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8日-3月19日举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多位中外金融机构负责人探讨了中国发展的机遇,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付万军表示,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会变,会朝着进一步专业化和细分化的方向发展。近期全球产业调整呈现“三化”特点:产业转移区域多元化、直接投资领域高端化、贸易模式和投资新型化。本轮全球直接投资既有部分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更有大量投资流向多个区域的新型经济体。中国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区域。
“金融是产业聚集和整合的纽带。”付万军表示,我们将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好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等战略,支持重点区域的国际能源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农业国际合作等重点项目。
刘金在谈到当前发展环境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仍然脆弱,各类危机时有发生,作为金融从业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只有预期稳,金融市场才能更加活跃;只有市场稳,金融机构才能有效地定价;只有经济稳,金融风险才能得到控制,金融投资才能获得稳定的回报。所以,要特别关注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刘金表示,全球经济的形势错综复杂、跌宕起伏。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始终是坚定积极的一分子,经济潜力大、空间足、增速快,财政货币政策稳健,具有坚实稳定的基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也不断提升,沪深通、沪港通、中港基金互认、债券通等双向互联互通机制陆续开通,中国资产、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日益深化,人民币资产愈发显示出投资价值,愈发体现出全球资产避风港的作用。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造福中国,利好世界。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了30%。未来,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必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新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金融机构应持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金融职能,展现金融担当,在调结构、增动能、增强经济活力、筑防线等方面下功夫。
张文才表示,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整体仍在缓慢增长,但开始呈现一定积极的迹象。中国经济运行也出现企稳回升态势。未来,我们要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顺应后疫情时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围绕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领域,探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绿色产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中国孕育着哪些投资机遇?贝恩资本私募股权亚太区联席主席竺稼(Jonathan Zhu)表示,制造业有很多投资机会。在中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在别的国家很难替代。第一个是投资优势。中国制造业产能在过去20年已经形成,全世界最先进的企业和产能都落地在中国。举一个例子,特斯拉是美国企业,但特斯拉在全球最先进的工厂是在中国。第二个是人才优势。今年中国大概会有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至少有一半的人是理工科学生。美国想把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吸引到美国去设厂,美国的资金和技术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是人才。现在在美国很难找到人数众多的高质量的制造业人才。所以上述两方面的优势会是中国制造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具有的优势。此外,消费、医疗服务等都会是投资的重点。相信在中国会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