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Hogan
2022-07-18
吹牛开始了吗
港股ETF不再“空仓上市” 首现提前一周满仓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86955715,"tweetId":"686955715","gmtCreate":1658102442342,"gmtModify":1704868877812,"author":{"id":3530145821635645,"idStr":"3530145821635645","authorId":3530145821635645,"authorIdStr":"3530145821635645","name":"Am Hogan","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08ad1fc5386d91809c3851edf5175fb","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吹牛开始了吗</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吹牛开始了吗</p></body></html>","text":"吹牛开始了吗","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6955715","repostId":2252719314,"repostType":2,"repost":{"id":"2252719314","pubTimestamp":1658086860,"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52719314?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7-18 03:41","market":"us","language":"zh","title":"港股ETF不再“空仓上市” 首现提前一周满仓","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52719314","media":"证券时报","summary":"【港股ETF不再“空仓上市” 首现提前一周满仓】因踏空反弹行情和忌惮A股基金净值反弹后的“高处不胜寒”,一些保险机构资金正借助港股基金产品进入市场,部分港股基金7月以来获得大量的机构资金申购,更有“A股基金”大量配置港股后获机构资金“赏识”,在基金难卖的背景下得到超60亿元资金净申购,一举成为规模超百亿的基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机构积极借道基金入市,也使得港股ETF从空仓上市、不到最后上市日绝不满仓的策略,变为还未上市就已满仓。(证券时报)","content":"<html><body><div>\n<p> 尽管港股市场还没有明显起色,但借道公募<span>基金</span>的<span>保险</span><span></span>机构已按捺不住。</p> <p> <span>证券</span><span></span>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因踏空反弹行情和忌惮A股<span>基金净值</span>反弹后的“高处不胜寒”,一些<span target=\"_blank\" web=\"1\">保险</span>机构资金正借助港<span>股基</span>金产品进入市场,部分港股基金7月以来获得大量的机构资金申购,更有“A股基金”大量配置港股后获机构资金“赏识”,在基金难卖的背景下得到超60亿元资金净申购,一举成为规模超百亿的基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机构积极借道基金入市,也使得港股<span><a href=\"https://laohu8.com/S/PSFF\">Pacer Swan SOS Fund of Funds ETF|ETF</a></span>从空仓上市、不到最后上市日绝不满仓的策略,变为还未上市就已满仓。</p> <p> <strong> 踏空了吗?</strong></p> <p><strong> <span target=\"_blank\" web=\"1\">保险</span>机构转向港股基金</strong></p> <p> 近3个月,A股行情已然演绎超跌反弹,而港股市场依然处于超长时间压制的状态,踏空A股的资金正在转战港股市场。</p> <p> 华南地区某<span>基金公司</span>的一位人士告诉<span target=\"_blank\" web=\"1\">证券</span>时报记者,公司旗下一只主打港股的公募基金产品,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现明显的申购,申购港股基金的主要对象来自保险机构等。这位人士强调,最近申购港股主题基金的资金中,散户占比相对较少。</p> <p> “年初以来,在行情从杀跌变成强劲反弹的变化中,很多机构资金是犹豫的。”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接受采访时也认为,除非身在其中,否则在这波行情中很难跟住市场的强烈变化,最近3个月的走势超出了许多资金方的预期。</p> <p> 从年初的绝望迅速转向兴奋和期待,发生在仅仅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span target=\"_blank\" web=\"1\">证券</span>时报记者注意到,部分主流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到今年4月底尚有高达30%的亏损,而从4月底到7月初的这波行情中,这些亏损高达30%的基金经理取得了超过40%以上的净值反弹,也抹平了此前的净值窟窿。</p> <p> Wind数据显示,在最近3个月中,净值增长最高的是汇添富盈鑫混合基金,截至目前该基金3个月净值增长高达64%。此外,<span><a href=\"https://laohu8.com/S/601066\">中信建投</a></span><span></span>低碳成长基金、鑫元清洁能源基金、海富通<span>股票基金</span>、泰达宏利<span>新能源</span><span></span>基金的同期净值增幅都超过了50%。</p> <p> <strong> 空仓上市不再?</strong></p> <p><strong> 港股ETF提前一周满仓</strong></p> <p> 不到最后一天的上市日,绝不满仓甚至空仓的港股ETF基金,也在7月中旬开始发生了重大的策略变化。</p> <p>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将在7月20日上市的<span>港股通</span>科技30ETF基金产品,其建仓一改港股ETF基金上半年谨慎操作的策略。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踏空的机构资金为何在近期大量申购港股主题基金。</p> <p> 根据上述产品披露的信息显示,<span>工银瑞信基金</span>公司旗下的港股通科技30ETF产品成立于今年6月30日,并将在7月20日开始上市交易。但截至2022年7月13日,在距离上市还有一周时间的背景下,这只港股ETF已经接近满仓。</p> <p> 在上述基金产品的快速满仓操作中,其所持有的股票主要指向了<span><a href=\"https://laohu8.com/S/00700\">腾讯控股</a></span>、美团、小米集团、<span><a href=\"https://laohu8.com/S/02269\">药明生物</a></span>、快手、舜宇光学、<span><a href=\"https://laohu8.com/S/00968\">信义光能</a></span>等股票,其中腾讯、美团、小米集团就占据了建仓仓位的35%。</p> <p> 距离上市时点尚有一定时间,而港股ETF却已接近满仓,这完全扭转了港股ETF年初的建仓操作。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份,部分港股ETF产品在上市前都保持了低股票仓位,其中某大型公募基金旗下的一只港股ETF在距离上市时间仅剩3天的背景下,基金仓位却仅为2%,几乎可以理解为空仓操作。类似情况显示,年初基金经理在港股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背景下,不到最后一日不愿冒险操作股票。</p> <p> <strong> “A股基”变“港股基”</strong></p> <p><strong> 港股缘何深受机构青睐</strong></p> <p> 在机构申购资金的驱动下,“A股基金产品”甚至也在悄然变成“港股主题基金”。</p> <p> 7月15日,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披露了2022年二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这只基金所持有的港股通股票公允价值为66.10亿元人民币,占该基金净值比例为42.71%,而在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约半数为港股上市公司。</p> <p> 值得关注的是,在散户购基谨慎、参与度低的大背景下,上述基金的份额申购却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资产规模高达154亿元,成为百亿基金阵容的新成员。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该基金在今年二季度期间迎来了约30亿的份额申购,考虑到二季度期间该基金净值的均值在2.2元附近,也意味着在许多基金卖不出去的背景下,却有超过60亿元资金申购了中庚价值领航基金。</p> <p> 这些资金的背景何在?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中庚价值领航基金的规模增长中,散户占比不断降低,而推动基金规模增长的<span>主力</span>一直都是机构投资者,机构占比一直在快速增长,2020年12月底、2021年6月末、2021年12月末的占比分别为48.4%、50.1%、60.5%。</p> <p> 虽然中庚价值领航基金今年以来已有5.4%的正收益,但在二季度期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并未出现所谓的“高处不胜寒”。相较于其他基金产品最近3个月获得的30%、50%甚至60%的净值增长,中庚价值领航基金同期的净值增长只有不到1%。</p> <p> 如此低的净值增幅,显然难以吸引到散户投资者,但对于不少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持有大量港股股票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无疑成为它们踏空之后又希望安全上车的首选。</p> <p> 丘栋荣在季报中的一段话,或许能解释机构资金大量申购其产品的原因。尽管他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最近3个月净值增长不足1%,并未在快速反弹的行情中吃到甜头。他在二季报中指出,A股结构性高估和低估依然并存,市场仍偏重结构性机会和预防结构性风险,重视偏重供给因素的价值股和调整充分且长期前景依旧光明的成长股,投资者有可能通过把握好结构性机会而获得较大超额收益。更值得重视的是,从估值、基本面因素和流动性等方面看,港股经历大幅度调整,其市场机会由结构性机会转为系统性机会,值得战略性配置。</p> <p> “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span>分红</span>收益率吸引力更强。”丘栋荣强调,港股的估值经过持续的调整后,价格较低或价格出清彻底,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处于绝对低位,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也回落至相当有吸引力的水平,恒生科技指数中多只成份股更是回撤80%以上,而便宜的估值能很好地契合中庚价值领航基金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p> <p> 这位善于逆向投资的明星基金经理强调,许多港股公司的业务深深嵌入中国经济中,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比如娱乐、消费、社交等,同时这些公司<span>货币</span>化能力和变现能力还在持续提高;虽然此前的监管政策约束了行业过度的扩张,限制了这些公司的资本开支,尤其是跨领域、跨行业的资本开支,同时也倒逼相关公司进一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坚实的业务壁垒,使得盈利能力和造血能力持续提升,而优质港股龙头从高估值背景下的扩张到低估值背景下的收缩,龙头公司从大额的资本开支和投资性现金流出转换到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投资回报率反而有望显著提升。</p> <p> <strong> 安全边际高</strong></p> <p><strong> 港股基金反弹空间更大</strong></p> <p> 相对于A股公募基金产品快速地从超跌转向反弹,港股以及港股基金似乎仍在底部徘徊。</p> <p> 以港股主题基金最近3个月的表现看,大部分港股基金的净值增长在10%左右。创金合信港股互联网基金最近3个月的净值增长约为11.39%,长盛环球行业、南方香港成长基金的同期净值增幅分别约10%、9%。显而易见,相对于A股基金的反弹高度,港股与港股主题基金更可能成为踏空资金的上车对象,而保险机构最近积极申购港股主题基金产品的动作,也表明了这一点。</p> <p> <span>海富通基金</span><span>QDII</span>基金经理陶意非表示,港股中概股的估值在今年一度跌至过去20年平均值下方的一倍标准方差左右,恒生指数也一度逼近18000点,因此从风险收益比来看,港股市场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此外,港股还具有<span>业绩</span>支撑,近期许多港股中概股纷纷公布2022年3月末的季度财报,很多公司的季度财务数据均超市场预期,并在公布财报的第2天出现股价大幅上涨。这一方面说明市场曾经过度悲观,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以及整体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接近触底反弹。</p> <p> 陶意非认为,目前港股中概股仍具备不错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从估值来看,虽然如今估值比一两个月前最差的时候有了一定的回升,但仍处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过去港股中概股是以<span>银行</span><span></span>、房地产等旧经济为主,而现在则以互联网、消费以及医药等新经济为主,两者的估值体系及估计水准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以过去几年的估值水准来看,目前的市场估值水平是很吸引人的。</p><p>(文章来源:证券时报)</p>\n</div></body></html>","source":"eastmoney_highlight","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港股ETF不再“空仓上市” 首现提前一周满仓</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港股ETF不再“空仓上市” 首现提前一周满仓\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7-18 03:41 北京时间 <a href=http://global.eastmoney.com/a/202207182452056627_0.html><strong>证券时报</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尽管港股市场还没有明显起色,但借道公募基金的保险机构已按捺不住。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因踏空反弹行情和忌惮A股基金净值反弹后的“高处不胜寒”,一些保险机构资金正借助港股基金产品进入市场,部分港股基金7月以来获得大量的机构资金申购,更有“A股基金”大量配置港股后获机构资金“赏识”,在基金难卖的背景下得到超60亿元资金净申购,一举成为规模超百亿的基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机构积极借道基金入市,...</p>\n\n<a href=\"http://global.eastmoney.com/a/202207182452056627_0.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relate_stocks":{"513600":"恒生指数ETF","02833":"恒指ETF","HSI":"恒生指数","TTTN":"老虎中美互联网巨头ETF","QNETCN":"纳斯达克中美互联网老虎指数"},"source_url":"http://global.eastmoney.com/a/202207182452056627_0.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52719314","content_text":"尽管港股市场还没有明显起色,但借道公募基金的保险机构已按捺不住。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因踏空反弹行情和忌惮A股基金净值反弹后的“高处不胜寒”,一些保险机构资金正借助港股基金产品进入市场,部分港股基金7月以来获得大量的机构资金申购,更有“A股基金”大量配置港股后获机构资金“赏识”,在基金难卖的背景下得到超60亿元资金净申购,一举成为规模超百亿的基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机构积极借道基金入市,也使得港股Pacer Swan SOS Fund of Funds ETF|ETF从空仓上市、不到最后上市日绝不满仓的策略,变为还未上市就已满仓。 踏空了吗? 保险机构转向港股基金 近3个月,A股行情已然演绎超跌反弹,而港股市场依然处于超长时间压制的状态,踏空A股的资金正在转战港股市场。 华南地区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公司旗下一只主打港股的公募基金产品,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现明显的申购,申购港股基金的主要对象来自保险机构等。这位人士强调,最近申购港股主题基金的资金中,散户占比相对较少。 “年初以来,在行情从杀跌变成强劲反弹的变化中,很多机构资金是犹豫的。”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接受采访时也认为,除非身在其中,否则在这波行情中很难跟住市场的强烈变化,最近3个月的走势超出了许多资金方的预期。 从年初的绝望迅速转向兴奋和期待,发生在仅仅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部分主流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到今年4月底尚有高达30%的亏损,而从4月底到7月初的这波行情中,这些亏损高达30%的基金经理取得了超过40%以上的净值反弹,也抹平了此前的净值窟窿。 Wind数据显示,在最近3个月中,净值增长最高的是汇添富盈鑫混合基金,截至目前该基金3个月净值增长高达64%。此外,中信建投低碳成长基金、鑫元清洁能源基金、海富通股票基金、泰达宏利新能源基金的同期净值增幅都超过了50%。 空仓上市不再? 港股ETF提前一周满仓 不到最后一天的上市日,绝不满仓甚至空仓的港股ETF基金,也在7月中旬开始发生了重大的策略变化。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将在7月20日上市的港股通科技30ETF基金产品,其建仓一改港股ETF基金上半年谨慎操作的策略。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踏空的机构资金为何在近期大量申购港股主题基金。 根据上述产品披露的信息显示,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的港股通科技30ETF产品成立于今年6月30日,并将在7月20日开始上市交易。但截至2022年7月13日,在距离上市还有一周时间的背景下,这只港股ETF已经接近满仓。 在上述基金产品的快速满仓操作中,其所持有的股票主要指向了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药明生物、快手、舜宇光学、信义光能等股票,其中腾讯、美团、小米集团就占据了建仓仓位的35%。 距离上市时点尚有一定时间,而港股ETF却已接近满仓,这完全扭转了港股ETF年初的建仓操作。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份,部分港股ETF产品在上市前都保持了低股票仓位,其中某大型公募基金旗下的一只港股ETF在距离上市时间仅剩3天的背景下,基金仓位却仅为2%,几乎可以理解为空仓操作。类似情况显示,年初基金经理在港股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背景下,不到最后一日不愿冒险操作股票。 “A股基”变“港股基” 港股缘何深受机构青睐 在机构申购资金的驱动下,“A股基金产品”甚至也在悄然变成“港股主题基金”。 7月15日,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披露了2022年二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这只基金所持有的港股通股票公允价值为66.10亿元人民币,占该基金净值比例为42.71%,而在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约半数为港股上市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在散户购基谨慎、参与度低的大背景下,上述基金的份额申购却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资产规模高达154亿元,成为百亿基金阵容的新成员。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该基金在今年二季度期间迎来了约30亿的份额申购,考虑到二季度期间该基金净值的均值在2.2元附近,也意味着在许多基金卖不出去的背景下,却有超过60亿元资金申购了中庚价值领航基金。 这些资金的背景何在?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中庚价值领航基金的规模增长中,散户占比不断降低,而推动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一直都是机构投资者,机构占比一直在快速增长,2020年12月底、2021年6月末、2021年12月末的占比分别为48.4%、50.1%、60.5%。 虽然中庚价值领航基金今年以来已有5.4%的正收益,但在二季度期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并未出现所谓的“高处不胜寒”。相较于其他基金产品最近3个月获得的30%、50%甚至60%的净值增长,中庚价值领航基金同期的净值增长只有不到1%。 如此低的净值增幅,显然难以吸引到散户投资者,但对于不少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持有大量港股股票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无疑成为它们踏空之后又希望安全上车的首选。 丘栋荣在季报中的一段话,或许能解释机构资金大量申购其产品的原因。尽管他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基金最近3个月净值增长不足1%,并未在快速反弹的行情中吃到甜头。他在二季报中指出,A股结构性高估和低估依然并存,市场仍偏重结构性机会和预防结构性风险,重视偏重供给因素的价值股和调整充分且长期前景依旧光明的成长股,投资者有可能通过把握好结构性机会而获得较大超额收益。更值得重视的是,从估值、基本面因素和流动性等方面看,港股经历大幅度调整,其市场机会由结构性机会转为系统性机会,值得战略性配置。 “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分红收益率吸引力更强。”丘栋荣强调,港股的估值经过持续的调整后,价格较低或价格出清彻底,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处于绝对低位,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也回落至相当有吸引力的水平,恒生科技指数中多只成份股更是回撤80%以上,而便宜的估值能很好地契合中庚价值领航基金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 这位善于逆向投资的明星基金经理强调,许多港股公司的业务深深嵌入中国经济中,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比如娱乐、消费、社交等,同时这些公司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还在持续提高;虽然此前的监管政策约束了行业过度的扩张,限制了这些公司的资本开支,尤其是跨领域、跨行业的资本开支,同时也倒逼相关公司进一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坚实的业务壁垒,使得盈利能力和造血能力持续提升,而优质港股龙头从高估值背景下的扩张到低估值背景下的收缩,龙头公司从大额的资本开支和投资性现金流出转换到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投资回报率反而有望显著提升。 安全边际高 港股基金反弹空间更大 相对于A股公募基金产品快速地从超跌转向反弹,港股以及港股基金似乎仍在底部徘徊。 以港股主题基金最近3个月的表现看,大部分港股基金的净值增长在10%左右。创金合信港股互联网基金最近3个月的净值增长约为11.39%,长盛环球行业、南方香港成长基金的同期净值增幅分别约10%、9%。显而易见,相对于A股基金的反弹高度,港股与港股主题基金更可能成为踏空资金的上车对象,而保险机构最近积极申购港股主题基金产品的动作,也表明了这一点。 海富通基金QDII基金经理陶意非表示,港股中概股的估值在今年一度跌至过去20年平均值下方的一倍标准方差左右,恒生指数也一度逼近18000点,因此从风险收益比来看,港股市场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此外,港股还具有业绩支撑,近期许多港股中概股纷纷公布2022年3月末的季度财报,很多公司的季度财务数据均超市场预期,并在公布财报的第2天出现股价大幅上涨。这一方面说明市场曾经过度悲观,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以及整体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接近触底反弹。 陶意非认为,目前港股中概股仍具备不错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从估值来看,虽然如今估值比一两个月前最差的时候有了一定的回升,但仍处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过去港股中概股是以银行、房地产等旧经济为主,而现在则以互联网、消费以及医药等新经济为主,两者的估值体系及估计水准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以过去几年的估值水准来看,目前的市场估值水平是很吸引人的。(文章来源:证券时报)","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74,"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2,"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86955715"}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