就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他的员工工资很高,他他一度指望自己的员工将来买自己的汽车。</p> <p>这想法是好的,但到了实际操作阶段,也就是美国在大萧条爆发前,资本家血腥无比,往死里压缩工人工资。当时美国资本家们养的打手比美国的军队还多,动不动就对起来要求涨工资的工人们来一波血腥屠杀。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其实就是资本家的马仔,在边上看热闹,偶尔还帮着资本家**工人。</p> <p>美国当时工人的整体工资上不去,自然也买不完本国生产的物资。当时全世界都指望把自己的商品卖到别的国家去,或者卖到殖民地去。</p> <p>比如美国当时就热衷把物资卖给中国,中国的地主们有点积蓄,就很欢乐地购买西洋玩意。这些工业品主要从长三角进入中国,入关就得交税,所以控制了长三角税收的蒋委员长就是各个军阀里最强大的那一个。</p> <p>大家看电视剧经常看到的那个民国的绿台灯,就是美国生产的。电影里截了一张图,这一屋子基本都是美国货。</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c14e71cc53790ad606db788e29e6f32\" tg-width=\"1080\" tg-height=\"470\">这个背景下,美国其实也有外循环,也需要把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卖出去。等到全世界所有的市场全部挖掘干净了,资本主义世界天量的工业品也就没地方卖了,又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再加上股市崩溃,引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1929大萧条。</p> <p>我刚才提了,德国正是在这次危机中开始转向军工来吸收产能,那美国怎么办?</p> <p>美国和德国的思路有点像,又不完全像。我们教材上说罗斯福搞“以工代赈”,也就是政府借钱搞基建,吸收产能和就业,有点像我国现在的模式。</p> <p>不过这远远不是罗斯福政策的全部。罗斯福后来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美国人叫他名字缩写FDR,在美国只有那些深受爱戴的人才有这个待遇,如果只是他搞了点“以工代赈”,那就太肤浅了。</p> <p>罗斯福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很超前地意识到,整个社会如果想稳定运行,必须得搞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保障,把社会从之前的“金字塔”变成“橄榄球”造型。</p> <p>这样就可以通过“自我革命”,避免被苏联演变,是的,那个时代苏联那套才是普世价值,处于进攻位置,欧美处于防守状态。</p> <p>所以在搞基建过程中,罗斯福大刀阔斧地拆分自由主义时代的那些工业和金融巨头,而且对大企业开始征税,搞转移支付,向工人阶级提供给保障,提高工人工资。罗斯福的媳妇跟他关系很差,各过各的,老太太人生后半期一直致力于改善穷人境况,提高工人工资,保护妇女权益。</p> <p>而且当时工人和资本家冲突严重,罗斯福一改以前政府保护资本家的习惯,果断站在工人的一边。比如1932年福特汽车厂工人们搞**,州警察照例赶来驱赶,**军队却赶来支持**群众,竟然出现州警和联邦军队持枪对峙的情况。</p> <p>而且为了跟资本家对抗,顺便打击黑社会(美国当时的资本家大部分跟黑社会不明不白,包括后来的肯尼迪家族),罗斯福充分向FBI授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美国FBI权势雄起几十年。</p> <p>放一张图,下图那个橙色的线就是人口中90%的人占有的财富比例。可以看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是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候,0.1%的人竟然拿走了全社会25%的财富。90%的人分那16%,老百姓没钱消费,可不就危机了?</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2d8e6d0cf2f524d682af853c36cf789\" tg-width=\"500\" tg-height=\"287\">但从罗斯福开始,美国搞了一堆法案,致力于降低贫富差距,通过国家来调整收入结构,从那以后,富人财富占比一路走低,美国慢慢涌现出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政府还强制搞养老金,避免老无所依,让大家放心消费。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里根上台,美国重新大规模搞自由化,社会越来越分化,到了2008年产生了大危机。</p> <p>众所周知,国家介入肯定会影响效率,这也是为啥曼昆的那本经济学,上来就聊限制最低工资对经济不利。</p> <p>不过政治家理解问题更加全面一些,因为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理论上讲,纯粹的物竞天择达尔文式的社会效率最高。如果都不去照顾老人,让每一个弱者能自发淘汰,效率会更上一层楼,但那样社会很快就会陷入崩溃,也别谈效率了。</p> <p>而事实上,欧洲的福利制度也正是起源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俾斯麦德国。俾斯麦搞这玩意的初衷就是稳定社会,防止德国社会在一波革命中灰飞烟灭。</p> <p>不过单纯的分配并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把蛋糕持续做大。在这方面,美国其实做的最好得事情是“国转民”。</p> <p>啥意思呢?</p> <p>进入20世纪之后,就明显出现一个问题:技术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如果私人部门搞研发,就算急死也搞不出多少来。</p> <p>比如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几项关键研究,原子能、计算机、互联网和基因工程,都是以国家的力量,集合各种资源搞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市场经济的伟力。</p> <p>不过市场经济真正的能力在于把这些技术变得<b>既廉价,又平民。让大家都用上,</b>最后国家通过税收回收了投入,企业通过雇佣高收入员工拉高了社会就业率和工人收入,社会效率也得到大幅提高。</p> <p>苏联其实当时在技术上研发也很厉害,苏联解体后美国没少从苏联捡技术,但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对新技术进行“廉价化”,导致技术研发过程巨贵无比,研发出来后生产了几个样品没下文了。这种只投入没产出的单向路径,想也不用想最终会让财政不堪重负,苏联正是财政崩溃后,苏联上层决定不过了,然后解体了。</p> <p>而美国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成功让美国从巨大的工业国,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实现了真正的内外两循环。</p> <p>只不过到了新千年之后,问题发生了大变化。大量的美国企业变成了跨国公司,搬到了海外,尤其是东亚,东亚本来是“内卷大坑”,也就是人多勤奋不怕苦,如果竞争有限资源互相往死里坑,但是如果去跟海外竞争基本无人能敌,很快东亚就成了“工业巨坑”。相应的,美国逐步空心化。</p> <p>也就成了现在那个极度分裂的美国,也就有了川总的上台。</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45,9,9,1);\">3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45,9,9,1);\"><b>我国的艰难转型</b></span></p> <p></p> <p>上文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要把“内循环”也搞起来,本身是个系统性工程,超复杂,而且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很可能要到二十年后回头看才能明白现在这个政策的意义——正如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始于朱总时代,当时的人却没啥感觉一样,很大的可能是我们今天写完这篇,然后大家就把这事忘了,再过很多年,突然才发现原来在2020年政策已经变了。</p> <p>为啥说这事复杂呢?</p> <p>比如单纯提高工人工资,确实是会增加消费,但会损害我国产品的海外竞争力;</p> <p>如果给企业减税,企业订单没增加,突然账上多了一笔钱,它会给员工涨工资吗?可能会吧,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企业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去买套房屯着,反而推高了房地产价格。美国那边减税后会去回购股票,来推高股价。</p> <p>那给中产减税呢?</p> <p>中产又分成好几等,比如年收入60万以上的也是中产,五万到十万的也是中产(美国那边的定义是滴滴司机就算中产,我国滴滴司机姑且算五万收入吧),你给他们减了税,各个阶层反应差别很大。</p> <p>比如一个年入一百万的家庭退税十万,这一家子会把多出来的钱去超市里买水果,买衣服增加消费吗?可能吧,不过最大的概率可能是去买海外奢侈品,或者直接去海外旅游,钱也花国外去,又成外循环了。</p> <p>你给月收入三十万的家庭减税,或者补助,他们啥反应?会去三亚旅游?买双鞋?给孩子买个玩具?有可能,不过更大可能是攒着准备下一套房了,毕竟旅游和买玩具他们本来都支付的起,不愿意支付是因为在攒钱买房,买了一套还想买。</p> <p>如果你给低收入阶层减税,会惊喜滴发现他们并没有交税,减啥减?直接发钱?这个倒是也可以,而且他们倒也很愿意消费,问题是这个操作我国已经在做了,“脱贫攻坚”不就是向下转移嘛。</p> <p>此外促进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也做了很多年了,这个不用我们说也会继续搞下去。</p> <p>那中国和美国当初相比,缺了点什么呢?</p> <p>这一点政府也看出来了,正是<b>技术的转换。</b>国家投资技术研发,然后转化给私企来廉价化和市场化,最后涌现出一堆公司来。</p> <p>这一点我国已经有成功经验,比如移动互联网,就是典型的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并且成熟的“内循环”案例。</p> <p>不难理解嘛。政府当初投资了无数的钱,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体系搭了起来,然后一轮又一轮地涌现出了一堆互联网公司。这些互联网公司塑造了中国现在的新面貌,有大量的高薪岗位,还拉动了其他岗位,比如二三线城市的快递和电商从业者。</p> <p>大家要有个常识,一般说的“中产阶级”,是介于穷人和有钱人之前的那伙人,所以美国那边开滴滴、修下水道的,都是中产。</p> <p>换算到中国,大概是年入5万到100万之间的这群人。而且我们刚才也说了,3个年入10万的,肯定比一个年入30万的对经济的效果好;6个年入5万的,效果会更好,所以<b>扩大中产阶级</b>规模,说的是五万这个阶层的,不是三十万。</p> <p>移动物联网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也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下什么叫“技术拉动经济”,创造了几千万个相关岗位。我说一件其他事,大家感受下这玩意的广度有多大。</p> <p>抖某音上的一个博主前段时间跟我说,他本来在大城市里上班,有十几万粉丝,后来无意中向大家推了下他们村的手工竹器,现在他们村的手工竹器卖得特别好。以前村里每家每年收入不到一万,现在已经三四万了,后续会更好。说明技术的创新触手已伸到了云南农村。</p> <p>说到这里,我再总结下,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p> <p><b>所谓内循环,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b></p> <p>也就是短期靠财政向基层转移财富,提升基层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消耗我国工业品。扶贫攻坚战的意义也正是在这里。</p> <p>不过这玩意可能跟在座的小伙伴们关系都不太大,因为大家可能觉得自己钱不够,但是在中国,政府关心的是低收入阶层。</p> <p>也就是你年收入超过五万,你就是成熟的社会人了,不能指望政府帮你做啥了。</p> <p>如果你超过十万,那你妥妥就是社会中坚,得承担起来义务了。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头目肯尼迪的话说,你得想想你能给国家做啥了。</p> <p>至于那些收入超过三十万或者一百万的知乎群众,政府根本没功夫理他们;政府唯一在意的,就是想想搞点高端玩意,让他们想花钱的时候,尽量在国内花。</p> <p>但是这种做法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技术的突破,搞几个新的爆发点出来,像移动物联网一样,催生一大堆新公司、更多数量的高收入阶层和更大规模的中产,这才是决定性的操作。</p> <p>至于这段时间热议的房价问题,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要搞新加坡那种模式。</p> <p>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我在新加坡的见闻吧。我以前以为新加坡房价很便宜,去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新加坡政府给大家提供了一堆长得差不多的廉价房,如果你愿意就去那里住着。廉价房旁边就是商品房,巨贵,嗷嗷贵,比北上深都贵,新加坡的有钱人就在那里边住着。</p> <p>今后我国估计也是这个套路。关系民生的那部分房价应该会慢慢平复下来,比如二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区,每年涨幅可能跟通货膨胀差不多;但是还有一部分房产价格会贵到让人怀疑人生,比如一二线核心区,彻底金融化。不然有钱人的钱去哪?全世界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一有钱就搞豪宅。而且如果没有高端房产,他们就跑去国外置产了,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外流。</p> <p>而且今后进口替代会进一步加剧,也就是说一些豪华大品牌,要慢慢地国产化。中国工业品尽管发达且门类齐全,但中国有钱人消费的高端玩意还是依赖进口,比如好几千块一把的菜刀,两千块一个的珐琅锅,一万多一顶的帐篷。政府可能会像当初扶持京东方一样扶持这类产业,让大家都能廉价用上高端玩意。</p> <p>最后的目标是:</p> <p><b>穷人国家补,富人国内花;科技要突破,进口要替代。</b></p> <p>所以说吧,这个过程快不了,只能是慢慢来了,而且政府也只是个导向,通过税收什么的来激励,真正去操作,还得依赖一波又一波强人们去操作,一般十年一个周期,2010年的中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不出意外,到了2030年又是一番天地。</p> <p></p> <p><span style=\"color:rgba(252,24,24,1);\">4 </span><span style=\"color:rgba(252,24,24,1);\"><b>尾声</b></span></p> <p></p> <p><b>内外双循环</b>这种事早就应该做,而且是大方向。发达国家都得有个强大的内部市场来消化产能,不然境外一感冒,境内就没法过日子。</p> <p>但之前那种“出口导向”有太多的受益者。如果想改变这种导向,平常没法基本操作,只能是在危机时期才能操作,类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遭到封锁,才开始被迫发展太平洋航线和国内市场,大萧条爆发后才被迫调整贫富差距,每次经历巨大的危机,大家才会思考怎么避免这类问题,平时谁顾得上啊,就算你提出来也会被笑话成“杞人忧天”。</p> <p>以前对内部市场重视得不够,今后估计要作为国家安全问题来看待了,有点像那个粮食问题,以前是“人家不卖你粮食怎么办”,现在是“人家不买你工业品怎么办”。</p> <p>总之吧,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危机绝对是转机。肯定是之前的老路走不下去才危机嘛,这时候得被迫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解决复杂问题,这才是进步之源。</p> <p>——End——</p> <p>... ...</p> <p>最后,大家聊一聊:</p> <ul> \n <li><span style=\"color:rgba(251,6,6,1);\"><b>你如何看待:经济内循环?</b></span></li> \n <li><span style=\"color:rgba(251,6,6,1);\"><b>经济内循环会产生哪些投资机会?</b></span></li> \n</ul> <p><b>精彩留言用户可获得300社区积分噢!</b></p> <p>恭喜上一期获奖用户:<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U/3522965446641708\">@winter_lee</a></p> <p><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1810\">$小米集团-W(01810)$</a><a target=\"_blank\" href=\"https://laohu8.com/S/03333\">$中国恒大(03333)$</a></p></body></html>","text":"上周,我们聊过,通过国家政策来看,我国将开始注重经济内循环,用官方的话来说,叫:“经济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 那么为什么要经济内循环呢?内循环对我们的又有哪些影响呢? 今天,小话给大家带来一篇网文,阐述了“内循环”的本质。 原文出处:公众号 九边 感谢作者:九边 以下为原文: 这两天这个话题非常热,所以我专门开个帖子说下我对这事的理解,倒也不一定对,姑且把我写的当成一个面吧,反正你们也不是只看我一个人嘛。 不过聊这个话题前,我们得先聊一个关键问题: 到底什么是“过剩”? 因为现在的问题,是产能太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产能天天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甚至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危机,本质也是周期性过剩。这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直觉反差很大,因为大家一般觉得东西不够才会危机,生产太多怎么会危机呢? 1 躲不开的“过剩” 首先大家得分清楚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 你希望有五个老婆,这叫需要; 但是你只养得起一个,这叫“有效需求”。 同理,老王想要苹果全家桶,BBA各来一辆,两个超模保姆,大平层,天天米其林,各种潮鞋,天天逛两趟SKP。 但是上边说的这些老王都买不起,只能买得起小米手机,那他的需求就只有小米手机。在市场经济的话语体系里,如果“买不起”,那你就不是人。 产能也一样,看着似乎是天量的,但如果大家都买不起,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需要这些玩意,那就是产能过剩。 不过问题变得更加奇怪了,能生产出来,怎么就卖不出去呢? 有很多种原因,最关键的是下边这个。我们捋一遍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一个标准生产流程,大家就知道啥原因了。 假设地球是一个村,里边有资本家黄四郎和一堆村民。黄四郎有个厂子,他雇佣村民们生产自行车、脸盆和房子等生活必需品,将来卖给村民。 如果这些商品价值100万,这时候就有个分配问题,如果黄四郎自己拿20万,给员工们分80万,合理吧。 合理是合理,不过问题来了。员工们的80万无论如何也买不完黄四郎的100万产品,而黄四郎也不可能把自己的20万全花掉,富人在消费品领域消费比例一直都不高,他们看着花钱猛,不过消费占收入比例可能远远小于穷人(穷人月光嘛)。 也就是说,最后剩了20万的产品死活卖不出去。你可能纳闷,就不能给工人们发110万的工资下去?那资本家赚啥? 所以说,只要商人逐利,就有一部分收益要不消费,就有一部分对应物资卖不出去。这玩意就是过剩。 从英国引爆了工业革命那一刻开始,这个问题就如影随形。英国人用蒸汽机生产了天量的物资,各种床单、被套、刀子、叉子、毛绒玩具等等,但是英国本国工人的工资非常低,无论如何也消费不了那么多的物资,富人又不可能把赚到的钱全花了,所以多余的工业品卖不出去就成了个大问题。 那怎么办? 只能卖到海外去。现在大家知道为啥英国拼了命在全世界找市场了吧,为了打开大清的市场,不惜远渡重洋跋山涉水,来到中国把大清给打了。 因为只要资源足够,英国人生产工业品的潜能是无限的,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卖不出去。这也是为啥英国打下印度后,一下子牛逼得不得了,因为印度既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又是英国的工业品倾销地,一牛两用。 等到印度不再跟着英国混,英国也就现了原形,变回小岛国去了。 既然每个国家都面临过剩问题,如果把整个世界理解成一个村,最后总会有那么一刻,村里所有人的购买力也买不完工业品。所有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厂子倒闭,工人们更没钱,更没法消费,然后就全球经济危机了。 那有办法没? 也不是没有。美国人想出来给普通老百姓贷款,让他们借钱去消费。好处是危机被延缓了,毛病是出现了新的更大危机,大家借钱太多还不上,引发了金融危机,也就是2008年的那次。 按照这个逻辑往下聊,大家就能发现一个关键问题: 就算有外部市场,产能依旧迟早过剩;如果完全“内循环”,只能是死路一条。 官方显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官方的原话是“经济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促进发展的新格局”。说的清清楚楚今后要搞双循环,如果哪个博主上来就跟大家聊我国今后要闭关锁国了,这种沙雕大家离他远点,小心下次他的脑子被驴踢时不小心踢到你。 也就是说,外部市场不能没,但我国长期太过依赖外部市场,今后也要提升内部市场地位了。 2 啥是内循环 ? 其实直接解释内循环没啥意思,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先说一个不是内循环的,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了元气,欠了一屁股债,日子也没法过了。尽管工厂什么的还在,但政府没一毛钱,也没钱去买原料;工厂开不了工,工人没工资,市场循环不起来,整个国家越过越挫。 不过好在美国人来了。美国人给了德国大笔贷款,让德国工厂去买了原料重新开工,然后生产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德国人用,剩下的大部分卖到了美国。 这种情况下的德国,就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生产的东西主要卖到海外。 随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出事了。因为美国那边也大规模破产,美国人没钱买德国的东西,德国工厂也跟着没法开工了。德国大量的工人失业,绝望之下,把希特勒推上了总理职位。 希特勒当时想出来的一个策略就是扩大军工。国家发行国债,把筹到的钱投资给军队,让军队去向企业订货,这样空闲产能就被调动了起来。 扩军倒也不稀奇,全世界都在搞,而且这玩意正是凯恩斯经济学的精髓。问题是钱从哪来?希特勒也有办法,不是已经扩军了嘛,枪在手,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先打劫了捷克,然后是波兰,然后法国,苏联。 大家看出来了吧,德国就是个典型的“外部循环”的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消费不掉,只能是卖到海外;一旦海外出事,东西卖不出去,就是大规模失业潮,一点办法都没,只能是转向军工;武装后的德国战争机器就可以去海外打劫,这样也形成了一个新的“外循环”。 接下来我们说一个接近内循环的例子,也就是美国。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想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搞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尽量消化,这样才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比如那个著名的福特,他就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他的员工工资很高,他他一度指望自己的员工将来买自己的汽车。 这想法是好的,但到了实际操作阶段,也就是美国在大萧条爆发前,资本家血腥无比,往死里压缩工人工资。当时美国资本家们养的打手比美国的军队还多,动不动就对起来要求涨工资的工人们来一波血腥屠杀。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其实就是资本家的马仔,在边上看热闹,偶尔还帮着资本家**工人。 美国当时工人的整体工资上不去,自然也买不完本国生产的物资。当时全世界都指望把自己的商品卖到别的国家去,或者卖到殖民地去。 比如美国当时就热衷把物资卖给中国,中国的地主们有点积蓄,就很欢乐地购买西洋玩意。这些工业品主要从长三角进入中国,入关就得交税,所以控制了长三角税收的蒋委员长就是各个军阀里最强大的那一个。 大家看电视剧经常看到的那个民国的绿台灯,就是美国生产的。电影里截了一张图,这一屋子基本都是美国货。 这个背景下,美国其实也有外循环,也需要把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卖出去。等到全世界所有的市场全部挖掘干净了,资本主义世界天量的工业品也就没地方卖了,又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再加上股市崩溃,引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1929大萧条。 我刚才提了,德国正是在这次危机中开始转向军工来吸收产能,那美国怎么办? 美国和德国的思路有点像,又不完全像。我们教材上说罗斯福搞“以工代赈”,也就是政府借钱搞基建,吸收产能和就业,有点像我国现在的模式。 不过这远远不是罗斯福政策的全部。罗斯福后来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美国人叫他名字缩写FDR,在美国只有那些深受爱戴的人才有这个待遇,如果只是他搞了点“以工代赈”,那就太肤浅了。 罗斯福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很超前地意识到,整个社会如果想稳定运行,必须得搞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保障,把社会从之前的“金字塔”变成“橄榄球”造型。 这样就可以通过“自我革命”,避免被苏联演变,是的,那个时代苏联那套才是普世价值,处于进攻位置,欧美处于防守状态。 所以在搞基建过程中,罗斯福大刀阔斧地拆分自由主义时代的那些工业和金融巨头,而且对大企业开始征税,搞转移支付,向工人阶级提供给保障,提高工人工资。罗斯福的媳妇跟他关系很差,各过各的,老太太人生后半期一直致力于改善穷人境况,提高工人工资,保护妇女权益。 而且当时工人和资本家冲突严重,罗斯福一改以前政府保护资本家的习惯,果断站在工人的一边。比如1932年福特汽车厂工人们搞**,州警察照例赶来驱赶,**军队却赶来支持**群众,竟然出现州警和联邦军队持枪对峙的情况。 而且为了跟资本家对抗,顺便打击黑社会(美国当时的资本家大部分跟黑社会不明不白,包括后来的肯尼迪家族),罗斯福充分向FBI授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美国FBI权势雄起几十年。 放一张图,下图那个橙色的线就是人口中90%的人占有的财富比例。可以看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是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候,0.1%的人竟然拿走了全社会25%的财富。90%的人分那16%,老百姓没钱消费,可不就危机了? 但从罗斯福开始,美国搞了一堆法案,致力于降低贫富差距,通过国家来调整收入结构,从那以后,富人财富占比一路走低,美国慢慢涌现出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政府还强制搞养老金,避免老无所依,让大家放心消费。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里根上台,美国重新大规模搞自由化,社会越来越分化,到了2008年产生了大危机。 众所周知,国家介入肯定会影响效率,这也是为啥曼昆的那本经济学,上来就聊限制最低工资对经济不利。 不过政治家理解问题更加全面一些,因为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理论上讲,纯粹的物竞天择达尔文式的社会效率最高。如果都不去照顾老人,让每一个弱者能自发淘汰,效率会更上一层楼,但那样社会很快就会陷入崩溃,也别谈效率了。 而事实上,欧洲的福利制度也正是起源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俾斯麦德国。俾斯麦搞这玩意的初衷就是稳定社会,防止德国社会在一波革命中灰飞烟灭。 不过单纯的分配并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把蛋糕持续做大。在这方面,美国其实做的最好得事情是“国转民”。 啥意思呢? 进入20世纪之后,就明显出现一个问题:技术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如果私人部门搞研发,就算急死也搞不出多少来。 比如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几项关键研究,原子能、计算机、互联网和基因工程,都是以国家的力量,集合各种资源搞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市场经济的伟力。 不过市场经济真正的能力在于把这些技术变得既廉价,又平民。让大家都用上,最后国家通过税收回收了投入,企业通过雇佣高收入员工拉高了社会就业率和工人收入,社会效率也得到大幅提高。 苏联其实当时在技术上研发也很厉害,苏联解体后美国没少从苏联捡技术,但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对新技术进行“廉价化”,导致技术研发过程巨贵无比,研发出来后生产了几个样品没下文了。这种只投入没产出的单向路径,想也不用想最终会让财政不堪重负,苏联正是财政崩溃后,苏联上层决定不过了,然后解体了。 而美国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成功让美国从巨大的工业国,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实现了真正的内外两循环。 只不过到了新千年之后,问题发生了大变化。大量的美国企业变成了跨国公司,搬到了海外,尤其是东亚,东亚本来是“内卷大坑”,也就是人多勤奋不怕苦,如果竞争有限资源互相往死里坑,但是如果去跟海外竞争基本无人能敌,很快东亚就成了“工业巨坑”。相应的,美国逐步空心化。 也就成了现在那个极度分裂的美国,也就有了川总的上台。 3 我国的艰难转型 上文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要把“内循环”也搞起来,本身是个系统性工程,超复杂,而且不是短期内能搞定的,很可能要到二十年后回头看才能明白现在这个政策的意义——正如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始于朱总时代,当时的人却没啥感觉一样,很大的可能是我们今天写完这篇,然后大家就把这事忘了,再过很多年,突然才发现原来在2020年政策已经变了。 为啥说这事复杂呢? 比如单纯提高工人工资,确实是会增加消费,但会损害我国产品的海外竞争力; 如果给企业减税,企业订单没增加,突然账上多了一笔钱,它会给员工涨工资吗?可能会吧,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企业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去买套房屯着,反而推高了房地产价格。美国那边减税后会去回购股票,来推高股价。 那给中产减税呢? 中产又分成好几等,比如年收入60万以上的也是中产,五万到十万的也是中产(美国那边的定义是滴滴司机就算中产,我国滴滴司机姑且算五万收入吧),你给他们减了税,各个阶层反应差别很大。 比如一个年入一百万的家庭退税十万,这一家子会把多出来的钱去超市里买水果,买衣服增加消费吗?可能吧,不过最大的概率可能是去买海外奢侈品,或者直接去海外旅游,钱也花国外去,又成外循环了。 你给月收入三十万的家庭减税,或者补助,他们啥反应?会去三亚旅游?买双鞋?给孩子买个玩具?有可能,不过更大可能是攒着准备下一套房了,毕竟旅游和买玩具他们本来都支付的起,不愿意支付是因为在攒钱买房,买了一套还想买。 如果你给低收入阶层减税,会惊喜滴发现他们并没有交税,减啥减?直接发钱?这个倒是也可以,而且他们倒也很愿意消费,问题是这个操作我国已经在做了,“脱贫攻坚”不就是向下转移嘛。 此外促进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也做了很多年了,这个不用我们说也会继续搞下去。 那中国和美国当初相比,缺了点什么呢? 这一点政府也看出来了,正是技术的转换。国家投资技术研发,然后转化给私企来廉价化和市场化,最后涌现出一堆公司来。 这一点我国已经有成功经验,比如移动互联网,就是典型的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并且成熟的“内循环”案例。 不难理解嘛。政府当初投资了无数的钱,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体系搭了起来,然后一轮又一轮地涌现出了一堆互联网公司。这些互联网公司塑造了中国现在的新面貌,有大量的高薪岗位,还拉动了其他岗位,比如二三线城市的快递和电商从业者。 大家要有个常识,一般说的“中产阶级”,是介于穷人和有钱人之前的那伙人,所以美国那边开滴滴、修下水道的,都是中产。 换算到中国,大概是年入5万到100万之间的这群人。而且我们刚才也说了,3个年入10万的,肯定比一个年入30万的对经济的效果好;6个年入5万的,效果会更好,所以扩大中产阶级规模,说的是五万这个阶层的,不是三十万。 移动物联网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也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下什么叫“技术拉动经济”,创造了几千万个相关岗位。我说一件其他事,大家感受下这玩意的广度有多大。 抖某音上的一个博主前段时间跟我说,他本来在大城市里上班,有十几万粉丝,后来无意中向大家推了下他们村的手工竹器,现在他们村的手工竹器卖得特别好。以前村里每家每年收入不到一万,现在已经三四万了,后续会更好。说明技术的创新触手已伸到了云南农村。 说到这里,我再总结下,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 所谓内循环,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 也就是短期靠财政向基层转移财富,提升基层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消耗我国工业品。扶贫攻坚战的意义也正是在这里。 不过这玩意可能跟在座的小伙伴们关系都不太大,因为大家可能觉得自己钱不够,但是在中国,政府关心的是低收入阶层。 也就是你年收入超过五万,你就是成熟的社会人了,不能指望政府帮你做啥了。 如果你超过十万,那你妥妥就是社会中坚,得承担起来义务了。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头目肯尼迪的话说,你得想想你能给国家做啥了。 至于那些收入超过三十万或者一百万的知乎群众,政府根本没功夫理他们;政府唯一在意的,就是想想搞点高端玩意,让他们想花钱的时候,尽量在国内花。 但是这种做法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技术的突破,搞几个新的爆发点出来,像移动物联网一样,催生一大堆新公司、更多数量的高收入阶层和更大规模的中产,这才是决定性的操作。 至于这段时间热议的房价问题,我隐隐约约有种感觉,要搞新加坡那种模式。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我在新加坡的见闻吧。我以前以为新加坡房价很便宜,去了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新加坡政府给大家提供了一堆长得差不多的廉价房,如果你愿意就去那里住着。廉价房旁边就是商品房,巨贵,嗷嗷贵,比北上深都贵,新加坡的有钱人就在那里边住着。 今后我国估计也是这个套路。关系民生的那部分房价应该会慢慢平复下来,比如二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区,每年涨幅可能跟通货膨胀差不多;但是还有一部分房产价格会贵到让人怀疑人生,比如一二线核心区,彻底金融化。不然有钱人的钱去哪?全世界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一有钱就搞豪宅。而且如果没有高端房产,他们就跑去国外置产了,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外流。 而且今后进口替代会进一步加剧,也就是说一些豪华大品牌,要慢慢地国产化。中国工业品尽管发达且门类齐全,但中国有钱人消费的高端玩意还是依赖进口,比如好几千块一把的菜刀,两千块一个的珐琅锅,一万多一顶的帐篷。政府可能会像当初扶持京东方一样扶持这类产业,让大家都能廉价用上高端玩意。 最后的目标是: 穷人国家补,富人国内花;科技要突破,进口要替代。 所以说吧,这个过程快不了,只能是慢慢来了,而且政府也只是个导向,通过税收什么的来激励,真正去操作,还得依赖一波又一波强人们去操作,一般十年一个周期,2010年的中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不出意外,到了2030年又是一番天地。 4 尾声 内外双循环这种事早就应该做,而且是大方向。发达国家都得有个强大的内部市场来消化产能,不然境外一感冒,境内就没法过日子。 但之前那种“出口导向”有太多的受益者。如果想改变这种导向,平常没法基本操作,只能是在危机时期才能操作,类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遭到封锁,才开始被迫发展太平洋航线和国内市场,大萧条爆发后才被迫调整贫富差距,每次经历巨大的危机,大家才会思考怎么避免这类问题,平时谁顾得上啊,就算你提出来也会被笑话成“杞人忧天”。 以前对内部市场重视得不够,今后估计要作为国家安全问题来看待了,有点像那个粮食问题,以前是“人家不卖你粮食怎么办”,现在是“人家不买你工业品怎么办”。 总之吧,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危机绝对是转机。肯定是之前的老路走不下去才危机嘛,这时候得被迫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解决复杂问题,这才是进步之源。 ——End—— ... ... 最后,大家聊一聊: 你如何看待:经济内循环? 经济内循环会产生哪些投资机会? 精彩留言用户可获得300社区积分噢! 恭喜上一期获奖用户:@winter_lee $小米集团-W(01810)$$中国恒大(03333)$","highlighted":2,"essential":2,"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945242373","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01810","03333"],"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3967,"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494,"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01810"],"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40,"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d":2722324,"commentId":"2722324","gmtCreate":1596604613442,"gmtModify":1596604613442,"authorId":3539258081858991,"author":{"id":3539258081858991,"idStr":"3539258081858991","authorId":3539258081858991,"name":"操盘之王特朗普","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b9c365a1409db27f35f3279fef09426","vip":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repliedAuthorId":0,"objectId":945279067,"objectIdStr":"945279067","type":1,"supId":0,"supIdStr":"0","prevId":0,"prevIdStr":"0","content":"利好华为吧","text":"利好华为吧","html":"利好华为吧","likeSize":0,"commentSize":2,"subComments":[{"id":2736685,"commentId":"2736685","gmtCreate":1597025024508,"gmtModify":1597025024508,"authorId":3440472336351816,"author":{"id":3440472336351816,"idStr":"3440472336351816","authorId":3440472336351816,"name":"米了112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87d245e716d203527bbbe3c5e0a2b10","vip":1,"hat":"https://static.tigerbbs.com/02aa29c2dc9ef542378534f87cda355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repliedAuthorId":0,"objectId":945279067,"objectIdStr":"945279067","type":1,"supId":2722324,"supIdStr":"2722324","prevId":0,"prevIdStr":"0","content":"华为都没有芯片了","text":"华为都没有芯片了","html":"华为都没有芯片了"},{"id":2736680,"commentId":"2736680","gmtCreate":1597024965405,"gmtModify":1597024965405,"authorId":3440472336351816,"author":{"id":3440472336351816,"idStr":"3440472336351816","authorId":3440472336351816,"name":"米了112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87d245e716d203527bbbe3c5e0a2b10","vip":1,"hat":"https://static.tigerbbs.com/02aa29c2dc9ef542378534f87cda355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repliedAuthorId":0,"objectId":945279067,"objectIdStr":"945279067","type":1,"supId":2722324,"supIdStr":"2722324","prevId":0,"prevIdStr":"0","content":"华为都没有芯片了","text":"华为都没有芯片了","html":"华为都没有芯片了"}],"verified":10,"allocateAmount":0,"commentType":"valid","coins":0,"score":0},{"id":2815442,"commentId":"2815442","gmtCreate":1598959876956,"gmtModify":1598959876956,"authorId":3475886918373877,"author":{"id":3475886918373877,"idStr":"3475886918373877","authorId":3475886918373877,"name":"天剑狂族","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repliedAuthorId":0,"objectId":945279067,"objectIdStr":"945279067","type":1,"supId":0,"supIdStr":"0","prevId":0,"prevIdStr":"0","content":"賺了,哈哈","text":"賺了,哈哈","html":"賺了,哈哈","likeSize":0,"commentSize":0,"subComments":[],"verified":10,"allocateAmount":0,"commentType":"valid","coins":0,"score":0},{"id":2722259,"commentId":"2722259","gmtCreate":1596602580976,"gmtModify":1596602580976,"authorId":264024564109176,"author":{"id":264024564109176,"idStr":"264024564109176","authorId":264024564109176,"name":"吉姆罗杰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8bca322dccc82fda813424c659d8d4d9","vip":1,"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repliedAuthorId":0,"objectId":945279067,"objectIdStr":"945279067","type":1,"supId":0,"supIdStr":"0","prevId":0,"prevIdStr":"0","content":"还真的坚持不懈的支持小米 [冷漠]","text":"还真的坚持不懈的支持小米 [冷漠]","html":"还真的坚持不懈的支持小米 [冷漠]","likeSize":0,"commentSize":0,"subComments":[],"verified":10,"allocateAmount":0,"commentType":"valid","coins":0,"score":0}],"isCommentEnd":fals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945279067"}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