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铲铲
2022-10-25
11
这家公司只有1个人,年赚一个亿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62572432,"tweetId":"662572432","gmtCreate":1666677901927,"gmtModify":1666677904817,"author":{"id":4094387522163590,"idStr":"4094387522163590","authorId":4094387522163590,"authorIdStr":"4094387522163590","name":"土豆铲铲","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001669464338c7d37dd7c91f4a93838","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5,"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p>11</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11</p></body></html>","text":"1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62572432","repostId":1199691703,"repostType":4,"repost":{"id":"1199691703","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վ'ᴗ' ի 追踪AI行业和技术动态,这里更快一步!关注我们,回复“今天”,更多大新闻等你来发现","home_visible":1,"media_name":"量子位","id":"109970011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85c2c404af2f47a0ba492a15caf7cb80"},"pubTimestamp":1666494189,"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99691703?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10-23 11:03","market":"us","language":"zh","title":"这家公司只有1个人,年赚一个亿","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99691703","media":"量子位","summary":"发现网站是采用什么技术创建的。","content":"<html><head></head><body><p>作者:金磊 Pine</p><p>全公司上下仅有<b>1个人</b>,每年竟能赚上<b>1400多万美元</b>(1亿多元)。</p><p>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现实生活中上演的真人真事。</p><p>故事的主人公叫做<b>Gary Brewer</b>(简称“盖哥”),而他之所以能如此猛猛吸金,靠的就是自己创办的网站<b>BuiltWith</b>。</p><p>这个网站也是比较神奇,它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专扒别人家网站用了哪些技术。</p><p>很多小伙伴肯定要感慨了:“这也行???”</p><p>对,是真行,而且人家盖哥的网站现在每月的浏览量都达到<b>200万</b>了……</p><p><b>靠扒技术赚钱</b></p><blockquote>发现网站是采用什么技术创建的。</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eb2b3aaa4d71424d7e3514888cb8e22\" tg-width=\"750\" tg-height=\"26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然后输入“medium.com”(举个栗子),点击“查找”,我们便可以得到一长串的<b>技术列表:</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482e4e6d6d092644bcc8c7ab4b054a3\" tg-width=\"750\" tg-height=\"40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基于这项列表,我们就可以精准找到Medium网站背后所用到的具体技术了,例如:</p><ul><li>A/B测试:用的是Optimizely</li><li>搜索:用的是Algolia</li><li>营销自动化:用的是ConvertKit</li></ul><p>那么至此,又有些小伙伴要问了:“扒出来技术之后,咋就能赚钱了呢?” 好问题。 BuiltWith能够检测到的技术数量已经超过</p><p><b>61105个</b></p><p>,全球范围内覆盖的网站数量更是惊人——</p><p><b>6.73亿</b></p><p>! 如此庞大的数据在手,盖哥能做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例如盖哥搞了个<b>“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b>,可以查看从2000年至今的技术趋势数据。 以“中国网站流行的网络技术”为例,这个页面涵盖包括“营销自动化”、“电商托管解决方案”、“企业网站管理系统”等</p><p><b>28个</b></p><p>细分项。 盖哥会对每项所用到的技术来个大排名:</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41ab13aebf7e709935ad4bf1507282a\" tg-width=\"674\" tg-height=\"77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例如在“营销自动化”这项里,BuiltWith显示中国网站采用最多的技术来自Baomitu。 顺藤摸瓜式地点击它,就可以看到具体哪些网站在使用了。</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e1211fbb25795d46c79bf056c14189f\" tg-width=\"750\" tg-height=\"32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而这只是BuiltWith能力的冰山一角。 通过盖哥的这些数据,还可以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显示哪些网站使用购物车、分析、托管等;按位置、流量、垂直等进行过滤。 如此一来,便可以做到挖掘潜在客户,进而对市场有个更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分析。 也正是因为盖哥用手上的数据搞出众多玩法,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都在用BuiltWith的数据整活:</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cdf85a65b45f54006309a1fb29b2a31\" tg-width=\"657\" tg-height=\"35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而且不仅仅是对市场分析有用,就连哈佛、MIT等高校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也会用到盖哥的数据。</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d226508d44a67ee6e7828582c659889\" tg-width=\"750\" tg-height=\"5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最后就要聊到重点了——</p><p><b>盈利问题</b></p><p>盖哥在提供数据和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了会员制度,每月的费用在295美元(约2130元)至995美元(约7186元)不等。</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efe949a16e95011f3d9cb0b30aa4524\" tg-width=\"750\" tg-height=\"37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若是按年买会员的话,价格则会在21300元到71860元不等。 而且也正如我们刚才说的,盖哥是自己单打独斗啊,也就省出了“开工资”等一大笔开销。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盖哥一年能这么吸金了吧。</p><p><b>源自偶然的灵感乍现</b></p><p>这一切得从2006年说起,当时盖哥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一个创业大会,正是在这个大会上,他明白了两件事:</p><ul><li>任何人都能创业;</li><li>他不喜欢与公司制度打交道,并且不喜欢推销产品。</li></ul><p>于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盖哥在全职工作之余,便尝试开发多种工具和产品,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还是很享受整个开发过程。 这里得插一句,作为一名资深的程序员,他寻找灵感的方式自然是</p><p><b>查看其他网站的源代码</b></p><p>(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盖哥经历了数次失败准备寻找下一个想法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段Java独有的代码,他推测这个网站就是用这种技术建立的。 这时灵(shang)感(ji)乍现!</p><blockquote>知道每个网站都用了哪些确切的技术难道不是很酷吗?</blockquote><p>并且当时还没有类似的想法存在过,这个领域还属于一片空白,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于是盖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进行网页抓取、创建技术数据库、将代码转换为具体技术…… 于是BuiltWith诞生了,没过多久,便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布,并且当即获得了流量。 与此同时,盖哥还不忘宣传自己,通过ReadWriteWeb发布了一篇关于他的BuiltWith创建的独家报道。 (效果还不错),霸榜了当时最流行的社交分享网站。 这还只是小火了一把,BuiltWith真正“支棱”起来还在这之后。 一次偶然的机会,盖哥和AboutUs创始人Raymond King见面了。 AboutUs是一个互联网域名目录,包含了百万家的企业信息(正中盖哥下怀,手动狗头)。 盖哥在给Ray看了BuiltWith之后,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便给AboutUs索引中的每条记录都添加了一个BuiltWith.com链接,提供有关每个业务的BuiltWith信息。 同时,增加的这些数以万计的反向链接给BuiltWith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上道儿了,上道儿了)</p><p><b>核心业务就盖哥一个人负责</b></p><p>不过很多网友应该都会好奇“这一个人的公司是怎样的,能运转起来吗?” 盖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还真能!不仅能,还年赚一个多亿。 其实,BuiltWith除了盖哥之外,此前还有过一个联合创始人:安德鲁·罗杰斯(Andrew Rogers),目前官网上联合创始人还有他的名字。</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55c29f35159e7bb7189877d9fa064a6\" tg-width=\"750\" tg-height=\"33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不过,他们在“搭伙过了一段日子”之后,盖哥觉得这个公司还是一个人更好。 安德鲁是在2010年初成为BuiltWith的联合创始人的,在此之前,他管理着一个有着50多人的老创业公司。 因为安德鲁对BuiltWith非常感兴趣便说服盖哥让他加入,想依靠他的经验,壮大BuiltWith,把它变成一个更加成熟的系统。 他理想中的规划是这样子的:添加一个销售系统,再设置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跟踪线索,其中再设置各种指标。 但后来安德鲁逐渐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系统化运营管理”对BuiltWith没啥卵用。 前面已经提到,BuiltWith的主要工作就是来扒各家公司所用的技术栈,盖哥认为它的用户是自然而然来的,也就是说,有需求就买,没有就不买,那些繁琐的营销流程自然就能省则省了。 这样一来,剩余的工作量,盖哥一个人就能搞定,身兼创始人、首席开发人员和客户支持团队三个职位,并且游刃有余。 他一天会分配出特定的几个小时处理特定的工作,如果遇到特定的麻烦,他会一次性解决掉。 比如说盖哥会制作一个20s的视频教程来帮助少数有疑问的顾客解答问题。 再比如处理退订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虽然一开始关注更多的是关于如何阻止人们取消订阅,但现在他重新设置让退订变得更加容易:</p><blockquote>这样我能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制造新的工具。</blockquote><p>这就是说,BuiltWith虽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团队,但已经实现自动化了,根本不需要什么销售团队、工程师之类的。 最终安德鲁(识趣地)离开了,不过他依旧担任着顾问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鲁请求成为联合创始人之前,盖哥还有一份正职工作,他是利用空闲时间运营BuiltWith的。 在安德鲁加入之后,盖哥才辞去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BuiltWith上来。 不过也有人怀疑盖哥“一个人的公司”只是宣传噱头:</p><blockquote>如果他没有其他员工,为什么他有一堆电脑和办公桌?他会从一个座位换到另一个座位吗?</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0e220d115988e791be0bc10c459456a\" tg-width=\"746\" tg-height=\"17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其实这里提到的“一个人的公司”是需要加个限定词的:<b>核心业务</b>。</p><p>除了核心业务之外,还会有几个员工来负责处理盖哥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会计和营销。</p><p><b>One More Thing</b></p><p>对盖哥一人一个公司年赚一个多亿这件事,不少网友都直呼牛逼! 也有网友亲自下场用BuiltWith测试了自己的网站:</p><blockquote>它甚至能够正确地检测到我使用了Shutterstock的素材。</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e610b6ac54a91823677c061ca6f8ea3\" tg-width=\"704\" tg-height=\"27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但也有网友称盖哥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软件工具正是大热的时候:</p><blockquote>不过能够坚持到现在也是很厉害的。</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9d26132229a25b1f37532aadeb96117\" tg-width=\"704\" tg-height=\"23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其实除了BuiltWith之外,盖哥还先后搞出过三个工具。</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259fe274efa408d00d9f3fc7afa614f\" tg-width=\"750\" tg-height=\"16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在创建BuiltWith的前3个月,盖哥创建了GENNIT,它是一个在线网络代码生成工具,目的是给在线设计师的项目生成高质量的可管理代码。 在创建了BuiltWith之后,盖哥也没闲下来,又陆续搞出了Twitlinks和TwitTruth,分别用来聚合名人账号和科技新闻链接(不过它们都在2012年关闭了)。</p></body></html>","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这家公司只有1个人,年赚一个亿</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这家公司只有1个人,年赚一个亿\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9970011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5c2c404af2f47a0ba492a15caf7cb80);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量子位 </p>\n<p class=\"h-time\">2022-10-23 11:03</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html><head></head><body><p>作者:金磊 Pine</p><p>全公司上下仅有<b>1个人</b>,每年竟能赚上<b>1400多万美元</b>(1亿多元)。</p><p>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现实生活中上演的真人真事。</p><p>故事的主人公叫做<b>Gary Brewer</b>(简称“盖哥”),而他之所以能如此猛猛吸金,靠的就是自己创办的网站<b>BuiltWith</b>。</p><p>这个网站也是比较神奇,它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专扒别人家网站用了哪些技术。</p><p>很多小伙伴肯定要感慨了:“这也行???”</p><p>对,是真行,而且人家盖哥的网站现在每月的浏览量都达到<b>200万</b>了……</p><p><b>靠扒技术赚钱</b></p><blockquote>发现网站是采用什么技术创建的。</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eb2b3aaa4d71424d7e3514888cb8e22\" tg-width=\"750\" tg-height=\"26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然后输入“medium.com”(举个栗子),点击“查找”,我们便可以得到一长串的<b>技术列表:</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482e4e6d6d092644bcc8c7ab4b054a3\" tg-width=\"750\" tg-height=\"40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基于这项列表,我们就可以精准找到Medium网站背后所用到的具体技术了,例如:</p><ul><li>A/B测试:用的是Optimizely</li><li>搜索:用的是Algolia</li><li>营销自动化:用的是ConvertKit</li></ul><p>那么至此,又有些小伙伴要问了:“扒出来技术之后,咋就能赚钱了呢?” 好问题。 BuiltWith能够检测到的技术数量已经超过</p><p><b>61105个</b></p><p>,全球范围内覆盖的网站数量更是惊人——</p><p><b>6.73亿</b></p><p>! 如此庞大的数据在手,盖哥能做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例如盖哥搞了个<b>“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b>,可以查看从2000年至今的技术趋势数据。 以“中国网站流行的网络技术”为例,这个页面涵盖包括“营销自动化”、“电商托管解决方案”、“企业网站管理系统”等</p><p><b>28个</b></p><p>细分项。 盖哥会对每项所用到的技术来个大排名:</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41ab13aebf7e709935ad4bf1507282a\" tg-width=\"674\" tg-height=\"77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例如在“营销自动化”这项里,BuiltWith显示中国网站采用最多的技术来自Baomitu。 顺藤摸瓜式地点击它,就可以看到具体哪些网站在使用了。</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e1211fbb25795d46c79bf056c14189f\" tg-width=\"750\" tg-height=\"32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而这只是BuiltWith能力的冰山一角。 通过盖哥的这些数据,还可以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显示哪些网站使用购物车、分析、托管等;按位置、流量、垂直等进行过滤。 如此一来,便可以做到挖掘潜在客户,进而对市场有个更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分析。 也正是因为盖哥用手上的数据搞出众多玩法,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都在用BuiltWith的数据整活:</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cdf85a65b45f54006309a1fb29b2a31\" tg-width=\"657\" tg-height=\"35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而且不仅仅是对市场分析有用,就连哈佛、MIT等高校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也会用到盖哥的数据。</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d226508d44a67ee6e7828582c659889\" tg-width=\"750\" tg-height=\"5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最后就要聊到重点了——</p><p><b>盈利问题</b></p><p>盖哥在提供数据和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了会员制度,每月的费用在295美元(约2130元)至995美元(约7186元)不等。</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efe949a16e95011f3d9cb0b30aa4524\" tg-width=\"750\" tg-height=\"37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若是按年买会员的话,价格则会在21300元到71860元不等。 而且也正如我们刚才说的,盖哥是自己单打独斗啊,也就省出了“开工资”等一大笔开销。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盖哥一年能这么吸金了吧。</p><p><b>源自偶然的灵感乍现</b></p><p>这一切得从2006年说起,当时盖哥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一个创业大会,正是在这个大会上,他明白了两件事:</p><ul><li>任何人都能创业;</li><li>他不喜欢与公司制度打交道,并且不喜欢推销产品。</li></ul><p>于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盖哥在全职工作之余,便尝试开发多种工具和产品,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还是很享受整个开发过程。 这里得插一句,作为一名资深的程序员,他寻找灵感的方式自然是</p><p><b>查看其他网站的源代码</b></p><p>(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盖哥经历了数次失败准备寻找下一个想法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段Java独有的代码,他推测这个网站就是用这种技术建立的。 这时灵(shang)感(ji)乍现!</p><blockquote>知道每个网站都用了哪些确切的技术难道不是很酷吗?</blockquote><p>并且当时还没有类似的想法存在过,这个领域还属于一片空白,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于是盖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进行网页抓取、创建技术数据库、将代码转换为具体技术…… 于是BuiltWith诞生了,没过多久,便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布,并且当即获得了流量。 与此同时,盖哥还不忘宣传自己,通过ReadWriteWeb发布了一篇关于他的BuiltWith创建的独家报道。 (效果还不错),霸榜了当时最流行的社交分享网站。 这还只是小火了一把,BuiltWith真正“支棱”起来还在这之后。 一次偶然的机会,盖哥和AboutUs创始人Raymond King见面了。 AboutUs是一个互联网域名目录,包含了百万家的企业信息(正中盖哥下怀,手动狗头)。 盖哥在给Ray看了BuiltWith之后,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便给AboutUs索引中的每条记录都添加了一个BuiltWith.com链接,提供有关每个业务的BuiltWith信息。 同时,增加的这些数以万计的反向链接给BuiltWith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上道儿了,上道儿了)</p><p><b>核心业务就盖哥一个人负责</b></p><p>不过很多网友应该都会好奇“这一个人的公司是怎样的,能运转起来吗?” 盖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还真能!不仅能,还年赚一个多亿。 其实,BuiltWith除了盖哥之外,此前还有过一个联合创始人:安德鲁·罗杰斯(Andrew Rogers),目前官网上联合创始人还有他的名字。</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55c29f35159e7bb7189877d9fa064a6\" tg-width=\"750\" tg-height=\"33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不过,他们在“搭伙过了一段日子”之后,盖哥觉得这个公司还是一个人更好。 安德鲁是在2010年初成为BuiltWith的联合创始人的,在此之前,他管理着一个有着50多人的老创业公司。 因为安德鲁对BuiltWith非常感兴趣便说服盖哥让他加入,想依靠他的经验,壮大BuiltWith,把它变成一个更加成熟的系统。 他理想中的规划是这样子的:添加一个销售系统,再设置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跟踪线索,其中再设置各种指标。 但后来安德鲁逐渐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系统化运营管理”对BuiltWith没啥卵用。 前面已经提到,BuiltWith的主要工作就是来扒各家公司所用的技术栈,盖哥认为它的用户是自然而然来的,也就是说,有需求就买,没有就不买,那些繁琐的营销流程自然就能省则省了。 这样一来,剩余的工作量,盖哥一个人就能搞定,身兼创始人、首席开发人员和客户支持团队三个职位,并且游刃有余。 他一天会分配出特定的几个小时处理特定的工作,如果遇到特定的麻烦,他会一次性解决掉。 比如说盖哥会制作一个20s的视频教程来帮助少数有疑问的顾客解答问题。 再比如处理退订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虽然一开始关注更多的是关于如何阻止人们取消订阅,但现在他重新设置让退订变得更加容易:</p><blockquote>这样我能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制造新的工具。</blockquote><p>这就是说,BuiltWith虽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团队,但已经实现自动化了,根本不需要什么销售团队、工程师之类的。 最终安德鲁(识趣地)离开了,不过他依旧担任着顾问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鲁请求成为联合创始人之前,盖哥还有一份正职工作,他是利用空闲时间运营BuiltWith的。 在安德鲁加入之后,盖哥才辞去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BuiltWith上来。 不过也有人怀疑盖哥“一个人的公司”只是宣传噱头:</p><blockquote>如果他没有其他员工,为什么他有一堆电脑和办公桌?他会从一个座位换到另一个座位吗?</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0e220d115988e791be0bc10c459456a\" tg-width=\"746\" tg-height=\"17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其实这里提到的“一个人的公司”是需要加个限定词的:<b>核心业务</b>。</p><p>除了核心业务之外,还会有几个员工来负责处理盖哥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会计和营销。</p><p><b>One More Thing</b></p><p>对盖哥一人一个公司年赚一个多亿这件事,不少网友都直呼牛逼! 也有网友亲自下场用BuiltWith测试了自己的网站:</p><blockquote>它甚至能够正确地检测到我使用了Shutterstock的素材。</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e610b6ac54a91823677c061ca6f8ea3\" tg-width=\"704\" tg-height=\"27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但也有网友称盖哥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软件工具正是大热的时候:</p><blockquote>不过能够坚持到现在也是很厉害的。</blockquote><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9d26132229a25b1f37532aadeb96117\" tg-width=\"704\" tg-height=\"234\"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p>其实除了BuiltWith之外,盖哥还先后搞出过三个工具。</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259fe274efa408d00d9f3fc7afa614f\" tg-width=\"750\" tg-height=\"16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图源:量子位</p><p>在创建BuiltWith的前3个月,盖哥创建了GENNIT,它是一个在线网络代码生成工具,目的是给在线设计师的项目生成高质量的可管理代码。 在创建了BuiltWith之后,盖哥也没闲下来,又陆续搞出了Twitlinks和TwitTruth,分别用来聚合名人账号和科技新闻链接(不过它们都在2012年关闭了)。</p></body></html>\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a89c5f3f760cbba3e49a1923d85c3b4c","relate_stocks":{},"source_ur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99691703","content_text":"作者:金磊 Pine全公司上下仅有1个人,每年竟能赚上1400多万美元(1亿多元)。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现实生活中上演的真人真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Gary Brewer(简称“盖哥”),而他之所以能如此猛猛吸金,靠的就是自己创办的网站BuiltWith。这个网站也是比较神奇,它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专扒别人家网站用了哪些技术。很多小伙伴肯定要感慨了:“这也行???”对,是真行,而且人家盖哥的网站现在每月的浏览量都达到200万了……靠扒技术赚钱发现网站是采用什么技术创建的。图源:量子位然后输入“medium.com”(举个栗子),点击“查找”,我们便可以得到一长串的技术列表:图源:量子位基于这项列表,我们就可以精准找到Medium网站背后所用到的具体技术了,例如:A/B测试:用的是Optimizely搜索:用的是Algolia营销自动化:用的是ConvertKit那么至此,又有些小伙伴要问了:“扒出来技术之后,咋就能赚钱了呢?” 好问题。 BuiltWith能够检测到的技术数量已经超过61105个,全球范围内覆盖的网站数量更是惊人——6.73亿! 如此庞大的数据在手,盖哥能做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例如盖哥搞了个“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可以查看从2000年至今的技术趋势数据。 以“中国网站流行的网络技术”为例,这个页面涵盖包括“营销自动化”、“电商托管解决方案”、“企业网站管理系统”等28个细分项。 盖哥会对每项所用到的技术来个大排名:例如在“营销自动化”这项里,BuiltWith显示中国网站采用最多的技术来自Baomitu。 顺藤摸瓜式地点击它,就可以看到具体哪些网站在使用了。图源:量子位而这只是BuiltWith能力的冰山一角。 通过盖哥的这些数据,还可以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显示哪些网站使用购物车、分析、托管等;按位置、流量、垂直等进行过滤。 如此一来,便可以做到挖掘潜在客户,进而对市场有个更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分析。 也正是因为盖哥用手上的数据搞出众多玩法,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都在用BuiltWith的数据整活:图源:量子位而且不仅仅是对市场分析有用,就连哈佛、MIT等高校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也会用到盖哥的数据。图源:量子位最后就要聊到重点了——盈利问题盖哥在提供数据和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了会员制度,每月的费用在295美元(约2130元)至995美元(约7186元)不等。图源:量子位若是按年买会员的话,价格则会在21300元到71860元不等。 而且也正如我们刚才说的,盖哥是自己单打独斗啊,也就省出了“开工资”等一大笔开销。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盖哥一年能这么吸金了吧。源自偶然的灵感乍现这一切得从2006年说起,当时盖哥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一个创业大会,正是在这个大会上,他明白了两件事:任何人都能创业;他不喜欢与公司制度打交道,并且不喜欢推销产品。于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盖哥在全职工作之余,便尝试开发多种工具和产品,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还是很享受整个开发过程。 这里得插一句,作为一名资深的程序员,他寻找灵感的方式自然是查看其他网站的源代码(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盖哥经历了数次失败准备寻找下一个想法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段Java独有的代码,他推测这个网站就是用这种技术建立的。 这时灵(shang)感(ji)乍现!知道每个网站都用了哪些确切的技术难道不是很酷吗?并且当时还没有类似的想法存在过,这个领域还属于一片空白,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于是盖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进行网页抓取、创建技术数据库、将代码转换为具体技术…… 于是BuiltWith诞生了,没过多久,便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布,并且当即获得了流量。 与此同时,盖哥还不忘宣传自己,通过ReadWriteWeb发布了一篇关于他的BuiltWith创建的独家报道。 (效果还不错),霸榜了当时最流行的社交分享网站。 这还只是小火了一把,BuiltWith真正“支棱”起来还在这之后。 一次偶然的机会,盖哥和AboutUs创始人Raymond King见面了。 AboutUs是一个互联网域名目录,包含了百万家的企业信息(正中盖哥下怀,手动狗头)。 盖哥在给Ray看了BuiltWith之后,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便给AboutUs索引中的每条记录都添加了一个BuiltWith.com链接,提供有关每个业务的BuiltWith信息。 同时,增加的这些数以万计的反向链接给BuiltWith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上道儿了,上道儿了)核心业务就盖哥一个人负责不过很多网友应该都会好奇“这一个人的公司是怎样的,能运转起来吗?” 盖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还真能!不仅能,还年赚一个多亿。 其实,BuiltWith除了盖哥之外,此前还有过一个联合创始人:安德鲁·罗杰斯(Andrew Rogers),目前官网上联合创始人还有他的名字。图源:量子位不过,他们在“搭伙过了一段日子”之后,盖哥觉得这个公司还是一个人更好。 安德鲁是在2010年初成为BuiltWith的联合创始人的,在此之前,他管理着一个有着50多人的老创业公司。 因为安德鲁对BuiltWith非常感兴趣便说服盖哥让他加入,想依靠他的经验,壮大BuiltWith,把它变成一个更加成熟的系统。 他理想中的规划是这样子的:添加一个销售系统,再设置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跟踪线索,其中再设置各种指标。 但后来安德鲁逐渐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系统化运营管理”对BuiltWith没啥卵用。 前面已经提到,BuiltWith的主要工作就是来扒各家公司所用的技术栈,盖哥认为它的用户是自然而然来的,也就是说,有需求就买,没有就不买,那些繁琐的营销流程自然就能省则省了。 这样一来,剩余的工作量,盖哥一个人就能搞定,身兼创始人、首席开发人员和客户支持团队三个职位,并且游刃有余。 他一天会分配出特定的几个小时处理特定的工作,如果遇到特定的麻烦,他会一次性解决掉。 比如说盖哥会制作一个20s的视频教程来帮助少数有疑问的顾客解答问题。 再比如处理退订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虽然一开始关注更多的是关于如何阻止人们取消订阅,但现在他重新设置让退订变得更加容易:这样我能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制造新的工具。这就是说,BuiltWith虽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团队,但已经实现自动化了,根本不需要什么销售团队、工程师之类的。 最终安德鲁(识趣地)离开了,不过他依旧担任着顾问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鲁请求成为联合创始人之前,盖哥还有一份正职工作,他是利用空闲时间运营BuiltWith的。 在安德鲁加入之后,盖哥才辞去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BuiltWith上来。 不过也有人怀疑盖哥“一个人的公司”只是宣传噱头:如果他没有其他员工,为什么他有一堆电脑和办公桌?他会从一个座位换到另一个座位吗?图源:量子位其实这里提到的“一个人的公司”是需要加个限定词的:核心业务。除了核心业务之外,还会有几个员工来负责处理盖哥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会计和营销。One More Thing对盖哥一人一个公司年赚一个多亿这件事,不少网友都直呼牛逼! 也有网友亲自下场用BuiltWith测试了自己的网站:它甚至能够正确地检测到我使用了Shutterstock的素材。但也有网友称盖哥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软件工具正是大热的时候:不过能够坚持到现在也是很厉害的。其实除了BuiltWith之外,盖哥还先后搞出过三个工具。图源:量子位在创建BuiltWith的前3个月,盖哥创建了GENNIT,它是一个在线网络代码生成工具,目的是给在线设计师的项目生成高质量的可管理代码。 在创建了BuiltWith之后,盖哥也没闲下来,又陆续搞出了Twitlinks和TwitTruth,分别用来聚合名人账号和科技新闻链接(不过它们都在2012年关闭了)。","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2,"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EN","currentLanguage":"E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xxTargetLangEnum":"ORIG"},"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62572432"}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