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

彭镜哲
2022-01-30

最近再读,有了新的思考。

罗伯特·西奥迪尼把影响力武器比喻成“按一下就播放”的自动式反应,并列举了数个在大自然中存在的例子:

1、雌火鸡的母爱行为依赖于“叽叽”声,即便声音来自绑在臭鼬充气玩具上的小型录音机。如果小火鸡没有发出“叽叽”声雌火鸡会选择无视甚至误杀它;

2、雄性知更鸟的捍卫领地行为依赖于一丛红色的知更鸟胸羽,即便放上惟妙惟肖但取掉胸羽的知更鸟玩具也不会触发捍卫领地的行为。蓝喉鸟则依赖于蓝色胸羽;

3、某属雌萤火虫会模仿另一属雌萤火虫求偶时发出的闪光信号吸引并杀害另一属雄萤火虫;

4、大石斑鱼张开嘴巴让某种小鱼清洁自己口腔依赖于该种小鱼上下起伏的游动方式。一种牙尖嘴利的鲇鱼模仿这种游动方式在大石斑鱼嘴里咬掉一块肉;

5、某种蚂蚁的保护、清理、饲养行为依赖于气味和触觉等多种触发器。一种叫隐翅虫的甲壳虫模仿了这种触发器打进了蚂蚁巢穴并吃掉了蚂蚁卵和小蚂蚁,但不受伤害。

西奥迪尼进一步指出,人类也一样有这种自动式反应,如:

1、重视理由倾向:听到“因为”等伴随理由陈述的前置词就不假思索认为事情有道理。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证明“因为我要印点东西”比“我要印点东西”更容易插队,即便仔细琢磨下来作为在打印店插队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2、社会认同倾向:在自己不确定下看到大多数人的行为就认为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合理的并跟着这么做。

上述这些例子的本质是证据/特征和认知之间建立起了因果关联,所以看到了某种证据/特征就形成了对应认知。如果有人观察并利用这种模式,就足以让人形成错误认知:

1、小时候父亲通过我的毛巾是否湿了来判断我早上有没有洗脸,通过把毛巾用水弄湿几乎每次我都能让父亲满意;

2、我们通过酒的口感、瓶子、飘带、标签来判断一瓶酒是不是茅台,造假者通过在贵州遵义买入口感差不多但很便宜的次酒,生产类似的瓶子飘带标签把次酒当成两三千的茅台来卖;

3、瑞幸咖啡造假案中据一位知情者说法陆正耀知道一二级市场投资人注重什么财务指标,他就在这些财务指标上做手脚让公司和自己手里的股票获得不错的估值。

综上而言,要避免被误导,有以下对策:

1、认识到自己存在这种有点自动化的认知模式,或许这也是芒格先生推崇人类误判心理学,把其视为获得普世智慧重要工具的原因之一;

2、保持合理的怀疑,对因果关系用可靠程度来衡量,而非真或假;

3、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进行多方交叉印证。

对于第3点对策,会不会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呢?比如父亲不仅依靠毛巾是否湿了,还通过孩子眼睛是否沾了眼屎来判断孩子是否洗了脸,而孩子知道了这一点,不仅把毛巾用水弄湿,还把眼屎抹掉再一次让父亲满意?或者说所谓的“完美犯罪”是否存在?

刑事侦查学的“物质交换原理”或许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该原理认为,只要物质之间发生接触就会留下痕迹形成证据/特征。如果实施一场犯罪前后要接触100件独立的事物(可能现场就有数十件事物,而离开现场后还要不断接触不同事物),如果罪犯掩盖一个事物上的证据的成功率是95%,那么要同时成功掩盖100个事物上的证据的概率是95%^100=0.6%。这或许能解释最近在书店看到的一本书名:《有诈:5000年来的谎言、伪造与谣传》,再天衣无缝的伪造,也会有盖不住的时候,否则也不会有这本书。

如果0.6%的估计是可靠的,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只要愿意深入研究投资标的,终究能获得关于这个标的的真相,在概率女神的庇佑下。

我的阅读笔记(备选)
让我们重新与书籍相遇,让我们一起用阅读投资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投资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