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研究成果发布,“学术顶流”飞鹤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飞鹤
2022-03-25

近日,飞鹤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针对配方食品中营养素组合物研究成果,显示采用新的营养素组合物可提升多种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未来或可为配方奶粉开发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就在不久前,飞鹤等多家校企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十四五”重点专项“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获批,将进一步实现活性乳铁蛋白、脱盐乳清粉等关键原材料的自主掌控,突破行业的“卡脖子”难题。

据了解,仅在2021年,飞鹤就在国际顶级期刊、国内核心期刊等发表了39篇文章,学术成果产出名列中国乳企前茅。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在科研创新上的稳扎稳打。飞鹤,正以研发引领中国乳企提升国际竞争力。

飞鹤实验室

飞鹤学术硕果累累覆盖面广、权威性强、影响力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总体的成果产出量,飞鹤学术研究成果的覆盖领域、刊发平台以及影响力都领先业界。

从研究领域来看,2021年飞鹤发表了39篇论文,涵盖了母乳、肠道菌群、临床试验等,与国际主流研究方向一致。

在发布平台上,飞鹤在《Carbohydrate Polymers》、《Food Chemistry》、《Frontiers in Nutrition》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影响因子最高达到9.3。其中,不仅有对中国母乳的系统综述,也有在人与动物乳蛋白组比较、蛋白组学、低聚糖组学等以及临床试验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就在前不久,飞鹤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婴幼儿的临床研究文章-《含sn-2棕榈酸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对婴幼儿粪便中微生物及代谢物质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文章发表在专注于食品和食品与健康有关功能研究方面的国际期刊Food& Function中,影响因子为5.396。这是首个对含SN-2棕榈酸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对婴幼儿粪便中微生物及代谢物质影响的临床研究,也是国产品牌首篇发表的婴儿配方粉临床文章。

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被陆续应用在飞鹤产品中。例如,飞鹤在对中国母乳的深度研究中发现,由于中外人群体质不同、膳食结构不同,中外母乳存在明显差异。正如其中一篇系统综述文章所发现的,影响婴儿脑部发育重要营养物质DHA和ARA的比例,美国为1:3.16,日本为1:0.51,而中国是1:1.7,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卫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建议的比例均不一致。

因此,在进行星飞帆升级以及星飞帆卓睿等产品设计时,飞鹤就将产品中DHA和ARA的比例设计为1:1.7,更贴近乳源黄金标准。

依托科研成果不断实现配方升级和精进品质,飞鹤奶粉获得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高度认可,重建国产奶粉信任。2021年11月,经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飞鹤星飞帆家族已经成为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大单品。

乳业“学术状元”背后:人才、平台与资金的持续投入

学术成果居国内乳企之首背后,是飞鹤多年来坚持科研创新、厚积薄发的结果。从企业战略到平台建设、资金投入等,飞鹤始终将科研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科技创新是国产婴儿奶粉战胜外资品牌,重新赢回市场的关键。”技术工程师出身的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深知科研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飞鹤在2009年企业规模还不大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高投入去做母乳、早期营养等基础研究,坚持引进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搭建自己的高层次科研团队。

自2009年开始,飞鹤承接了国家“863计划”营养强化食品的研究与开发专项、国家“十二五”“乳基料及干酪食品的研制与产业化”计划等25项国家及省级重要科研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飞鹤的研发团队也在持续完善。从团队规模来看,2016年至2020年,飞鹤的研发人员扩充了3倍。

此外,飞鹤的研发团队还在迅速“向外扩张”。2015年以来,飞鹤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不断吸纳行业顶尖科研专家加盟,几乎每年新增1个外部高水平科研平台。据悉,飞鹤先后与哈佛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等知名科研团队合作,从中国母乳的基础研究起步,逐渐将科研覆盖至全产业链,涵盖农牧业研究、核心原辅料、新产品开发等方面。

冷友斌认为,飞鹤能够从地方乳企成长为国产奶粉第一品牌,与企业这些年长期坚持中国母乳研究、产业模式创新、生产工艺改进是分不开的。近年来,随着飞鹤品牌的壮大、营收的增加,对研发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飞鹤研发支出同比增长约55%,研发费用占比和增长情况在国内乳企均处于较高水平。

对飞鹤而言,科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揭榜“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是飞鹤再次实现科研突破的新起点。未来,飞鹤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借助自身平台与资源优势,攻克更多行业共性难题,牢握中国乳业发展主动权,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
4