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投资者在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可能做出过度自信的行为。
这一点,我这些年很有感受。
从2015年开始,我的投资绝对收益率和相对收益率,都开始有不错的表现,买的股票最差的,也不过是收益率不高、没有亏损的股票。
大概从2019年开始,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有点“飘”了。
“飘”的典型症状,就是我在分析一家陌生行业的陌生公司时,心里总有一个声音:
“你已经看懂了,可以买了。”
好在我每次都抑制住了内心的冲动,以2020年至今的经历举例,这两年我分析了也有十家左右的公司了,但我认为真正值得买入的,不会超过3家。
考虑到我选择出来分析的公司,都是过去表现顶尖的公司,这个选中的比例,已经是非常低了。
通常“飘”的另一个症状,就是会频繁地交易,不断地“跟着感觉走”,卖出一些股票、买入一些股票,忙活一年下来,收益率不一定高了,佣金倒是实实在在交出去了。
说到这个,你们可以在后台回复开户试试看。
这一点,我也经常会有冲动,但这一点我自认为做得是相对较好的,经常是“过过嘴瘾”,然后该干嘛干嘛。
来看一个游戏:一个正常的骰子,你觉得自己扔出5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我再告诉你,刚刚我扔了2次,分别是1、3,现在你觉得你扔出5的概率有多大?
因为你知道这是一种测试,所以你会有所警惕,也许你会回答:
还是六分之一,没有变化。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的答案,会远高于六分之一。
这个小游戏告诉我们:
即便真实的概率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新的信息,也会让人们对自己的预测更自信。
当然,如果是有价值的信息,确实可以改善预测的准确度,但是,实际的情况是:
预测的准确度,确实可能因为新的信息而提高了,但自信的程度,可能提高得更快。
关于这一点,我想给读者们分享,关于收集信息和投资决策的看法。
如今,我们越来越容易获得信息,如果你想找一家公司的消息,单单一个股票论坛,在公司出重要公告的时候,讨论量会瞬间有上万条。
这里面的信息真真假假,有事实、有推测、有情绪,你几乎是不可能从中“洞察”真正有用的东西的。
还有,我们分析一家公司时,往往以“对这家公司了解得有多全面”,作为自己是否“有胆量”投资公司的依据。
但事实是,哪怕我们穷尽所有资源,想要把一家公司的细枝末节了解完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拿巴菲特来举例,他旗下有上百家公司,你觉得他真的可能对每家公司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吗?
事实上,我猜他对任何一家公司的情况,都不可能做到全知全会。
所以,在这里提醒读者们:
投资是一个“从厚变薄”的过程,如果你不能以一句话,说清楚投资一家公司的理由,很可能是你还没有想明白。
我希望自己能始终记得:
不要以对一家公司细枝末节的了解程度,给自己的投资打气,无关紧要的事情知道再多,也不能提升投资决策的质量。
这种避免懊悔、寻求自豪的心理,导致了投资者往往过早套现盈利股票,而过久持有亏损股票。他们将这称作处置效应。
这个我们应该都有体会:
赚钱的股票,我们老想“止盈”,生怕她跌回去了,亏钱的股票,我们不愿卖出,因为“不卖就是浮亏,卖了就真亏了”。
作者的描述,更接近于本质:
我们急着把赚钱的股票卖了,是因为“这会显得我们很厉害”:
“你看,这只股票我10块买的,30块的时候卖掉了,2年时间翻了3倍。”
语气中满满的自豪感,对吧?
至于我们迟迟不愿把亏钱的股票卖了,是因为我们特别怕出现一种场景:
“我10块买的这只股票,8块的时候拿不住卖了,后来2年时间,这只股票涨到30块。”
是不是听起来就“肠子都悔青了”?这就是作者描述的“避免懊悔”情结。
这还没完,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换一种情况,我们就会愿意卖出亏损的、保留盈利的,就是下面这段摘录所说:
一个看上去不存在处置效应的领域是基金。一些研究发现,投资者更愿意卖出亏损的基金,而不愿意卖出盈利的基金,这种行为跟避免亏损和处置效应正好相反……研究发现,处置效应和授权程度是相关的。
是不是很神奇?我们喜欢卖出盈利的股票、“不舍得”卖出亏损的股票,但是,我们却愿意卖出亏损的基金,“不舍得”卖出盈利的基金。
作者的说法比较学术,“处置效应和授权程度相关”,我把他总结为:
一切都是因为ego(自我)。
我们对股票是这样的态度,是因为股票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决策——卖了赚钱了,显得我们很聪明,亏损卖出,就等于承认自己做错了。
我们对基金有相反的态度,表面上看很奇怪,但如果从ego(自我)的角度来看,就不奇怪了:
我们卖出亏损的基金,是因为“这个基金经理实在太水了”,注意这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基金经理的问题。
这时候,矛盾的焦点,就是“基金经理的水平”,而不是“我选基金经理的水平”。
我们保留盈利的基金,是因为“这是我们选择基金经理能力的象征”,这说明我们过去“做对了”,于众多基金经理中“慧眼识珠”,“我”实在是太厉害了。
投资中的心理学,核心其实就是一个事情:
如何看待“我”。
当一只股票被售出而股价随后下跌时,投资者会因为获利和把握了最佳的卖点,而感到双倍的快乐,他们更可能再次买回这只股票。
我们买股票,最开心的感受是什么?
可能都不是10年10倍这种被人津津乐道的经历,我们最“爽”的感受,通常是:
一买就涨、一卖就跌,尤其是后者。
就像摘录所说,这带来的是双重心理享受,粗俗地说,“赚了钱,还装了X”。
但是,还记得这篇文章一开始,我摘录的那段吗?
这种心理享受,会带来无边的自信,如果你对一家公司有深入的研究,是严格遵守纪律获得的上述成绩,那还没什么。
但是,如果你只是追涨杀跌做出来的上述成绩,这种无纪律性、叠加激发出的自大,很可能会让你“回头再次杀入”。
而总会有一次,我们会为自己的准备不足和盲目自大,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花钱得到快乐的四种方式:
1、购买体验而不是物品;
2、买很多小玩意儿而不是几件大东西;
3、推迟消费;
4、帮助他人。
文中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花钱买快乐”的可行方式,我感受了一下,似乎很有道理。
第一条,我们可以试一试出去旅游,或者体验一些之前没玩过的东西。
毕竟,现在的社会很少缺东西,家里堆得满满的,倒是很多人的痛苦。
第二条,其实就是满足的次数,几次小小的满足,加起来的效果,可能超过一次大的满足。
第三条,也很好用,当你很想花某一笔钱的时候,给自己定个期限,比如一个月以后,那时候再花,也许会更开心。
第四条,这是一些投资人(比如黑白老师)一直在做的事情,我自己参加了一个流浪狗的救助组织,每个月也会给一小笔钱出去,这个方式,比我自己花掉更开心。
上面几种方式,读者们不妨试试,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投资者群体与羚羊群别无二致。羚羊总是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以避免天敌的捕杀。这一刻羚羊群还无所事事,下一刻他们就可能飞奔起来。
羚羊总是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观察其他羚羊在做什么,因为它不想被甩在后面,不想暴露在风险中。
这一段,对投资者的状态描述,简直太形象了。
我们很多时候,以为自己是完全理智的、我们的行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确实我们是这样的,但是,在一个他人高度紧张、资金起伏不定的股市里?你再回想一下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上面摘录最后一句,我们很多时候以为:我们有自己的标准,但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情绪和想法,都暴露在他人行为和想法的影响下。
这一点,再叠加人类基因里的群体性——毕竟过去你不跟着群体,是会死掉的——结果就是:
群体的迅速行动,会让你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严重的怀疑。
这一点,是很难克服的,但下一次,别人一窝蜂地买入或卖出时,别慌、别急,好好想想,假如没有他们的行为影响,你会怎么做?
基因似乎可以解释大部分我们做出的投资决定和行为偏差,我们成长的环境只能解释其中很少一部分……然而,成年后的经历对我们所做投资决策的解释力是最强的,所以最后还是后天胜出了。
最后以这一段收尾,我觉得挺应景的。
我不知道,你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人之所以能把投资做好,到底是天生因素多一些,还是后天努力因素多一些?
作者援引的研究,就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的基因,对我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性格会对我们的交易行为造成影响。
但是,投资是一件表面看起来简单,但要求背后功力深厚的事情。
而这种功力,绝对是需要后天积累的,比如,我在给读者们分享这些内容的时候,就是在一点一滴地做积累。
更何况,哪怕是前面所说对交易行为影响巨大的性格,也不全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教导和学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努力地学习、提升、控制自己吧,知道我们的行为在投资中会失控,是很好的开始,但接下来的努力阅读、分析、思考,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与读者们共勉。
我们下一篇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