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最差的结局,可能是下一个爱奇艺

秋源俊二
2022-06-10

认赔出局,清仓B站。这是继$呷哺呷哺(00520)$ 败北后,再一次认输。

在商业化没有明显起色之前,我不会再考虑介入。

之前买入,是考虑Story mode模式推出,可能会快速驱动Rev增长。目前来看,乐观了。

一季报情况显示,管理层似乎还活在牛市,过度追求业务繁荣,不太赞同。

怎也得降本增效,想逆天改命,整个团队要超级牛逼,陈睿不是这样的角色,管理层也不具备这样的素养。毕竟不是王兴,不是黄峥,也不是张一鸣。

关于Story mode,目前来看,占全平台vv的20%~25%,这不足以驱动公司商业化效率发生质变。

做一项简单对比,就会发现B站不具备性价比:

B站市值目前900亿港币,DAU大概7940万,人均时长95分钟;

营收50亿,广告占比20%,游戏收入,有点看天吃饭的样子,难以和信息流的货币化稳定性相比。

快手目前市值3729亿港币,DAU大概3.46亿,人均时长120分钟;

营收210亿,广告占比超过50%,效率还行,直播和b站类似。

中视频商业化效率,是远低于短视频。产品形态是一方面,管理层的意识,也是另一方面。

(其实很多人诟病快手管理层,相比睿帝,那还是要好一些的)

后续即便Story mode火力全开,也难以做到短视频的效率。何况短视频的建设,还任重道远,承担商业化主要驱动因素很难。

谈用户增长,B站自己定的flag是4亿MAU,现在接近3亿,似乎没故事可讲了。

当然,有人会讲B站的竞争格局好一些,比较快手来看,尤其是抖音、视频号三巨头。

这就回归到了,生意模式VS竞争格局,你更看重哪一个?

短视频商业化效率,是新一代的东西;B站即便贴片上广告,也难以比拟这种,毕竟YouTube那套,是十年前的商业模式了。

作为用户,我依然很喜欢B站,但用户增长接近尾声,货币化逻辑压根没打开,那还交易什么呢?

B站的结局可能会是爱奇艺,商业模式没跑通;或者是海外的snapchat,总是不让人安神。

这一次,我又败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