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三安光电涨停。后来听人说,那一天华为的研发团队去了三安,准备要一起合作生产射频芯片。
看着这家国内LED芯片产出规模第一的公司,我不禁想起了那些过往多年的记忆。
2003年末,应该是A股市场第一次炒起LED这个概念。当时的A股市场投资人,大多还怀有对2000年时科技股兴勃亡忽的记忆,因此对这种新兴的科技产业是即垂涎,又畏惧。于是在老板的搞清楚这个产业的要求下,我和另一位同事,如今已是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王少成,一起开始了对LED产业的研究。
说起来,LED也不是什么新东西,红、黄光的LED国内早就大量生产。但这些低端的产品大多用作家电上的指示灯,跟庞大的照明市场没有一毛钱关系。90年代,日本人搞出了蓝光LED技术。三原色凑齐了,就可以合出白光,用于照明了。(当时我还真见过三色合成白光的产品,但这种方案想想都挺不靠谱,三种光,一个坏了怎么办?晚上一打开冒蓝绿光,吓死人好吧!于是,最终还是蓝光加荧光粉的方案成为了主流,并一直发展了下来。)
所以,LED不算新东西,但照明用的白光LED在当时可真是新东西。发达国家普遍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制定产业发展和推广规划,传到中国来也就才刚开始。加上当时互联网上的资讯还不像现在这么泛滥,要找点普及知识的资料都困难。
好在少成是学化工毕业的,硬是从学校里找到了几个了解这个方向的博士生,我俩把各处搜罗来的资料一整合,就约上他们一起聊上了。几个博士生解决了我俩的一些普及型知识的问题,但却使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更多的困惑:
从每度电产生的流明量来看,LED是比白炽灯好,但是没比节能灯好多少,凭啥以后能成主流?
LED发光有很强的方向性,用于室内照明的话,怎么解决光照均匀的问题?
所有的生产设备都是进口的,全球就这么一两家设备企业,只要能买到设备,买回来装好就行了,为什么还说生产有难度?
……
学院派的知识不够,就到生产的一线去!我俩继续怀着疑问,开始逐一调研涉足这一产业的上市公司。不过啊,在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上市公司、行业专家,也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聊得越多,就越容易被带到沟里去。
我现在都还记得一些神叨叨的“理论”,比如有个专家跟我说的:为啥宁波、青岛的几个生产线比其他地方的要更顺利?应该是气候原因!这玩意儿本来就是炉子里面气体化合沉积生成的,当然会受湿度、温度的影响!我当时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回了家才想起来,您家里是没装过空调吗?
还有一个本来主业做红、黄光LED的上市公司,号称是科研院所背景,牛逼哄哄地说他们想做金矿旁边卖铲子的人。说自己正在研发一系列新技术:可以用硅料替代蓝宝石做衬底,将来别人生产LED,他们卖硅料,稳赚不赔。还开发出一种铝基LED,虽然用电不能诱导发光,但是用光可以诱导发光。什么叫光诱导?就是用光照射它时,它会发光。我想了想,这你妈不是镜子吗?
几个月下来,我越来越觉得,这个行业真的好难。设备全靠进口,投资巨大不说,想扩产的话,都订不到炉子。老外产能有限,工人也不肯加班,愿意卖你几台就几台。就算订到了,从发货到海运,再到安装,没有个大半年别想开工。
生产线搞好了,需要反复调试,能不能顺利生产完全没谱。人家说,你买了锅,厨师不行,也不可能烧出好菜啊!有道理,那请厨师吧。有家上海的公司,当时从韩国挖了个厨子来,说这个棒子牛,自己会改炉子,肯定成!结果没做出来;有家北方的公司,一咬牙请了一整个台湾团队回来,结果害没做出来。我都想说,你们醒醒啊,要么是卖炉子的坑你们了,要么是遇上假厨子了,快别砸钱了!有那个心做慈善,你们考虑一下我呀!
好不容易,芯片做出来了,封装还出问题。当时散热技术不过关,LED与支架铜体的膨胀系数不同,高温下容易崩裂。本来说好的LED寿命长,可以用七十年,埋到建筑里,终生免维护,结果几个月就坏了。还好没埋啊,否则砸墙的钱谁出啊?
由于是新生事物,下游需求拓展在也严重滞后。当时单芯片的功率不高,亮度有限,价格还高。下游灯具厂商也在犹豫要不要投资开发新的产品方案和模具;几年后才逐渐普及的电脑LED背光源,则因为当时质量不稳定,单颗芯片损坏就要整条更换,而无法完成对CCFL的替代;最后,主要的应用场景只剩下了城市景观照明,要发展就全靠政府大单……
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那个经常听到的结论中:中国人就是搞不好高精密、高技术的行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是不可想象的,是无法逾越的。面对这个没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我愈发觉得进退维谷。好在这时候A股市场还处在惨烈的熊市中,LED炒不起来,老板也渐渐失去了兴趣,这项研究也就到此为止了。
一转眼,到了2008年。三安光电借壳上市。这时,我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刚刚做了半年的基金经理。面对来推荐的卖方研究员,我感觉已经很难再对这个曾让我失望的行业打起兴趣了。而在看到了报表上大量的政府采购、关联交易后,更是觉得自己过去的研究结论没有错。
现在想想,也就是当年研究搞得太投入,产生了对这个行业根深蒂固的偏见,所以才会在后来错过了三安光电这个大牛股。真是他娘的知识改变命运啊。
十多年过去了。我曾经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好的这个行业,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呢?全球一半以上的LED芯片在中国生产;所有的设备,从清洗机到化学气相沉积机、到金属溅镀机、到光学镀膜机,全部实现国产化。甚至今天,三安已经要从LED这样的初级半导体产品,向真正意义上的集成电路芯片进军了。
我知道有人会说:“中国人,搞出来也是低端芯片,高端的造不了。”也有人会说:“华为要是能做早就做了。现在工艺不成熟,硬要做出来,要么失败,要么质量不过关。”还有更有说服力的业内专家会说:“我们在基础学科上就达不到要求,在数学、信息、材料学等多个学科上都太落后,现在这么搞只是增加点谈判筹码,最终还是要靠老外。”
这些说法,和那种说中国人没有匠人精神的说法一样,从一开始就否定了成功的可能。如果命中注定,为什么还要努力?就好像我们无法改变这里的气候一样。但是你知道吗?在我们以为发达的欧洲,空调并没有普及,但中国却做到了。
作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二级狗,我当年去看过三一重工早期的泵车,当时他们产品的规格还很小,泵车臂做长了还曾发生断裂的事故。到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时,居然连日本人都说,三一的泵车臂是世界最长的,希望可以援助他们灭火使用。
我曾经研究过军工行业,当年,西南某省搞出的涡扇发动机试飞时,还发生过空中停机的事故。全靠着功勋飞行员技术过硬,才没有发生机毁人亡的惨剧。但是今天,国内已经有相当多型号的军机开始大规模换装国产涡扇发动机了。
我知道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是巨大的,军机发动机搞定了,民用大飞机的发动机还不行;低端芯片量产了,高端芯片还不行。但是,就像当年LED产业给我的感觉一样,我们当时觉得差距太大的东西,中国人最终不也搞定了吗?
在70年代初,IBM已经在计划生产1M存储的内存芯片,而日本才刚刚生产出1K的产品。这1000倍的差距,不知道是否也曾让日本人绝望过?70年代中期,通产省推出了十年发展计划:以短期64K与256K、长期1M为目标,自上而下地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到80年代时,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全面实现了超越。
而与日本当时很相似的,中国也正开始凝聚自上而下的力量,集中向这些高难领域攻坚。同时,中美之间的争端也促使华为这样的优势企业自发地寻找国产化的供应商。以前根本没有可能进入供应链的企业,现在是只要你产得出,我就让你试、陪你改。可以说,这样的环境,是中国半导体行业从未享受过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回到投资的角度来讲。在巨大的机遇面前,是不是现在就是投资科技股的最好时机?客观地说,我觉得我挺难直接说“是的”。因为我所看过的所有这些实现赶超的行业,无一例外,都用了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实现。在更高技术的领域,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特别是最初的几年,我们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难。股价在这个阶段,可能波动很大,很不友好。
但是,如果从一个更长期的尺度来看,如果你也与我一样相信这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那么,科技股无疑是目前最应当被关注的投资领域。
我记得当年创业板推出时,我司趁着热度发了一个新兴产业基金。宣传时,天天出去跟人说“十年十倍”。结果一年时间,净值就跌到了六毛多。我当时开玩笑,说这个基金现在是九年二十倍啦,大家都哈哈大笑。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年,这只基金还真成了个大牛基。
今天,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我们会不会又迎来了一个绝佳的投资窗口期?而这一次,在新一轮十年十倍的故事里,我希望我不要再因为偏见而缺席。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