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破灭原创: 孙树冠 孙树冠 今天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忘记。”--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2012年后,有几个词汇非常火,一个是“万众创业”,一个是“互联网金融”,还有一个是现在鲜有人提及的“克强经济学”。
相对于前两个词汇从字面上就可以弄清楚含义,克强经济学则是财经媒体红极一时的词汇,主要由铁路货运、用电量和信贷数据等3个指标构成,用来观察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七年过去了,这三个词汇也逐渐从喧嚣的舆论场中慢慢淡化。
尤为让人感叹的是,伴随金融自由化的大跃进,互联网金融所掀起来滔天巨浪中,快速造就大量财富神话,又在泡沫堆积到令人发指之际迅速釜底抽薪,留下一地鸡毛。
泡沫破裂的声音,淹没在社交媒体众声喧哗中。
P2P:盛宴之后,一地鸡毛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角,P2P大概从2012年后开始火爆起来。
“看上去很美”的财富故事,随着时间流逝,只剩下一地鸡毛。
曾经红极一时的团贷网,随着85后的唐军投案自首,终于画下了一个句点。
让人好奇的是,投资团贷网的人,有多少人能追回本金?
团贷网的倒下,不过是冰山一角。
行业内的老江湖红岭创投宣布清盘、上市公司东方金钰旗下违约的P2P平台、稍早前东窗事发的E租宝,都是让不少投资者的噩梦。
回过头来看,2016年权威人士强调经济L型走势、2018年政策定调宏观经济去杠杆前后,它们的命运早已经注定。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P2P那些看起来诱人的收益背后,现实世界里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却早已惨不忍睹。
2017年5月,许小年在深圳演讲时曾经指出,1块钱的投入产出GDP仅有7分钱。这样的背景下,P2P那些让人看上去心动不已的收益率,究竟是投资什么样神奇的项目来实现的呢?
高收益面前,人群的贪婪吞没理性,大量轻信高收益投资者的血汗钱,最终为那些“来得快、去得也快”的财富故事背书。
股市泡沫:乱象层出不穷
影视剧作品里的荒诞,往往不及现实的万分之一。A股,就是大量荒诞事件汇聚的场合。
上市25年的深大通,居然把证监会的稽查人员打了;白马股康得新,存在北京银行上的122亿元,说不见就不见了;康美药业账上近300亿元的货币资金,也可以随意挪用炒股。
深大通上市那么久了,再脑残的公司管理层都知道证监会的地位,出现这样荒唐的闹剧,要么就是这家公司背后的妖怪能量太大、不把证监会放在眼里;要么就是这家公司的管理层连最基本的游戏规则都不清楚。无论是哪种可能,对于投资者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康得新一事,暴露出北京银行胆大包天,居然联手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账上现金,即便实际控制人钟玉已经被警方控制,但这神秘消失的资金证监会能否追回,仍然是个未知之数。
康美药业账面上的钱则是被挪用去炒作自家公司的股票,明知道实情的董事长马兴田,居然在东窗事发之后,还虚情假意给股民写了份信、轻描淡写把这笔巨亏的消失归结于“内控问题”,严重低估吃瓜群众的智商。
更为让人拍案惊奇的是,A股奇葩事件还不是一件件出现的,更壮观的场面也在去年底今年初发生了。
2018年年报披露期间,大量上市公司纷纷提前在业绩预告时,给投资者打预防针,预告年报巨亏。
翻看很多上市公司亏损的原因,大多都是当初高价定增并购企业时埋下来的“雷”。
过去十年中,定增市场快速发展,2015年A股市场定增募集资金就突破万亿元大关。随着检验业绩承诺时间到来,很多并购标的企业不达标后,上市公司纷纷计提大量商誉减持准备,导致企业2018年报出现巨亏。
荒诞的是,很多企业亏损金额超出上市公司总市值,但这些企业现在依旧好好的活在A股市场里,并未出现在暂停上市或退市的股票名单中。
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IPO发行却未曾放慢脚步。仅在刘士余任期内,A股IPO公司高达700多家,而退市公司却是屈指可数。
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事后对投资者保护的情况下,越多企业上市,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踩中雷区的概率就会越大。
走下神坛的金融大鳄
继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安邦集团被政府接手后,又一家金融机构被政府机构接管了。
最近,包商银行倒了,定性是“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央行和银保监会接手,建设银行托管。
有趣的是,2016年“住房不炒”政策基调出来后,近三年内,全国重点城市的房价基本上涨了一倍以上。今年以来,金融供给侧改革似乎有加速的态势。
房价持续大涨的原因,固然有土地财政毒瘾的问题,但人民币并没有真正国际化,同样也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根源。
房地产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人们生活的一种生活用品,同时也是具备金融属性的资产。
鬼城越盖越多、钞票越印越多、房价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人民币对内丝毫没有贬值压力。外汇严格管制的背景下,无法自由流通的外币资产,只能兑换成人民币后不断购入房产,才能够实现保值增值。毕竟,缺乏海外资金做空对冲的国内楼市,房价下行的几率并不大。
有趣的是,看出来房地产行业漏洞的金融地产大鳄们,命运走向却也泾渭分明:有一部分人,正在竭力撇清身上地产商的味道,另外一部分人则是走向监狱。区别在于,前者都是传统意义上老老实实盖房子的地产商,而后者则在金融领域插足太深。
地产商方面,万科说谁说它是房地产商,它就和谁急,还高调而矫情地晒出“活下去”的会议内容;碧桂园在努力转型智能制造,但看起来却是不伦不类;让‘一个亿’小目标火遍全国的万达王健林,开始在国外大力卖卖卖又在国内买买买,再也不敢提“钱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恒大也很努力在玩足球,扶贫力度和老板许家印在公司内部打篮球一样卖力。
金融领域,赖小民倒了、吴小晖倒了、叶简明倒了,金融反腐在“供给侧改革”的名义之下,国资也好、民资也罢,金融大鳄们纷纷开始倒下。
金融反腐的风波同样蔓延到上市公司领域。
万亿市值的贵州茅台,一直都是A股市场万人敬仰的明星股。目前,前任董事长袁仁国定性为利用国企上市公司为家族牟利、大搞权钱交易。
耐人寻味的是,中纪委网站挂出袁仁国罪名的前一天,新的国资委一把手近期上任了。
占据A股半数江山的国资企业,是不是会迎来新的一波监管风暴?还有多少国资上市公司董事长会走向监狱,都是值得观察的问题。
楼市、股市去杠杆的过程中,也有逆流而上的特殊案例。
或许看明白人民币‘伪国际化’和土地财政毒瘾双重属性,融创今年以来又开始大力买买买、在全国各地大举拿地,仿佛孙宏斌去年未曾说过要小心拿地。
只要人民币没有真正国际化,房子盖得越多,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的货币流动性,还不用担心这些被海外资金做空、影响人民币汇率,这样的好事,高智商的孙老板怎么会放过其中的套利机会。
一枝独秀的房地产,掩盖不住实体经济走势低迷的现实。
相比房地产今年一季度高歌猛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指数、民间投资和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广告投放数据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经济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糟糕表现更让投资者的境遇雪上加霜。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年前沪指是3000点,现在沪指不足3000点。看看隔壁印度,没有那么多“厉害了我的国”的吹捧,股指依旧传出历史新高,让股民们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
看过了太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口号和太多上市公司丑陋不堪的嘴脸后,还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样的股票市场能够长期健康的给经济带来正能量?
整体上来看,金融自由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叠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导致金融市场的边界日益模糊。
法律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速度的背景下,一个个金融泡沫,在这个喧嚣不已的时代里,宛如风中里一朵雨做的云一般、转瞬即逝。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WC-BCfFK608Goguqaxk8g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