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穆长春:区块链没你想的那么万能,互联网公司缺乏风险意识

君不器
2019-11-02

从上周起,区块链便给股市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区块链概念股迎来一波上涨。国家领导人都鲜明地支持区块链,“币圈”一下子从地下,转为了政治正确。

业内人士戏称,“一下子由土匪变为了正规军”。为此,笔者特地去【得到APP】听了央行副司长穆长春关于数字货币的课程,普及区块链的知识。在这节课中,笔者对区块链、数字货币以及互联网的局限性,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本文将谈一谈,对穆司长课程的感悟。

这是我对相关知识点做的思维导图

01  区块链不适合做零售级别的支付

有很多人都说区块链会率先在金融领域实现商业价值,但是在金融的哪些领域实现价值,就很难说清楚了。

区块链技术不适合在零售场景下的支付,原因很简单,太慢了。比特币完成一笔交易,需要1个小时。哪怕是Facebook的Libra,采取混合式技术路线(分布式处理+区块链结算),在理想状态下,都只能运行每秒3万笔的交易,远远无法满足双十一9.2万的交易量峰值。

区块链技术想要提高支付速度,暂时没有好的办法。无论是从算力、带宽、存储,区块链拓展性差的特点暂时没有好的方法解决。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交易的完成,取决于运行最慢的节点。节点越多,就越慢。

以数据存储为例,每一次交易都需要所有的节点记录,这会带来巨大的数据量。比特币一个节点需要100多G。如果开通区块链技术零售业务,随着交易的提升,数据量会翻倍提升,这带来的储存的压力是巨大的。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用于对时间要求不高、次数不是那么频繁的支付是没有问题。比如跨境支付或者跨境汇款。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外国有家公司调查,有15%的跨境支付份额已经被各种区块链的币取代了。

值得强调的一点,区块链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安全,钱包被“偷”的可能性挺大的。热钱包的安全性主要不可篡改性,如果密钥被攻破,钱包还是会被偷。而且,在区块链技术板块里还有一个51%原则,一旦有人控制51%以上的节点,便可以对整个系统产生威胁。

笔者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区块链技术都不像人们想象那么可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就像人工智能、物联网一样,只是众多黑科技中普通的一种。

02  央行的数字货币即将代替纸钞

穆司长在课程,详细地介绍了央行将要发行数字货币DECP的逻辑和原因。首先,央行的数字货币与比特币是完全不一样的。最大的特点,DECP是法币,跟纸钞同等的地位,商店不可以拒绝。

我们在购物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某些商店只可以用支付宝,某些商店只可以用微信。然而,所有的商店必须接受DECP,否则就是犯法。

其次,DECP的价值是稳定的,是由央行像发行纸币一样统一核算的。假如,未来笔者手上有一万块钱的存款,这里面可能有5000元的纸钞,也有5000元的DECP。

DECP相当于纸钞的数字化。这种变革有点像是宋朝年间,宋人率先使用了纸币。人们只用带少数的纸币,而不用用车拉铜钱或者金银了。便携式是纸币能够代替金属货币的重要原因。而数字货币,代替纸币也是同样的道理。

纸币在印刷、流通、防伪等环节,成本是极大的。如果只是发行数字货币,就能够省去这个成本。值得注意的是,DECP跟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概念不一样,支付宝本质上是抢了银行的饭碗。而DECP可以替代纸钞。

马云当年说“假如银行不改变,我就改变银行。”但是,他不敢说,支付宝要代替纸钞。

穆司长强调,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只会做M0,而不会代替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涉及M1、M2。央行一旦开始发放贷款,做商业银行所有的业务,中国的经济也许会直接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

笔者认为,可以预见,即便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支付宝、四大行等商业银行或者机构,不会消失。这些商业银行起到的是一个分销商的作用,他们的本质能够把钱按照市场的逻辑,合理地分发到各个地方。换句话说,银行的货币分发能力并不会被取代。

03  互联网思维的局限性

关于互联网思维,有过很多解释,但大多数都是褒义的。谁也没有穆司长这样一针见血,在他看来,互联网思维无非就是不管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没枣的话,换一个地方接着打。

在互联网创业上,特别推崇精益创业,讲究小步迭代,其核心也还是快速试错。所有的互联网人创业都是奔着独角兽去的,要么做大,要么做死。原因在于,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得互联网天然具有垄断性。

做成了,具有垄断性的独角兽必然会拥有定价权,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店大欺客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因为缺乏反垄断法的限制,为什么纷纷从屠龙勇士变成恶龙。

做死不用说了,共享单车的摩拜和ofo就是如此,两者的造车比赛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作为社会实验,这个成本似乎有点大。

互联网人做公司,大多数都是秉承着赚钱的思路。哪怕是现在不挣钱,也要在未来把这个钱挣回来。所以,往往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都非常高,投资人不是傻子,他们肯定希望能够在未来某个点把所有的资金都收回来。

但是做金融的,最重要的便是风控。而金融周期往往是慢于经济周期的,换句话说,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少没有经过完整的金融周期,现阶段的模式还在待定。

P2P的暴雷,便是金融创新失败的典型。金融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旦出了问题,很容易形成新的行业。Ofo退租金,一度成为一个社会事件,有人在ofo门口排起长队。这是因为小黄车的租金模式,具备了一定的金融属性。

到了今天,互联网发展20年之际,大家对这个拥有魔力的词已经失去了信心。人们迫切地希望新的英雄能够出现,而这个被给予厚望的便是区块链。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显然这一天还远没有达到。我们不能因为对互联网失望,就在心里假想区块链能够“拯救”一切。

为他人创造价值,终究才是商业的根本,而技术只是工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