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eNoComment
2022-03-21
笑死了,政策上明明又是在给房地产注水,明显的流入房市,还在吹A股!
五大信号:A股逐步见底,有望开启一轮两年半的上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2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37998569,"tweetId":"637998569","gmtCreate":1647849137569,"gmtModify":1647849253504,"author":{"id":3581042615783597,"idStr":"3581042615783597","authorId":3581042615783597,"authorIdStr":"3581042615783597","name":"XeeNoComment","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4136ada0b4d1508f43be2f65fb69ed6","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7,"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笑死了,政策上明明又是在给房地产注水,明显的流入房市,还在吹A股!</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笑死了,政策上明明又是在给房地产注水,明显的流入房市,还在吹A股!</p></body></html>","text":"笑死了,政策上明明又是在给房地产注水,明显的流入房市,还在吹A股!","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37998569","repostId":2220382704,"repostType":4,"repost":{"id":"2220382704","kind":"highlight","pubTimestamp":1647735960,"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2220382704?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2-03-20 08:26","market":"hk","language":"zh","title":"五大信号:A股逐步见底,有望开启一轮两年半的上涨","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220382704","media":"招商策略研究","summary":"当前A股已经逐渐出现多个见底信号。","content":"<html><head></head><body><p>作者:张夏 涂婧清</p><p><b>2005年以来,A股历经七个历史大底,几乎每次都出现在流动性紧缩、盈利下行和外部流动性压力环境下。参考历史经验,当超额流动性转正叠加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估值降至历史低位、外部流动性边际改善、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K线呈W组合时多是市场见底信号。当前A股已经逐渐出现多个见底信号,未来随着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外部负面因素缓解,换手率和成交金额明显下降,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b></p><p><b>核心观点</b></p><p><b>过去20年,A股历经七次历史大底。</b>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前面一段时间跌幅超过20%,后面涨超过30%的拐点,称为历史大底,2005年以来A股一共出现七个反转级别历史大底(V-day)。历史大底基本都出现在基本面和流动性双杀,同时伴随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的背景下。</p><p><b>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信号一: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b>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b>信号二: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信号三: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b>历史上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的“机遇期”。<b>信号四: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b>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重要条件。<b>信号五:经典K线组合。</b>K线出现类似于“W”的组合。</p><p><b>市场见底后的行业表现。</b>就大类行业指数而言,三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六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也最高。一级行业方面,表现最佳的,一类是周期类,以有色、建材、化工为代表,主要原因是经济和投资进入上行周期;一类是成长类,代表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计算机、军工,主要原因是风险偏好改善加流动性改善;最后一类是农林牧渔。</p><p><b>本轮市场调整的原因。</b>本轮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内部流动性方面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外部流动性上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地缘政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p><p><b>本轮市场见底五大大底信号与新上行周期起点。信号一:新增社融增速已经转正,但静候中长期社融增速转正与减速改善确立经济拐点。</b>在两会之后政府和企业部门稳增长发力的背景下,新增中长期社融增速未来有望进一步回升。<b>信号二:</b>截至22年3月15日阶段性低点,Wind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水平降至24.8倍,考虑盈利变化,4月底估值降低至22倍。与过去7次大底的平均水平相吻合。估值已经见底。<b>信号三:未来随着俄乌局势缓和,中美监管沟通,衍生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渐降低。信号四:</b>静候美国利率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b>信号五:</b>静候换手率和成交金额阶段性持续回落,A股二次探底不创新低,出现类似W的形状。<b>目前A股已经出现了多个见底信号,若上述见底信号能够同时满足,A股将会迎来更加确定的上行“完美风暴”。</b></p><p><b>本轮A股见底后,建议围绕两个方向进行布局:一是围绕稳增长的传统基建加地产投资的改善,上游资源品可能会更加受益于本轮稳增长发力,有色、建材、石油石化等;二是围绕稳增长的新基建领域,新能源基建如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数字基建,如IDC、大数据云计算等。</b></p><p><b>风险提示:政策支持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收紧;俄乌局势、中美关系恶化</b></p><p><b>01</b></p><p><b>A股2004年以来七次大跌及原因简析</b></p><p><b>1、过去20年,A股七次历史大底</b></p><p>过去20年里,包含所有A股的Wind全A指数呈现持续上行的趋势。其中,出现过多次大幅调整或者长时间调整。这种大幅调整后见底的点位,我们称之为“历史大底”。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前面一段时间跌幅超过20%,后面涨超过30%的拐点,称为历史大底。这种大级别的底部能够把握住,对于投资来说至关重要。从2021年12月12日高点开始算,到2022年3月15日,WIND全A指数跌幅已经达到19.2%,到3月16日盘中最低点,最大回撤为21.2%,接下来市场见底,可以算是历史大底。</p><p>因此我们,必须要分析历史大底是如何炼成的?</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ba7cea9b640114266a9e6075b4ebfdf\" tg-width=\"1080\" tg-height=\"50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从历史上看,2005年以来符合前面跌20%进入熊市,后反弹幅度超过30%的一共是七次,一共是七个反转级别大底(V-day)分别是2005年7月18日,2008年11月4日,2010年4月16日,2012年11月1日,2015年9月15日,2016年1月28日,2019年1月2日。如果能在这个位置大幅加大股票仓位,在未来半年收益率很高。</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8a307920cffbfaaa1479928584838f6\" tg-width=\"1080\" tg-height=\"31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2、A股大跌范式——流动性恶化+盈利趋势下行+外部冲击</b></p><p>历史级别的大跌和熊市几乎都出现在相似的环境之下,紧缩的流动性,不断下行的盈利以及外部或内生的金融风险。</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bdca23bb0c760805f82524ec592bb20\" tg-width=\"1080\" tg-height=\"64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 2004年四月开始下跌:</b></p><p><b>内因:2004年经济过热,收缩信贷政策,盈利增速下行</b></p><p>内因标志性事件:2004年4月25日,央行提准50BP,开启紧缩,此后盈利增速一路走低2004年四季度开始转为负增长</p><p><b>外因: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b></p><p>外因标志性事件: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首次加息,2004年加息5次,2005年加息8次</p><p><b>● 2008年1月开始下跌:</b></p><p><b>内因:2007年经济过热,收紧货币政策,盈利增速下行</b></p><p>内因标志性事件:人民银行自2007年3月的开始,连续加息6次</p><p><b>外因:美国次贷危机</b></p><p>外因标志性事件:2008年3月16日贝尔斯登倒闭</p><p><b>● 2010年4月开始下跌:</b></p><p><b>内因:2010年一季度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盈利增速下行</b></p><p>内因标志性事件:2010年1月至5月,人民银行央行连续三次提准;</p><p><b>外因:欧洲债务危机爆发</b></p><p>欧债危机爆发标志性事件:希腊有85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将于2010年5月19日到期。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希腊债务主权债务危机爆发。</p><p><b>● 2011年4月开始下跌:</b></p><p><b>内因:2011年通胀升温,货币政策连续紧缩,盈利增速下行</b></p><p>标志性事件:2010年10月开始,央行连续9次提准,5次加息</p><p><b>外因:欧债危机继续纵深演绎</b></p><p><b>● 2015年6月开始下跌:</b></p><p><b>内因:股票市场去杠杆,盈利增速下行</b></p><p>内因标志性事件:2015年6月12日,监管层要求券商对外部证券接口进行自查,重申各证券公司不得通过网上证券交易接口,为任何机构和个人场外配资活动、非法证券业务提供便利</p><p><b>外因: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引发资金流出</b></p><p>外因标志性事件:811汇改,汇率一次性大幅贬值</p><p><b>●2016年1月开始下跌:</b></p><p><b>内因:股票市场去杠杆,叠加交易机制,盈利增速下行</b></p><p>标志性事件:熔断制度开始实施</p><p><b>外因:外部流动性压力,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b></p><p>标志性事件:美元指数突破100</p><p><b>● 2018年1月开始下跌:</b></p><p><b>内因:金融去杠杆,盈利增速下行</b></p><p><b>外因: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期</b></p><p>标志性事件:2018年3月美联储继续加息</p><p>A股出现20%级别的大跌,基本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形成了双杀,同时往往伴随着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否则,A股基本上还是很有韧性的。</p><p>国内流动性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时,我们都看到了超额流动性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社融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的现象;盈利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无论起始点盈利如何,最终盈利增速都跌到了负增长。</p><p><b>02</b></p><p><b>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b></p><p><b>信号一: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b></p><p>既然流动性和盈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从根本上,我们需要看到流动性和盈利预期改善,A股方能真正见到大底。</p><p>我们在2018年以来的多篇报告中论述,对于A股来说,中国三年半(40个月)左右的信用周期规律对于A股的中期影响最大,因此A股也呈现三年半左右的周期运行规律。<b>在信用周期规律过程中,我们使用“超额流动性-新增社融增速-工业企业盈利增速”的指标体系。</b></p><p>其中,超额流动性使用银行间超储规模的同比变化进行衡量。新增社融增速计算6个月滚动的新增社融与去年同期的变化幅度。在这个体系之下。超额流动性衡量银行间流动性绝对体量的变化幅度;而新增社融增速衡量实体经济获得流动性的变化幅度。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是超额流动性和新增社融综合的结果。当超额流动性改善,同步或略滞后,新增社融增速会加速改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也会因此而边际改善。</p><p>而另一边当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意味着实体经济获得的融资增加,也会带来相应的投资消费需求的增加。企业的收入和盈利也将会因此而改善,<b>因此新增社融增速领先工业企业盈利增速3~6个月。</b>新增社融增速转正也就意味着企业盈利增速也会改善,加速上行。</p><p>2005年之后的7个大型底部。2005年9月,2018年12月,2015年9月,2019年1月都是新增社融增速转正,相隔时间正好是40个月左右。而2012年9月上证50指数见底发生在2012年6月新增社融增速转正后三个月。2016年1月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市场见底。2010年7月,超额流动性转正,随后新增社融增速也阶段性转正。<b>因此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投资者对于流动性预期和盈利预期双双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b></p><p>除此之外,如果以十年期国债利率来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A股见底时都是处在历史平均水平之下,过去的经验是从上至下击穿3.5%,但是随着中国无风险利率中枢的下移,这个门槛需要相应的降低。</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5c09043b0457872419bd8777bd74a67\" tg-width=\"885\" tg-height=\"64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信号二: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b></p><p>对于个股而言估值水平高低不是买卖的依据,估值高的可以更高,估值低的可以更低,以估值高低来定买卖就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但是,对于A股整体估值而言,尽管短期投资也没有参考价值,但是估值水平高低在长期可以发挥作用,拉长来看,整体估值水平越低,未来的中长期预期回报率就越高。</p><p>除此之外,估值水平还是情绪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这样思考问题——在下跌的过程中,估值代表对于各种变量悲观的预期程度。<b>判断当前的估值水平是否还有下降的空间,就可以与悲观局面下的情况进行对比,看是否出现了过度恐慌的错误定价。</b></p><p>在分析估值水平的过程中,有很多可以供分析的口径和指数,但是对于包含一定数量个股的样本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等等,都有指数成分股数量限制,而且会定期调整样本,因此,这些指数估值水平的历史对比与样本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跟历史对比,就会因为样本变化而带来的误差,变得不那么有意义。因此在估值分析中,我们尽可能的考虑全A股口径。</p><p>但是,历史上金融和石油石化盈利的规模大,但是估值水平却在系统性不断降低。对于我们分析A股估值水平产生的系统性的扰动。估值水平在持续降低,也对于我们的分析产生了一定的扰动,<b>因此最终我们认为 A股除金融石油石化是一个较好的衡量A股真实整体估值水平的口径。</b></p><p>历史上七个大底,对应的估值水平分别为2005年和2012年是20倍,这两次市场下跌主要是因为前期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经济下行严重,盈利负增长,而外部冲击主要是外部货币环境紧缩,<b>20倍可以看成是弱外部影响下A股因为流动性和基本面恶化产生的最低估值。</b></p><p>2008年11月估值杀到14.4倍,次贷危机是仅次于1930年代全球两次大危机之一,百年一遇。A股很难再见。</p><p>2018年12月估值杀到18.2倍,中美两大经济体贸易摩擦,衍生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p><p>2010年7月估值为28.4倍,2010年盈利增速尚可,一季度还只是提准,流动性尚未明显恶化,而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A股底部估值为28.4倍。</p><p>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两次估值杀到35.6倍和37.8倍,一方面因为下跌时的估值起点太高,另外因为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货币政策尚在宽松窗口,除此之外,官方稳定市场的诸多举措,使得市场得到了重要支撑,2015年美联储仅在12月加息一次后就停止加息,紧缩幅度有限,因此,市场在35倍左右企稳。</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ff34224165c1f53079d53cb9ee2b473\" tg-width=\"1080\" tg-height=\"32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信号三: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b></p><p>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后,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因此美元流动性也可以代表全球的流动性。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全球资本的流动对A股就开始产生间接的影响,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全球的资本流动对A股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因此美元流动性对于A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p><p>如何衡量美元流动性有很多标准,一般认为美元指数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是比较重要的指标。而美元指数作为一个汇率的相对比较指数,它主要取决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的比价关系,它的边际变化对于美元流动性有一定的指示性意义。但是实际过程当中我们更加看重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越高,则相应美元的流动性越紧张,反之反是。</p><p>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82年开始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为了考虑它的边际变化趋势,我们对它做一个调整,用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绝对值减去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除以过去两年的标准差。则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调整之后的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如下图所示。</p><p>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0上下波动,主要运行的区间是【-1,1】,上行表示相对过去一段时间平均水平上行,反之则是下行;当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1%,则说明利率上行了一段时间,<b>上行的幅度较大,进入风险较高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危险区”;</b>当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1%,则说明利率下行了一段时间,<b>下行的幅度较大,货币环境较为宽松,进入机会较大的区域,我们称之为“机遇区”;</b>当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介于-1~1%,<b>则利率水平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我们称之为“中性区”。</b></p><p>我们在此前的深度报告《A50、比特币、美债和油价组合意味着什么——观策天夏(十八)》中描述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债收益率也可以衡量全球货币宽松的程度,当美联储宽松,美国经济走弱,美债收益率比较低,<b>则美元则会流入其他国家或者美股股票市场;</b>美国经济复苏,通胀升温,美联储收紧货币,美债收益率上行时,其他资产估值已经很贵甚至出现泡沫,<b>则相对而言,美债投资价值提升,则资金会回流美国或者美元债券。资金的撤出会使得过去大涨的资产出现大跌。</b>而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是相通的,一个市场的崩盘可能会引发其他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p><p>从1982年以来,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每隔三到四年就会突破1进入危险区域,每次几乎都会引发某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或者货币的大幅下跌。比较经典的大跌有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a href=\"https://laohu8.com/S/00662\">亚洲金融</a>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异动。</p><p>回过头来再看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A股的关系,<b>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或者“机遇期”。</b>只有2018年见底的时候,美股仍在较高的水平,但至少已经从危险区回落至中性区域。</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16003f08361ab8900cd4d2edb9c101a\" tg-width=\"1068\" tg-height=\"51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信号四: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b></p><p>市场在持续调整的过程当中,投资者的情绪会持续的发生变化,分为四个阶段:</p><p>阶段一:<b>侥幸。</b>开始调整的初期,投资者往往会出现,“跌了这么多了,应该不再会跌了的<b>侥幸</b>心理”。引起市场持续下跌,投资者面对下跌,不仅不慌,还会不断加大抄底的力度。因此在下跌的过程初期市场成交会比较活跃。反弹频频会出现。而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也会认为跌的差不多了,所以再愿意去减仓。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对于利好和利空都比较敏感。</p><p>阶段二:<b>焦虑。</b>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尤其是持有的基金或股票的持仓,从浮盈转为浮亏。此时投资者开始出现明显的<b>焦虑焦躁</b>的情况。此时持有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着手考虑减仓,但同时随着市场的反弹,又会很快将抛出的筹码买回来,进行相对频繁的交易。而在这个阶段市场会对于利空比利好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造成大量的投资者卖出股票。而频繁交易的失败使得抄底者越来越少。而市场开始从焦虑逐渐转向第三个阶段——<b>恐慌</b>。</p><p>阶段三:<b>恐慌。</b>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跌的持续,投资的亏损在不断加大,由于此前的交易未能获利,对于自身的操作开始怀疑,<b>对于继续亏损开始产生恐惧情绪,开始想象净值继续下行的严重后果。</b>因此在下跌的后期,抄底的人越来越少,不计成本的抛售动作频频出现。市场跌幅和波动率会明显放大的情况。而跌幅的放大更加剧了悲观情绪,也使得底部加速开始到来。</p><p>阶段四:<b>绝望。</b>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下跌,投资者开始分为两类。一类投资者终于下定决心认赔出场,无股一身轻。<b>此时卖出股票和赎回基金会产生一种“解脱”的轻松感。</b>另外一类投资者,决定死扛到底,不再进行更多的操作。不再去看基金或股票账户,选择了“躺平”。而持续抄底的投资者,也并没有因为抄到底而有更多的获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抄底的投资者越来越少。而躺平的投资者已经不再去关注账户的盈亏情况。无论是持股或持币的投资者都选择不再交易。投资者的心态普遍是对于赚钱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体现为<b>绝望</b>。在这个阶段,市场利好和利空的消息都不再敏感,让体现为利好出现不再大幅反弹,利空出现也不再大幅下跌。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直至一个极限。</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3698550b034a75c9bf0df0b3f9fd36d\" tg-width=\"1000\" tg-height=\"64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因此,历史来看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必要条件。</b></p><p>从历史上来看,7个大底出现日的换手率,最低为0.91%,最高为3%,平均为1.5%。而2015年和2016年这两次底部换手率偏高的核心原因,与当时市场快速下跌后维稳力量加入交易有很大的关系。维稳力量在历史上的交易行为因为有一定的规则,因此,基本没有包含情绪。<b>除此之外的5次大低出现日的换手率平均在1.1%左右。</b></p><p>股票市场的成交会明显缩量,除了换手率,缩量率(用当天交易日与过去一年日均交易金额的变化幅度计算)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平均来看缩量的幅度,<b>七次历史大底的缩量率平均为-52%。</b></p><p>如果再考虑大底出现日前20的平均水平,<b>换手率大概在2%左右,平均的缩量率为-34%左右。</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afc64151781cb700712a5262fe695d2\" tg-width=\"1080\" tg-height=\"33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目前A股的换手率水平为2.7%,缩量水平为正4.6%,因此当前的市场尽管跌幅较大,但是换手率和成交额还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尽管我们认为未来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但是还需要经历一个缩量调整的过程才能重回上行周期。</p><p><b>信号五:经典K线组合</b></p><p>尽管我们认为K线组合对于A股的投资帮助不大,更多是一种事后分析,但是一段时间内的K线组合,它背后所包含的市场情绪也可以作为市场见底或见顶的信号。我们将上述7次大底前后的K线组合画在下图。</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b835d9b0b297dceb511a2b144e99667\" tg-width=\"1080\" tg-height=\"64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261c41f1ac906b5bfabf0167c660bb1\" tg-width=\"996\" tg-height=\"50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我们会发现这7个K线组合,他们有共同特征。除了2010年7月份那一次可以理解为是V型反弹,其他6次都出现了类似于W的组合。这个W组合的出现非常符合投资者的心态和情绪。当各方面有了改善信号,尤其是重要的会议、重要讲话出来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开始抄底,市场开始出现反弹就有了第1个底;但此时,可能并没有流动性和基本面改善的实质性信号。但是由于市场在前期出现了大幅的下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仍未消除,部分选择抄底的投资者在市场反弹一段时间之后,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选择了结头寸。而此前未减仓的投资者利用这次反弹也看到了可以减仓的窗口,因此前期参与反弹的投资者了解盈利,加上反弹之后选择降低仓位的投资者的共振,会出现二次探底。这就是W的第2个底。</p><p><b>因此俗话说得好,“单底不是底,双底得天下”。</b>而且这个W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第2个底的收盘价比第1个底的收盘价要高,就更加完美。</p><p>除了W底之外,底部区域最重要的另外一个特征是频繁的会出现四种k线——下影十字、十字星、下影阳线和低开阳线。技术分析对于底部的判断有很多K线组合,但我认为这些组合由于过于复杂,反而会使得我们陷入到技术分析的冗余细节之中。</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b62e5a2eaa0b9c11dd412f6c570663a\" tg-width=\"999\" tg-height=\"39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小结:历史级大底的五重信号</b></p><p>我们总结了2005年至2019年7个前期下跌超过20%,后续反弹幅度超过30%的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p><p>信号一:<b>流动性与盈利预期拐点。</b>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A股要想进入上行周期,盈利预期的改善和流动性预期的改善缺一不可。</p><p>信号二:<b>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b>以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作为统计口径,在弱外部影响环境下,仅由于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和盈利快速恶化带来的底部静态估值大约为20倍左右。但是,如果有全球性、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外部冲击,历史大底估值水平会低于20倍。</p><p>信号三:<b>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b>美元流动性对于全球和新兴资本市场影响较大,当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高于1,往往会引发风险。反之则带来投资机会,对于A股而言,历史上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或者“机遇期”。唯一一次不在-1以下,也至少是脱离了危险期。</p><p>信号四:<b>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b>投资者在大级别下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侥幸-焦虑-恐慌-绝望”的过程,最终市场交易活跃度会明显下降。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重要条件。7次历史大底的平均换手率为1.5%,平均缩量率为-52%。</p><p>信号五:<b>经典K线组合,</b>K线出现类似于“W”的组合。双底是更加坚实的底部。</p><p><b>03</b></p><p><b>七次见底,市场都是怎么抄底的</b></p><p><b>1、见底后行业表现分析</b></p><p>大家都喜欢问“反弹之后买什么”,那么历史七次大型底部,每次反弹开启后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简单统计一下历史的情况。虽然每次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b>分析在每次见大底的时候,投资者思考和布局反弹思路的逻辑,也可以给未来反弹后市场的选择提供一些思路。</b>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次见底反弹,一定会按照过去的规律演绎。所以,<b>不需要特别纠结“这次不一样”,然后开始反驳。</b>历史只是一面镜子,如果复盘历史就可以做好投资,那么投资就变得太简单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p><p>我们统计大底出现后三个月和六个月的行业指数涨幅,计算与Wind全A指数的超额收益,以超额收益的历年平均排名和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来作为评价标准。</p><p>大类指数而言,<b>三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c59bc6a0f7e59d383c8b960ee59a4d3\" tg-width=\"1080\" tg-height=\"35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大类指数而言,六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95fb7c071310d073d9d6d6e24e119\" tg-width=\"1080\" tg-height=\"36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出现这种结果的核心,大型底部都是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而经济企稳回升又需要社融回升,当社融回升,往往意味着房地产周期进入上行周期,基建投资发力,<b>因此从进攻的角度,大家更愿意买受益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回升的可选消费和周期。</b></p><p>信息科技板块表现比较好,可能的原因是,<b>在市场反弹的初期,也是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时候,而经济预期的改善对于信息科技各个板块来说,也会带来盈利的边际改善,</b>信息科技板块的相关标的,更加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改善,因此体现出了更强的弹性。</p><p><b>2、七次大底出现后一级行业表现</b></p><p>一级行业的表现,从见底后三个月的维度来看,表现较好的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我们可以分为三类:</p><p>● 成长类:电力设备、计算机、电子、军工,这些行业偏成长,比较收益于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的提升;</p><p>● 周期类:建筑材料、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偏周期,比较受益于稳增长带来的经济改善;</p><p>● 农林牧渔,属于单独一类,比较受益于需求改善后猪周期上行。</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c3369d21d95f4ac9c02c77156a9af75\" tg-width=\"966\" tg-height=\"73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表现比较差的行业是钢铁、交运、公用事业、银行、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这些行业的典型特征都是低估值,防御性强,往往在市场风险偏好低阶段抗跌,在大底出现之前拥有更高的超额收益,但是一旦等到市场见底,进入进攻的趋势,大家对于这些低估值的板块的兴趣就下降了。</p><p>对比起来看,同样是周期,投资者显然把周期股分为两类,<b>建材、化工、有色属于进攻型周期品种,</b>而钢铁、建筑装饰、石油石化被看成是防御型周期品种。</p><p>从六个月的维度来看结论差不多,不过随着时间维度的拉长,经济进一步改善,<b>家电、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的表现开始明显提升。</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4f0d156da392c922fef5ed22ebf3fe7\" tg-width=\"963\" tg-height=\"74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3、七次大底出现后表现最好的十个二级子行业</b></p><p>三个月维度来看,从二级子行业的角度,胜率最高,平均排名最高的二级行业如下表所示:</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ec2a2b5640d9856fc8e9e1f9bc8f80d\" tg-width=\"966\" tg-height=\"18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六个月维度来看,从二级子行业的角度,胜率最高,平均排名最高的二级行业如下表所示:</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240a0dd0857ef80a94c32672b985c67\" tg-width=\"967\" tg-height=\"609\"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04</b></p><p><b>本轮市场调整的原因以及五大大底信号</b></p><p><b>1、本轮市场下跌原因分析——内外因素共振</b></p><p><b>(1)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b></p><p>去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见顶,企业盈利见顶,新增社融增速和超额流动性转负,2021月2月开始,沪深300指数就已经开启了下行通道,而此时因为盈利的绝对增速尚未明显恶化,投资者在一些偏中小风格、新能源、周期板块中寻找结构性机会,因此,WIND全A指数还在震荡上行。</p><p>开年后,经济下行的势头似乎没有明显缓解,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并未明显修复,而增量资金却进一步减少,对于盈利的担忧和增量资金减缓的担忧,使得市场整体进入下行周期。</p><p>而1月和2月社融增速的公布,从中长期社融的角度来看,<b>尽管政府融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融资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说明政府端稳增长开始发力。但是地产相关的融资疲弱,并未对经济预期改善产生太大的拉动。</b>地产政策的边际放松对地产销售的企稳尚未产生太大的拉动效果。由于地产投资、销售和地产相关产业链对中国的经济贡献还是比较大。因此,尽管基建相关融资已经企稳回升,但是地产链的疲弱难以提升大家对经济整体的预期。</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b6ac2b890bc6ac767ab50c65beaf245\" tg-width=\"965\" tg-height=\"28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9b5fbf06c0f3149b7245f078774b1a0\" tg-width=\"966\" tg-height=\"30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而1-2月的实际经济数据公布,大超预期,投资增速回升至12.2%,消费和工业生产数据皆超预期,但是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其他数据有很多地方出现不太匹配的情况,也与投资者感知的经济数据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市场并未太因为表观数据的改善而情绪改善,反而开始担忧,数据明显改善后,实际的稳增长动作会不会明显收敛,结果导致对经济预期更加悲观。而此前市场预期3月15日央行续作MLF的时候会降低利率,由于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央行选择按兵不动,更加强化了大家的判断。此后,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会议后,才扭转了这个预期。</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2ebc3b02f69ab3ebdd20f26c220e046\" tg-width=\"947\" tg-height=\"77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而3月份以来,中国的疫情明显加剧,从早先国内疫情点状发生的时候可以精准防控,到3月之后大规模爆发无法溯源,导致多个城市被迫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对经济的担忧。疫情得到控制住后,稳增长的力度需要进一步的回升。</p><p><b>(2)内部流动性:央行宽松克制,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b></p><p>开年之后,公募基金发行规模逐渐下降,从去年的爆款频出,到现在发行失败明显增加,在过去一年基金净值持续回落后,国内居民通过基金流入市场的规模明显放缓。</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9616ea14715027578c9c6b853c8384e\" tg-width=\"951\" tg-height=\"35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过去两年,随着权益市场的回暖,绝对收益性质的产品大受欢迎,以私募和固定收益+性质的基金产品为代表的绝对收益性质产品规模快速扩张。“固收+”基金规模在最近两年快速扩张,主要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以及仓位不高于5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考虑到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只能通过投资可转债增厚其投资收益,这里暂不将其考虑在内。截止2021年末,上述三类“固收+”基金总规模合计大约2.24万亿元。</p><p>从“固收+”基金持有股票的情况来看,2021年末“固收+”基金的平均仓位约18%,持有股票规模合计为3947.3亿元。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为20.6%、19.7%、13.4%。</p><p>另外一类绝对收益产品是私募证券基金,从2016~2020年规模基本没有太大变化。2020年7月之后,规模快速扩张,至2021年1月规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扩张的6.3万亿,较2020年6月底增加了3.7万亿。</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0c08fb90eb9f18e41cb4fc217335f4d\" tg-width=\"944\" tg-height=\"355\"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2022年以来,受A股市场调整的影响,各类“固收+”基金投资收益回撤明显。截止2022年3月16日,“固收+”基金投资收益中位数为下跌3.38%,年内最大回撤达到4.04%,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回撤幅度相对更大。</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90ad5e50609479539dab47e8a2394f8\" tg-width=\"940\" tg-height=\"19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私募基金方面,过去两年量化私募大放异彩,规模快速扩张,去年九月份开始,从中证500见顶开始,私募基金的净值也开始持续回撤。</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89dec0f236779ecedad63438adbc51\" tg-width=\"650\" tg-height=\"44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与一般相对收益产品不同,绝对收益性质的产品在市场持续下跌,净值持续回落时,可能会触发一定的强平或者止损机制,而绝对收益产品的持有人一般风险偏好相对更低,因此,市场持续下跌会引发绝对收益性质资金的向下正反馈——市场下跌,绝对收益产品进一步遭遇赎回或者降仓位进一步造成了市场的下跌。</p><p><b>(3)外部流动性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地缘政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b></p><p>除此之外,开年之后,北上资金(陆股通)逐渐开始呈现流出的态势,并且在三月份之后流出加速,年内北上资金的流出规模达到437亿,尽管这个规模相对A股体量并不算大,但是由于当前市场情绪较为脆弱,国内增量资金较为有限。因此,北上资金的流出,情绪影响力放大,导致国内资金有跟随减仓的动力。</p><p>北上资金的流入在3月之前,相对平缓,而3月之后开始明显加速,3月2日之后流出672亿,核心原因与俄乌冲突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在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的金融市场遭遇制裁,俄罗斯在境外上市的股票被禁止投资,股价暴跌。而俄乌冲突期间市场担忧中国也会遭遇类似俄罗斯制裁。</p><p>其中,外资投资比例更高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和香港股票市场,美国方面也开始确实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3月11日凌晨,证监会发布消息,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美国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认定五家在美上市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一事。因此,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中美新的争端可能再起的概率明显提升,这成为外资逃离中概股和港股市场的核心原因,当然A股也难以独善其身,同样遭遇抛售。不过随着近期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会议以及3月18日中美元首会晤,这种担忧阶段性会发生缓解。</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110f10869aafe9676e27aa7a81e8871\" tg-width=\"722\" tg-height=\"41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海外资金并非单独流出中国公司,也从印度、东南亚等国家股票市场流出。其原因与美国货币政策今年收紧有很大的关系,今年美联储计划快速提高基准利率,并很可能进行缩表,因此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加速上行,美元指数也持续震荡上行,显示全球流动性回流美国。全球流动性都面临挑战,因此中国作为开放的资本市场也很难独善其身。</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34907c92c521115f6bb5a3118988027\" tg-width=\"944\" tg-height=\"356\"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对于外部冲突的担忧,叠加全球流动性偏紧,加速了北上资金流出A股。</p><p><b>2、本轮市场大底出现的五大信号</b></p><p><b>(1)新增社融增速尤其是中长期社融增速加速改善</b></p><p>1-2月新增社融增速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新增社融增速转正,但是,这个转正的幅度非常微弱,同时结构上,中长期社融增速尚未转正。居民中长期融资增速大幅负增长,企业政府部门的中长期社融增速正增长,如此以来,产生了非常让人困惑且不确定的印象。</p><p>首先是社融确实改善了,但是中长期社融增速未转正;</p><p>居民社融大负数增长,说明地产销量未明显好转,如果没有地产的复苏,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复苏?</p><p>1月社融大幅改善,但是2月新增社融重新回到负增长,社融趋势到底如何?</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eb8ee113f4d108826d58c14e8372838\" tg-width=\"964\" tg-height=\"43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如此一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明,社融总量和结构确实在持续改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两会之后,政府和企业部门在稳增长发力的背景下,新增中长期社融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p><p>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关于宏观经济运行,<b>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b></p><p>3月以来,全国各地疫情散发,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融资需求,3月数据可能继续改善,但是改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4月出炉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如果发现GDP增速不及预期,则4月之后我们相信新增社融增速将会继续加速改善。<b>因此3月和4月数据出炉——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将会印证社融数据的进一步改善</b>,则会逐渐强化底部出现的关键动力。</p><p><b>(2)估值已经到历史最低位附近,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b></p><p>截至2022年3月15日阶段性低点,万得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水平降至24.8倍。与过去7次大底的平均水平相吻合。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盈利增速预估分别为28.5%和8.8%,如果指数在这个位置持续到4月30日,因为PE(TTM)的口径将会用2021年Q4和2022年Q1盈利替代2021年Q1和2020年Q4盈利,WIND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到202年4月30号公布完年报和一季报之后,估值水平将会降到22倍。这与2005年7月、2012年11月底、2018年低估值水平已经非常接近,接近弱外部冲击背景下历史大底的估值水平。</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b5ef7b99d450452869bd994126557ae\" tg-width=\"966\" tg-height=\"13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如果比较当前与2005年、2012年,相似之处是盈利仍在下行通道,流动性已经开始边际改善,22倍估值水平仅仅比2005年、2012年的情况高10%左右;相比2018年,当前中国跟美国并未有明显冲突,在未来中美关系不出现关键性恶化的背景下,A股很难回到2018年的水平。</p><p>因此,从估值水平的角度来看,2022年3月15日的低点,到4月30日对应的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为22倍,非常接近2005年和2012年悲观预期,而由于全球未有重大金融危机和中美冲突等关键外部冲击,理论上,2022年3月15日对应的A股点位,已经是一个悲观的定价。</p><p><b>(3)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靴子落地,美国利率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b></p><p>3月16日美联储加息25BP,开启了本轮加息周期,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7次的预期概率提升至86.9%,因此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将加息7次的预期不断计入美元、美债收益率的预期中。</p><p>但是,美联储是否今年真的能加息七次,这取决于美国通胀水平、经济形势等,如果随着通胀基数的提升CPI数据见顶回落或者美国开始有经济数据明显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发生今年加息次数降低的可能。如果某一次议息会议,美联储出现任何鸽派的表态,降低了市场对于今年后续加息次数的预期,则已经充分计入七次加息预期的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就可能见顶回落。</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1dfd807de9de47e8f49d6df3829bfb6\" tg-width=\"987\" tg-height=\"288\"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根据我们计算的标准,如果调整之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将至1以下,脱离危险区,甚至快速下行至-1以下,则见到大底的概率在大幅增加。<b>目前,对应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风险阈值为1.65%左右,为今年年初的水平。</b></p><p><b>(4)俄乌局势缓和,衍生金融风险解除</b></p><p>俄乌局势恶化,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一方面增加了俄罗斯债务违约的可能,可能会引发连锁金融风险,尤其是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这种风险传导可能更快。除此之外,大宗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导致了流动性的恶化,可能引发新的风险。</p><p>对于中国来说,俄乌局势引发了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的新的风险,俄乌局势的缓解有助于降低对于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的担忧。</p><p>3月16日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会议表示,“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p><p>未来随着俄乌局势缓和,中美监管沟通,衍生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渐降低。</p><p><b>(5)换手率和成交金额大幅缩水</b></p><p>3月18日成交金额为9985亿,对应的缩量率为-5.4%,换手率为2.7%,参照历史的平均换手率对应成交额为5500亿,参照历史平均缩量率为5071亿。也就是说,如果本轮成交金额降低到5000~5500亿,是相当坚实的底部信号。</p><p>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缩量到这个水平,比如2015年9月15日见底大反弹的时换手率就为3%。</p><p><b>(6)如果有二次探底不创新低,出现了类似W的形状</b></p><p><b>(略)</b></p><p><b>3、站在新上行周期的起点前</b></p><p>我们在多篇报告描述了A股的周期运行规律,每三年到三年半左右新增社融增速转正向上,A股也会在一个季度之内进入上行周期,上行周期持续时间为2年至2年半左右,随着社融增速回落,盈利恶化,A股进入下行周期,下跌时间半年至一年左右。<b>这是A股三年至三年半的运行规律。</b></p><p>上一轮上行周期起点是2019年1月,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依次于2021年2月,2021年9月,2021年12月见顶,以沪深300指数调整时间已经达到1年1个月,中证500调整时间达到半年。</p><p>WIND全A指数自2021年12月开始下跌,下跌最大幅度超过20%,下跌时间为3个月。</p><p><b>我们认为,当A股已经开始再一次逐渐触发见底信号,从信用周期的角度出发看,应该是再一次的三年半周期上行周期的起点。目前A股已经是底部区域,处在筑底过程中,或许3月15日就是最低点(最低点无法预测)。但是如果上述前文所描述见底信号能够同时满足,则A股底部更加坚实,而且A股将会迎来更加确定的上行“完美风暴”,时间窗口大概在4月中旬~5月中旬之间。</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1867dce4e287b4e57529fcdc3f43f40\" tg-width=\"954\" tg-height=\"69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b>4、反转后的进攻方向——从稳增长来,到上游去</b></p><p><b>根据前文所述,A股在市场见底,风险偏好改善后一般会围绕两个方向进行布局,一部分投资者围绕经济预期改善,稳增长发力的进攻领域,包括有价格弹性的建材、有色以及化工;另外一部分投资者围绕流动性改善后景气向上的科技趋势,过去七次见底后,选择电子、计算机、军工的概率更高。除此之外,几乎每一次农林牧渔都获得了超额收益。</b></p><p>2022年将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二十大的召开,稳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2022年也很有可能成为稳增长大年类似(2007/2012/2017年),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定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为5.5%左右,较2021年下半年将会有明显回升。在当前这样的局面下,能够确定的就是政府开支明显增加,一方面稳增长发力带来“地产+基建”投资的确定性回升,社融增速后续有望明显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保持强势,由于成本压力的存在,本轮稳增长加码,利润更加向上游集中,石油石化、工业金属、钢铁水泥、煤炭等将会有更强的盈利趋势,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除此之外,地产政策将会继续边际放松,社融增速将会继续回升,银行+地产的低估值组合仍然有政策催化。</p><p>另外一方面,政府开支的增加将会增加“新能源基建”——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的需求增加,这些新能源领域的上游将会更加受益。同时,数字基建需求也会增加,对于IDC、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需求支撑。</p><p>总的来看,<b>目前围绕“需求从稳增长来,利润到上游去”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各个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上游环节。在将要到来的一季报季将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b></p><p><b>05</b></p><p><b>总结:A股历史大底是如何炼成的</b></p><p>过去20年,A股历经七次历史大底。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前面一段时间跌幅超过20%,后面涨超过30%的拐点,称为历史大底。从历史上看,2005年以来符合前面跌20%进入熊市,后反弹幅度超过30%的一共是七个反转级别大底(V-day)。历史级别的大跌和熊市几乎都出现在相似的环境之下,紧缩的流动性、不断下行的盈利以及可能伴生的金融风险。A股出现20%级别的大跌,基本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形成了双杀,同时往往伴随着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p><p>我们总结了2005年至2019年7个前期下跌超过20%,后续反弹幅度超过30%的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p><p>● 信号一:<b>流动性与盈利预期拐点。</b>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A股要想进入上行周期,盈利预期的改善和流动性预期的改善缺一不可。</p><p>● 信号二:<b>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b>以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作为统计口径,在弱外部影响环境下,仅由于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和盈利快速恶化带来的底部静态估值大约为20倍左右。但是,如果有全球性、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外部冲击,历史大底估值水平会低于20倍。</p><p>● 信号三:<b>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b>美元流动性对于全球和新兴资本市场影响较大,当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高于1,往往会引发风险。反之则带来投资机会,对于A股而言,历史上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的“机遇期”。唯一一次不在-1以下,也至少是脱离了危险期。</p><p>● 信号四:<b>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b>投资者在大级别下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侥幸-焦虑-恐慌-绝望”的过程,最终市场交易活跃度会明显下降。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重要条件。7次历史大底的平均换手率为1.5%,平均缩量率为-52%。</p><p>● 信号五:<b>经典K线组合,</b>K线出现类似于“W”的组合。双底是更加坚实的底部。</p><p><b>市场见底后,就大类指数而言,三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六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b>一级行业的表现,从见底后三个月的维度来看,表现较好的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我们可以分为三类:</p><p>● 电力设备、计算机、电子、军工、这些行业偏成长,比较收益于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的提升;</p><p>● 建筑材料、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偏周期,比较受益于稳增长带来的经济改善;</p><p>● 农林牧渔,属于单独一类,比较受益于需求改善后猪周期上行。</p><p>本轮市场下跌主要原因是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内部流动性上央行宽松克制,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外部流动性上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地缘政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p><p>本轮市场大底的五大信号:</p><p>● 信号一:在两会之后政府和企业部门在稳增长发力背景下,新增中长期社融增速未来有望进一步回升。</p><p>● 信号二:估值已经到历史最低位附近,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截至2022年3月15日阶段性低点,Wind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水平降至24.8倍,与过去7次大底的平均水平相吻合。</p><p>● 信号三: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靴子落地,未来如果某一次议息会议,美联储出现任何鸽派的表态,降低市场对于今年后续加息次数的预期,则已经充分计入七次加息预期的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就可能见顶回落。</p><p>● 信号四:未来随着俄乌局势缓和,中美监管沟通,衍生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渐降低。</p><p>● 信号五:换手率和成交金额当前已大幅缩水,若未来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靴子落地,美国利率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当前换手率和成交金额大幅缩水,未来若二次探底不创新低,出现类似W的形状。</p><p><b>我们认为,当前A股已经开始再一次逐渐触发见底信号,从信用周期的角度出发看,应该是再一次的三年半上行周期的起点。目前A股已经是底部区域,处在筑底过程中,或许已经见底。但是如果上述前文所描述见底信号能够同时满足,则A股底部更加坚实,而且A股将会迎来更加确定的上行“完美风暴”,时间窗口大概在4月中旬~5月中旬之间。</b></p><p><b>根据前文所述,A股在市场见底,风险偏好改善后一般会围绕两个方向进行布局,一部分投资者围绕经济预期改善,稳增长发力的进攻领域,包括有价格弹性的建材、有色以及化工;另外一部分投资者围绕流动性改善后景气向上的科技趋势,过去七次见底后,选择电子、计算机、军工的概率更高。除此之外,几乎每一次农林牧渔都获得了超额收益。</b></p><p>2022年将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二十大的召开,稳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2022年也很有可能成为稳增长大年类似(2007/2012/2017年),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定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为5.5%左右,较2021年下半年将会有明显回升。</p><p>在当前这样的局面下,能够确定的就是政府开支明显增加,一方面稳增长发力带来“地产+基建”投资的确定性回升,社融增速后续有望明显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保持强势,由于成本压力的存在,本轮稳增长加码,利润更加向上游集中,石油石化、工业金属、钢铁水泥、煤炭等将会有更强的盈利趋势,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除此之外,地产政策将会继续边际放松,社融增速将会继续回升,银行+地产的低估值组合仍然有政策催化。</p><p>另外一方面,政府开支的增加将会增加“新能源基建”——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的需求增加,这些新能源领域的上游将会更加受益。同时,数字基建需求也会增加,对于IDC、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需求支撑。</p><p>总的来看,<b>目前围绕“需求从稳增长来,利润到上游去”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各个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上游环节。在将要到来的一季报季将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b></p><p>(文章来源:招商策略研究)</p></body></html>","source":"zsclyj","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五大信号:A股逐步见底,有望开启一轮两年半的上涨</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五大信号:A股逐步见底,有望开启一轮两年半的上涨\n</h2>\n\n<h4 class=\"meta\">\n\n\n2022-03-20 08:26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www.gelonghui.com/p/516145><strong>招商策略研究</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作者:张夏 涂婧清2005年以来,A股历经七个历史大底,几乎每次都出现在流动性紧缩、盈利下行和外部流动性压力环境下。参考历史经验,当超额流动性转正叠加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估值降至历史低位、外部流动性边际改善、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K线呈W组合时多是市场见底信号。当前A股已经逐渐出现多个见底信号,未来随着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外部负面因素缓解,换手率和成交金额明显下降,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p>\n\n<a href=\"https://www.gelonghui.com/p/516145\">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ebb146d9df27844cb787ad545c50986d","relate_stocks":{"000001.SH":"上证指数"},"source_url":"https://www.gelonghui.com/p/516145","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220382704","content_text":"作者:张夏 涂婧清2005年以来,A股历经七个历史大底,几乎每次都出现在流动性紧缩、盈利下行和外部流动性压力环境下。参考历史经验,当超额流动性转正叠加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估值降至历史低位、外部流动性边际改善、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K线呈W组合时多是市场见底信号。当前A股已经逐渐出现多个见底信号,未来随着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外部负面因素缓解,换手率和成交金额明显下降,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核心观点过去20年,A股历经七次历史大底。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前面一段时间跌幅超过20%,后面涨超过30%的拐点,称为历史大底,2005年以来A股一共出现七个反转级别历史大底(V-day)。历史大底基本都出现在基本面和流动性双杀,同时伴随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的背景下。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信号一: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信号二: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信号三: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历史上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的“机遇期”。信号四: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重要条件。信号五:经典K线组合。K线出现类似于“W”的组合。市场见底后的行业表现。就大类行业指数而言,三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六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也最高。一级行业方面,表现最佳的,一类是周期类,以有色、建材、化工为代表,主要原因是经济和投资进入上行周期;一类是成长类,代表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计算机、军工,主要原因是风险偏好改善加流动性改善;最后一类是农林牧渔。本轮市场调整的原因。本轮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内部流动性方面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外部流动性上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地缘政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本轮市场见底五大大底信号与新上行周期起点。信号一:新增社融增速已经转正,但静候中长期社融增速转正与减速改善确立经济拐点。在两会之后政府和企业部门稳增长发力的背景下,新增中长期社融增速未来有望进一步回升。信号二:截至22年3月15日阶段性低点,Wind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水平降至24.8倍,考虑盈利变化,4月底估值降低至22倍。与过去7次大底的平均水平相吻合。估值已经见底。信号三:未来随着俄乌局势缓和,中美监管沟通,衍生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渐降低。信号四:静候美国利率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信号五:静候换手率和成交金额阶段性持续回落,A股二次探底不创新低,出现类似W的形状。目前A股已经出现了多个见底信号,若上述见底信号能够同时满足,A股将会迎来更加确定的上行“完美风暴”。本轮A股见底后,建议围绕两个方向进行布局:一是围绕稳增长的传统基建加地产投资的改善,上游资源品可能会更加受益于本轮稳增长发力,有色、建材、石油石化等;二是围绕稳增长的新基建领域,新能源基建如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数字基建,如IDC、大数据云计算等。风险提示:政策支持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收紧;俄乌局势、中美关系恶化01A股2004年以来七次大跌及原因简析1、过去20年,A股七次历史大底过去20年里,包含所有A股的Wind全A指数呈现持续上行的趋势。其中,出现过多次大幅调整或者长时间调整。这种大幅调整后见底的点位,我们称之为“历史大底”。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前面一段时间跌幅超过20%,后面涨超过30%的拐点,称为历史大底。这种大级别的底部能够把握住,对于投资来说至关重要。从2021年12月12日高点开始算,到2022年3月15日,WIND全A指数跌幅已经达到19.2%,到3月16日盘中最低点,最大回撤为21.2%,接下来市场见底,可以算是历史大底。因此我们,必须要分析历史大底是如何炼成的?从历史上看,2005年以来符合前面跌20%进入熊市,后反弹幅度超过30%的一共是七次,一共是七个反转级别大底(V-day)分别是2005年7月18日,2008年11月4日,2010年4月16日,2012年11月1日,2015年9月15日,2016年1月28日,2019年1月2日。如果能在这个位置大幅加大股票仓位,在未来半年收益率很高。2、A股大跌范式——流动性恶化+盈利趋势下行+外部冲击历史级别的大跌和熊市几乎都出现在相似的环境之下,紧缩的流动性,不断下行的盈利以及外部或内生的金融风险。● 2004年四月开始下跌:内因:2004年经济过热,收缩信贷政策,盈利增速下行内因标志性事件:2004年4月25日,央行提准50BP,开启紧缩,此后盈利增速一路走低2004年四季度开始转为负增长外因: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外因标志性事件: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首次加息,2004年加息5次,2005年加息8次● 2008年1月开始下跌:内因:2007年经济过热,收紧货币政策,盈利增速下行内因标志性事件:人民银行自2007年3月的开始,连续加息6次外因:美国次贷危机外因标志性事件:2008年3月16日贝尔斯登倒闭● 2010年4月开始下跌:内因:2010年一季度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盈利增速下行内因标志性事件:2010年1月至5月,人民银行央行连续三次提准;外因: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欧债危机爆发标志性事件:希腊有85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将于2010年5月19日到期。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希腊债务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2011年4月开始下跌:内因:2011年通胀升温,货币政策连续紧缩,盈利增速下行标志性事件:2010年10月开始,央行连续9次提准,5次加息外因:欧债危机继续纵深演绎● 2015年6月开始下跌:内因:股票市场去杠杆,盈利增速下行内因标志性事件:2015年6月12日,监管层要求券商对外部证券接口进行自查,重申各证券公司不得通过网上证券交易接口,为任何机构和个人场外配资活动、非法证券业务提供便利外因: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引发资金流出外因标志性事件:811汇改,汇率一次性大幅贬值●2016年1月开始下跌:内因:股票市场去杠杆,叠加交易机制,盈利增速下行标志性事件:熔断制度开始实施外因:外部流动性压力,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标志性事件:美元指数突破100● 2018年1月开始下跌:内因:金融去杠杆,盈利增速下行外因: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期标志性事件:2018年3月美联储继续加息A股出现20%级别的大跌,基本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形成了双杀,同时往往伴随着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否则,A股基本上还是很有韧性的。国内流动性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时,我们都看到了超额流动性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社融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的现象;盈利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无论起始点盈利如何,最终盈利增速都跌到了负增长。02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信号一: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既然流动性和盈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从根本上,我们需要看到流动性和盈利预期改善,A股方能真正见到大底。我们在2018年以来的多篇报告中论述,对于A股来说,中国三年半(40个月)左右的信用周期规律对于A股的中期影响最大,因此A股也呈现三年半左右的周期运行规律。在信用周期规律过程中,我们使用“超额流动性-新增社融增速-工业企业盈利增速”的指标体系。其中,超额流动性使用银行间超储规模的同比变化进行衡量。新增社融增速计算6个月滚动的新增社融与去年同期的变化幅度。在这个体系之下。超额流动性衡量银行间流动性绝对体量的变化幅度;而新增社融增速衡量实体经济获得流动性的变化幅度。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是超额流动性和新增社融综合的结果。当超额流动性改善,同步或略滞后,新增社融增速会加速改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也会因此而边际改善。而另一边当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意味着实体经济获得的融资增加,也会带来相应的投资消费需求的增加。企业的收入和盈利也将会因此而改善,因此新增社融增速领先工业企业盈利增速3~6个月。新增社融增速转正也就意味着企业盈利增速也会改善,加速上行。2005年之后的7个大型底部。2005年9月,2018年12月,2015年9月,2019年1月都是新增社融增速转正,相隔时间正好是40个月左右。而2012年9月上证50指数见底发生在2012年6月新增社融增速转正后三个月。2016年1月新增社融增速加速改善市场见底。2010年7月,超额流动性转正,随后新增社融增速也阶段性转正。因此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投资者对于流动性预期和盈利预期双双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除此之外,如果以十年期国债利率来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A股见底时都是处在历史平均水平之下,过去的经验是从上至下击穿3.5%,但是随着中国无风险利率中枢的下移,这个门槛需要相应的降低。信号二: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对于个股而言估值水平高低不是买卖的依据,估值高的可以更高,估值低的可以更低,以估值高低来定买卖就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但是,对于A股整体估值而言,尽管短期投资也没有参考价值,但是估值水平高低在长期可以发挥作用,拉长来看,整体估值水平越低,未来的中长期预期回报率就越高。除此之外,估值水平还是情绪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这样思考问题——在下跌的过程中,估值代表对于各种变量悲观的预期程度。判断当前的估值水平是否还有下降的空间,就可以与悲观局面下的情况进行对比,看是否出现了过度恐慌的错误定价。在分析估值水平的过程中,有很多可以供分析的口径和指数,但是对于包含一定数量个股的样本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等等,都有指数成分股数量限制,而且会定期调整样本,因此,这些指数估值水平的历史对比与样本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跟历史对比,就会因为样本变化而带来的误差,变得不那么有意义。因此在估值分析中,我们尽可能的考虑全A股口径。但是,历史上金融和石油石化盈利的规模大,但是估值水平却在系统性不断降低。对于我们分析A股估值水平产生的系统性的扰动。估值水平在持续降低,也对于我们的分析产生了一定的扰动,因此最终我们认为 A股除金融石油石化是一个较好的衡量A股真实整体估值水平的口径。历史上七个大底,对应的估值水平分别为2005年和2012年是20倍,这两次市场下跌主要是因为前期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经济下行严重,盈利负增长,而外部冲击主要是外部货币环境紧缩,20倍可以看成是弱外部影响下A股因为流动性和基本面恶化产生的最低估值。2008年11月估值杀到14.4倍,次贷危机是仅次于1930年代全球两次大危机之一,百年一遇。A股很难再见。2018年12月估值杀到18.2倍,中美两大经济体贸易摩擦,衍生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0年7月估值为28.4倍,2010年盈利增速尚可,一季度还只是提准,流动性尚未明显恶化,而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A股底部估值为28.4倍。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两次估值杀到35.6倍和37.8倍,一方面因为下跌时的估值起点太高,另外因为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货币政策尚在宽松窗口,除此之外,官方稳定市场的诸多举措,使得市场得到了重要支撑,2015年美联储仅在12月加息一次后就停止加息,紧缩幅度有限,因此,市场在35倍左右企稳。信号三: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后,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因此美元流动性也可以代表全球的流动性。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全球资本的流动对A股就开始产生间接的影响,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全球的资本流动对A股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因此美元流动性对于A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何衡量美元流动性有很多标准,一般认为美元指数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是比较重要的指标。而美元指数作为一个汇率的相对比较指数,它主要取决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的比价关系,它的边际变化对于美元流动性有一定的指示性意义。但是实际过程当中我们更加看重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越高,则相应美元的流动性越紧张,反之反是。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82年开始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为了考虑它的边际变化趋势,我们对它做一个调整,用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绝对值减去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除以过去两年的标准差。则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调整之后的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如下图所示。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0上下波动,主要运行的区间是【-1,1】,上行表示相对过去一段时间平均水平上行,反之则是下行;当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1%,则说明利率上行了一段时间,上行的幅度较大,进入风险较高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危险区”;当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1%,则说明利率下行了一段时间,下行的幅度较大,货币环境较为宽松,进入机会较大的区域,我们称之为“机遇区”;当调整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介于-1~1%,则利率水平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我们称之为“中性区”。我们在此前的深度报告《A50、比特币、美债和油价组合意味着什么——观策天夏(十八)》中描述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债收益率也可以衡量全球货币宽松的程度,当美联储宽松,美国经济走弱,美债收益率比较低,则美元则会流入其他国家或者美股股票市场;美国经济复苏,通胀升温,美联储收紧货币,美债收益率上行时,其他资产估值已经很贵甚至出现泡沫,则相对而言,美债投资价值提升,则资金会回流美国或者美元债券。资金的撤出会使得过去大涨的资产出现大跌。而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是相通的,一个市场的崩盘可能会引发其他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从1982年以来,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每隔三到四年就会突破1进入危险区域,每次几乎都会引发某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或者货币的大幅下跌。比较经典的大跌有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次贷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异动。回过头来再看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A股的关系,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或者“机遇期”。只有2018年见底的时候,美股仍在较高的水平,但至少已经从危险区回落至中性区域。信号四: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市场在持续调整的过程当中,投资者的情绪会持续的发生变化,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侥幸。开始调整的初期,投资者往往会出现,“跌了这么多了,应该不再会跌了的侥幸心理”。引起市场持续下跌,投资者面对下跌,不仅不慌,还会不断加大抄底的力度。因此在下跌的过程初期市场成交会比较活跃。反弹频频会出现。而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也会认为跌的差不多了,所以再愿意去减仓。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对于利好和利空都比较敏感。阶段二:焦虑。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尤其是持有的基金或股票的持仓,从浮盈转为浮亏。此时投资者开始出现明显的焦虑焦躁的情况。此时持有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着手考虑减仓,但同时随着市场的反弹,又会很快将抛出的筹码买回来,进行相对频繁的交易。而在这个阶段市场会对于利空比利好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造成大量的投资者卖出股票。而频繁交易的失败使得抄底者越来越少。而市场开始从焦虑逐渐转向第三个阶段——恐慌。阶段三:恐慌。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跌的持续,投资的亏损在不断加大,由于此前的交易未能获利,对于自身的操作开始怀疑,对于继续亏损开始产生恐惧情绪,开始想象净值继续下行的严重后果。因此在下跌的后期,抄底的人越来越少,不计成本的抛售动作频频出现。市场跌幅和波动率会明显放大的情况。而跌幅的放大更加剧了悲观情绪,也使得底部加速开始到来。阶段四:绝望。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下跌,投资者开始分为两类。一类投资者终于下定决心认赔出场,无股一身轻。此时卖出股票和赎回基金会产生一种“解脱”的轻松感。另外一类投资者,决定死扛到底,不再进行更多的操作。不再去看基金或股票账户,选择了“躺平”。而持续抄底的投资者,也并没有因为抄到底而有更多的获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抄底的投资者越来越少。而躺平的投资者已经不再去关注账户的盈亏情况。无论是持股或持币的投资者都选择不再交易。投资者的心态普遍是对于赚钱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体现为绝望。在这个阶段,市场利好和利空的消息都不再敏感,让体现为利好出现不再大幅反弹,利空出现也不再大幅下跌。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直至一个极限。因此,历史来看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必要条件。从历史上来看,7个大底出现日的换手率,最低为0.91%,最高为3%,平均为1.5%。而2015年和2016年这两次底部换手率偏高的核心原因,与当时市场快速下跌后维稳力量加入交易有很大的关系。维稳力量在历史上的交易行为因为有一定的规则,因此,基本没有包含情绪。除此之外的5次大低出现日的换手率平均在1.1%左右。股票市场的成交会明显缩量,除了换手率,缩量率(用当天交易日与过去一年日均交易金额的变化幅度计算)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平均来看缩量的幅度,七次历史大底的缩量率平均为-52%。如果再考虑大底出现日前20的平均水平,换手率大概在2%左右,平均的缩量率为-34%左右。目前A股的换手率水平为2.7%,缩量水平为正4.6%,因此当前的市场尽管跌幅较大,但是换手率和成交额还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尽管我们认为未来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但是还需要经历一个缩量调整的过程才能重回上行周期。信号五:经典K线组合尽管我们认为K线组合对于A股的投资帮助不大,更多是一种事后分析,但是一段时间内的K线组合,它背后所包含的市场情绪也可以作为市场见底或见顶的信号。我们将上述7次大底前后的K线组合画在下图。我们会发现这7个K线组合,他们有共同特征。除了2010年7月份那一次可以理解为是V型反弹,其他6次都出现了类似于W的组合。这个W组合的出现非常符合投资者的心态和情绪。当各方面有了改善信号,尤其是重要的会议、重要讲话出来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开始抄底,市场开始出现反弹就有了第1个底;但此时,可能并没有流动性和基本面改善的实质性信号。但是由于市场在前期出现了大幅的下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仍未消除,部分选择抄底的投资者在市场反弹一段时间之后,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选择了结头寸。而此前未减仓的投资者利用这次反弹也看到了可以减仓的窗口,因此前期参与反弹的投资者了解盈利,加上反弹之后选择降低仓位的投资者的共振,会出现二次探底。这就是W的第2个底。因此俗话说得好,“单底不是底,双底得天下”。而且这个W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第2个底的收盘价比第1个底的收盘价要高,就更加完美。除了W底之外,底部区域最重要的另外一个特征是频繁的会出现四种k线——下影十字、十字星、下影阳线和低开阳线。技术分析对于底部的判断有很多K线组合,但我认为这些组合由于过于复杂,反而会使得我们陷入到技术分析的冗余细节之中。小结:历史级大底的五重信号我们总结了2005年至2019年7个前期下跌超过20%,后续反弹幅度超过30%的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信号一:流动性与盈利预期拐点。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A股要想进入上行周期,盈利预期的改善和流动性预期的改善缺一不可。信号二: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以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作为统计口径,在弱外部影响环境下,仅由于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和盈利快速恶化带来的底部静态估值大约为20倍左右。但是,如果有全球性、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外部冲击,历史大底估值水平会低于20倍。信号三: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美元流动性对于全球和新兴资本市场影响较大,当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高于1,往往会引发风险。反之则带来投资机会,对于A股而言,历史上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或者“机遇期”。唯一一次不在-1以下,也至少是脱离了危险期。信号四: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投资者在大级别下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侥幸-焦虑-恐慌-绝望”的过程,最终市场交易活跃度会明显下降。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重要条件。7次历史大底的平均换手率为1.5%,平均缩量率为-52%。信号五:经典K线组合,K线出现类似于“W”的组合。双底是更加坚实的底部。03七次见底,市场都是怎么抄底的1、见底后行业表现分析大家都喜欢问“反弹之后买什么”,那么历史七次大型底部,每次反弹开启后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简单统计一下历史的情况。虽然每次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每次见大底的时候,投资者思考和布局反弹思路的逻辑,也可以给未来反弹后市场的选择提供一些思路。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次见底反弹,一定会按照过去的规律演绎。所以,不需要特别纠结“这次不一样”,然后开始反驳。历史只是一面镜子,如果复盘历史就可以做好投资,那么投资就变得太简单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统计大底出现后三个月和六个月的行业指数涨幅,计算与Wind全A指数的超额收益,以超额收益的历年平均排名和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来作为评价标准。大类指数而言,三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大类指数而言,六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出现这种结果的核心,大型底部都是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而经济企稳回升又需要社融回升,当社融回升,往往意味着房地产周期进入上行周期,基建投资发力,因此从进攻的角度,大家更愿意买受益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回升的可选消费和周期。信息科技板块表现比较好,可能的原因是,在市场反弹的初期,也是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时候,而经济预期的改善对于信息科技各个板块来说,也会带来盈利的边际改善,信息科技板块的相关标的,更加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改善,因此体现出了更强的弹性。2、七次大底出现后一级行业表现一级行业的表现,从见底后三个月的维度来看,表现较好的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我们可以分为三类:● 成长类:电力设备、计算机、电子、军工,这些行业偏成长,比较收益于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的提升;● 周期类:建筑材料、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偏周期,比较受益于稳增长带来的经济改善;● 农林牧渔,属于单独一类,比较受益于需求改善后猪周期上行。表现比较差的行业是钢铁、交运、公用事业、银行、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这些行业的典型特征都是低估值,防御性强,往往在市场风险偏好低阶段抗跌,在大底出现之前拥有更高的超额收益,但是一旦等到市场见底,进入进攻的趋势,大家对于这些低估值的板块的兴趣就下降了。对比起来看,同样是周期,投资者显然把周期股分为两类,建材、化工、有色属于进攻型周期品种,而钢铁、建筑装饰、石油石化被看成是防御型周期品种。从六个月的维度来看结论差不多,不过随着时间维度的拉长,经济进一步改善,家电、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的表现开始明显提升。3、七次大底出现后表现最好的十个二级子行业三个月维度来看,从二级子行业的角度,胜率最高,平均排名最高的二级行业如下表所示:六个月维度来看,从二级子行业的角度,胜率最高,平均排名最高的二级行业如下表所示:04本轮市场调整的原因以及五大大底信号1、本轮市场下跌原因分析——内外因素共振(1)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去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见顶,企业盈利见顶,新增社融增速和超额流动性转负,2021月2月开始,沪深300指数就已经开启了下行通道,而此时因为盈利的绝对增速尚未明显恶化,投资者在一些偏中小风格、新能源、周期板块中寻找结构性机会,因此,WIND全A指数还在震荡上行。开年后,经济下行的势头似乎没有明显缓解,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并未明显修复,而增量资金却进一步减少,对于盈利的担忧和增量资金减缓的担忧,使得市场整体进入下行周期。而1月和2月社融增速的公布,从中长期社融的角度来看,尽管政府融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融资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说明政府端稳增长开始发力。但是地产相关的融资疲弱,并未对经济预期改善产生太大的拉动。地产政策的边际放松对地产销售的企稳尚未产生太大的拉动效果。由于地产投资、销售和地产相关产业链对中国的经济贡献还是比较大。因此,尽管基建相关融资已经企稳回升,但是地产链的疲弱难以提升大家对经济整体的预期。而1-2月的实际经济数据公布,大超预期,投资增速回升至12.2%,消费和工业生产数据皆超预期,但是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其他数据有很多地方出现不太匹配的情况,也与投资者感知的经济数据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市场并未太因为表观数据的改善而情绪改善,反而开始担忧,数据明显改善后,实际的稳增长动作会不会明显收敛,结果导致对经济预期更加悲观。而此前市场预期3月15日央行续作MLF的时候会降低利率,由于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央行选择按兵不动,更加强化了大家的判断。此后,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会议后,才扭转了这个预期。而3月份以来,中国的疫情明显加剧,从早先国内疫情点状发生的时候可以精准防控,到3月之后大规模爆发无法溯源,导致多个城市被迫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对经济的担忧。疫情得到控制住后,稳增长的力度需要进一步的回升。(2)内部流动性:央行宽松克制,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开年之后,公募基金发行规模逐渐下降,从去年的爆款频出,到现在发行失败明显增加,在过去一年基金净值持续回落后,国内居民通过基金流入市场的规模明显放缓。过去两年,随着权益市场的回暖,绝对收益性质的产品大受欢迎,以私募和固定收益+性质的基金产品为代表的绝对收益性质产品规模快速扩张。“固收+”基金规模在最近两年快速扩张,主要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以及仓位不高于5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考虑到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只能通过投资可转债增厚其投资收益,这里暂不将其考虑在内。截止2021年末,上述三类“固收+”基金总规模合计大约2.24万亿元。从“固收+”基金持有股票的情况来看,2021年末“固收+”基金的平均仓位约18%,持有股票规模合计为3947.3亿元。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为20.6%、19.7%、13.4%。另外一类绝对收益产品是私募证券基金,从2016~2020年规模基本没有太大变化。2020年7月之后,规模快速扩张,至2021年1月规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扩张的6.3万亿,较2020年6月底增加了3.7万亿。2022年以来,受A股市场调整的影响,各类“固收+”基金投资收益回撤明显。截止2022年3月16日,“固收+”基金投资收益中位数为下跌3.38%,年内最大回撤达到4.04%,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回撤幅度相对更大。私募基金方面,过去两年量化私募大放异彩,规模快速扩张,去年九月份开始,从中证500见顶开始,私募基金的净值也开始持续回撤。与一般相对收益产品不同,绝对收益性质的产品在市场持续下跌,净值持续回落时,可能会触发一定的强平或者止损机制,而绝对收益产品的持有人一般风险偏好相对更低,因此,市场持续下跌会引发绝对收益性质资金的向下正反馈——市场下跌,绝对收益产品进一步遭遇赎回或者降仓位进一步造成了市场的下跌。(3)外部流动性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地缘政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除此之外,开年之后,北上资金(陆股通)逐渐开始呈现流出的态势,并且在三月份之后流出加速,年内北上资金的流出规模达到437亿,尽管这个规模相对A股体量并不算大,但是由于当前市场情绪较为脆弱,国内增量资金较为有限。因此,北上资金的流出,情绪影响力放大,导致国内资金有跟随减仓的动力。北上资金的流入在3月之前,相对平缓,而3月之后开始明显加速,3月2日之后流出672亿,核心原因与俄乌冲突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在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的金融市场遭遇制裁,俄罗斯在境外上市的股票被禁止投资,股价暴跌。而俄乌冲突期间市场担忧中国也会遭遇类似俄罗斯制裁。其中,外资投资比例更高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和香港股票市场,美国方面也开始确实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3月11日凌晨,证监会发布消息,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美国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认定五家在美上市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一事。因此,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中美新的争端可能再起的概率明显提升,这成为外资逃离中概股和港股市场的核心原因,当然A股也难以独善其身,同样遭遇抛售。不过随着近期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会议以及3月18日中美元首会晤,这种担忧阶段性会发生缓解。海外资金并非单独流出中国公司,也从印度、东南亚等国家股票市场流出。其原因与美国货币政策今年收紧有很大的关系,今年美联储计划快速提高基准利率,并很可能进行缩表,因此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加速上行,美元指数也持续震荡上行,显示全球流动性回流美国。全球流动性都面临挑战,因此中国作为开放的资本市场也很难独善其身。对于外部冲突的担忧,叠加全球流动性偏紧,加速了北上资金流出A股。2、本轮市场大底出现的五大信号(1)新增社融增速尤其是中长期社融增速加速改善1-2月新增社融增速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新增社融增速转正,但是,这个转正的幅度非常微弱,同时结构上,中长期社融增速尚未转正。居民中长期融资增速大幅负增长,企业政府部门的中长期社融增速正增长,如此以来,产生了非常让人困惑且不确定的印象。首先是社融确实改善了,但是中长期社融增速未转正;居民社融大负数增长,说明地产销量未明显好转,如果没有地产的复苏,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复苏?1月社融大幅改善,但是2月新增社融重新回到负增长,社融趋势到底如何?如此一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明,社融总量和结构确实在持续改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两会之后,政府和企业部门在稳增长发力的背景下,新增中长期社融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3月以来,全国各地疫情散发,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融资需求,3月数据可能继续改善,但是改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4月出炉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如果发现GDP增速不及预期,则4月之后我们相信新增社融增速将会继续加速改善。因此3月和4月数据出炉——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将会印证社融数据的进一步改善,则会逐渐强化底部出现的关键动力。(2)估值已经到历史最低位附近,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截至2022年3月15日阶段性低点,万得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水平降至24.8倍。与过去7次大底的平均水平相吻合。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盈利增速预估分别为28.5%和8.8%,如果指数在这个位置持续到4月30日,因为PE(TTM)的口径将会用2021年Q4和2022年Q1盈利替代2021年Q1和2020年Q4盈利,WIND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到202年4月30号公布完年报和一季报之后,估值水平将会降到22倍。这与2005年7月、2012年11月底、2018年低估值水平已经非常接近,接近弱外部冲击背景下历史大底的估值水平。如果比较当前与2005年、2012年,相似之处是盈利仍在下行通道,流动性已经开始边际改善,22倍估值水平仅仅比2005年、2012年的情况高10%左右;相比2018年,当前中国跟美国并未有明显冲突,在未来中美关系不出现关键性恶化的背景下,A股很难回到2018年的水平。因此,从估值水平的角度来看,2022年3月15日的低点,到4月30日对应的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为22倍,非常接近2005年和2012年悲观预期,而由于全球未有重大金融危机和中美冲突等关键外部冲击,理论上,2022年3月15日对应的A股点位,已经是一个悲观的定价。(3)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靴子落地,美国利率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3月16日美联储加息25BP,开启了本轮加息周期,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7次的预期概率提升至86.9%,因此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将加息7次的预期不断计入美元、美债收益率的预期中。但是,美联储是否今年真的能加息七次,这取决于美国通胀水平、经济形势等,如果随着通胀基数的提升CPI数据见顶回落或者美国开始有经济数据明显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发生今年加息次数降低的可能。如果某一次议息会议,美联储出现任何鸽派的表态,降低了市场对于今年后续加息次数的预期,则已经充分计入七次加息预期的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就可能见顶回落。根据我们计算的标准,如果调整之后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将至1以下,脱离危险区,甚至快速下行至-1以下,则见到大底的概率在大幅增加。目前,对应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风险阈值为1.65%左右,为今年年初的水平。(4)俄乌局势缓和,衍生金融风险解除俄乌局势恶化,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一方面增加了俄罗斯债务违约的可能,可能会引发连锁金融风险,尤其是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这种风险传导可能更快。除此之外,大宗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导致了流动性的恶化,可能引发新的风险。对于中国来说,俄乌局势引发了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的新的风险,俄乌局势的缓解有助于降低对于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的担忧。3月16日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召开,会议表示,“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未来随着俄乌局势缓和,中美监管沟通,衍生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渐降低。(5)换手率和成交金额大幅缩水3月18日成交金额为9985亿,对应的缩量率为-5.4%,换手率为2.7%,参照历史的平均换手率对应成交额为5500亿,参照历史平均缩量率为5071亿。也就是说,如果本轮成交金额降低到5000~5500亿,是相当坚实的底部信号。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缩量到这个水平,比如2015年9月15日见底大反弹的时换手率就为3%。(6)如果有二次探底不创新低,出现了类似W的形状(略)3、站在新上行周期的起点前我们在多篇报告描述了A股的周期运行规律,每三年到三年半左右新增社融增速转正向上,A股也会在一个季度之内进入上行周期,上行周期持续时间为2年至2年半左右,随着社融增速回落,盈利恶化,A股进入下行周期,下跌时间半年至一年左右。这是A股三年至三年半的运行规律。上一轮上行周期起点是2019年1月,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依次于2021年2月,2021年9月,2021年12月见顶,以沪深300指数调整时间已经达到1年1个月,中证500调整时间达到半年。WIND全A指数自2021年12月开始下跌,下跌最大幅度超过20%,下跌时间为3个月。我们认为,当A股已经开始再一次逐渐触发见底信号,从信用周期的角度出发看,应该是再一次的三年半周期上行周期的起点。目前A股已经是底部区域,处在筑底过程中,或许3月15日就是最低点(最低点无法预测)。但是如果上述前文所描述见底信号能够同时满足,则A股底部更加坚实,而且A股将会迎来更加确定的上行“完美风暴”,时间窗口大概在4月中旬~5月中旬之间。4、反转后的进攻方向——从稳增长来,到上游去根据前文所述,A股在市场见底,风险偏好改善后一般会围绕两个方向进行布局,一部分投资者围绕经济预期改善,稳增长发力的进攻领域,包括有价格弹性的建材、有色以及化工;另外一部分投资者围绕流动性改善后景气向上的科技趋势,过去七次见底后,选择电子、计算机、军工的概率更高。除此之外,几乎每一次农林牧渔都获得了超额收益。2022年将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二十大的召开,稳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2022年也很有可能成为稳增长大年类似(2007/2012/2017年),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定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为5.5%左右,较2021年下半年将会有明显回升。在当前这样的局面下,能够确定的就是政府开支明显增加,一方面稳增长发力带来“地产+基建”投资的确定性回升,社融增速后续有望明显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保持强势,由于成本压力的存在,本轮稳增长加码,利润更加向上游集中,石油石化、工业金属、钢铁水泥、煤炭等将会有更强的盈利趋势,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除此之外,地产政策将会继续边际放松,社融增速将会继续回升,银行+地产的低估值组合仍然有政策催化。另外一方面,政府开支的增加将会增加“新能源基建”——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的需求增加,这些新能源领域的上游将会更加受益。同时,数字基建需求也会增加,对于IDC、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需求支撑。总的来看,目前围绕“需求从稳增长来,利润到上游去”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各个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上游环节。在将要到来的一季报季将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05总结:A股历史大底是如何炼成的过去20年,A股历经七次历史大底。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前面一段时间跌幅超过20%,后面涨超过30%的拐点,称为历史大底。从历史上看,2005年以来符合前面跌20%进入熊市,后反弹幅度超过30%的一共是七个反转级别大底(V-day)。历史级别的大跌和熊市几乎都出现在相似的环境之下,紧缩的流动性、不断下行的盈利以及可能伴生的金融风险。A股出现20%级别的大跌,基本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形成了双杀,同时往往伴随着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我们总结了2005年至2019年7个前期下跌超过20%,后续反弹幅度超过30%的历史级大底出现的五重信号。● 信号一:流动性与盈利预期拐点。超额流动性与新增社融增速的组合出现转正回升。超额流动性转正,新增社融加速改善往往是A股见底最关键信号。A股要想进入上行周期,盈利预期的改善和流动性预期的改善缺一不可。● 信号二:估值水平降到历史低位。以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作为统计口径,在弱外部影响环境下,仅由于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和盈利快速恶化带来的底部静态估值大约为20倍左右。但是,如果有全球性、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外部冲击,历史大底估值水平会低于20倍。● 信号三:外部流动性环境出现边际改善。美元流动性对于全球和新兴资本市场影响较大,当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高于1,往往会引发风险。反之则带来投资机会,对于A股而言,历史上7个历史大底其中有6次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调整之后的水平都处在-1以下,也就是所谓的“机遇期”。唯一一次不在-1以下,也至少是脱离了危险期。● 信号四: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缩量。投资者在大级别下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侥幸-焦虑-恐慌-绝望”的过程,最终市场交易活跃度会明显下降。换手率大幅降低,大幅缩量是见大底的重要条件。7次历史大底的平均换手率为1.5%,平均缩量率为-52%。● 信号五:经典K线组合,K线出现类似于“W”的组合。双底是更加坚实的底部。市场见底后,就大类指数而言,三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六个月时间维度上,信息科技、材料(周期)、可选消费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最高。一级行业的表现,从见底后三个月的维度来看,表现较好的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我们可以分为三类:● 电力设备、计算机、电子、军工、这些行业偏成长,比较收益于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的提升;● 建筑材料、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偏周期,比较受益于稳增长带来的经济改善;● 农林牧渔,属于单独一类,比较受益于需求改善后猪周期上行。本轮市场下跌主要原因是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内部流动性上央行宽松克制,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外部流动性上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地缘政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本轮市场大底的五大信号:● 信号一:在两会之后政府和企业部门在稳增长发力背景下,新增中长期社融增速未来有望进一步回升。● 信号二:估值已经到历史最低位附近,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截至2022年3月15日阶段性低点,Wind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估值水平降至24.8倍,与过去7次大底的平均水平相吻合。● 信号三: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靴子落地,未来如果某一次议息会议,美联储出现任何鸽派的表态,降低市场对于今年后续加息次数的预期,则已经充分计入七次加息预期的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就可能见顶回落。● 信号四:未来随着俄乌局势缓和,中美监管沟通,衍生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渐降低。● 信号五:换手率和成交金额当前已大幅缩水,若未来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靴子落地,美国利率和美元指数见顶回落。当前换手率和成交金额大幅缩水,未来若二次探底不创新低,出现类似W的形状。我们认为,当前A股已经开始再一次逐渐触发见底信号,从信用周期的角度出发看,应该是再一次的三年半上行周期的起点。目前A股已经是底部区域,处在筑底过程中,或许已经见底。但是如果上述前文所描述见底信号能够同时满足,则A股底部更加坚实,而且A股将会迎来更加确定的上行“完美风暴”,时间窗口大概在4月中旬~5月中旬之间。根据前文所述,A股在市场见底,风险偏好改善后一般会围绕两个方向进行布局,一部分投资者围绕经济预期改善,稳增长发力的进攻领域,包括有价格弹性的建材、有色以及化工;另外一部分投资者围绕流动性改善后景气向上的科技趋势,过去七次见底后,选择电子、计算机、军工的概率更高。除此之外,几乎每一次农林牧渔都获得了超额收益。2022年将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二十大的召开,稳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2022年也很有可能成为稳增长大年类似(2007/2012/2017年),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定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为5.5%左右,较2021年下半年将会有明显回升。在当前这样的局面下,能够确定的就是政府开支明显增加,一方面稳增长发力带来“地产+基建”投资的确定性回升,社融增速后续有望明显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保持强势,由于成本压力的存在,本轮稳增长加码,利润更加向上游集中,石油石化、工业金属、钢铁水泥、煤炭等将会有更强的盈利趋势,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除此之外,地产政策将会继续边际放松,社融增速将会继续回升,银行+地产的低估值组合仍然有政策催化。另外一方面,政府开支的增加将会增加“新能源基建”——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的需求增加,这些新能源领域的上游将会更加受益。同时,数字基建需求也会增加,对于IDC、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需求支撑。总的来看,目前围绕“需求从稳增长来,利润到上游去”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各个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上游环节。在将要到来的一季报季将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文章来源:招商策略研究)","news_type":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11,"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09979"],"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61,"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37998569"}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